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研究荷叶生物碱对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肝脏甘油三酯(TG)及胆固醇(TC)的影响.方法 以复方高脂饮食结合5%四氯化碳腹腔注射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模型,造模第14d,将36只模型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易善复150 mg/kg),荷叶生物碱治疗组(100 mg/kg).另随机选取12只同周龄小鼠为正常对照组.分别观察荷叶生物碱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的脂肪变性及肝脏TC、TG含量的影响.结果 荷叶生物碱治疗42d后,小鼠肝组织脂肪变性程度改善(P<0.05),肝脏TC、TG含量降低(P<0.05).结论 荷叶生物碱具有治疗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降低肝脏TC、TG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普伐他汀(pravastatin,美百乐镇)是新近研制、开发的一种调脂药物,通过竞争性抑制HMG-CoA还原酶使血浆胆固醇水平降低.大量动物及人体的研究均已证实其有明显的调脂作用[1].本试验主要观察普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的调脂效果.  相似文献   

3.
桑叶中糖苷酶抑制活性组分的筛选及体外活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筛选桑叶中具有糖苷酶抑制活性的组分。方法 采用柱层析法将桑叶水提物进行分离,并利用体外糖苷酶抑制模型对活性部位进行跟踪研究,验证其效果。结果 体外实验结果表明桑叶提取物中生物碱、黄酮、多糖等部位均有糖苷酶抑制活性,其中生物碱组分活性最强。结论 桑叶的降糖作用与各组分的糖苷酶抑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丹参和山楂提取物的调脂作用机制及其相互作用。方法以正交设计L16(215)制备丹参和山楂提取物的含药血清,采用两性霉素B细胞模型和RT-PCR方法,观察含药血清对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内源性胆固醇合成和BRL肝细胞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丹参75%乙醇提取物和丹参氨水提取物在两性霉素B细胞模型实验中均能明显增加吸光度(A)值,同时亦能明显增加BRL肝细胞CYP7AmRNA表达,而单独应用山楂各提取物对胆固醇代谢未见直接的作用,但对丹参各提取物有协同作用。结论丹参提取物能够通过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和增加CYP7AmRNA表达发挥调血脂作用,而山楂提取物和丹参提取物合用可产生有益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赵骏  张杰  琚辉 《医学教育探索》2006,(8):1191-1193
荷叶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 nucifereaGaertn.的干燥叶,苦平,归肝、脾、胃经,具有清热解暑、升发清阳、凉血止血的作用。荷叶内的生物碱和黄酮类具有调血脂活性,抑制高胆固醇和动脉粥样硬化,抗有丝分裂、抑菌和止痉挛等作用。本实验利用大孔树脂对荷叶黄酮苷进行分离纯化,为荷叶黄酮苷的深化研究和利用提供参考。1实验材料DU—530紫外分光光度计(美国Beckman公司),UV—2401PC旋转蒸发仪(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芦丁对照品购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D-101大孔吸附树脂购于天津农药股份有限公司树脂分公司、D-4020、AB-8、NKA大孔吸附…  相似文献   

6.
蔡良真  陈韵 《右江医学》2005,33(3):223-225
目的观察大豆黄酮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体外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分别采用台盼蓝拒染法、流式细胞术,在不同条件下测定大豆黄酮对细胞增殖抑制率及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蛋白激酶C(PKC)活性通过测定转移到CK2底物上的[γ-32P]ATP的32P的放射性活度来检测。结果大豆黄酮能够显著地抑制MCF-7细胞的体外增殖,作用24h可使MCF-7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和S期。细胞内PKC活性分析表明:大豆黄酮能够显著地抑制MCF-7细胞内PKC的活性并呈剂量依赖性关系,其IC50为13.27μmol/L。结论大豆黄酮可抑制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体外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细胞周期G2/M期和S期阻滞及抑制PKC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7.
血脂康     
血脂康是北京北大维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新型天然调脂药 ,它是以特制红曲为原料 ,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发酵而成。其有效成分包括了以洛伐他汀为主的多种他汀类物质 ,还含 8%不饱和脂肪酸、0 3%甾醇类物质、0 35%生物碱和少量黄酮类物质等多种成分。血脂康通过多途径综合调节血脂。其主要药效成分———他汀类是通过竞争性抑制HMG—CoA还原酶 ,阻断胆固醇的合成途径 ,从而降低肝脏中胆固醇的合成 ,减少肝细胞内胆固醇的储存 ;同时 ,当肝细胞内胆固醇浓度降低时 ,反馈性地促进肝细胞表面的LDL ,受体的活性和数量增加 ,从而加速了…  相似文献   

8.
莲子心降血糖活性部位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中药莲子心降血糖的活性部位进行筛选研究。方法对药材莲子心进行提取分离,得到70%乙醇提取物、总生物碱类成分及总黄酮类成分3个部位。以这3个部位分别给四氧嘧啶造模的糖尿病小鼠灌胃,观察它们对升高的小鼠血糖值的影响。结果乙醇提取物组与总生物碱组对四氧嘧啶造成的小鼠血糖值升高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其血糖值与空白组及给药前自身血糖值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总黄酮组作用则不明显,其血糖值与空白组及给药前自身血糖值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提示莲子心中降血糖的活性部位为生物碱类成分而非黄酮成分。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以正常人肝L-02细胞建立的脂肪变性肝细胞模型为研究对象,观察姜黄素对肝细胞胆固醇合成及转运的影响.方法 用MTT法观察姜黄素对脂肪变性人肝L-02细胞模型增殖的影响,用油红O染色定性观察细胞内脂滴形成情况;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检测胆固醇合成限速酶HMG-CoA还原酶及转运蛋白Gaveoli...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调肝导浊中药对家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AS)血ApoB含量、动脉硬化指数(AI)及体外培养大鼠肝细胞膜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的影响,探讨调肝导浊中药防治AS的作用机制。方法 高胆固醇饮食饲喂家兔造成AS模型,并体外培养大鼠肝细胞,原位杂交检测肝细胞膜LDL受体mRNA表达。观察药物对ApoB含量、AI及LDL受体的影响。结果 (1)调肝导浊中药可有效降低血清ApoB含量,降低AI,与模型组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2)调肝导浊中药对LDL受体途径具有良好调节作用。结论 调肝导浊中药对于AS的防治作用与其对脂蛋白及载脂蛋白的调节作用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VitC和硒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采取"高脂喂养法"制作动物模型。造模后,每日药物灌胃45d后取血清测定TC、TG、LDL-C、HDL-C、MDA和GSH-PX各指标值。结果 VitC和亚硒酸钠单独应用能明显降低TC、TG、LDL-C和MDA的浓度(P〈0.05),使HDL-c和GSH-PX的浓度升高(P〈0.05);两者联用作用更明显。结论 VitC和亚硒酸钠单独应用均具有调节血脂代谢和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的作用,两者联用具有协同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研究喜之降胶囊调节血脂的效果,观察了喜之降胶囊对高脂血症(HL)大鼠血清脂质和肝脏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实验根据大鼠体重、血脂水平进行随机分组,设正常对照组、高脂饲料对照组、喜之降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为0.28、0.55、1.10g/(kg.bw)).受试物每天经口灌胃给予.4周末测定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同时测定肝脏TC、TG.结果:喜之降胶囊各组与高脂饲料对照组比较,大鼠血清TC、TG水平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喜之降胶囊对高脂大鼠肝脏胆固醇、甘油三酯有显著的降低作用(P<0.01).结论:喜之降胶囊有降低高脂大鼠血脂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柿叶提取物对高血糖小鼠降血糖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柿叶提取物对四氧嘧啶(alloxan,ALx)诱导高血糖小鼠的降血糖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水提醇沉工艺制备柿叶提取物;小鼠尾静脉注射ALX建立高血糖小鼠模型,通过测定小鼠空腹血糖(fastingbloodglucose,FBG)值和血清果糖胺(fructosarnine,FRU)值,评价柿叶提取物的降血糖效果;从糖消化吸收、肝糖原合成、肌肉己糖激酶(hexokinase,HK)活性、血清TC及TG合量、肝脏SOD活性和MDA含量及胰岛组织形态等方面,初步探讨柿叶提取物降血糖作用机制。[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柿叶提取物高、低剂量均能显著降低小鼠FBG值,但对FRU无明显影响:柿叶提取物高剂量组能增加肝糖原的合成、提高肌肉HK的活性、降低血清TC、TG、肝组织MDA的含量及增加肝组织SOD的活性;但对胰腺损伤无明显修复作用。【结论】柿叶提取物可降低高血糖小鼠空腹血糖值,其作用可能与增加肝糖原的合成、提高肌肉HK的活性、降低血清TC、TG、肝组织MDA的含量及增加肝组织SOD的活性等有关。  相似文献   

14.
荞麦提取物对血脂及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目的 探讨荞麦提取的调血脂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2)方法 用荞麦提取的治疗高脂血症大鼠,观察其对血糖,血脂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3)结果 荞麦提取物能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P<0.01),抑制肝脏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的产生。对血糖也有降低的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4)结论 荞麦提取物具有调血脂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丹曲降脂颗粒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通过喂养高脂饲料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并同时给药,2周后测定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等血脂指标及全血黏度。结果:模型组大鼠TC、TG、LDL—C、全血黏度显著升高,HDL-C显著降低,给予丹曲降脂颗粒大鼠TC、TG、LDL—C、全血黏度均有显著改善,但对HDL—C影响不大。结论:丹曲降脂颗粒能显著改善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降低全血黏度,为其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根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格列美脲联合饮用锶矿泉水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的影响及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以链脲佐菌素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同时设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高锶矿泉水组、自来水&格列美脲组、高锶&格列美脲组。实验期间每周监测大鼠空腹血糖,每2周分别从各组随机抽取6只大鼠,腹主动脉取血检测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取肝脏组织做病理切片观察。结果 2型糖尿病模型组空腹血糖升高,TC、TG含量显著增加,格列美脲治疗组血糖下降,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降低;单纯饮用锶矿泉水组血糖无明显下降,TC、TG含量降低;而格列美脲联合饮用锶矿泉水组显示降糖、降脂效果更加显著。实验各组的肝细胞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而格列美脲联合饮用锶矿泉水组肝细胞形态结构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 2型糖尿病大鼠饮用锶矿泉水可降低TC和TG,且联合格列美脲治疗者效果更佳,可能对延缓2型糖尿病的进程及预防脂肪肝的形成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酪蛋白为对照,观察大豆蛋白、花生蛋白、麦绿素(叶蛋白)三种植物蛋白质对生长期大鼠脂代谢的影响。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含20%酪蛋白、20%大豆蛋白、20%花生蛋白和14%酪蛋白加6%麦绿素的人工半合成饲料,5周后测定其肝脏和血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浓度。结果:四组大鼠血清TC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除花生蛋白组T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外,其它各组TG水平无显著差异;大豆蛋白组血清HDL—C和LDL—C水平与对照组相当,而花生蛋白组和麦绿素添加组血清HDL-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大豆蛋白组(P〈0.01),而其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花生蛋白组和大豆蛋白组肝脏TG水平显著降低(P分别为〈0.05和〈0.01),麦绿素添加组TC水平显著升高(P〈0.01);花生蛋白组的肝脏L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大豆蛋白和花生蛋白均能降低实验大鼠肝脏TG水平,花生蛋白还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TG、LDL-C及肝脏LDL-C水平,提高血清HDL—C水平。  相似文献   

18.
大豆卵磷脂辅助降血脂功能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大豆卵磷脂调节血脂的作用。方法将动物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高脂模型对照组和大豆卵磷脂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剂量组每天灌胃给予样品,并同时喂饲高脂饲料。于给样30d后。取血分别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等指标。结果大豆卵磷脂三个剂量组的TC、TG水平均较高脂模型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大豆卵磷脂具有调节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王琼瑶  阮征 《中国热带医学》2007,7(7):1232-1233
目的 观察降脂素软胶囊降脂作用.方法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对照组、油对照组、3个试验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和血清甘油三酯的(TG)的浓度.结果 与饲喂高脂饲料的油对照组大鼠相比,给予低、中、高剂量的降脂素软胶囊可使TC浓度显著下降(P<0.05);给予低、中和高剂量的降脂素软胶囊可使TG浓度显著下降.结论 降脂素软胶囊具有调节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大豆异黄酮活性组分对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脑海马神经元及血脂水平血清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方法:取10个月龄的小鼠,以D-半乳糖和三氯化铝建立AD模型小鼠,用不同剂量的大豆异黄酮活性纽分灌胃治疗15d,眼球取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及SOD活力;观察脑内海马组织切片神经元细胞的形态改变。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血清TC、TG含量显著降低(P〈0.01)、血清HDL-c含量显著升高(P〈0.01)、SOD活力显著提高(P〈0.01),显剂量效应关系;海马区神经元细胞数量也显著增多,形态改善。结论:大豆异黄酮活性组分能有效调节AD小鼠的血脂的水平,显著提高血清SOD的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