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重症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PNS)患者骨矿物质代谢改变及糖皮质激素( GC)治疗的早期影响,探讨血清骨碱性磷酸酶( BALP)、耐酒石酸的酸性磷酸酶( TRAP)、25-羟基维生素D[25(OH)D]在骨代谢改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重症PNS患者35例作为实验组,测定患者GC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4周血清中BALP、TRAP、25(OH)D的浓度,对其进行动态观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前校正钙、血磷( P)、血BALP及TRAP水平升高(P<0.05),25(OH)D水平下降(P<0.01);②经正规激素治疗4周后,患者24 h尿蛋白(24 hPRU)明显减少(P<0.01),血浆白蛋白(ALB)水平明显升高(P<0.01);③血总胆固醇(CHO)、血尿酸(BUA)、钙、P水平下降(P<0.05);④血糖(GLU)、血三酰甘油(TG)、血肌酐(CREA)、血尿素氮(BUN)、二氧化碳结合力(TCO2)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⑤血清BALP、TRAP浓度明显高于治疗前水平(P<0.01),25(OH)D浓度治疗前与治疗后各期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实验组治疗前已存在骨形成和骨吸收功能的异常,GC治疗早期即对骨代谢产生不利影响。血清BALP及TRAP水平可作为监测骨代谢状况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2.
抗癫痫药对癫痫患者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抗癫痫药对癫痫患者骨代谢影响。方法 :正常对照组 30例 ,癫痫患者组 38例 ,于抗癫痫药(患者组 )治疗前 ,治疗后 3个月、6个月分别测定血钙 (Ca)、磷 (P)、碱性磷酸酶 (AL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骨钙素 (BGP)、甲状旁腺素 (PTH)、2 5羟基维生素D3 [2 5 (OH)D3 ]、降钙素 (CT)等生化指标。结果 :癫痫患者治疗前和正常对照组骨代谢无显著性差异 ,癫痫患者组抗癫痫治疗 3个月、6个月后血钙、磷、碱性磷酸酶对比无明显变化 ;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甲状旁腺素均较治疗前增高 (P <0 .0 1 ) ;骨钙素、降钙素、2 5羟基维生素D3 均较治疗前下降 (P <0 .0 1 )。结论 :抗癫痫药可导致癫痫患者骨代谢异常 ,其中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甲状旁腺素、骨钙素、降钙素、2 5羟基维生素D3 可作为骨形成和骨吸收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3.
郑文博  刘吉国  晏佳 《现代医学》2012,40(5):573-575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HD)对慢性维持性HD患者终末期肾病(ESRD)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维持性HD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HD联合HP)和对照组(仅行HD)各20例,在疗程化治疗前后比较血常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病人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血清铁蛋白(SF)升高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hs-CRP、i-PTH清除效果好于HD组(P<0.05).结论:HP联合HD能更好地纠正ESRD患者的贫血状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长期服用丙戊酸钠对成人癫痫患者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对72例癫痫患者服用丙戊酸钠单药治疗(观察组),控制癫痫无发作,无严重不良反应,疗程6个月,同时与72例健康人做对照(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患者血清骨代谢相关指标:血钙、血磷、甲状旁腺素、碱性磷酸酶等指标,分析丙戊酸钠对骨代谢的影响。结果:用药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血钙水平上升,血磷水平下降,碱性磷酸酶和甲状旁腺素水平均上升。结论:丙戊酸钠可导致癫痫患者骨吸收增加,骨生成减少,最终引起骨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福建省闽西地区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的病因构成及其贫血状况。 方法 回顾性分析闽西地区11家医院2014年1-12月因ESRD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8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与铁缺乏、营养状况、甲状旁腺激素、透析充分性、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之间的关系。 结果 ESRD的病因中,前3位分别为慢性肾小球肾炎(458例,52.79%)、糖尿病肾病(143例,16.67%)和高血压肾病(128例,14.92%)。使用EPO治疗775例,治疗率90.33%,贫血治疗达标率42.87%。血红蛋白越低,EPO治疗的比例越高,用量也越大。与贫血治疗达标患者比较,贫血治疗不达标患者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下(均为P<0.05),血甲状旁腺素、肌酐、尿素氮水平明显升高(均为P<0.05),每周3次透析的患者所占比例明显下降(P<0.05)。 结论 闽西地区ESRD的病因主要是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肾损害;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治疗率高,但达标率仍偏低,主要影响因素是铁缺乏、营养不良、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透析不充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骨代谢生化指标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87名糖尿病住院病人,根据性别分为两大组,各组又根据糖尿病类型及正常对照分为3小组,每小组内根据年龄≤50岁和>50岁再分组,测定血清中骨钙素(bone GLA-protein osteocalcin, BGP),降钙素(calcitonin, CT),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 PTH),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 TRAP),25-羟维生素D3(25 hydroxy vitamin D3, 25-OHVitD3),1,25-双羟维生素D3(1,25-dihydroxy vitamin D3, 1,25-(OH)2VitD3).以本院同年龄,同性别正常职工60名为正常对照.结果:Ⅰ型糖尿病≤50岁年龄组,无论性别,血BGP、CT、1,25-(OH)2VitD3均低于正常对照和Ⅱ型糖尿病组,PTH高于正常对照组,TRAP、25-OHVitD3与正常对照和Ⅱ型糖尿病组无差异.Ⅱ型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以上各指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Ⅰ型糖尿病组骨代谢血生化有改变,尤其是≤50岁组,主要与胰岛素缺乏有关.提示速发Ⅰ型糖尿病患者易发生骨质疏松.Ⅱ型糖尿病患者与正常对照无差异.  相似文献   

7.
维持性血透患者高血压治疗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选择终末期肾病 (ESRD)高血压的治疗方法及研究其病因 ,对近年收治的ESRD 10 0例进行临床研究 ,其中高血压 80例 (80 % ) ,超滤达到干体重后 ,血压降至正常 5 6例 (70 % )。高血压组血浆肾素活性 (PRA)、血管紧张素Ⅱ和甲状旁腺素 (PTH)均显著高于血压正常组。透析后仍高血压 2 4例 ,单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 ,血压降至正常 7例(30 % ) ,加用钙通道阻滞剂 (CCB) ,血压降至正常 3例 ,还有 14例高血压 ,改血液透析滤过 (HDF)后血压降至正常。结果表明 ,ESRD高血压的发生与容量负荷过重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RAS)过度活跃以及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有关  相似文献   

8.
李丹 《当代医学》2022,28(8):166-168
目的 探究血液透析滤过(HDF)对终末期肾病患者钙磷代谢与血管钙化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110例终末期肾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55例.对照组应用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应用HDF治疗.比较两组钙磷代谢[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LP)、血清全段甲状旁腺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ESRD)病人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水平与心血管钙化的关系。方法 ESRD病人60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侧位腹部X线平片对心脏和腹主动脉钙化进行定性检测,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FGF-23,实验室常规方法测定血清肌酐(Scr)、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L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红蛋白(HB),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以40例健康查体者为对照组。结果 ESRD病人血清FGF-23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t=7.50,P<0.01)。ESRD病人血清FGF-23水平与Scr、P、iPTH、ALP呈正相关(r=0.411~0.675,P<0.01),与Ca、TC、TG、HB无相关性(r=-0.113~-0.012,P>0.05)。心血管钙化组血清FGF-23水平显著高于非钙化组(t=5.40,P<0.01)。结论 ESRD病人血清FGF-23水平升高与心血管钙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是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及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并随原发病进展而逐渐加重,而且甲状旁腺激素(PTH)是肾病进展的指标之一。作者从PTH的生理意义、在CRF或ESRD时PTH升高的原因及其临床意义、临床测定PTH浓度的方法、PTH升高与基因(CYP2D6、GSTT1及GSTMl)多态性的关系等方面,具体阐述了PTH测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全切并自体前臂移植术( PTX+AT)对难治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SHPT)患者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分析终末期肾病合并SHPT,成功行PTX+AT并能按照要求定期随访6个月的患者30例,收集患者术前和术后1、3及6个月血清钙、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 iPTH)及碱性磷酸酶,测量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头颅额部兴趣区CT值,统计并分析结果。结果①30例患者全部成功手术,术后骨痛、皮肤瘙痒、不宁腿症状均缓解,未再出现新发骨折和异位钙化;②术后血钙、磷及iPTH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术后半年头颅兴趣区CT值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③术后低钙血症发生率较高,达76.7%(23/30),积极静脉、口服补钙后19例纠正;2例发生一过性声音嘶哑,随访3个月内恢复;随访半年内,无复发病例。结论 PTX+AT是治疗SHPT的一种安全有效手段,可以纠正钙磷代谢紊乱,改善患者骨代谢,增加骨量,降低骨折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和卡马西平治疗对新诊断局灶性癫痫的疗效比较及对患者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于2018年1-6月间收治的78例新诊断局灶性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卡马西平治疗,研究组采用左乙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认知功能、生活质量、骨代谢指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MoCA评分各维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注意、延迟记忆、总分维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钙、碱性磷酸酶、磷、甲状旁腺素、骨密度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钙、碱性磷酸酶、磷、甲状旁腺素水平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钙、磷、骨密度水平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碱性磷酸酶、甲状旁腺素水平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且与研究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2%与对照组15.3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治疗新诊断局灶性癫痫相较于卡马西平而言可显著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且对骨代谢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探讨肾脏病患骨代谢指标的改变。方法:本测定了48例肾脏病患骨代谢指标:血清骨钙素(BGP)、甲状旁腺素全段(iPTH)、降钙素(CT),以及血钙、磷、镁、肌酐、尿素氮、_二氧化碳结合力等生化指标,肾小球滤过率(GFR)。结果:肾功能受损的肾病患血清骨钙素(BGP)、甲状旁腺素全段(iPTH)、降钙素(CT)较肾功正常升高,尿毒症终末期患最为明显。骨代谢指标的异常与肾功能的生化指标间有明显相关性。结论:肾脏病人中存在骨代谢异常,且与肾功能受损的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吴天凤  俞蔚 《浙江医学》1999,21(6):330-331
为了解糖尿病患者骨量变化及有关机制.对36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定量超声骨量测定。并用放免法测定了血清骨钙素、甲状旁腺素、降钙素,雌激素、睾酮含量,用自动生化仪测定了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水平。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骨量及血清骨钙素明显降低(P<0.01),而血清甲状旁腺素、降钙素、雌激素、睾酮及钙、磷、碱性磷酸酶无明显改变。提示糖尿病可导致骨量减少及血清骨钙素下降,而对血清甲状旁腺素、降钙素、雌激素、睾酮无影响。  相似文献   

15.
特发性肾病综合征对儿童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特发性肾病综合征(INS)活动期对儿童骨代谢的影响.方法:检测比较48例初发且未经激素治疗的活动期INS患儿和30例正常的健康儿童(对照组)的血清钙(Ca)、磷(P)、总碱性磷酸酶(TALP)、甲状旁腺素(PTH)、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和骨钙素(OC)水平,并摄前臂骨X线片.结果:INS组血清Ca、O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BALP、PTH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1),血清P、TAL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INS患儿中,24 h尿蛋白定量≥0.2 g/kg亚组与24 h尿蛋白定量<0.2 g/kg亚组比较,血清Ca、OC水平明显降低(P<0.01),而血清BALP水平明显升高(P<0.05),血清PTH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48例INS患儿的前臂骨摄片均未见异常改变.结论:特发性肾病综合征活动期患儿存在骨代谢异常,血清BALP、0C水平能敏感地反映其骨代谢变化.  相似文献   

16.
2型糖尿病(T2DM)易合并糖尿病肾病(DN).近年来,T2DM已成为终末期肾病(ESRD)首要原因,已占ESRD所有病因中的25%~42%.因此,对所有T2DM患者进行DN早期诊断极为必要.T2DM并微量白蛋白的病人较正常患者高达10~20倍[1~4].在有微量白蛋白尿的T2DM患者中,每年有5%~10%的患者出现临床DN[1~3].一旦进入临床显性DN期,尿蛋白的排泄量进行性增加,逆转困难.笔者观察了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对T2DN患者尿蛋白排泄及血压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衰竭(ESRD)患者的有效措施,但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常发生低血糖症而影响治疗。本文回顾我院2003年10月至2006年8月血液透析中并发低血糖症的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症的病因及防治措施。1临床资料行维持性血液透析而发生低血糖症的ESRD患者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32~73岁,平均51岁。原发病:原发性慢性肾炎6例、糖尿病肾病3例、高血压肾病3例、慢性肾盂肾炎2例、慢性梗阻性肾病1例、慢性间质性肾炎(药物性肾损害)1例、多囊肾1例、狼疮性肾病1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有2例使用胰岛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性分析进行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ESRD)病人肺动脉压力(PAP)情况,探讨ESRD病人肺动脉高压(PAH)的发生情况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128例ESRD病人,其中进行血液透析的66例病人作为观察组,无血液透析的62例病人作为对照组,应用超声心动图对病人的PAP进行评估,比较2组病人一般资料、超声心动...  相似文献   

19.
肾性高血压的发生率约占高血压患者的 1%~ 5 % ,慢性肾功能发展到终末期 ,80 %~ 90 %患者出现高血压。终末期肾病 (ESRD)高血压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密切相关 ,而心血管疾病则是 ESRD患者的主要死因 ,约占 5 0 % ,因此 ,积极控制高血压对于提高 ESRD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我科于 2 0 0 0年 6月至 2 0 0 1年 11月共收治 ESRD患者 38例 ,伴高血压者 34例 ,且进入血液透析 (血透 )者 2 9例。现将血透对 ESRD高血压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9例中男 19例、女 10例 ;2 0~ 2 9岁 2例 ,30…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重要的微血管并发症,若不积极治疗,最终进展为终末期肾病(ESRD或ES2RF),在西方国家,DN居ESRD原发疾病之首,约占25%-42%,我国DN约占ESRD的6%-10%[1-2],良好的护理是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也是树立战胜疾病信心的重要源泉,现将糖尿病肾病的护理进展做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