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MRI表现特点,评价MRI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 常规X线片检查骨质未见明显异常患者45例,膝关节外伤一周内行MRI检查,检查序列包括T1WI、T2WI和STIR.结果 45例中共53处膝部隐匿性骨折.T1WI呈不规则、边缘模糊的片状低信号,T2WI呈略高信号,STIR呈明显高信号,可伴有线样异常信号.常伴有韧带等软组织损伤.结论 MRI是检查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最佳影像学方法,可减少或避免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MRI表现,评价MRI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31例膝部外伤病例在外伤后7天内行MRI检查,检查序列包括T1WI、T2WI与STIR。结果T1WI像表现为不规则、边缘模糊的片状低信号;T2WI、STIR像表现为高信号。隐匿性骨折以胫骨上端与股骨下端最多见,常合并其他损伤表现。结论MRI能敏感显示膝关节隐匿性骨折及合并的其他表现,对于疑为隐匿性骨折的病例应列为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对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6例有明确外伤史,临床症状明显,但平片检查阴性的患者行MRI检查。采用国产鑫高益公司XGY OPER 0.35T永磁型MRI扫描仪,常规行矢状位,冠状位扫描,采用常规SE序列T1WI成像、快速SE序列T2WI成像和STIR脂肪抑制序列。结果 16例患者骨髓均出现大片状或斑片状异常信号影,其中13例T1WI序列呈低信号、T2WI序列呈混杂信号,3例T1WI序列呈低信号、T2WI序列呈高信号;全部病灶在STIR脂肪抑制序列均呈明显高或混杂偏高信号。结论 MRI是诊断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最理想的方法,STIR作为一种脂肪抑制技术,对骨髓病变的显示有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杨海文  黄建松  袁萍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9):2485-2485,2488
目的:探讨低场MRI中膝关节骨挫伤的影像表现及影像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8例具有典型外伤史,MRI诊断膝关节骨挫伤患者的X线平片、CT及MRI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膝关节骨挫伤的MRI影像表现,评估X线平片、CT及MRI在骨挫伤影像诊断中的作用。结果:全部病例的X线平片均未见异常,CT能有效显示4例隐匿性膝关节骨折的部位和形态,但余下34例膝关节骨挫伤病例CT均未能予以诊断。4例CT诊断隐匿性骨折的病例MRI诊断为膝关节骨挫伤但未能显示骨折的存在。MRI能有效显示骨挫伤的病变部位、范围及形态,骨挫伤的典型MRI表现为不规则片状T1WI低信号、T2WI及脂肪抑制序列呈高信号改变,骨皮质及骨轮廓不发生变化。结论:在X线平片、CT及MRI三种影像检查方法中,MRI是唯一能有效诊断骨挫伤的检查方法,但MRI不能明确诊断未分离、移位的隐匿性骨折。  相似文献   

5.
徐志根  黄强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7):92-93,161
目的探讨低场MRI在隐匿性踝关节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高度怀疑隐匿性踝关节损伤而X线检查骨质未见明显异常的36例外伤患者的MR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36例均表现为隐匿性骨折。其中一处骨折8例,二处骨折22例,三处及以上骨折6例,表现为斑片状T1WI低或稍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高或稍高信号或等信号,STIR均表现为高信号,边界欠清;伴跟腱部分撕裂8例,表现为跟腱增粗,跟腱前缘浅凹消失,其内可见点片状高信号影;内侧副韧带部分撕裂2例,外侧副韧带部分撕裂6例,表现为韧带内出现信号增高或韧带周围软组织肿胀呈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改变。结论MRI能准确诊断隐匿性骨折,并可发现韧带、肌腱损伤,具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及诊断。方法:回顾性研究该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57例经手术、关节镜或临床证实的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全体患者均接受 MRI 检查,统计其影像学检查结果,分析隐匿性骨折的 MRI 表现。结果:57例患者 X线平片正侧位上未见异常,MRI 表现为 T1 W1低信号,T2W1高信号特点,呈无规则线状、条状或网状。短时翻转恢复序列中,骨折部位显像与正常骨组织有显著差异,可观察到隐匿性骨折的病变部位、范围与形态。本组57例患者,共有隐性皮质下骨折31例,隐性骨软骨骨折19例,隐性骨皮质骨折7例。结论:膝关节隐匿性骨折 MRI 表现特征明显,以 MRI 进行诊断可了解骨折严重程度、膝关节相关组织损伤,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RI对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患者的MRI影像资料,对隐匿性骨折的发生部位、类型、MR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23例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发生在一侧平台8例(34.8%),二侧平台14例(60.9%),同时累及两侧平台和髁间嵴1例(4.3%);同侧胫骨股骨关节面相邻两端同时发生骨折(对吻骨折)6例.Ⅰ型隐匿性骨内骨折5例(21.7%),MRI表现为片状长T1、长T2信号;Ⅱ型隐匿创伤性骨折18例(78.3%),MRI表现为T1WI有线样低信号18例(100%),T2WI有线样低信号14例(77.8%),不伴有线样低信号4例(22.2%),Ⅱ型在STIR上均为高信号.合并韧带损伤11例(47.8%),半月板损伤3例(13.0%),关节软骨损伤2例(8.7%),关节腔积液23例(100%).结论:MRI检查尤其是STIR序列对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具有高度敏感性,同时MRI检查还能发现韧带和半月板及关节软骨的损伤,减少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的磁共振成像(MRI)影像表现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38例经手术、关节镜或临床证实的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全体患者分别采用X线和磁共振对患者进行临床检查,并就其检测诊断的结果进行对比、统计和分析统计其影像学检查结果,分析隐匿性骨折的磁共振表现。结果 38例患者X线平片正侧位上均未见明显异常,磁共振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特点,磁共振检出率100%,呈无规则线状、条状或网状改变,可观察到隐匿性骨折的病变部位、范围与形态。本组38例患者,共有隐性皮质下骨折17例,隐性骨皮质骨折5例,隐性骨软骨骨折16例。结论对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采用磁共振进行临床检查,其检出准确率高,能够准确的检出患者骨折的部位、类型等,因此,它是一种科学、有效、理想的临床隐匿性骨折诊断方法,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及诊断。方法:回顾性研究该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57例经手术、关节镜或临床证实的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全体患者均接受MRI检查,统计其影像学检查结果,分析隐匿性骨折的MRI表现。结果:57例患者X线平片正侧位上未见异常,MRI表现为T1W1低信号,T2W1高信号特点,呈无规则线状、条状或网状。短时翻转恢复序列中,骨折部位显像与正常骨组织有显著差异,可观察到隐匿性骨折的病变部位、范围与形态。本组57例患者,共有隐性皮质下骨折31例,隐性骨软骨骨折19例,隐性骨皮质骨折7例。结论:膝关节隐匿性骨折MRI表现特征明显,以MRI进行诊断可了解骨折严重程度、膝关节相关组织损伤,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RI对膝部隐性骨折和骨挫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6例急性膝部外伤患者行X线平片检查及MRI检查。结果x平片均未见骨折征象。经MRI检查,10例(10/26)显示骨折线,其中胫骨平台骨折伴塌陷7例,股骨髁骨折3例;MRI上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以T1WI更明显。16例(16/26)骨挫伤,MRI呈片状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T2WI 脂肪抑制呈明显高信号。MRI检查还同时发现膝关节其他异常征象:半月板损伤10例,内侧副韧带挫伤5例,交叉韧带损伤4例,膝关节积液24例。结论MRI能早期确诊隐性骨折及骨挫伤。如患者外伤后X线平片未见骨折,外伤部位持续疼痛,软组织肿胀,不能承受重力,应作MRI检查。  相似文献   

11.
王宏  李洪德  刘超  何晓跃 《中外医疗》2013,32(12):8-8,10
目的探讨研究膝关节的隐性骨折的MR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对23例26个膝关节隐性骨折的MR的表现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通过X射线对这23例患者进行诊断,在平片中并没有发现骨折的现象。MRI通常在隐性骨折的区域表现为线状、网状或者不规则形状的异常信号影,T1WI序列上呈低信号,T2WI序列上呈相对高信号,STIR序列上呈高信号。结论通过对这23例患者的研究分析发现MR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较早的对患者进行隐性骨折的诊断,并且已经达到了准确定位隐性骨折位置的水平,是当今和今后隐性骨折的一种最佳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脂肪抑制序列在膝关节骨挫伤中的应用。方法:对88例膝关节外伤患者进行MRI常规矢状位T1WI,T2WI,脂肪抑制序列,轴位T2和冠状位脂肪抑制序列扫描。结果:88例外伤膝关节共检出148处骨挫伤,190处关节其他结构损伤,MRI表现为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STIR序列为明显高信号。结论:MRI能有效显示膝关节骨挫伤的病变部位,范围及形态。脂肪抑制序列是明确诊断的最佳序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在外伤性膝关节骨挫伤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35例膝关节骨挫伤的患者x线平片、CT及低场强(0.35T)MR/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5例x线平片均未见骨折征象,CT检查亦无明显骨折征象,仅见周围软组织肿胀和关节腔积液,MRI检查均显示有骨小梁骨折、骨髓水肿及小出血点的异常信号改变。在sE序列上表现为不规则片状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STIR高亮信号的异常信号灶,所有病例骨皮质及骨轮廓均未发生变化,都有不同程度软组织损伤和关节腔积液。结论:低场强MRI能准确地显示不同部位骨挫伤的病变、范围和形态,清楚地显示膝关节骨挫伤的病变特点及严重程度,是检查膝关节骨挫伤有效的检查方法,为临床的诊治及预后评估提供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MRI)在膝关节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X线检查阴性且怀疑膝关节骨折患者61例,均行多层螺旋CT(MSCT)及MRI检查,分析其影像学特点,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骨折检出情况及对骨折塌陷程度、水平错位程度显示率,并分析诊断效能。结果MRI下,膝关节隐匿性骨折表现为T1WI呈片状不均匀低或略低信号,骨折线周围有模糊片状高信号,皮质下或松质骨内有条状信号影/不规则线,T2WI可发现骨折线或在骨折线周围有散点片状高或略高信号,MSCT可见骨质连续性中断或伴骨折线,移位骨折和局部骨折缺损吻合;MRI对膝关节隐匿性骨折中半月板损伤、少量关节腔积液及韧带损伤检出率较MSCT高(P<0.05),对严重骨折的检出率无差异(P>0.05);MRI对膝关节隐匿性骨折塌陷程度、水平错位程度的显示率均高于MSCT(P<0.05);MRI诊断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敏感度、准确度高于MSCT(P<0.05),而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在膝关节隐匿性骨折中有一定诊断价值,可提高对病变及骨折塌陷程度、水平错位程度的显示率,整体诊断效能较MSCT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实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膝关节微细骨折的MRI表现。方法:回顾分析80例膝关节外伤后微细骨折的MRI表现。使用膝关节专用线圈,检查序列包括自旋回波(SE)T1WI、T2WI、梯度回波(GE)、短时反转恢复序列(STIR)。结果:80例共发现微细骨折108处,其中股骨髁60处,胫骨平台43处,髌骨5处。包括骨软骨骨折15处,隐性骨折8处,骨挫伤85处。结论:MRI可以准确显示膝关节周围微细骨折的部位、范围及膝关节附属结构的损伤,推断其损伤机制,可以解释临床外伤后持续疼痛,除指导临床积极治疗外,同时还可以进行随访。  相似文献   

16.
膝关节骨挫伤的MRI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骨挫伤的诊断价值和意义,评价X线、CT、MRI诊断膝关节骨挫伤的效果。方法选取近年X线平片未见膝关节骨折,而MRI检查显示膝关节骨髓有异常改变的56个外伤病例,进行影像表现分析研究。结果56例X线平片均未见明确骨折征象,而MRI检查显示有骨挫伤,表现为T1WI短TI反转恢复序列(short TI inversion recovery,STIR)病变区呈高信号,T1W1呈稍低信号,有膝关节骨挫伤的部分病例还伴有前后交叉韧带、内外侧副韧带、内外侧半月板损伤及创伤性滑膜炎等表现。结论MRI能早期显示骨挫伤及隐性骨折,如患者外伤后X线平片或CT未见骨折,外伤部位持续疼痛并伴有软组织肿胀,不能承受重力,应做MRI检查;脂肪抑制技术STIR及化学位移脂肪成像(Chem—Sat)对显示骨挫伤的敏感性较高,能显示细微的骨髓水肿、充血及骨小梁的微骨折,对发现骨外伤的隐性损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研究膝关节隐性骨折的MRI诊断及意义。方法整群选取2014年4月—2015年7月该院收治的49例膝关节隐性骨折患者纳入该研究,回顾性分析入组病例影像学资料,评估其损伤部位、损伤范围以及损伤程度。结果经MRI扫查发现,49例患者中共计98处隐性骨折病灶,其中一处骨折20例,二处骨折16例,三处骨折10例,四处骨折3例。按照损伤累及范围与损伤程度可将膝关节隐性骨折分为3种类型:隐性皮质下骨折、隐性骨皮质骨折、隐性骨软骨骨折。结论采用MRI扫查膝关节隐性骨折有利于准确诊断骨折类型以及骨折部位,可有效支持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以及预后评估,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膝关节半月板的MRI表现以及成像序列选择,探讨如何提高低场MRI诊断半月板损伤的准确性。方法:MRI检查半月板损伤20例,均用冠状、横断面自旋回波(spinecho,SE)序列T1WI,横断面SET2WI及矢状面SE双回波T2WI和质子密度加权像扫描,冠状面脂肪抑制序列(STIR)。根据半月板MRI信号特征将半月板损伤分为0~3级。结果:40个半月板中,34个(85%)呈3级表现,4个(10%)呈2级表现,2个(5%)呈1级表现。半月板损伤形态呈多样性,显示为高信号,均得到手术证实,准确率为100%。结论:低场MRI只要方法得当,同样能准确地诊断半月板损伤。  相似文献   

19.
梁昌富 《海南医学》2010,21(12):28-29
目的探讨膝关节隐性骨折的MRI诊断及意义。方法 64例膝关节外伤后2周内X线检查阴性但局部症状明显的患者行MRI检查,其中15例行关节腔镜检查。结果 64例共89处隐性骨折,主要发生于股骨外侧髁及胫骨上端前部和外侧,其中20例伴交叉韧带、副韧带及半月板撕裂。结论 MRI能敏感显示创伤性膝关节隐性骨折,诊断准确,并能发现韧带、肌腱及软骨的损伤。对于疑有膝关节隐性骨折或软组织损伤者,MRI为首选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