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9 毫秒
1.
目的研究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oll样受体2(TLR2)mRNA、TLR4mRNA的表达情况。方法运用SYBERGreenI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尖锐湿疣患者29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2、TLR4的mRNA表达水平,并与3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与正常人相比,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2mRNA的表达水平变化不明显(P〉0.05),TLR4mRNA的表达水平有所降低,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LR2、TLR4的表达并未升高,甚至略有所降低,可能与CA患者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AP)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Toll样受体9(TLR9)mRNA的表达情况。方法收集52例发病24 h内的AP患者,采集第1、3、5天外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静脉血,提取血浆低温冻存,用于成批检测胰弹性蛋白酶、促炎细胞因子、抗炎细胞因子等。同法采集其治愈后2~3个月的外周EDTAK2抗凝静脉血行上述检测,作为相应指标的基准水平值。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用于随后成批作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 TLR9 mRNA的表达变化规律。同法采集其治愈后3个月的外周EDTAK2抗凝静脉血行上述检测,作为相应指标的基准水平值。最终将成功采得治愈后3个月血液标本的前36例患者纳入最终研究。结果 AP患者的外周血PBMCs TLR9 mRNA相对含量高于其痊愈后3个月的基线水平(P<0.05)。AP患者的外周血PBMCs TLR9 mRNA相对含量表达改变与胰弹性蛋白酶、促炎细胞因子水平呈正相关,与抗炎细胞因子无相关性。结论 AP患者的外周血PBMCs TLR9 mRNA表达显著升高并与促炎细胞因子表达同步上调,提示AP的发生、发展可能通过TLR9介导。  相似文献   

3.
将冠心病患者79例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63例和稳定型心绞痛(SAP)组16例,另选20名健康人为对照组。比较三组临床、生化指标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oll样受体5(TLR5)mRNA表达水平,分析其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显示,ACS组和SAP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LR5mRNA的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ACS组显著高于SAP组和对照组(均P〈0.01);冠心病患者TLR5mRNA表达量与LDL-C和血糖值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55、0.752,偏回归系数分别为3.625、1.244),提示TLR5可能参与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LDL-C可能也会影响TLR5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及其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中可能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52例SLE女性患者(SLE组)及40例体检健康女性(HC组)血浆HMGB1水平;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HMGB1及RAGE mRNA表达水平;并分析SLE患者血浆HMGB1及 PBMCs HMGB1、RAGE mRNA 水平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SLE 组患者血浆 HMGB1及 PBMCs HMGB1 mRNA水平高于H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PBMCs RAGE mRN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SLE患者血浆 HMGB1水平与抗核抗体滴度、SLE活动性指数(SLEDAI)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与其他临床和实验室指标无明显相关性(P>0.05);HMGB1 mRNA表达水平与RAGE mRNA表达水平、SLEDAI评分均呈正相关(P<0.01,P<0.05),与其他临床和实验室指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血浆 HMGB1及 PBMCs HMGB1 mRNA在SLE患者的异常表达提示其可能在SLE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可能参与了SLE的免疫炎症调节。  相似文献   

5.
背景 类风湿关节炎(RA)的发病机制复杂,已有研究证实Toll样受体(TLR)在RA的发病中起关键作用,其表达于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等细胞表面,识别病原体不同的分子结构,进而上调炎性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激活细胞内的信号转导通路,引起宿主细胞发生自身炎性反应,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目的 观察双氢青蒿素(DHA)对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TLR4/MyD88信号通路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2月于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活动期RA患者10例为观察组,同时随机选取本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10例为对照组。取两组外周血PBMCs分离培养,将PBMCs分为5组,每组设5个复孔。(1)对照组:健康志愿者外周血PBMCs,不给予干预TLR介导的信号通路;(2)RA组:RA患者外周血PBMCs,不给予干预TLR介导的信号通路;(3)TLR2抑制剂组:RA患者外周血PBMCs,给予100 μg/L的TLR2抑制剂干预TLR介导的信号通路;(4)DHA低剂量组:RA患者外周血PBMCs,给予200 μmol/L的DHA干预TLR介导的信号通路;(5)DHA高剂量组:RA患者外周血PBMCs,给予1 000 μmol/L的DHA干预TLR介导的信号通路。检测并比较5组TLR2阳性率、TLR2 mRNA、MyD88 mRNA、TLR2、MyD8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 RA组TLR2阳性率高于对照组、TLR2抑制剂组(P<0.05);DHA低剂量组TLR2阳性率高于DHA高剂量组(P<0.05)。RA组TLR2 mRNA、MyD88 mRNA高于对照组、TLR2抑制剂组(P<0.05);DHA低剂量组TLR2 mRNA、MyD88 mRNA高于DHA高剂量组(P<0.05)。TLR2抑制剂组、RA组、DHA低剂量组、DHA高剂量组TLR2、MyD88高于对照组(P<0.05)。RA组TLR2、MyD88高于TLR2抑制剂组(P<0.05);DHA低剂量组TLR2、MyD88高于DHA高剂量组(P<0.05)。TLR2抑制剂组、RA组、DHA低剂量组、DHA高剂量组TNF-α、IL-6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RA组TNF-α、IL-6水平高于TLR2抑制剂组(P<0.05);DHA低剂量组TNF-α、IL-6水平高于DHA高剂量组(P<0.05)。结论 DHA可抑制RA患者的PBMCs中TLR2、MyD88表达和上清液中TNF-α及IL-6水平,可能与其可抑制TLR4/MyD88信号通路介导的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Th17、Treg和Th1细胞免疫失衡在慢性乙型肝炎(CHB)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Th17、Treg和Th1细胞的特异性转录因子RORC、Foxp3和T-bet的mRNA表达,ELISA分析CHB患者PBMCs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IL)-17、IL-21和血清IL-6、IL-1β的水平,PCR检测外周血HBV DNA;生化分析仪检测谷丙转氨酶(ALT)。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HB患者PBMCs中RORC mRNA、IL-17、IL-21水平明显升高(P〈0.01);RORC mRNA与ALT呈正相关,与T-bet mRNA呈负相关;T-betmRNA与ALT呈负相关,外周血中IL-6、IL-1β水平也明显增高(P〈0.01);Foxp3 mRNA与HBV DNA正相关。结论:Th17和Treg、Th1细胞免疫功能失衡与CHB病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寻常型银屑病病人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2(TLR2)mRNA表达及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银屑病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银屑病病人(银屑病组)外周血单核细胞TLR2 mRNA表达,采用胶乳凝集法检测血清ASO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8水平。以我院体检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正常对照组)。结果银屑病组TLR2 mR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5.541,P〈0.01);银屑病组点滴型与斑块型TLR2 mRNA表达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0.318,P〉0.05)。银屑病组血清ASO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x^2=8.604,P〈0.01);且点滴型病人明显高于斑块型病人(x^2=9.780,P〈0.01)。银屑病组血清IL-8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t=28.463,P〈0.01);点滴型与斑块型病人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0.660,P〉0.05)。点滴型病人ASO阳性者TLR2 mRNA表达水平高于ASO阴性者,差异有显著性(t=2.407,P〈0.05);银屑病病人外周血TLR2 mRNA表达与IL-8水平呈正相关(r=0.637,P〈0.01)。结论TLR2可能通过识别链球菌等入侵病原微生物启动机体免疫应答,介导细胞因子IL-8等的产生,参与银屑病皮损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检测带状疱疹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Toll样受体2.9(TLR2.9)mRNA的表达变化,探讨TLR2和 TLR9在儿童带状疱疹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带状疱疹患儿、成人各10例PBMCs上TLR2、9mRNA的表达水平,并与10例正常儿童作对照.结果 ①带状疱疹患儿PBMC上TLR2.9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带状疱疹患儿PBMC上TLR2mRNA表达水平高于成人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带状疱疹患儿PBMC上TLR9mRNA表达水平与成人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LR2.9mRNA可能参与了患儿机体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的识别及抗病毒免疫,带状疱疹患儿TLR2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成人,可能是儿童带状疱疹发病低于成人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研究Toll样受体在介导危重型手足口病(HFMD)炎性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6年07月~2017年03月收治的47例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危重型组)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感染科收治30例普通型HFMD作为疾病对照组,门诊健康体检30例儿童为健康对照组,采集外周静脉血,分离单个核细胞(PBMCs),测定TLR2、3、4、7、8、9水平及血清TNF α、IFN γ、IL 6水平。结果 三组受试者PBMCs中TLR3、TLR4、TLR7和TLR8 mRNA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LR2和TLR9 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危重型手足口病组PBMCs中TLR3、TLR4、TLR7和TLR8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健康对照组最低(P<005)。三组受试者血清中TNF α、IFN γ、IL 6表达水平有显著性差异;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血清中TNF α、IFN γ、IL 6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健康对照组最低(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PBMCs中TLR3、TLR4、TLR7和TLR8 mRNA水平与血清中TNF α、IFN γ、IL 6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危重型手足口病TLR3、TLR4、TLR7和TLR8表达明显增高,进而激活相关信号通路,介导机体的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研究腺苷、白介素(IL)-1、茶碱对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表达A2a及A2b腺苷受体(A2aAR及A2bAR)mRNA的影响,探讨A2aAR及A2bAR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为临床使用茶碱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11例正常人及哮喘患者PBMCs经Ficoll液分离,分对照组,腺苷组、腺苷+IL-1组及腺苷+茶碱4组,体外培养18小时,收集细胞,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和图象分析半定量法检测A2aAR及A2bAR mRNA表达。结果 正常人及哮喘患者各组PBMCs表达A2aARmRNA无明显差异(P>0.05)。哮喘患者PBMCsA2bAR mRNA表达较正常人增加(P<0.01),腺苷、IL-1促进哮喘患者(P<0.01)。腺苷及IL-1对哮喘患者PBMCsA2bAR mRNA表达的影响与血清TIgE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FEV1%呈负相关P<0.05)。结论 PBMCs A2bARmRNA表达的影响与血清TIgE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FEV1%呈负相关P<0.05)。结论 哮喘患者PBMCs表达A2bmRNA增加,腺苷及IL-1促进其表达,且与患者机体过敏状态及气道阻塞程度相关,茶碱能抑制A2bAR mRNA表达;腺苷、IL-1及茶碱对PBMCs表达A2aAR mRNA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三氧化二砷(AS2O3)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Toll样受体9(TLR9)mRNA 及α-干扰素(IFN-α)表达的影响,为阐明AS2O3治疗SLE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SLE患者和正常人PBMCs分别与环磷酰胺(CTX)及不同浓度AS2O3进行体外培养12h和24h...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ul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锌指蛋白A20(zinc finger protein A20,A20)的表达与血浆组织因子、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issue factor passway inhibitor,TFPI)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ACS患者31例和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患者21例为研究对象。ACS组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15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16例;对照组共入选20例,均为同期住院的非心血管疾病患者。根据病变血管数目将全部冠心病患者进一步分为3组:单支病变组17例;双支病变组15例;多支病变组20例。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72例入选对象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mRNA、锌指蛋白A20mRNA的表达;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组织因子、TFPI质量浓度。结果:①ACS组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 mRNA及A20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和SAP组(P〈0.001),而后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支病变组TLR4、A20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P=0.006,P=0.000)。②ACS组血浆组织因子、TFPI水平明显高于SAP和正常对照组(P均〈0.01);多支病变组血清组织因子含量高于单支病变组(P=0.017)。ACS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mRNA表达与A20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r=0.640,P=0.002),与血浆组织因子浓度亦呈正相关(r=0.716,P=0.000)。结论: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与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表达水平有关;TLR4炎症信号通路激活可能参与ACS冠脉粥样斑块破裂、促进凝血异常及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s 2,TLR2)在卵巢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中的表达及其诱导IL-10的表达水平,初步探索TLR2在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例卵巢癌患者?20例妇科良性疾病患者及20例同期健康体检女性EDTA抗凝外周全血,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3组PBMC中TLR2的表达水平,并比较3组表达差异情况?TLR1?TLR2和TLR6相应配体刺激PBMC,细胞中细胞因子IL-10表达水平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检测;流式细胞技术(FACS)检测各组IL-10分泌水平?结果:各组PBMC中TLR2均有表达;卵巢癌组PBMC 中TLR2表达量显著高于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P < 0.05),良性疾病组TLR2表达水平与健康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各组PBMC经TLR2的配体HKLM刺激24 h后,卵巢癌组IL-10 mRNA表达明显增强,分别为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的2.25?2.33倍,妇科良性疾病组IL-10 mRNA表达水平与健康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TLR6配体FSL-1刺激后,卵巢癌组IL-10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的1.95?2.16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良性疾病组与健康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FACS结果显示各组PBMC经TLR1的配体Pam3CSK4刺激24 h后,卵巢癌组?良性疾病组及健康对照组IL-10分泌水平中位值(M)分别为46.70?61.53?31.11 p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TLR2配体HKLM刺激24 h后,卵巢癌组IL-10分泌水平(M = 150.46 pg/ml)显著高于良性疾病组(M = 38.86 pg/ml)及健康对照组(M = 44.93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良性疾病组与健康对照组间无显著性改变;TLR6配体FSL-1刺激24 h后,卵巢癌组?良性疾病组及健康对照组IL-10分泌水平中位值分别为20.20?31.12?35.48 pg/ml,3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卵巢癌患者PBMC中TLR2表达水平显著增高,经其介导的细胞因子IL-10表达水平的改变可能与卵巢癌的免疫抑制相关,在卵巢癌的肿瘤免疫逃逸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麻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PBMC)中TLR2m RNA的表达及血清中IL-2的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探讨其在麻风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SYBR Green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TLR2mRNA在麻风现症患者PBMC中的表达以及ELISA技术检测IL-2在血清中的水平。结果麻风患者PBMC中,TLR2mRNA表达水平0.56±0.06,对照组0.22±0.01;患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IL-2(pg/ml)23.42±16.45,对照组6.64±4.24;患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其两者呈正相关(P=0.012,r=0.422)。结论麻风患者PBMC中TLR2mRNA的表达水平与血清IL-2水平有一定相关性,TLR2与IL-2可能参与了麻风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并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CC型趋化因子配体20(CCL20)和CC型趋化因子受体6(CCR6)mR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TaqMan荧光探针技术,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分别检测50例PBC患者、5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及50例健康对照者PBMCs中CCL20和CCR6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PBC患者中CCL20和CCR6的mRNA表达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疾病对照组(P〈0.01);并根据临床不同分期检测后发现,PBC患者中Ⅲ、Ⅳ期CCL20和CCR6 mRNA的表达较Ⅰ、Ⅱ期明显升高(P〈0.05)。结论 PBC患者CCL20和CCR6 mRNA的表达与PBC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能参与PBC的调控机制,从而可能为PBC的诊断和预防提供一定的线索。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浆细胞异常增生的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细胞在受到肽聚葡糖(peptidoglycan,PGN)刺激后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利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MM U266细胞株TLR2、IL-1β、IL-8、NF-κB、Stat3和TNF蛋白的mRNA水平,与23名正常人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mononuclear cells,PBMCs)mRNA比较。20μg/ml PGN与U266细胞共培养,分析TLR2和NF-κB蛋白mRNA的变化情况。Western印迹法检测该药对U266细胞NF-κB蛋白的影响。MTT、流式细胞术检测PGN刺激U266后增殖情况。结果与PBMCs相比,TLR2、IL-8、TNF在U266中表达显著降低,而NF-κB表达增加(P〈0.05)。经PGN作用后,TLR2、NF-κB mRNA表达均增加,Western印迹法检测NF-κB蛋白表达明显增多。MTTT及细胞周期检测发现,PGN可使细胞由G_0/G_1期向前推进,促进细胞有丝分裂及增殖。结论PGN可能通过激活NF-κB通路促进U266增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中雌激素受体在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分析其表达类型与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方法:收集46例女性SLE患者和33例健康体检者空腹静脉血,分离PBMCs,采用RT-PCR法检测PBMCs中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αmRNA、ERβmRNA的表达,荧光免疫技术检测ERα和ERβ在蛋白水平的表达。分析两组ER表达的差异。结果:SLE患者组PBMCs中ER亚型在基因和蛋白水平上的表达率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ER的表达类型与女性SLE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患者外周血新型调节性B细胞(B10)数量与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分析患者B10细胞与血小板计数及血小板抗体的相关性,探讨B10在CITP免疫紊乱中的作用。方法选择40例CITP患者,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B10细胞亚群的比例变化;用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上清中细胞因子IL-10与TGF-β1的水平,FCM法检测患者血小板抗体阳性率的变化,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 CITP患者外周血中CD19+B、CD5+CD19+B细胞亚群的比例均升高,而调节性B10的比例降低(t=5.52,P﹪0.05),并与血小板计数呈正相关(r=0.621,P0.05),与血小板抗体的水平呈负相关性(r=-0.518,P0.05);患者PBMC培养液上清IL-10、TGF-β1的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B10的比例变化与IL-10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687,P0.05),而与TGF-β1的变化无相关性(r=0.053,P0.05)。结论 B10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IL-10的下调参与CITP的免疫紊乱机制,这将可为CITP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新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