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大鼠脑出血(ICH)后脑水肿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断尾取自体血法制备大鼠ICH模型,治疗组于造模1h后腹腔注射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60μg/kg。3组大鼠于术后6h、12h、24h、48h、72h、7d处死,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免疫组化染色观察MMP-9的动态表达。结果:模型组脑组织含水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在造模后48h、72h最明显,且与6h、12h、24h、7d相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脑组织含水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脑组织MMP-9的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治疗组各时间点MMP-9的表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G-CSF可减轻ICH后脑水肿程度,其机制可能与G-CSF抑制MMP-9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何晓英  付华  李小刚  袁平  谭华 《西部医学》2013,25(6):818-820,823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大鼠脑出血(ICH)后脑水肿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断尾取自体血法制备大鼠ICH模型,治疗组于造模1小时后腹腔注射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60μg/kg。3组大鼠于术后6、12、24、48、72h和7d处死,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免疫组化染色观察MMP-9的动态表达。结果模型组脑组织含水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在造模后48、72h最明显,且与6、12、24h和7d相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脑组织含水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脑组织MMP-9的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治疗组各时间点MMP-9的表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G-CSF可减轻ICH后脑水肿程度,其机制可能与G-CSF抑制MMP-9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探讨发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MMP-2、MMP-9表达和活性的变化规律及应用强力霉素后脑水肿的变化。方法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根据再灌注时间不同分为再灌注3、6、12、24、72、120 h组及假手术组。应用干湿重法测定强力霉素干预后缺血侧脑半球含水量的变化,应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缺血侧脑组织MMP-2和MMP-9蛋白表达变化,应用明胶酶谱法检测缺血侧脑组织MMP-2和MMP-9活性变化。结果MMP-2在脑缺血再灌注3 h和120 h表达和活性升高(P<0.01);MMP-9在脑缺血再灌注6 h表达和活性开始升高(P<0.01),到再灌注24 h达到峰值,再灌注120 h降至正常水平(P>0.05);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各时间点缺血侧脑半球含水量与假手术组相比皆升高,并且随着再灌注时间延长持续升高;应用强力霉素大鼠缺血侧脑半球含水量与同时间点生理盐水组相比降低(P<0.05或P<0.01)。结论MMP-2和MMP-9降解细胞外基质引发血管源性脑水肿,MMP-2和MMP-9的表达及其活性在脑缺血再灌注120 h内的交替变化可能会影响脑水肿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喻明  聂本刚  熊高华  杨小芳  李小刚 《四川医学》2009,30(10):1505-1508
目的观察大鼠脑出血(ICH)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蛋白动态表达及其与血肿周围脑组织含水量的关系,以及观察七叶皂苷钠对MMP-2、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250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10只、假手术组80只、ICH组80只和七叶皂苷钠治疗组80只,于制模后6、12、24、48、72、120h、7d和15d 8个时间点,测定各组血肿周围脑组织含水量、MMP-2和MMP-9的蛋白表达。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失较ICH组明显改善(P〈0.05);6-120h治疗组血肿周围脑组织含水量较ICH组明显减少(P〈0.05);ICH后MMP-2蛋白表达在6h达到高峰,12h时下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MP-2蛋白表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MMP-2蛋白表达在各时间点较ICH组明显减少(P〈0.01);ICH后MMP-9蛋白表达在6h开始上升,24-48达高峰,72h时下降,与正常对照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表达水平与血肿周围脑组织含水量呈正相关(r=0.949,P〈0.05);治疗组MMP-9蛋白表达在各时间点ICH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大鼠ICH后MMP-2、MMP-9蛋白的表达是ICH后早、中期脑水肿形成主要因素,七叶皂苷钠能降低MMP-2、MMP-9蛋白表达和脑组织含水量,对ICH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大鼠脑出血(ICH)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动态表达及其与血肿周围脑组织含水量的关系。方法将雌雄各半的Wistar大鼠17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ICH组。每组均观察手术后6h、12h、24h、48h、72h、120h、7d、15d八个时间点,测定血肿周围脑组织含水量、MMP-9蛋白表达。结果ICH后MMP-9蛋白表达在24h~48h达高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血肿周围脑组织含水量呈正相关(r=0.949,P<0.01)。结论大鼠ICH后MMP-9蛋白的表达是ICH后脑水肿形成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动态观察MMP-9在脑出血动物模型脑组织中的表达,探讨MMP-9与脑水肿的关系。方法 应用脑立体定向技术,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假手术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脑组织含水量,观察血肿周围MMP-9的表达规律。结果 术后24~72h脑水肿形成和MMP-9表达高峰,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脑出血后大鼠脑水肿形成和MMP-9高表达在时间同步。MMP-9高表达是致脑水肿的关键物质。  相似文献   

7.
陈小平  永星  李小刚 《四川医学》2010,31(9):1229-1231
目的探讨尼美舒利对脑出血(ICH)后脑组织炎症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 1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尼美舒利治疗组、ICH组和假手术组,每组50只。术后每组分5个时间点(各10只)。立体定向自体血注入尾状核建立ICH模型;观察各组各时点血肿周围脑组织环氧化酶2(COX-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动态表达,测定血肿周边及脑组织含水量。结果 ICH组各时点COX-2和MMP-2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ICH组各时点含水量与COX-2和MMP-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COX-2蛋白表达与MMP-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尼美舒利组治疗COX-2、MMP-2蛋白表达低于ICH组,各时间点脑组织含水量低于ICH组。结论尼美舒利能抑制COX-2蛋白表达,同时直接或间接影响MMP-2蛋白表达,减轻脑水肿,抗炎治疗可能是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研究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脑出血大鼠(ICH)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影响,探讨G-CSF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断尾取自体血法制备大鼠ICH模型,治疗组于造模1h后腹腔注射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60μg/kg.三组大鼠于术后6h、24 h、48 h、72 h、7d和10d处死,免疫组化检测血肿周围MMP-9和GFAP的动态表达.结果 模型组各时点MMP-9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模型组MMP-9表达在48 h、72 h最明显,与组内6h、24 h、7d、10d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各时点MMP-9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假手术组未见GFAP阳性细胞的表达;模型组6h出现少量GFAP阳性细胞表达,48 h开始增多,72 h有大量表达,7d达高峰,10d阳性细胞表达减少;治疗组GFAP阳性细胞表达6h与模型组相似,24 h、48 h、72 h、7d和10d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G-CSF可有效抑制ICH大鼠MMP-9表达减轻脑水肿程度;并且可以抑制星形胶质细胞过度活化,参与G-CSF对ICH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人工麝香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SD大鼠制作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用高、中、低浓度人工麝香治疗缺血2h再灌注24、48h大鼠。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缺血再灌注脑组织MMP-9 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脑组织MMP-9蛋白表达量。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各组在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段脑组织MMP-9 mRNA及MMP-9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其中,以模型组MMP-9 mRNA及MMP-9蛋白表达水平最高(P<0.01),高、中浓度人工麝香治疗组MMP-9 mRNA及MMP-9蛋白表达水平最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高、中浓度人工麝香治疗组脑组织MMP-9 mRNA及MMP-9蛋白表达水平降低最为显著(P<0.01)。结论人工麝香能降低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MMP-9 mRNA及MMP-9蛋白的表达水平。人工麝香可能通过抑制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脑组织MMP-9的表达,降低脑组织血脑屏障基底膜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和血脑屏障(BBB)的通透性,减轻脑缺血后脑水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实验性脑出血大鼠脑水肿和血浆MMP-9、TIMP-1、NF-κB水平的影响,探讨其保护神经功能及减轻脑水肿的可能机制。方法 2016年3—12月在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进行实验,60只健康Wistar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丹红组,模型组和丹红组运用脑内自身动脉血注入法建立脑出血大鼠模型,假手术组只进针不注血。丹红组予大鼠腹腔注射丹红注射液2 ml·kg~(-1)·d~(-1),模型组和假手术组予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2 ml·kg~(-1)·d~(-1),均1次/24 h。3组分别于术后1 d、3 d、5 d、7 d断头取脑处理,并分别测定脑组织水含量和血浆中MMP-9、TIMP-1、NF-κB表达的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术后1 d、3 d、5 d、7 d脑组织含水量均明显升高(P<0.05),血浆MMP-9、TIMP-1和NF-κB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丹红组各个时间节点脑组织含水量明显降低,血浆MMP-9和NF-κB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而TIMP-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结论丹红注射液具有保护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和减轻脑水肿的作用,可能与调节MMP-9、TIMP-1、NF-κB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安宫牛黄丸对大鼠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后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脑出血组、安宫牛黄丸治疗组,每组5只大鼠。采用自体股动脉血注入尾状核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观察48h时点各组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变化,RT.PCR分析安宫牛黄丸对脑出血后MMP-9mRNA表达的影响,WesternBlot分析安宫牛黄丸对脑出血后MMP-9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大鼠实验性脑出血后48hMMP-9阳性细胞数及伊文思蓝渗出量增多,MMP-9mRNA及MMP-9蛋白表达增加;安宫牛黄丸处理后,MMP-9阳性细胞数减少(P〈0.01),伊文思蓝渗出量降低(P〈0.01),MMP-9mRNA及MMP-9蛋白表达下降。结论脑出血后MMP-9表达与血脑屏障通透性密切相关,安宫牛黄丸能够有效抑制大鼠脑出血后MMP-9表达,减轻脑水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模型大鼠不同时间段脑损伤程度与脑组织NO含量和C9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胶原酶法制备脑出血动物模型,将96只大鼠随机分为均等的3部分(每部分32只),分别用于脑组织含水量测定、脑组织NO水平测定和C9表达检测。每部分又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共2组,每组16只;每个小组16只大鼠再4个为一组,于造模后2、12、24、72h测各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脑组织C9表达,NO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24~72h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增多、脑组织C9表达增多、NO含量减少。结论脑出血急性期的脑组织损伤程度与脑组织NO水平、脑组织C9表达有一定关系,临床治疗中改善脑循环、减轻炎症反应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金纳多)对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中IL-8、ICAM-1含量的影响,以探讨其治疗脑出血的机制。方法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又分为6、12、24、72h以及7d五个时间点。采用肝素化VII型胶原酶脑内注入法制作大鼠脑出血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测定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中IL-8、ICAM-1的表达含量。结果假手术组大鼠针道周围组织各个时间点仅见少量IL-8、ICAM-1表达;模型组IL-8表达12h开始增加,24h达高峰,维持至3d后下降,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ICAM-1表达6h开始增加,72h达高峰,持续至7d仍有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各个时间点脑内IL-8、ICAM-1含量较同期显著降低(P〈0.01或P〈0.05)。结论脑出血后大鼠血肿周围组织IL-8、ICAM-1表达均上调。银杏叶提取物对脑出血后神经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少IL-8、ICAM-1的产生,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对大鼠脑出血后行为学及脑含水量变化的影响。方法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组、黄芪组,应用肝素化Ⅶ型胶原酶建立大鼠ICH模型,以Berderson评分评定行为学变化、干/湿重法测定脑含水量。结果①脑出血组和黄芪组在大鼠脑出血后即出现神经功能缺损,并逐渐加重,48h行为学评分最高,之后逐渐恢复,至7d基本恢复正常;黄芪干预组48h、72h行为学评分明显低于相同时间点脑出血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脑出血组和黄芪组在大鼠脑出血后脑含水量即开始增加,48h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7d基本恢复正常;黄芪干预组48、72h脑含水量明显低于相同时间点脑出血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黄芪注射液对脑出血后大鼠的行为学及脑含水量变化有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动员骨髓干细胞(BMSC)对大鼠脑出血(ICH)后脑水肿、新生血管的影响。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CH组、治疗组。利用鼠脑立体定向仪、采用断尾取自体血法制模型,治疗组于制模后1h腹腔注射rhG-CSF60μg/kg。在相应时间点检测脑组织含水量、CD34+血管的表达。结果:治疗组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少于ICH组(P<0.05);治疗组CD34+血管表达明显高于ICH组(P<0.05)。结论:脑出血后rhG-CSF通过减轻脑水肿程度、促进血肿周围新生血管生成起到神经组织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大鼠脑出血后高血糖对脑损伤的实验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大鼠脑出血(ICH)后高血糖对大鼠血肿周围脑组织含水量、血糖、乳酸(LA)等指标的影响,探讨ICH后高血糖对脑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自体血注入法建立脑出血模型,将SD大鼠8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单纯ICH组、ICH后高血糖组,最后一组又分为2g/kg注糖组和4g/kg注糖组。在相应时点监测血糖,各组大鼠于相应时点迅速处死并取脑,测定血肿周围脑组织含水量以及乳酸的含量。结果:单纯ICH组术后血糖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高血糖两组血肿周围脑组织含水量和乳酸含量明显高于单纯ICH组(P<0.05),以高剂量注糖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提示脑出血后可能存在应激性血糖升高,脑出血后高血糖使乳酸蓄积可能加重脑水肿,加重脑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脑出血(ICH)大鼠血肿周围CD34^+血管数的动态变化,探讨G-CSF对ICH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63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CH组、治疗组各21只。利用立体定位仪,向SD大鼠右侧苍白球注入断尾获取的自体动脉血制备ICH模型,治疗组于造模1h后腹腔注射重组G-CSF60μg/kg,假手术组、ICH组经腹腔注射等量等渗盐水。三组大鼠于术后6h、24h、48h、72h、7d、14d、21d进行神经功能障碍评分,后处死大鼠,免疫组化检测血肿周围CD34^+血管数的表达。结果治疗组大鼠从24h开始各时间点神经功能障碍评分较ICH组明显增加(p〈0.05)。假手术组见少许CD34^+血管表达;ICH组6h开始CD34^+血管表达增多,14d达高峰;治疗组各时间CD34^+血管表达较ICH组明显增多(P〈O.05),高峰提前至7d。结论G-CSF可增加血肿周围新生血管生成,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静脉移植骨髓单个核细胞(bonemarrowmononuclearcells,BMMNCs)治疗脑出血(ICH)大鼠脑损伤的效果及对出血后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应用立体定位技术将Ⅳ型胶原酶注人大鼠尾状核纹状体内制作脑出血模型,建模后按随机化原则分为假手术组、ICH组、PBS组、BMMNCs移植组;梯度离心法提取、分离、纯化大鼠骨髓单个核细胞,ICH6h后经股静脉输注3×10^7BMMNCs或等量PBS缓冲液。采用改良神经功能损伤评分评价脑出血后1d、3d、7d、14d神经行为功能改善情况;干湿重法测定血肿周围脑组织含水量;免疫荧光法检测脑出血侧小胶质细胞活化及中性粒细胞浸润情况。结果BMMNCs移植组大鼠的神经缺损症状在出血后7d、14d明显改善,与ICH组及PB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脑出血后3d,BMMNCs移植组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78.62±0.97)%]明显降低,与ICH组[(81.09±0.83)%]及PBS组[(80.99±0.7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MNCs移植组脑内小胶质细胞活化增殖及中性粒细胞浸润数目[(55.8±22.1)个/mm2、(49.6±12.9)个/mm2]均显著低于PBS组[(125.0±20.7)个/mm2、(86.8±13.6)个/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骨髓单个核细胞可明显减轻脑出血后脑水肿程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其机制与其减轻脑出血后小胶质细胞活化和中性粒细胞浸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