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巩固期肺结核患者自我效能感、结核病防治知识与服药依从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在武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治疗的100名巩固期肺结核患者,应用一般资料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结核病防治知识问卷、慢性疾病患者服药依从性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巩固期肺结核患者一般自我效能感总分为(2.74±0.49)分,结核病防治知识得分为(13.38±4.03)分.服药依从性总分为(54.89±16.19)分,其中依从行为具体表现、有意不依从行为、健康信念3个维度均与结核病防治知识呈正相关(P<0.01).服药依从性各维度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均呈正相关,其中无意不依从行为、疾病的严重性、依从行为具体表现对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最大(P<0.01).结论 医疗工作者应培养患者养成良好的具体服药行为习惯、避免无意不依从服药、给予病情重病程长患者更多关注和教育,有助于提升患者的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广州市社区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及自我效能现状,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为制定有效的社区高血压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广州市3个城市社区≥18岁的高血压患者576例,采用Morisky问卷及自我效能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区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好者占38.7%,依从性差者占61.3%,其中55.2%的患者有忘记服药的经历。不同文化程度及不同经济收入的患者,其服药依从性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从性差的患者较依从性好的患者自我效能水平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依从性得分与自我效能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呈负相关(r总分=-0.581,r促进因子=-0.575,r障碍因子=-0.504,P均<0.01)。结论广州市区社区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较低,自我效能水平与依从性呈正相关关系,建议加强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和用药的规范化管理,提高社区慢性病患者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多种慢性病管理模式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综合应用的效果,为改进慢性病社区防控效果提供依据。 方法 按照简单随机抽样法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初建慢性病管理档案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抽取12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依照《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管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融入自我管理、群组管理、家庭干预、同伴教育,6个月后使用《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测评量表》《高血压自我功效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高血压病相关知识调查表》对2组患者进行测评。 结果 干预组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干预组自我管理行为测评总分(124.50±17.32)分、自我效能得分(63.33±7.02)分均高于对照组(113.77±20.65)分和(58.12±8.68)分,干预组的平均血压(132.63±7.14/74.40±7.46)mm Hg(1 mm Hg=0.133 kPa)低于对照组(140.48±10.69/78.53±7.58)mm Hg、干预组焦虑自评得分(54.15±8.40)分低于对照组(59.41±9.10)分,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自我效能感与焦虑程度呈负相关(r=-0.288,P=0.026),与自我管理行为能力呈正相关(r=0.382,P=0.003)。对自我效能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自我管理水平(P<0.01),其次是焦虑情绪(P<0.05)。 结论 多种慢性病管理模式综合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日常管理中有助于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促进其情绪改善,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通过自我效能感的提升,促进健康行为的长期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Wilson病(WD)患者自我效能与生存质量状况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 WHOQOL-BREF)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神经病研究所附属医院215例WD患者和相匹配的190例健康人群(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了解WD患者自我效能与生存质量状况及其相关性。结果WD组患者自我效能得分低于对照组[(2.344±0.4978)分 vs (2.611±0.49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07,P<0.05);WD组患者生存质量总分低于对照组[(76.46±13.20)分vs (91.26±16.9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35,P<0.05),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WD 患者自我效能得分与生存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呈正相关( P均<0.05)。结论 WD患者一般自我效能及生存质量低于健康人群,其自我效能与生存质量呈正相关,即一般自我效能感越好其生存质量越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住院化疗期间的疾病不确定感水平与感知控制能力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以及癌症经验与效能量表对145例住院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1)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平均为(98.56±9.99)分.(2)感知控制能力的患癌经验总分平均为(3.97±0.40)分,癌症效能总分平均为(3.13±0.52)分,该量表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社会经济(4.25±0.59)分、情绪经验(3.89±0.50)分、个人经验(3.82±0.42)分、集体效能(3.30±0.83)分、医护效能(3.18±0.52)分和个人效能(2.93±0.76)分.(3)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期间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与患癌经验总分呈正相关(r=0.291,P<0.01),与患癌控制效能总分呈负相关(r=-0.325,P<0.01).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住院化疗期间,疾病不确定感水平与感知控制能力两者相互影响,提示护理人员要重视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评估能力,改善患者对疾病的控制效能,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HIV/AIDS患者的疾病管理自我效能感与生命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描述性相关研究,分别用中文版的HIV/AIDS患者疾病管理自我效能感量表(HIV-SE)和中国HIV感染者生命质量量表(QOL-CHIV),调查了242例HIV/AIDS患者的疾病管理自我效能感和生命质量。结果:HIV/AIDS患者的HIV-SE总平均分为6.59±1.57,其得分较低;QOL-CHIV的总分为56.21±16.22,生命质量呈较低水平,患者的疾病管理自我效能感与生命质量呈正相关(r=0.26~0.59,P<0.01)。结论:HIV/AIDS患者的疾病管理自我效能感会影响其生命质量,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进行疾病管理,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从而改善其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职护理专业学生(高职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在情绪弹性与学习倦怠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青少年情绪弹性量表和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对252名高职护生进行调查,分析学业自我效能感在情绪弹性与学习倦怠间的中介作用。结果:高职护生学习倦怠、学业自我效能感及情绪弹性总分分别为(52.42±12.67)分、(73.46±11.78)分、(39.85±7.49)分。高职护生的情绪弹性总分与学习倦怠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明显负相关关系(P<0.01),与学业自我效能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明显正相关关系(P<0.01);学业自我效能感总分与学习倦怠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明显负相关关系(P<0.01)。学业自我效能感在情绪弹性与学习倦怠关系中起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为0.079,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8.81%。结论:提高情绪弹性和学业自我效能感是缓解高职护生学习倦怠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自我超越、自我效能感和领悟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该院收治的120例老年COPD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统计其中文版自我超越量表(CSTS)、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自我效能感问卷(CSE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检验CSTS、CSES、PSSS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因果逐步回归法检验CSES评分在CSTS、PSSS评分间的中介效应。结果:120例老年COPD患者CSTS总平均分(40.52±5.16)分,CSES总平均分(86.95±7.24)分,PSSS总平均分(52.16±6.12)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老年COPD患者PSSS各维度评分、总分与CSTS总分呈正相关(r>0,P<0.05),PSSS各维度评分、总分与CSES各维度评分、总分呈正相关(r>0,P<0.05),CSTS总分与CSES各维度评分、总分呈正相关(r>0,P<0.05);因果逐步回归法分析结果显示,CSES评分在CSTS、PSSS评分间具有部分中介...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社交恐惧症青少年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状况,探讨其与社交恐惧相关性,并评估团体人际心理治疗对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疗效。 方法 选取了46名于2016年7-8月因"社交恐惧"就诊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理门诊和心理咨询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使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量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在治疗前、治疗12周后分别评估治疗组和对照组。 结果 社交恐惧症青少年在表达积极自我效能感为(13.91±3.2)分,在管理沮丧自我效能感为(9.80±3.25)分,在管理生气自我效能感为(9.77±3.96)分。表达积极的自我效能感与社交回避及苦恼总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社交回避呈显著负相关(P<0.05)。管理沮丧的自我效能感与社交回避及苦恼总分、社交回避、社交焦虑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管理生气的自我效能感与社交回避及苦恼总分、社交回避、社交焦虑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治疗组经干预后,表达积极情绪的自我效能感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则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在表达积极情绪调节效能感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社交恐惧症青少年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偏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社交恐惧症有关,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团体人际心理治疗后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与情绪调节效能感的情况,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和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对韶关市区老年人大学的151名中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①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状况均处于中上水平,两者及其各因子不存在性别、工作性质、目前居住差异,但在有无子女、健康水平、文化程度、家庭经济、家庭关系存在差异;②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及其各因子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论 中老年人情绪自我效能感越高,主观幸福感越强;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越低,主观幸福感越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