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华珍 《华西医学》2010,(9):1716-1717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强化治疗中的低血糖发生、发展极其后果。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08年12月间58例糖尿病治疗中发生低血糖反应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糖尿病患者在糖尿病强化治疗中发生低血糖反应,与其胰岛素的使用不规范、患者的糖尿病教育程度有关。结论糖尿病强化治疗中应进行有效的糖尿病教育,使其认识到强化治疗对预防慢性并发症的益处,也要了解低血糖反应的危害,同时要掌握自救方法,避免低血糖反应的严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
低血糖反应在胰岛素强化治疗过程中极易发生,其后果不仅可以造成反应性高血糖,加重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严重者,可导致心、脑等并发症,甚至死亡.为预防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期间低血糖反应的发生,对16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期间出现低血糖反应的病例进行分析,旨在提高护理人员对低血糖的认识、提高防范能力和处理能力,降低胰岛素强化治疗期间低血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低血糖反应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 ,特别是在胰岛素强化治疗中极易发生 ,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之一 ,其后果不仅可以造成反应性高血糖 ,加重糖尿病病情 ,给治疗和护理带来不良影响 ,而且严重者如果治疗不及时 ,可导致心、脑等严重并发症 ,甚至造成死亡。为减少我科住院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情况的发生 ,我们对 36例胰岛素强化治疗中的住院患者出现的低血糖进行临床分析 ,旨在提高护理人员对低血糖的认识和处理能力。1 临床资料及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 36例 ,男 2 4例 ,女 12例。年龄 2 0~ 70岁。病程 3个月~ 16a。其中视网膜病变 13例…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常有低血糖反应发生,特别在胰岛素强化治疗中极易出现,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心、脑血管病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为了减少病人低血糖反应的发生,以提高医护人员对低血糖的认识及处理能力,现对37例住院糖尿病病人在治疗中出现低血糖反应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患者血糖的良好控制可减轻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通过饮食控制和胰岛素强化治疗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但同时也增加低血糖反应的发生率,笔者就我科30例较严重的低血糖反应进行对比分析,以提高护理人员对低血糖反应的识别及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胰岛素治疗中极易发生低血糖反应,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之一,其后果不仅可以造成反应性高血糖,加重糖尿病病情,严重者如果治疗不及时,可导致心脑等严重并发症,甚至造成死亡。这就要求我们在护理中严密观察,及时发现并给予治疗。现对我科胰岛素治疗中出现低血糖反应的28例患者从护理方面进行分析,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低血糖反应在糖尿病(DM)治疗过程中(特别是在胰岛素强化治疗中)极易发生,也是DM急性并发症之一,其后果不仅造成反应性高血糖,加重糖尿病病情,严重时夜间低血糖可导致患者猝死.  相似文献   

8.
低血糖反应在糖尿病(DM)治疗过程中,特别是在胰岛素强化治疗中极易发生,也是DM急性并发症之一,其后果不仅造成反应性高血糖,加重糖尿病病情,严重时夜间低血糖可导致患者猝死.为预防DM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现对我院干部病房近来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血糖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胰岛素致低血糖反应分析与护理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低血糖反应是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过程最常见的并发症,严重时易导致患者死亡。2003年4月至2004年1月,本院内分泌科住院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治疗过程发生低血糖反应41例。笔者对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就低血糖反应的发生原因、易发时间、临床表现及护理对策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2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患者的低血糖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53,自引:2,他引:53  
目的通过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血糖及低血糖症发作时的血糖,分析低血糖发生原因,提出相应护理措施.方法 104例40~78岁2型糖尿病初次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病例进入本次研究.以10d为观察期限,监测各时点手指血糖,并在患者低血糖发作时及时监测.结果糖尿病无并发症组发生低血糖频率显著低于有并发症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 P<0.01,P<0.001).40~49岁年龄段组在运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后发生低血糖的频率显著低于其他3个年龄段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01),而50~59、60~69岁年龄段组发生低血糖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发生低血糖概率与年龄及并发症的个数呈正相关.结论① 2型糖尿病病例经胰岛素强化治疗之后,年龄和是否有并发症是决定低血糖发生概率的重要影响因素.②对年龄较大、并发症较多的2型糖尿病患者需加强卫生宣教,密切观察病情,严密监测血糖,在胰岛素强化治疗过程中随时调整胰岛素用量.  相似文献   

11.
部分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经短期胰岛素治疗可诱导出长期血糖控制良好而无须服用任何降糖药物的“蜜月期”^[1],因此胰岛素强化疗法作为治疗糖尿病的一种有效手段,在临床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不同的强化方案在控制餐后高血糖、减少低血糖等并发症方面各有不同,本文研究门冬胰岛素30和生物合成人胰岛素的临床疗效对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刘良红  付丹 《护理学报》2010,17(5):44-46
分析总结25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患者酗酒后致严重低血糖的原因及护理对策。空腹酗酒、酗酒后酒精使胰岛素分泌及作用增强、酗酒后肝功能损害、老年糖尿病患者是酗酒导致严重低血糖的原因。认为迅速判断、紧急处理以防止低血糖所致脑功能进一步损害,是成功抢救酗酒致胰岛素治疗患者严重低血糖反应的关键。针对酗酒致低血糖原因,适时进行个体化低血糖防范知识教育,帮助患者认识酗酒导致严重低血糖的危害;根据病情、生活方式等指导患者配合积极戒酒或为其制定个体化饮酒方案;积极随访,控制诱因;强化自我管理知识和技能,指导患者家属积极监督,促使患者行为改变,避免酗酒行为复萌,可以预防严重低血糖事件再次发生。本组25例胰岛素治疗患者酗酒后致严重低血糖反应病例中,24例抢救成功,未遗留各种脑功能障碍后遗症及诱发心脑血管事件,血糖控制平稳出院,随访1~3年,均无严重低血糖事件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13.
颈椎前路蝶形钢板内固定术围手术期的护理231例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胰岛素迄今已成为治疗糖尿病安全有效的药物之一,一个国家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比例,体现了其糖尿病治疗水平。胰岛素的应用,尤其是强化治疗是预防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措施。目前,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注射方法主要有多次皮下注射法(MSII)和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法(CSII)。2003年9月-2004年6月,我科应用2种注射方法进行了临床观察比较,认为胰岛素泵在控制血糖、减少低血糖危险等方面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护理干预对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0例。干预组: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包括配备糖尿病专科护士、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面对面的糖尿病健康知识教育、制定食谱普由营养食堂统一配餐、指导运动、严密的血糖监测等。常规组:护理措施包括责任护士的护理,运动和饮食指导以及常规血糖监测等。观察2组患者低血糖反应发生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与常规组相比,干预组低血糖反应的发生明显减少(P〈0.05),干预组的血糖控制水平优于常规组(P〈0.05)。与无并发症糖尿病患者相比,出现低血糖反应时有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更低(P〈0.05),且更多表现为无症状性低血糖(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过程中,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减少低血糖尤其是严重低血糖的发生,使患者得到更好、更安全的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强化胰岛素治疗对严重创伤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200例严重创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00例给予强化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在4.4~6.1 mmol/L;对照组100例按常规控制血糖在10.0~11.1 mmol/L,观察2组使用机械通气时间、脓毒血症发生率、应激性溃疡发生率、多功能脏器衰竭发生率、院内感染发生率、低血糖发生率和死亡发生率的情况。结果强化胰岛素治疗组中上述数据均明显低于传统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严重创伤患者既往无糖尿病,当出现血糖水平持续升高时,强化胰岛素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病情,降低死亡率,减少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但实施过程中需要严密监测,进行动态观察和护理,减少低血糖事件的发生,保证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在护理实践中.发现糖尿病强化降糖过程中低血糖反应不断增加。低血糖是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中严重的并发症。反复发生低血糖可引起脑部受损,不仅加重病情,严重者可出现低血糖昏迷。故本次研究将接受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出现低血糖反应的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胰岛素治疗中低血糖的影响。方法:将90例初发2型糖尿病强化胰岛素治疗患者采用随机单盲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院内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情况、对低血糖防治知识掌握程度。结果:观察组低血糖发生情况、对低血糖防治知识掌握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胰岛素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可减少低血糖的发生,提高患者对低血糖防治知识的掌握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住院胰岛素强化治疗患者低血糖发生的原因及其干预措施。方法选择内分泌科住院行胰岛素强化治疗的48例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5点血糖监测,对低血糖高发时点及低血糖发生相关因素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48例患者发生的63次低血糖中,以空腹血糖发生频率最高,饮食因素、不适宜运动、医疗护理措施不当(医源性)等是低血糖发生常见诱发因素,胰岛功能差、高龄、肝肾功能损害及妊娠糖尿病患者是高危人群。结论加强对高危人群血糖监测和病情观察,及早识别低血糖诱发因素,采取积极防范措施,有利于减少胰岛素强化治疗患者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病人在胰岛素强化治疗过程中易出现低血糖反应,如出汗、心悸、头晕、软弱无力、强烈饥饿感等表现,严重的低血糖反应可导致病人出现意识改变、昏迷甚至死亡。我科于2005年6月~2006年12月收治糖尿病病人370例,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的125人中出现低血糖反应有52例。为减少低血糖反应的发生,保障病人安全,我们就低血糖发生原因进行分析,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受到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强化胰岛素治疗中低血糖反应的护理87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我院对 1990年住院中的 87例 1型糖尿病强化胰岛素治疗中低血糖反应进行临床分析 ,旨在提高护理人员对低血糖反应的认识和处理能力。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 87例 1型糖尿病患者中 ,男4 8例 ,女 39例 ,年龄 10~ 4 7岁 ,病程 1个月~ 17a ,均采用强化胰岛素治疗。1 2 方法。三餐前皮下注射短效胰岛素 ,睡前皮下注射中效胰岛素或早晚 2次预混胰岛素皮下注射(3∶7)或短效与长效胰岛素自行混合注射 ,胰岛素用量 34~ 6 2U /d ,分析强化胰岛素治疗阶段低血糖反应的频率、程度。1 3 低血糖的诊断标准。发作时血糖低于2 .8mm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