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寒热证候的基因表达差异。方法:采集类风湿性关节炎寒热证候患者及正常人空腹静脉血,纯化得到CD4 T淋巴细胞,利用基因芯片检测和分析技术,探索类风湿性关节炎寒热证候患者及正常人CD4 T淋巴细胞基因表达差异点。结果:与正常人相比,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有149条基因异常表达,主要涉及免疫应答和信号传导;寒热证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之间有42条基因异常表达,只有2条与上述149条基因重复,主要涉及功能代谢、信号传导;寒热证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与正常人之间有49条基因异常表达,与上述42条之间有20条基因重复,也主要涉及功能代谢、信号传导;这些差异表达基因涉及多个生物学途径。结论:寒热证候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基因表达谱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和正常人之间的差异有所不同,提示中医证候分类学具有基因表达谱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活动期和稳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A)寒热证候的基因表达差异。方法采集RA寒热证候患者及正常人空腹静脉血,纯化得到CD4 T淋巴细胞,利用基因芯片检测和分析技术,探索活动期和稳定期RA寒热证候患者CD4 T淋巴细胞基因表达差异点。结果RA活动期和稳定期患者有63条基因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主要涉及免疫应答;稳定期RA寒热证候患者之间有48条基因异常表达,只有1条与上述63条基因重复,主要涉及功能代谢;活动期RA寒热证候患者之间有59条基因异常表达,没有与上述稳定期与活动期比较的63条和稳定期寒热证候之间的48条基因重复,主要涉及功能代谢。结论RA患者稳定期和活动期之间的基因表达谱差异与寒热证候之间的基因表达差异有所不同,提示中医证候分类学具有基因表达谱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类风湿关节炎急性活动期常见的中医证候分类及量化诊断规律。方法以因子分析法对300例急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四诊信息进行分析,提取因子并测量症状载荷,明确因子对应的证候。结果因子分析从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临床四诊信息中提出21个因子,其中4个具有代表性的因子分别是寒湿痹阻、湿热痹阻、寒热错杂、肝肾亏虚4个证候,同时对各个症状在4个证候中的权重进行量化,得出每个证候的主症和次症。结论因子分析所得的类风湿关节炎急性活动期常见的证候分类及量化诊断为临床辨证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寒热错杂证采用中医病证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2月~2016年8月收治的64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寒热错杂证患者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病证结合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特征、中医证候总积分与中医证候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环瓜氨酸肽、红细胞沉降率、双手平均握力、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均得到一定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关节压痛数与关节肿胀数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中医证候治疗总有效率65.63%,低于观察组的87.50%(P0.05)。结论: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寒热错杂证采用中医病证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使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5.
凌氏验方调节老年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凌氏验方对老年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30例Ⅲ-Ⅳ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予凌氏验方治疗2个月,观察患者血清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NK细胞)及免疫抑制因子(TGFβ-1)水平变化及中医证候变化。结果凌氏验方可以提高晚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T细胞亚群(CD^3+、CD^4+/CD8+、NK细胞)水平,同时显著降低免疫抑制因子(TGFβ-1)水平,临床收益率(有效+稳定)为76.67%。结论凌氏验方具有多靶点改善老年肺癌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广西地区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候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初步探讨广西地区类风湿关节炎(RA)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方法 从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取RA患者106例,采用SPSS(10.0)建立数据库及统计研究其中医证候在年龄、性别、病程、发病年龄、关节炎的临床症状、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IgA,IgG,IgM等方面的分布规律.结果 RA的不同证候在年龄、病程上存在差异.中医证候在性别、关节炎的临床症状、相关实验室指标上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广西地区RA证候以湿热阻络最多见.在病程方面,肝肾阴虚病程最长.RA患者年龄较轻者证候主要表现为湿热阻络、寒湿阻络和寒热错杂证;年长者以痰淤阻络和肝肾阴虚为主.  相似文献   

7.
高萍 《中医临床研究》2013,(15):109-110
目的:通过对青岛地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资料的统计分析,探索青岛地区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证候分布情况。方法:对收集的1086例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归纳、探讨类风湿关节炎证候学规律,分析其中医证候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分期等方面的分布情况。结果: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候分布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活动性方面有差异。结论:青岛地区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候呈现风寒湿热夹杂、气血阴阳亏虚、痰瘀互结的特点,寒湿痹阻证、风湿痹阻证为常见证型。  相似文献   

8.
实验室指标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辨证分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勇军  王娜  赵俊桃 《光明中医》2013,28(9):1822-1823
目的探讨实验室指标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辨证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80例女性RA患者进行寒热证分型,并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血沉和C反应蛋白。结果炎性指标CRP和ESR在RA患者寒热证分型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RP和ESR可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证候寒热分型参考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9.
邓兆智  余煜棉 《中医杂志》1994,35(12):743-745
类风湿关节炎肝肾两虚证、寒热错杂证及寒湿阻络证患者74例,人发14种必需微量元素含量与30例健康人进行对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三种中医证候的Co、Mg、Mo、Sr、Zn含量明显低于健康人,统计学分析呈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利用计算机模式识别法,对上述人群的微量元素进行筛选判别及分析,结果表明,只要选择适当的特征参量,肝肾两虚证与寒热错杂证的类风湿患者的分类判别准确率为94.64%;肝肾两虚证与寒湿阻络患者以及寒热错杂证与寒湿阻络证患者的分类判别准确率分别为100%。与此同时,我们对14例未知中医证候的病例进行预报判别,其准确率为92.86%。获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分析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特征、证候分布和诊治情况,为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本院风湿科2007年~2010年住院骨关节炎患者的有关资料,如性别、年龄、病程、证候分布及治疗等进行回顾性研究,探讨类风湿的发病学特点、中医证候学分布规律以及中医药治疗情况.结果:1444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女性患者(78.81%)明显高于男性(21.19%);证候学分布依次为风寒湿痹937例(64.89%)、风湿热痹235例(16.27%)、肾虚寒凝181例(12.53%)、肝肾亏虚49例(3.39%)、气血亏虚20例(1.39%)、寒热错杂15例(1.06%)、痰瘀互结7例(0.48%),以风寒湿痹为常见证型.结论:(1)类风湿关节炎在性别分布中,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其发病随年龄增加而增高;(2)类风湿关节炎常见证候类型为风寒湿痹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豫北地区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的中医证型与病情活动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4年10月—2017年5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320例,以中医辨证分型分组,分为寒湿痹阻、湿热痹阻、痰瘀痹阻、寒热错杂、肝肾两虚等5种证型,统计不同中医证型年龄与病程分布情况,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Platelet,PLT)计数,魏氏法测定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及风湿因子(Rheumatic factor,RF),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ELISA法)测定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CCP)。分析不同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阳性率的相关性。结果:湿热痹阻证RA患者年龄相对年轻,不同年龄段各个证型间的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痹阻病程多为10 a以下,病程超过20 a的多为寒湿痹阻证、痰瘀痹阻证及肝肾两虚证。RA患者的PLT在湿热痹阻、痰瘀痹阻中明显升高,抗CCP抗体在湿热痹阻RA患者中更高,与其他证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证型的RF、ESR、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豫北地区RA证候以湿热痹阻多见,病程短,且与PLT计数与抗CCP抗体滴度相关,可作为中医药治疗的指导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联合硫酸羟氯喹(hydroxychloroquine sulfate,HCQ)治疗中医不同证型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分析125例以MTX联合HCQ治疗RA患者12周的完整病史,按照中医辨证标准将其分成风湿痹阻证组、寒湿痹阻证组、湿热痹阻证组、肝肾亏虚证组、肾气虚寒证组,统计分析治疗前后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患者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s,RF)、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S28)。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2周后5组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VAS均减少,RF、ESR、CRP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湿痹阻证组、寒湿痹阻证组、湿热痹阻证组、肝肾亏虚证组治疗后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VAS、RF、ESR等观察指标的降低幅度均明显大于肾气虚寒证组(P0.05),5组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TX联合HCQ治疗中医RA风湿痹阻证组、寒湿痹阻证组、湿热痹阻证组、肝肾亏虚证组疗效优于肾气虚寒证组。  相似文献   

13.
疾病分类与证候分类结合的诊疗模式已经成为中医学和中西医结合医学临床实践的主要模式。本研究以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为例,比较RA 寒热证候与临床疗效的关联、寒热证候实验室常规指标及组学指标的差异,指出RA 寒热证候存在客观生物学基础,有助于RA 临床诊断和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寒热证候在腕关节超声中的表现特点。方法65例RA患者按寒热证候辨证分为寒湿痹阻证(寒证组,29例)和湿热痹阻证(热证组,36例)。观察两组患者的腕关节超声的灰阶滑膜炎(滑膜炎)、能量多普勒(power doppler,PD)信号、腱鞘炎及骨侵蚀等参数,分析腕关节超声表现在RA寒热证候中的不同特点。结果寒证组RA患者关节超声的滑膜炎、PD、腱鞘炎及骨侵蚀阳性率分别为51.72%、20.68%、51.72%、37.93%,热证组分别为97.22%、91.67%、75.0%、63.89%。与寒证组比较,热证组滑膜炎、PD及骨侵蚀阳性率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P〈0.05);两组腱鞘炎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寒证组比较,热证组滑膜炎、PD及骨侵蚀在评分构成比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P〈0.05);两组腱鞘炎评分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双腕关节滑膜炎计分〉1.5分,判断RA热证的敏感性为86.1%,特异性为62.1%;双腕PD计分〉1.5分时,判断RA热证的敏感性为80.0%,特异性为93.1%。结论 RA腕关节超声滑膜炎、PD及骨侵蚀阳性率热证明显高于寒证患者,尤其是严重者多见于热证患者。双腕关节滑膜炎或PD积分〉1.5分是RA热证的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15.
基因芯片技术研究虚寒证大鼠肝全基因表达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虚寒证大鼠肝全基因表达谱的改变。方法:使用中药复方生石膏、龙胆草、黄柏和知母建立虚寒证大鼠模型,应用基因芯片检测各组大鼠肝脏基因表达,筛选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基因功能分类注释。荧光定量PCR验证芯片结果。结果:虚寒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99条基因差异表达,主要涉及刺激应答功能。结论:虚寒证可能通过多种刺激应答相关基因的下调,导致免疫应答功能、防御应答功能及对其他生物体刺激应答功能的降低。虚寒证的物质基础可能与此类基因的异常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6.
基因芯片技术分析SLE证候基因表达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用表达谱基因芯片筛选SLE差异基因 ,比较不同证型的基因表达的改变。方法 各组均采集静脉血 5mL ,肝素抗凝备用。提取mRNA后等量混合 ,作基因芯片检测。结果 共发现了涉及细胞因子及受体、免疫相关基因、细胞信号和传递蛋白、蛋白翻译合成、离子通道和运输蛋白、细胞周期蛋白、DNA和RNA结合、转录蛋白、细胞的外基质成分等 16大类 5 80条基因有显著差异表达 ;热毒炽盛型和阴虚内热型SLE大部分基因 ,特别是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具有一致性。结论 SLE的发生是由多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基因表达与证型的内在联系应在基因鉴定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A)蒙医证型与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等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53例RA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分为齐素协日、巴达干赫依、协日乌素3种证型。设计统一调查量表,检测RF、CRP、ESR、抗CCP抗体等指标,详细记录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齐素协日型组比较,其余两组RF、ESR、CRP、抗CCP抗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F、CRP、抗CCP抗体水平由高到低依次是:齐素协日型>巴达干赫依型>协日乌素型,ESR由快到慢依次是:齐素协日型>协日乌素型>巴达干赫依型。结论:RA蒙医证型中齐素协日证型RF、ESR、CRP、抗CCP抗体水平最高,属RA活动期患者,巴达干赫依及协日乌素证型者相对偏低,基本属RA早期或稳定期、迁延期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基因芯片技术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气虚证患者T淋巴细胞相关差异基因表达情况。方法 采集肺气虚证和肺阴虚证患者、健康人的外周血作为实验血样和对照血样。采用Ficoll技术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流式细胞仪分选并纯化T淋巴细胞,采用人类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结果 肺气虚证组/肺阴虚证组和肺气虚证组/健康对照组均高表达的差异基因15条。结论 基因芯片技术能有效地研究中医证的基因表达谱并初步筛查出COPD肺气虚证患者T淋巴细胞相关差异表达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