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细菌性感染性腹泻由多种致病菌引起。近年来,空肠弯曲菌、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小肠结肠炎耶氏菌及弧菌科某些菌属可致人肠炎,已被公认和重视。本研究对弧菌科致肠炎的菌属进行了实验室调查。对222例肠炎病人进行大便培养,检出了47株致病性弧菌(21.2%)。其中亲水气单胞菌23株(10.4%),类志贺邻单胞菌10株(4.5%),不凝集霍乱弧菌(N-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海口地区感染性腹泻患者中肠道致病菌的感染状况,为肠道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12年3月至2013年11月将送检的腹泻患者肛拭子标本进行志贺氏菌、沙门氏菌、5种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和副溶血弧菌等致泻性弧菌的检测。结果 共检测281份标本,检出病原菌58株,阳性率为20.64%,其中副溶血弧菌检出40株,所占比例最大,达68.97%,其次为气单胞菌6株(10.35%),肺炎克雷伯杆菌5株(8.62%),沙门氏菌4株(6.90%),志贺氏菌、类志贺邻单胞菌、河弧菌各1株(1.72%)。结论 海口地区感染性腹泻患者肠道病原菌种类较多,以副溶血弧菌的检出率最高,应进行针对性的重点监测。  相似文献   

3.
类志贺邻单胞菌为弧菌科邻单胞菌属,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引起急性腹泻和食物中毒的肠道病原菌之一。近年国内已有报导,但我省尚未见有报导。1987年6月29日我们从腹泻病人粪便中分离出一株类志贺邻单胞菌,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4.
细菌性腹泻171例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监测细菌性腹泻患者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状况,为临床预防、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以成人肠道及儿科门诊急性腹泻患者为对象,对粪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 591例腹泻患者粪便标本中,共检出171株致病菌,分离率为28.9%。其中弧菌属51株,志贺菌属66株(其中福氏4c生物亚型36株),气单胞菌属47株,其它7株。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诺氟沙星可作为细菌性腹泻的首选药,福氏志贺菌对头孢三代敏感性较好。复方磺胺甲(口恶)唑、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均较高。结论: 志贺菌属是急性细菌性腹泻的第一位病原菌,且以F4c生物亚型为主。弧菌属、气单胞菌属也占较高比例,亦不容忽视。应根据鉴定结果及耐药性监测结果合理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5.
报告1991年夏季对肠道门诊急性腹泻患者致病性孤菌的检查结果。在2080例患者粪便中分离出致病性弧菌375株,检出率为18.03%。其中以气单胞菌为主,占58.14%(218/375),副溶血性弧菌和类志贺邻单胞菌次之,分别为31.73%(119/375)、8.0%(30/375),其他弧菌占2.13%。表明在引起腹泻的病原菌中,致病性弧菌已占相当的比例。揭示在进行腹泻病人细菌学检查时,应重视对致病性弧菌的分离鉴定工作。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1986年成人急性弧菌性腹泻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结果。共收治865例急性感染性腹泻患者,粪便培养共计检获弧菌科细菌195株,其中弧菌属187株,包括副溶血弧菌142株;拟态弧菌18株;河弧菌10株,溶藻弧菌7株;非0—1群霍乱弧菌7株;麦氏弧菌2株,海鱼弧菌1株。气单胞菌属8株,包括嗜水气单胞菌7株;温和气单胞菌1株。其他还有志贺氏菌属102株;沙门氏菌属5株;耶尔森氏菌属2株。细菌培养结果表明成人急性细菌性腹泻的致病菌种类繁多,弧菌科中的弧菌属占优势且种类多,包括较少见者。药敏检测结果提示常用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有关致病弧菌的发病及流行情况,仍有待继续监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中卫市感染性腹泻肠道致病菌的构成、分布和流行特征,为肠道细菌性传染病控制提供病原学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分离培养生化鉴定方法,对中卫市2014年1月-12月期间,6家哨点医院的门诊腹泻病例的粪便标本进行细菌检测与分析。结果:共采集病人粪便标本136份,分离到病原菌52株,检出率为38.24%。检出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居首位,占65.38%;其次是沙门氏菌、嗜水气单胞菌和志贺氏菌,分别占23.08%、7.69%和3.85%。感染性腹泻病原菌发病月份主要集中在6-9四个月。结论:中卫市感染性腹泻主要致病菌依次为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沙门菌、嗜水气单胞菌和志贺菌等,病原菌的检出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以6-9月为流行高峰季节,应适时加强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8.
腹泻患者粪便弧菌属及气单胞菌属分离鉴定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从1356例腹泻患者粪便中分离出1-2株弧菌科病原菌,分离率为7.5%,其中:弧菌属86株,分离率为6.3%,共10个菌种;气单胞菌属16株,分离率为1.2%,共3个菌种。均发经生化反应和血清试验证实。结果表明:弧菌属和气单胞菌属是嘉兴地区感染性腹泻的常见病原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泻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并分析其耐药性,为临床治疗与预防腹泻的发生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456例腹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离、培养腹泻物中的致病菌种群,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在456份粪便标本中,共检测出致病菌183株,总分离率为40.1%,其中产肠毒素大肠杆菌27株(占14.8%),假单胞菌23株(12.6%),志贺菌属61株(33.3%),副溶血弧菌属16株(8.7%),沙门氏菌属8株(4.4%),类志贺邻单胞菌12株(6.6%),豚鼠气单胞9株(4.9%),变形杆菌菌9株(4.9%),弗劳地枸橼酸杆菌18株(9.8%)。部分肠道致病菌对头孢噻肟(CTX)、诺氟沙星(NFLX)、环丙沙星(CIP)、阿米卡星(AMK)等抗菌药物较敏感。结论腹泻病原菌种类多样,主要是志贺菌属和产肠毒素大肠杆菌等,耐药性不同,临床医师应按照药敏结果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监测与腹泻相关的多重耐药菌,为临床合理用药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2-2010年我国北京、新疆、杭州、河南4个地区三级甲等医院的急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通过粪便培养,经生化及血清凝集试验鉴定出致病菌,并以纸片扩散法测定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统计多重耐药菌.结果 9年中共分离到肠道病原菌1 742株,多重耐药菌874(50.17%)株;其中三重耐药肠道病原菌463(26.58%)株,四重及四重以上耐药肠道病原菌411 (23.59%)株;肠道病原菌多重耐药产生率以志贺菌属居首位(65.42%),其次为致病大肠埃希菌(61.26%),再次为气单胞菌属、沙门菌属、类志贺毗邻单胞菌及弧菌属,分别占45.83%、37.38%、28.21%、19.44%.各年份多重耐药肠道病原菌对多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组合不尽相同:2002-2005年三重耐药的抗生素组合为氨苄西林、氯霉素及复方新诺明,分别占18.08%、10.48%、26.69%及48.60%,2006-2010年三重耐药抗生素的耐药组合为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及复方新诺明,分别占32.14%、9.30%、7.69%、16.53%及11.01%;四重及四重以上的抗生素耐药组合最常见的为氨苄西林、氯霉素、复方新诺明及环丙沙星或诺氟沙星.结论 我国感染性腹泻病原菌种类多,多重耐药肠道病原菌比例较高,且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组合随时间变化.应加强监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监测2001~2004年腹泻患者有关肠道致病菌组成及药敏状况,为腹泻病的研究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大便培养,筛出致病菌后经生化反应管鉴定,药敏反应板测定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病原菌以志贺氏菌属为主占62.6%,其次是弧菌属占24.71%,而单胞菌属、沙门菌属及大肠杆菌分别占6.13%、4.79%、1.70%。宋内志贺菌和弧菌对多种抗生素敏感而福氏志贺菌及沙门菌属多重耐药较多。结论腹泻病感染以男性为主,中青年发病多,夏季为发病高峰,感染菌种较多且药敏试验有菌种差别。  相似文献   

12.
类志贺邻单胞菌(Plesiomonas shigelloides)引起的急性感染性腹泻,是近些年来新确认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目前已知有16个国家由该菌引起的散发及爆发流行报道。1984年国内王锡琪从103例急性胃肠炎患儿粪便分离到1株类志贺邻单胞菌。1985年9月和10月,北京与上海又相继报告了从急性脓血便患者分离到该菌1株和该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濮阳市肠道致泻菌的组成及耐药状况,为临床治疗和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经大便培养筛选出可疑病原菌,再用API系统进行菌种鉴定,部分菌株需经血清学确证;药敏试验采用K-B法.结果 2106份腹泻标本共检出486株病原菌,阳性率为23.1%(486/2106).其中志贺菌216株,占44.4%、气单胞菌153株,占31.5%、弧菌60株,占12.3%、沙门菌35株,占7.2%、致泻性大肠埃希菌14株,占2.9%,邻单胞志贺菌6株,占1.2%、普通变形杆菌2株,占0.4%.未检出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及霍乱弧菌.结论 本市细菌性腹泻病原菌以志贺菌为主,气单胞菌和弧菌分别占第二位、第三位.肠道致泻菌的共同耐药模式是氨苄西林和复方新诺明.多数肠道致泻菌对三代头孢菌素、氨曲南、亚胺培南和氟喹诺酮类敏感.  相似文献   

14.
类志贺毗邻单胞菌是近年来世界上新发现的一种引起感染性腹泻、急性胃肠炎等多种肠道疾病的病原菌。国内也先后有从腹泻病人中检出该菌的报道。我们于1987年7月自一起食物中毒病人粪便中检出1株类志贺毗邻单胞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门诊急性感染性腹泻患者的病原菌检出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肠道门诊收治的797例急性腹泻患者的病原学资料及临床特点.结果 797例患者中病原菌检测阳性者186例(23.3%),检测出1种病原菌者180例(22.6%),检测出2种病原菌者6例(0.8%).其中志贺菌81例(43.5%),包括宋内志贺菌66例,福氏志贺菌15例;沙门菌48例(25.8%);副溶血弧菌30例(16.1%);大肠埃希菌7例(3.8%);单胞菌7例(3.8%);其他肠杆菌19例(10.2%).青壮年组病原菌检出率较中年组、老年组显著增高(26.4% vs.17.8% vs.18.7%.P<0.05).病原菌检出阳性率较高的月份为7、8、9月,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2.0%、54.0%、29.0%.病原菌检测阳性与阴性组比较,伴发热、血白细胞计数>10×109/L和(或)中性粒细胞比例>0.75、就诊时初步诊断为感染性腹泻及细菌性痢疾的例数4个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感染性腹泻的主要致病菌是志贺菌;7-9月份是感染性腹泻的高发季节;青壮年发病率较高;病原菌检测阳性组较阴性组病情重,临床特点与病原菌检测结果相符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1983年3月至1984年2月26例亲水气单胞菌肠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结果。800例成人急性腹泻患者粪便细菌培养结果:痢疾杆菌170株、空肠弯曲菌60株、致病性大肠杆菌28株、亲水气单胞菌26株、副溶血弧菌16株、沙门菌12株;检出率分别为21.25%、7.5%、3.5%、3.25%、2%和1.5%。从中看出急性感染性腹泻的致病菌种类繁多,且亲水气单胞菌亦可成为急性感染性腹泻的一种致病菌。添加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为分离本菌的较理想培养基。本菌均经形态学、生长特性和生化反应等进行鉴定,且作肠毒素试验。药敏检测结果显示本菌对氨基甙类抗生素等呈敏感,与国外报告相  相似文献   

17.
类志贺邻单胞菌在高寒地区引起慢性腹泻的报告青海医学院附属医院黄文辉,陈媛,黄大海类志贺邻单胞菌属只有一个种,即类志贺邻单胞菌(PlesiomonasShgelloidesPs)。本菌为革兰氏阴性兼厌氧杆菌,归属于弧菌科。在以往的文献资料中报道此菌是引...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中卫市感染性腹泻肠道致病菌的构成、分布和流行特征,为肠道细菌性传染病控制提供病原学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分离培养生化鉴定方法,对中卫市2014年1月-12月期间,6家哨点医院的门诊腹泻病例的粪便标本进行细菌检测与分析。结果:共采集病人粪便标本136份,分离到病原菌52株,检出率为38.24%。检出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居首位,占65.38%;其次是沙门氏菌、嗜水气单胞菌和志贺氏菌,分别占23.08%、7.69%和3.85%。感染性腹泻病原菌发病月份主要集中在6-9四个月。结论:中卫市感染性腹泻主要致病菌依次为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沙门菌、嗜水气单胞菌和志贺菌等,病原菌的检出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以6-9月为流行高峰季节,应适时加强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9.
20 0 1年 7月~ 10月采集了崇文区 2 10份急性腹泻患者粪便 ,除开展了致病性大肠杆菌 ,沙门氏菌 ,志贺氏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外。还开展了气单胞菌属的检测 ,共检出阳性菌株 32株。其中沙门氏菌 3株(鼠伤寒沙门氏菌 1株 ,都伯林沙门氏菌 2株 ) ,志贺氏菌 6株 (宋内氏菌 4株 ,福氏Y变种 2株 )致病性大肠杆菌 4株 ,金黄色葡萄球菌 2株。分离到气单胞菌属的细菌 14株 ,检出率为 6 .6 7% ,其中豚鼠气单胞菌 8株 ,温和气单胞菌 5株 ,嗜水气单胞菌 1株 ,结果表明夏秋季感染性腹泻气单胞菌属亦属常见 ,应引起临床及实验室的重视 .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本地区成人感染性腹泻的病原学分布、细菌耐药情况与临床症状的关系,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感染性疾病科肠道门诊200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诊治的腹泻病人并符合病例纳入条件者共533例,对患者采集病史临床检查、大便常规、细菌培养,并对分离出的细菌进行菌种鉴定及耐药分析。结果感染性腹泻533例中,共检出病原菌368株,其中以致病性弧菌为主,占71.7%(264/368);志贺菌属次之,占14.9%(55/368)。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高,喹诺酮类药物对大部分细菌敏感。大部分细菌感染的患者表现为腹痛,主要在志贺菌感染的患者中里急后重的临床表现常见。结论感染性腹泻患者主要致病菌为致病性弧菌,其中主要为副溶血弧菌;大便性状与细菌菌种有关;药物敏感试验显示致病性弧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噻吩、氯霉素、青霉素.G均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大部分细菌对于喹诺酮敏感,可首选,也可选用敏感的头孢菌素及氨基糖甙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