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细胞间粘附分子-3(inter 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3,ICAM-3)在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中的表达及其在临床疗效、髓外浸润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骨髓涂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了33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nonlymphoblstic leukemia,ANLL)、2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患者治疗前后及10例正常对照骨髓单个核细胞ICAM 3的表达率。结果化疗前AL组ICAM-3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ANLL组与ALL组比较ICAM-3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T-ALL组与B-ALL组ICAM-3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AM 3的表达与患者发病年龄、性别、就诊时血红蛋白(Hb)、血小板(BPC)等因素无关,与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0.467,P<0.01);外周血白细胞(WBC)≥100×109患者ICAM 3的表达率比WBC<100×109组高(P<0.05);所有AL患者经过一个疗程化疗后ANLL、ALL未缓解组的ICAM-3表达率明显高于缓解组(P<0.01),但缓解组与对照组之间ICAM-3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浸润组骨髓AL细胞ICAM-3表达率高于无组织浸润组(P<0.01)。结论ICAM-3在AL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其表达水平的高低可作为AL观察临床疗效及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同时,AL的组织浸润机制可能与细胞间粘附分子表达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170表达与临床特征及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175例急性白血病的P170表达,ANLL129例,ALL46例。分为3组:初治组120例,完全缓解组36例,复发难治组19例,结合预后及临床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初治组、完全缓解组(CR)、复发难治组中P170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1.7%、16.7%、57.8%,其中初治组与复发难治组、完全缓解组与复发难治组相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00和P=0.0016)。结论:P170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FAB分型等无关,与预后密切相关,是一个独立的预后不良因素。  相似文献   

3.
mdr1、MRP和GST-π在非小细胞肺癌多药耐药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耐药性和参与介导多药耐药的相关基因和蛋白mdrl、MRP、GST-π的表达,对比分析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耐药性与耐药相关基因表达的关系,明确各耐药相关基因在介导非小细胞肺癌耐药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肿瘤细胞体外培养和MTT法对91例未经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进行体外化疗药物敏感性测试,观察非小细胞肺癌分别对环磷酰胺、阿霉素、顺铂+氟尿嘧啶3种单药和联合用药方案耐药情况和总的耐药情况,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其进行3种耐药相关基因(mdr1、MRP以及GST-π)表达的检测,并将其表达情况与对应的化疗耐药性进行相关分析。结果91例NSCLC化疗敏感性检测结果显示:53例(58.2%)对环磷酰胺耐药,51例(56.0%)对阿霉素耐药,42例(46.2%)对顺铂+氟尿嘧啶耐药。其中,19例(20.9%)对3种用药均敏感,27例(29.8%)对3种用药均耐药,其耐药性与组织学类型和分化程度无关(P〉0.05)。P—gp、MRP和GST-π在91例非小细胞肺癌中总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2%、73.6%和64.8%。鳞癌和腺癌相比P—gP、MRP、和GST-π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P—gP、MRP和GST-π的表达与对3种化疗用药的耐药性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并且不同表达程度问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结论P—gp、MRP和GST-π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均有较高的阳性表达并共同介导参与了非小细胞肺癌固有化疗耐药的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髓性白血病(AML)多药耐药基因mdrl表达与临床耐药和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 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30例AML患者骨髓和10名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drl基因的表达。结果 正常对照组均为阴性表达。AML初治组mdrl阳性率为26.32%,而复发难治组mdrl阳性率为81.82%,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1)。初治组中mdrl阳性患者的首次完全缓解率(20.00%)明显低于mdrl阴性患者的首次完全缓解率(85.71%)(P<0.01)。结论 AML的mdrl基因过度表达与临床耐药密切相关,是判断疗效及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复发及难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病人多药耐药基因(mdr1)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65例AML病人(其中初诊组38例,完全缓解组14例,复发难治组13例)、27例非白血病病人和健康人(包括健康人15例、缺铁性贫血病人1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2例)mdr1基因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AML病人mdr1基因表达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复发难治组mdr1基因表达阳性率高于初诊组和完全缓解组,临床耐药组mdr1基因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非临床耐药组,CR率非临床耐药组显著高于临床耐药组,差异均有显著性(χ^2=8.334~49.630,P〈0.01)。结论mdr1基因阳性表达与AML病人临床耐药密切相关,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可作为检测临床耐药和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肿瘤耐药相关标志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和咎胱苷肽S-转移酶-π(GST-π)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厦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时HCC和癌旁组织中Pgp、MRP和GST-π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HCC和癌旁组织中Pgp、MRP和GST-π的阳性率分别为59.1%、54.5%、65.9%和22.7%、20.5%、34.1%。HCC中Pgp、MRP和GST-π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x1^2=12.2,x2^2=10.6,x3^2=11.7,P〈0.01)。分化不良的HCC中的Pgp阳性率(80%)明显高于分化较好(41.6%)的HCC(x^2=6.7,P〈0.01)。MRP和GST-π在分化不良(65%、80%)和分化较好(45.8%、54.2%)的HCC中的阳性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叉(x1^2=2.4,x2^2=3.0。P〉0.05)。结论Pgp、MRP和GST-π在HCC中呈高表达。Pgp与HCC分化有关。MRP和GST-π与分化无关。联合检测耐药相关标志可以协助临床判断预后和疗效。  相似文献   

7.
汪毅  周琪 《重庆医学》2006,35(14):1273-1275
目的探讨骨肉瘤组织中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P1)、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和DNA拓扑酶Ⅱ(TopoⅡ)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例正常成年骨组织和40例骨肉瘤组织中MRP1、GST-π和TopoⅡ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指标进行分析。结果10例正常骨组织和骨肉瘤中MRP1、GsT-π和TopoⅡ阳性率分别为47.5%和0%、70.0%和20.0%、35.0%和80.0%(P〈0.05),且随着骨肉瘤分化程度的降低,MRP1和GsT-π表达率升高。根据肿瘤大小,患者性别、年龄及就诊前病程长短等分组,MRP1、GST-π和TopoⅡ表达无统计学意义,但与Enneking外科分期相关。结论骨肉瘤组织中有MRP1、GST-π和TopoⅡ的表达与骨肉瘤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提示MRP1、GST-π和TopoⅡ可能为骨肉瘤原发耐药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BMI—1(B-cell-specific moloney leukemia virus insert site 1)基因在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与白血病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分别检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K562),26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6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34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和10例对照的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中BMI-1 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在白血病中的表达规律及临床意义。结果:BMI-1基因在10例对照组标本中无表达;K562细胞株中BMI-1纂因呈阳性表达;CML组中BMI-1基因的阳性率为15.4%,其中包括CML慢性期(CML—CP)及CML急变期(CML-AP),其阳性率分别为5%和50%;CLL组中BMI-1基因无表达;AL组中BMI-1基因表达率为47.1%,其中包括急忡髓系白血病(AML)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其阳性率分别为57.7%和12.9%;CML-CP组与CML-AP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学意义(P〈0.05),初诊AL中,AML组和ALL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ML—AP组与初诊AL组阳性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2例初诊BMI-1基因阳性表达患者随诊发现,初诊时BMI-1基因表达阳性,完全缓解后无表达,复发后再次表达,经再次治疗后仅达部分缓解,其BMI—1基因表达持续阳性。结论:BMI-1基因红出缸病中存在较高的表达,在正常人及完全缓解病例中无表达,且与疾病的转归相关,提示BMI-1基因高表达可能参与白血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可能作为一种分子标志,为白血病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位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MDR)P糖蛋白(P170)表达与急性白血病预后有关。方法:采用抗P170单克隆抗体JSB-1及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86例(104例次)急性白血病骨髓细胞P170表达。结果:P170阳性率难治组为76.9%(10/13),复发组40.9%(9/22),初治组27%(10/37),完全缓解组18.8%(6/32)。初治组P170阴性病例首次诱导完全缓解(CR  相似文献   

10.
初发急性白血病难治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初发急性白血病(AL)难治的相关因素,提高初发AL的早期完全缓解(CR)率。方法:对初发难治AL患从FAB分型、外周血常规、骨髓白血病细胞和治疗方案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135例初发AL中36例经2个疗程化疗未达CR,难治率为26.7%。从FAB分型来看,M4和M5转化为难治性AL比率较高,分别为47.1%、41.6%。外周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和白血病细胞百分率对疗效的影响较大,而血红蛋白、血小板和骨髓白血病细胞百分率在难治组和非难治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性。第1疗程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难治组显高于非难治组,而33.3%患诱导缓解的化疗剂量低于标准剂量。结论:M4和M5型白血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白血病细胞百分率增高以及化疗剂量不足是造成初发AL难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WT1基因在白血病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筑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 RT-PCR)检测K562白血病细胞系、39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5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和22例正常对照骨髓或外周血细胞的WT1基因表达。结果30例初治或复发AL中有22例患者高表达WT1基因,阳性率73.3%。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阳性率分别为70.8%和83.3%,两组无显著差异。随着WT1基因表达水平的升高,完全缓解(CR)率有明显下降的趋势,CR后WT1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复发后又显著升高。结论 用Nest RT-PCR测定WT1基因的表达可作为检测白血病微小残留病(MRD)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肺耐药相关蛋白(LRP)、P糖蛋白(Pg-p)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表达与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患者多药耐药(MDR)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129例AML患者分为初治组和复发难治组,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患者骨髓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LRP、Pg-p和MRP表达。根据上述三种蛋白的表达情况将LRP或Pg-p或MRP单一表达阳性者定为:“单纯型”;将LRP或Pg-p或MRP两项以上阳性者定为:“混合型”,观察这种分型与临床疗效的关系。同时用MTT技术观察了白血病细胞对柔红霉素(DNR)的敏感性。结果在AML初治组中耐药蛋白表达阴性者的完全缓解(CR)率75.6%,而耐药蛋白表达阳性者CR率20.8%(“单纯型”21.1%,“混合型”20%);在AML复发及难治组中,耐药蛋白表达为“混合型”者CR率15.4%,耐药蛋白表达为“单纯型”者CR率29.6%,“混合型”CR率低于“单纯型”。结论LRP、Pg-p和MRP均与耐药有关,这种“混合型”和“单纯型”耐药分类法,可以作为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疗效的分类法。  相似文献   

13.
急性白血病多药耐药性与临床疗效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白血病细胞的多药耐药性与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法(RT-PCR)检测65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的多药耐药基因(MDR1mRNA)表达。同时采用MTT法对35例患者做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初治组MDR1mRNA阳性表达率为31.1%,复发难治组性表达率为75.0%;MDR1mRNA阳性表达组完全缓解率和总缓解率均低于MDR1mRNA阴性表达组(P<0.01)。药敏试验与化疗疗效相关,总临床符合率为80.0%。结论:MDR1mRNA表达及体外药敏检测与AL的化疗效果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疗放与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 (MRP1)和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及K562、K562/ADM细胞株中的表达,探讨其在AML发生及多药耐药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81例AML患者与20例正常人骨髓细胞(对照组),以及K562、K562/ADM细胞株中MRP1、XIAP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K562/ADM细胞MRP1、XIAP基因mRNA及蛋白水平明显高于K562细胞(P<0.05).AML患者初治组和复发难治组MRP1、XIAP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难治组MRP1、XIAP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初治组(P<0.05).结论 MRP1、XIAP基因的异常表达与白血病发病及复发密切相关,可能通过诱导白血病细胞耐药及抑制细胞凋亡的途径发挥作用,其表达水平的高低对评估AML患者预后及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基因的表达以及在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  构建实时定量PCR检测BCRP基因表达的技术,定量检测20例初治组AML患者、20例完全缓解组AML患者及20例难治复发组AML患者BCRP基因的表达水平,分析其在AML患者和非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差异及与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BCRP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 <0.01),初治组、完全缓解组、难治复发组的BCRP表达均存在差异(P <0.01),其中难治复发组表达最高,初治组次之,完全缓解组最低。结论  BCRP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表达增高,BCRP的表达水平可能是疾病进展的重要标志,可能是AML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Cao DY  Shen K  Yang JX  Guan J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5):1738-1741
目的 探讨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DNA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及环氧合酶-2(COX-2)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耐药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北京协和医院2000至2004年间收治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60例,肿瘤细胞减灭术后经铂类和紫杉醇一线化疗6-9个疗程,随诊资料完整。其中浆乳癌35例,黏液性囊腺癌2例,透明细胞癌11例,移行细胞癌4例,子宫内膜样癌8例,患者平均年龄51.2岁。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卵巢癌标本中MRP、GST-π、TopoⅡα及COX-2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与卵巢癌患者耐药和预后的关系。结果MRP,GST-π,Topoπ和COX-2在卵巢癌标本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7%、93.3%、61.7%和78.3%。透明细胞癌组织中MRP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非透明细胞癌(54.5%V820.4%,P〈0.05);Ⅲ-Ⅳ期组织中Topoπ的阳性率显著低于Ⅰ~Ⅱ期(56.6%V878.6%,P〈0.05)。将MRP阳性、GST-π强阳性、TopoⅡα阴性和COX-2强阳性表达作为4个与复发、耐药及预后不良有关的危险因素。复发组具有≥2个危险因素者显著多于未复发组(81.6%V854.5%,P〈0.05)。化疗耐药组中具有≥2个危险因素者显著多于化疗敏感组(100%V855.6%,P〈0.01)。具有≥2个危险因素者和危险因素不足2个者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69.9%和91.7%(P〉0.05)。结论MRP、GST-π、TopoⅡα及COX-2在卵巢癌组织中呈中等到高等程度的表达。具有MRP阳性、GST-π强阳性、TopoⅡα阴性和COX-2强阳性中的2个以上危险因素可作为预测卵巢癌患者复发和耐药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 (AL)患者谷胱甘肽 S 转移酶π(GSTπ) ,DNA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及P糖蛋白(p170 )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94例AL患者白血病细胞中GSTπ、TopoⅡα和p170表达的阳性率。结果 GSTπ、TopoⅡα和 p170在ANLL中的初治组 (A组 )及复发或难治组 (B组 )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 2 0 %、43 2 %、2 2 0 %及 5 0 0 %、5 0 0 %、46 7% ;三者在ALLA组及B组的阳性率分别为 4 3%、0、18 2 %及30 0 %、18 2 %、30 0 %。GSTл阳性、TopoⅡα阴性、p170阳性AL患者完全缓解率 (CR)与GSTπ阴性、TopoⅡα阳性、p170阴性的CR率分别为 2 5 0 %、75 0 %、38 5 %及81 8%、37 5 %、84 2 %。除TopoⅡα外 ,耐药因子阳性患者的CR率低于阴性患者 (P <0 0 1及 0 0 5 )。相关分析显示GSTπ与p170之间密切正相关 (r =0 6 4,P <0 0 1)。结论 GSTπ、p170过度表达与AL患者的化疗疗效及预后密切相关 ,且GSTπ与 p170过度表达密切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AL)患者凋亡蛋白抑制因子Livin及其促凋亡因子Smac基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2例AL患者(初治组。化疗1疗程后,52例AL患者中有28例达完全缓解(缓解组),其中6例于观察期间复发(复发组))和10名健康人(正常对照组)。取骨髓液并分离单个核细胞,提取细胞总RNA,并以白血病HL-60细胞株为阳性对照,采用RT—PCR方法检测Livin、SmacmRNA表达情况。分析Livin和SmacmRNA表达的相关性和2者的表达与AL缓解率的关系。结果:初治组中Livin、SmacmRNA的阳性表达率(40.3%、59.6%)较正常对照组(0%、10.0%)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组中LivinmRNA的阳性表达率(0%)与复发组的阳性率(50.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769,P〈0.05)。缓解组中SmacmRNA阳性表达率(14.2%)与复发组的阳性率(60.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05,P〈0.05)。AL患者Livin、SmacmRNA的表达具有关联性(r=0.267,X2=4.020,P=0.045)。在初治组中,Livin、SmacmRNA表达阳性患者的完全缓解率均低于表达阴性的患者。44例可进行疗效评估的患者中,LivinmRNA表达阳性者与表达阴性者完全缓解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62,P=0.029)。SmacmRNA表达阴性者与表达阳性者完全缓解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35,P=0.023)。结论:Livin、SmacmRNA过度表达和急性白血病的发病呈正相关;Livin、Smac高表达的患者完全缓解率低,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9.
儿童ALL的HLA-1类抗原表达及机体免疫功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研究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人的白血病细胞及对照组外周血白细胞HLA-1类抗原表达情况,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发病机制及机体免疫状态。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初发病人42例、完全缓解期病人36例、对照组34例儿童HLA—A2、HLA—B抗原表达。结果①三组儿童HLA-A2抗原均为高表达,阳性率均数均在90%以上,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初发组白血病细胞表面HLA—B抗原表达明显下调,完全缓解组外周血白细胞表面HLA—B抗原表达略下降;初发组与完全缓解组或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完全缓解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人白血病细胞表面HLA—B抗原表达下调,其作为靶细胞提呈抗原能力下降,可能是白血病细胞逃脱机体免疫监视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临床可分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nonlymphocytic leukemia ,ANLL)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 ,ALL),血象与骨髓象检查仍然是目前诊断AL的主要方法,绝大部分病例可根据血象和骨髓象中原幼白血病细胞的形态特点和数量(>30%),并结合临床症状与体征而获得肯定性诊断,部分疑难病例尚需借助细胞化学染色、免疫学、细胞遗传学、细胞超微结构与超微细胞化学、分子生物学等多种手段才能最终确诊[1].出血是AL的常见症状,也是其常见的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