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总结叶秉仁运用经方治疗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系统及杂病的临床特色,分析其重视经方的缘由。认为其经验对临床应用经方、研究经方及推广经方,特别是形成"方-病-人"思维模式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探讨经方治疗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的机制.通过检索维普、CNKI、万方数据库,检索1985年至2010年,有关自身免疫甲状腺病、经方、甲状腺炎(EAT)、瘿病等关键词的文献,总结中医运用经方治疗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的规律.从实验研究、临床研究、防治现状总结国内外研究进展;依据瘿病的病因病机,分析自身免疫甲状腺病的辨证分型及运用经方治疗本病的用药规律;阐述经方治疗自身免疫甲状腺病的应用前景.中医经方治疗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既可改善甲状腺功能,又有效地降低甲状腺自身抗体滴度,毒副作用小,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3.
周强  陶琳  张声生 《北京中医药》2018,37(5):421-423
经方在临床应用甚广,从桂枝类方、柴胡类方、半夏类方、泻心汤类方、茯苓类方、其他方剂等6个方面介绍29首经方在胃食管反流病中的运用;并根据胃食管反流病的病机和辨证分型总结经方临床运用的基本原则,为经方治疗本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杨锦国  杨泱  杨渊 《光明中医》2012,27(8):1665-1668
目的 探讨经方治疗男科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30余年用经方治疗男科病的验案总结.结果 用经方治疗阳萎、男性不育等10余种病证疗效满意.结论 用经方治疗男科病疗效独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经方的特点是短小精悍,药少力专;妇科杂病的特点是病因病机各异,病情复杂多变,并且与女性解剖和生理特点密切相关。本文通过整理和回顾新世纪以来经方治疗杂病情况的报道,总结出经方治疗妇科杂病的特点,一方面扩展经方的使用范围,一方面为妇科杂病治疗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冬汤是汤治疗上消化道疾病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麦门冬汤是汉代张仲景为肺痿病阴虚型所设的经方.笔者根据阴虚病机及该方功用用于上消化道疾病,旨在于扩大经方临床应用,经治疗胃阴虚型上消化道疾病40例,并设对照组38例,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治疗组100%,对照组57.89%,经卡方检验,疗效差异显著.认为扩大经方临床应用,贵在辨证,病机类同即可使用,为今后对经方临床新用拓宽思路.  相似文献   

7.
经方三步辨证法是胡希恕教授学术思想的精髓,强调首辨病位,次辨病性,最后辨方证,掌握此方法是运用经方显效的关键。笔者将经方三步辨证法用于脾胃病(胃食管反流病、糜烂性胃窦炎、溃疡性结肠炎)的辨治中,获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8.
张简斋为民国时期南京最有影响力的中医之一。他上承仲景,下继孟河,融会贯通,在治疗内科杂病中擅长灵活运用经方。《邹云翔手录孤本张简斋医案》一书中记录简斋先生医案568则,其中使用经方约70首,经方单用、经方与经方合用、经方与时方合用等,遣方用药得心应手,方证相应,直中病所,尽获良效。  相似文献   

9.
经方新用的思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仝小林  周强  刘文科 《中医杂志》2011,52(11):901-903
经方由来已久,从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以来,历代对其研究不胜枚举,现代中医对其研究方法多样。经过多年临床运用经方的经验,系统归纳总结,提出了临床扩大经方运用的新思路,即"症+证+病→经方+现代药理研究成果"。该思路在临床中运用灵活,较易掌握。  相似文献   

10.
近代名医张锡纯认为,通过对脉诊的辨证,可以分析病情、确定病位、掌握病候、执简驭繁地对伤寒进行辨证论治。同时指出:临证时,须根据病机病情的变化,灵活化裁运用经方。张氏运用经方时的"知常达变"思想对我们今天研究经方、运用经方裨益匪浅。  相似文献   

11.
针对小青龙汤的奥秘,进一步探讨了李可的学术思想。李可研究小青龙汤:基础有效量,主治,病机,治法;研制小青龙虚化汤:组成,加味,用法,临床应用;研究经方思路:经方的基本教材,经方的返朴归真,经方的基础有效量,经方的破疑解惑,经方的改良,经方的突破,经方是解决世界性医学难题的一把金钥匙。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经方的理论和内科杂病的临床应用等方面,分析经方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与危重症中的临床应用。在临床实践中,紧扣经方病机,抓住关健,病证结合,又以经方配伍规律指导临床选用经方并合理加减,进一步探讨经方的临床使用范围和独特疗效,文中所载案例分析虽是管中窥豹,未能够全面展现经方的独特应用,但也可略见一斑。  相似文献   

13.
从经方入手,搜集了近10年各医家运用经方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记载,从肝胃不和证、肝胃郁热证、痰气交阻证、脾胃虚弱证、寒热错杂证5个常见证型逐条论述经方临床运用,以期扩大经方使用范围,展现经方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之优势所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参考文献43篇。  相似文献   

14.
本文系统探讨了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所载经方的本质特征,从分析阳气的趋病性、祛病性,以及经方扶阳的方法与形式入手,指出经方的本质就是扶阳气,为正确使用经方、弘扬仲景学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根据多年来半夏泻心汤及其拆方实验研究的成果,阐述了"法依病机、拆方依法"经方拆方研究思路的理论基础,强调经方拆方研究不能忽视病机与治法这一基本原则,认为"法依病机、拆方依法"的经方拆方研究思路较好地体现了"方证要素对应"的方剂组方原则,同时具有符合辨证论治体系,凸显中医理法方药的理论指导、显著提高实验效率、有效揭示经方效应机制和配伍规律,深化对经方的理解和指导经方临床实践等诸多优势,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6.
旨在通过经方治疗眩晕验案四则,体会张怀亮教授在运用经方治疗眩晕方面的独到见解,崇尚经典,推崇经方,直攻病所,效如桴鼓。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4个案例病机、治法分析,阐述经方治疗脾胃病的辨证要点,认为经方治疗脾胃病辨证要点在少阳、太阴,治疗关键是调节气机,恢复肝主疏泄,脾主运化功能。  相似文献   

18.
冯世纶教授,1965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先后任职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日友好医院。师承于胡希恕等著名中医,多年来一直专注于经方研究。整理总结了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对经方研究成果,并考证了经方理论体系的形成,率先提出《伤寒论》属中医独特的经方理论体系,出版了《经方传真》《张仲景用方解析》《中国汤液经方》等专著,近几年来用经方治疗内、妇、儿、外科等病,药简而效彰。经方是指中国汉朝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后世分为《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二书)所记载之方剂。乃是相对于宋、元以后出现的时方而言的。经方是“医方之祖”,…  相似文献   

19.
王倩 《新中医》2009,(8):102-102
《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经典著作,其所载方剂被后世称为“经方”。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王孝先教授在数十年的中医教学与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善于运用经方治疗多种疑难病症,并取得满意疗效。兹介绍其应用经方治疗雷诺氏病、少年抑郁症验案如下。  相似文献   

20.
新冠肺炎属中医"寒湿疫"范畴,《伤寒杂病论》主要针对寒湿立法,在新冠肺炎的诊治中可以合理使用经方.本文通过介绍3则经方治疗新冠肺炎病案,以期厘清新冠肺炎中医病机演变规律,为经方用于新冠肺炎的辨证论治提供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