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的影响,并将其前后差值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指数(SLEDAI)积分差值进行相关及回归分析,了解其对SLEDAI的敏感性。方法:将78例缓解期SLE患者分为狼疮2号方加西药治疗的中西药结合治疗组和单纯西药加安慰剂治疗的对照组。结果:两组中医症候疗效评价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lys差值与SLEDAI积分差值相关系数为0.936,两者高度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Blys差值为自变量,SLEDAI积分差值为因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其线性回归模型成立(P<0.05),提示Blys可能是红斑狼疮总体疗效评价的相关敏感指标。结论:Blys可能是红斑狼疮总体疗效评价的相关敏感指标。中西医结合治疗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狼疮Ⅱ号胶囊结合激素治疗对中度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生理状态、心理状态、社会关系领域和环境诸领域的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予以激素治疗,加中药狼疮Ⅱ号胶囊;对照组45例,予以激素治疗,加安慰剂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3月后生存质量量表(WHOQOL-BREF)的评分.结果:治疗前积分2组基线相同,在改善生存质量积分上差异不大;治疗3月后,2组在健康状况主观感受、生理领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3月后生存质量主观感受、健康状况主观感受、生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积分均有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3月后心理领域和环境领域积分上升不明显.结论:中药狼疮Ⅱ号胶囊结合激素治疗中度活动期SLE在改善生存质量方面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3.
狼疮定对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及Fas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现察中药狼疮定对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分析其治疗SLE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临床上筛选45例SLE患者,分单用激素组和并用狼疮定组两组,用药60天前后各检测一次,利用电镜观察及TUNEL法测细胞凋亡、SP法测Fas基因表达。结果: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高于正常人,活动期高于缓解期,并用狼疮定组治疗后明显低于单用激素组(P<0.05);SLE患者Fas基因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正常人,并用狼疮定组治疗后明显高于单用激素组(P<0.05)。结论:狼疮定能提高SLE患者Fas基因表达阳性率,增强其对淋巴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这可能与其能有效缓解病情,改善紊乱的免疫内环境的作用机理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泼尼松、甲氨蝶呤、羟氯喹联合狼疮扶正解毒胶囊治疗重度活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活动期SLE患者60例,按中心随机化方法分成2组,对照组予PMC方案(泼尼松,每日1 mg/kg,病情稳定后2周或疗程8周后,开始以每2周减10%的速度减量,减至泼尼松每日0.5 mg/kg后,减药速度每2周减2.5 mg,减至15 mg/d以后每4周减2.5 mg。甲氨蝶呤片,10 mg/次,每周1次。硫酸羟氯喹片,每次100 mg,每日2次),治疗组采用PMC方案(同对照组)联合狼疮扶正解毒胶囊(组成:黄芪50 g当归20 g川芎20 g熟地黄30 g六月雪30 g积雪草30 g蜈蚣4 g全蝎10 g露蜂房12 g等,每粒0.5 g,含生药量5.7 g,激素大剂量时,12粒/次,每日3次;激素中剂量时,8粒/次,每日3次;激素小剂量时,6粒/次,每日3次)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80天。观察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以及SLE活动指数(SLE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中医证候疗效;尿蛋白(upro)定性、血沉(ESR)、补体3(C3)、C反应蛋白(CRP)、激素撤减情况及呼吸道感染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SLE活动积分差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疲劳程度量表(fatigue severity scale,FSS)较治疗前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mptom score,TCMSS)治疗组较治疗前减少,与对照组治疗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28/30)、86.66%(2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36, 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ESR较治疗前下降,且较对照组显著(P<0.01),而C3较治疗前上升,且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治疗组在疗程结束时激素撤减至(13.70±5.42)mg/d,较对照组[(17.63±7.80)mg/d]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继发呼吸道感染7例(上呼吸道感染5例,下呼吸道感染2例),较对照组(上呼吸道感染25例,下呼吸道感染10例)明显减少(P<0.05)。结论 PMC方案联合狼疮扶正解毒胶囊治疗重度活动期SLE(SLEDAI≥15) 较单纯西药更安全有效,能帮助激素撤减。  相似文献   

5.
狼疮静颗粒治疗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45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狼疮静颗粒治疗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45例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强的松、环磷酰胺等常规西药为对照组,中药狼疮静颗粒结合常规西药为治疗组,治疗观察75例活动性SLE患者。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1.1%,与对照组80.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降低SLAM病情活动性积分、改善多项临床检测指标的异常、减少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用量、降低病情复发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表明,以生地黄、熟地黄、白花蛇舌草、益母草等补肾化毒中药组成的狼疮静颗粒对活动性SLE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狼疮静联合泼尼松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疗效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狼疮静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远期临床疗效及作用,并进一步阐述其方剂组成规律,探索并丰富SLE中医药治疗体系。方法:运用回顾性、多中心试验方法,将300例活动性SLE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0例。治疗组采用激素泼尼松加中药狼疮静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激素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量、免疫指标、狼疮活动评分的变化以及激素副作用的发生率、半年内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对24 h尿蛋白量、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清补体C4含量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余指标的改善程度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狼疮活动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随访中,治疗组的复发率及激素副作用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狼疮静治疗SLE远期疗效显著,尤其在调节免疫、有效促进激素撤减、减轻西药的毒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等方面作用突出。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活动期邪毒蕴积、湿瘀阻络型狼疮性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狼疮肾炎患者选用随机开放和平行对照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健脾益肾、祛湿化瘀法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及治疗后SLEDAI评分、实验室指标、感染率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SLEDAI评分、实验室指标、感染率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益肾、祛湿化瘀法结合西医治疗活动期邪毒蕴积、湿瘀阻络型狼疮性肾炎,能明显控制狼疮活动,改善患者症状,降低感染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狼疮饮Ⅱ号治疗SLE缓解期(气阴两虚证)在减少并发症、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激素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辨证施治。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狼疮饮Ⅱ号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缓解期(气阴两虚证)有减少并发症和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狼疮肾I号方联合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狼疮性肾炎(LN)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94例LN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西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各47例。西药组采用甲泼尼龙片和注射用环磷酰胺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加用狼疮肾I号方辨证内服,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于治疗前、治疗后2,4,6个月进行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I),进行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BUN)和肌酐(SCr)检测;检测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G(Ig G),补体C3,C4水平;检测治疗前后抗双链DNA(ds-DNA),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结果:经Ridit分析,中西医结合组蛋白尿临床疗效优于西药组(P0.05);在治疗后4,6个月,中西医结合组SLEDAI评分低于西药组(P0.01);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24 h尿蛋白定量低于西药组(P0.01);中西医结合组6个月内完全缓解例数多于西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西医结合组平均缓解时间短于西药组(P0.05);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后Ig G,ds-DNA,FIB和D-D水平均低于西药组(P0.01);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补体C3,C4水平均高于西药组(P0.05,P0.01)。结论:狼疮肾I号方联合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能控制LN患者病情活动,改善血液高凝状态,保护肾功能,减轻尿蛋白尿,缩短了病程,其疗效优于单纯的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狼疮合剂对狼疮性肾炎(LN)患者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水平的调节作用,探讨其治疗LN的作用机制.方法:41例女性LN患者随机分为2组,西药组根据病情分别应用环磷酰胺冲击疗法和激素标准疗程治疗,中西结合组并用狼疮合剂治疗.另选20例健康女性作为正常对照.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治疗前后ICAM-1.结果:治疗前与正常组比较,LN患者ICAM-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活动期患者ICAM-1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中西结合组治疗后和西药组治疗后ICAM-1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两组治疗后比较,中西结合组ICAM-1水平明显低于西药组(P<0.05).结论:由养阴解毒、祛瘀通络药组成的狼疮合剂与环磷酰胺、激素合用治疗LN更能有效地调节细胞间ICAM-1水平,减少肾脏免疫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阴虚内热、水瘀互结型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5例阴虚内热、水瘀互结型狼疮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1组(31例)、对照2组(31例)及治疗组(33例)。对照1组予环磷酰胺静脉滴注加泼尼松片口服;对照2组予自拟狼疮肾炎方加泼尼松片口服;治疗组同时予对照1组及对照2组的治疗措施。各组疗程均为1年,观察临床疗效以及中医证候积分、SLEDAI积分、24 h尿蛋白定量、血沉及免疫相关指标(Ig G、C3、C4)的变化情况,比较各组激素用量及安全性。结果1对照1组、对照2组及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65%、83.87%及96.88%,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各组SLEDAL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和对照2组组内P0.01,对照1组组内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对照2组与对照1组中医证候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各组SLEDAI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与对照2组SLEDA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2组(P0.05)。4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各组24 h尿蛋白定量、血沉及免疫相关指标(Ig G、C3、C4)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与对照1组、对照2组在24 h尿蛋白定量、血沉及补体C4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与对照2组在Ig G、C3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各组激素用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与对照2组激素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少于对照2组(P0.05)。6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对照1组与对照2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2组和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对照1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2组、治疗组。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阴虚内热、水瘀互结型狼疮性肾炎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减少激素的用量及用药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健脾生血颗粒对轻中度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贫血的影响。方法:将47例符合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贫血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泼尼松/甲泼尼龙),治疗组给予糖皮质激素(泼尼松/甲泼尼龙)+健脾生血颗粒,持续观察2个月。观察治疗贫血的有效率及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血清铁蛋白(SF)、SLE活动性及ESR、IgA、IgG、C_3的变化以及激素使用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Hb、HCT、SF及SLEDAI积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Hb、HCT、SF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DAI积分较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Hb、HCT、SF及SLEDAI积分较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ESR、IgA、IgG、C_3治疗前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和治疗后,2组ESR、IgA、IgG、C_3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2组激素使用总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2组激素使用总量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生血颗粒具有改善轻中度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贫血的作用,且较单独使用激素,起效更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清养透解合剂联合西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管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单盲随机对照的方法,将42例SLE阴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并设健康体检者12名作为健康组。治疗组在西医基础治疗同时加用清养透解合剂,每天1剂;对照组在西医基础治疗同时加用安慰剂,每天1剂,两组均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狼疮活动性评分(SLEDAI)、中医证候积分、泼尼松用量及不良反应;并与健康组比较人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WF)的表达。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SLEDA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泼尼松片用量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治疗组SLEDA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泼尼松片用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治疗前治疗组及对照组与健康组比较血清vWF、sTM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清vWF、sTM水平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清养透解合剂联合西药能改善SLE阴虚证患者临床症状,减少激素用量,明显降低血管损伤因子vWF、sTM的表达,从而减轻血管损伤。  相似文献   

14.
冀林华 《陕西中医》2009,30(10):1322-1324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并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应用激素联合补益气血中药治疗的疗效。方法:中西医结合组30例应用激素及补益气血中药治疗,对照组32例应用激素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治疗3周后血小板即有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中西医结合组尿蛋白明显下降(P<0.05),补体C3和SLEDAI明显改善(P<0.05)。结论:SLE并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好,且明显降低治疗副反应,是临床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补肾中药联合西药治疗肾阴虚证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SLE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滋阴补肾中药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西药治疗,疗程为24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同时观察肾阴虚证候积分、SLEDAI评分变化,如实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糖皮质激素的撤减和反跳现象,以及患者血脂、血糖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肾阴虚证候积分、SLEDAI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各项指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评定有效率治疗组为90.32%,对照组为67.74%,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体质量指数、血糖、血脂变化较小,其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较对照组明显较少,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激素撤减明显较快,反跳现象少,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法联合西药治疗SLE具协同作用,能增加临床疗效,减少西药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补血益气、凉血解毒中药治疗狼疮性面部蝶形红斑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伴面部蝶形红斑的病例按病情、性别、年龄均衡后分为西药组(23例)、中药组(27例),分别采用硫酸羟氯喹+泼尼松、中药+硫酸羟氯喹+泼尼松治疗3月,分别于治疗1、2、3月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中药组治疗第1、2、3月皮损积分、狼疮活动指数、血沉、补体C3、补体C4、泼尼松用量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效率分别是81.5%、85.2%、85.2%。西药组治疗1个月后各指标较治疗前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效率57.5%;治疗2月后皮损积分、狼疮活动指数、泼尼松用量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效率65.2%;治疗3月后皮损积分、狼疮活动指数、血沉、补体C3、补体C4、泼尼松用量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效率78.3%。两组组间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比较,治疗1个月后皮损积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效率X2=1.972,P=0.160;治疗2月后皮损积分、狼疮活动指数、补体C3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效率X2=1.653,P=0.199;治疗3个月后所有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效率X2=0.279,P=0.597。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滋肾青芪颗粒联合常规疗法治疗轻中活动度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激素用量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两组基础治疗方案为强的松联合硫酸羟氯喹,治疗组同时加服滋肾青芪颗粒,对照组加服滋肾青芪颗粒安慰剂。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SLEDA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激素用量情况,以及相关实验室指标(红细胞沉降率,补体C3、C4,抗ds-DNA抗体,碱性磷酸酶,血清钙、磷,骨钙素)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SLEDA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糖皮质激素用量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SLEDA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糖皮质激素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双链DNA水平均降低(P0.05),其余实验室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各实验室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肾青芪颗粒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中医证候,帮助激素撤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攻下泄热化瘀法组成的狼疮I号方治疗狼疮性肾炎热瘀证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对狼疮性肾炎热瘀证30例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狼疮I号方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实验室相关指标。结果:治疗1个月后补体C3治疗组及对照组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分别〈0.01和〈0.05);24h尿蛋白定量治疗组及对照组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分别〈0.01和〈0.05);血肌酐治疗组及对照组均较治疗有所下降,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但P〉0.05;SLEDAI积分治疗组及对照组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血浆FIB、D-二聚体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血浆tPA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浆tPA含量无明显变化;治疗组及对照组血浆PAI-1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分别〈0.01和〈0.05);治疗组热瘀证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及治疗后对照组均明显减少,P〈0.01和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热瘀证证候积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狼疮性肾炎热瘀证攻下泄热化瘀法组成的狼疮I号方治疗狼疮性肾炎热瘀证短期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特别在改善凝血纤溶指标及热瘀证证候方面。  相似文献   

19.
陈波 《新中医》2014,46(12):88-90
目的:观察在使用激素和环磷酰胺的基础上,采用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弥漫增殖性狼疮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在本院诊治的40例阴虚内热型弥漫增殖性狼疮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2组患者均采用激素和环磷酰胺联合的用药方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2组均用药1年。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测定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清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补体C3、补体C4,抗双连DNA抗体及抗核抗体的水平,评定狼疮活动性指数评分。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5.0%,对照组为45.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的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及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蛋白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明显(P0.05),提示治疗组用药改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的补体C3、C4与抗核抗体、抗双链抗体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上述指标均改善明显(P0.05)。2组狼疮活动性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狼疮活动性积分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提示治疗组免疫学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在使用激素和环磷酰胺的基础上,采用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阴虚内热型弥漫增殖性狼疮肾炎患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狼疮Ⅰ号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37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狼疮I号方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期患者疾病活动的影响。 方法: 将74例患者随机按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激素治疗,并给予必要的对症、支持处理。观察组加用狼疮I号方,1剂/d,常规水煎分2次服用。疗程4个月。记录面部红斑、关节疼痛、发热等主症状评分,记录激素用量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I)评分,检测治疗前后血清IL-10,IL-12,β-抑制蛋白质-1(β-arrestinl)及血栓调节蛋白(sTM)水平。 结果: 观察组疾病疗效总有效率达100%,优于对照组的83.8%(P<0.05);治疗后2个月,两组激素用量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后4个月,观察组激素用量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激素撤减量多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面部红斑、关节疼痛、发热等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10明前下降,并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血清IL-12水平升高,并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β-arrestin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血清sTM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 狼疮I号方能有效控制SLE患者病情活动,协助患者激素的撤减,提高了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