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临床应用胆道覆膜自膨式金属支架引流胰腺假性囊肿的有效性、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9月至2014年5月在长海医院接受内镜超声(EUS)引导下经胃胰腺假性囊肿全覆膜自膨式金属支架引流的11例患者病例和随访资料。引流方法采用EUS引导下经胃壁穿刺至囊腔,置入导丝,用囊肿切开刀进行针道扩张,置入金属覆膜支架引流。术后定期随访,囊肿消失后拔除支架。评价操作成功率、治愈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1例患者均完成囊肿穿刺、全覆膜金属支架置入引流术,手术成功率为100%,2例患者并发感染,1例患者发生支架移位,无出血、穿孔、死亡病例。其中7例已完成支架拔除术,囊肿均完全消失。结论EUS引导下经胃穿刺胆道覆膜金属支架引流胰腺假性囊肿手术成功率、治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下胆道全覆膜金属支架及塑料支架置入治疗远端胆道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2年1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52例接受ERCP下全覆膜金属支架(WallFlex)置入和40例胆道塑料支架置入治疗不可切除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操作成功率、临床成功率、通畅时间、堵塞率、再干预次数、总费用等临床资料。结果ERCP 操作成功率两组均为100.0%(92/92),金属支架组和塑料支架组临床成功率分别为94.2%(49/52)和75.0%(30/40)(χ2 =6.89,P<0.01)。两组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5个月比7.2个月, χ2=0.25,P>0.05)。金属支架组中位通畅时间较塑料支架组明显延长(182.0 d 比 84.0 d,P<0.01)。两组胰腺炎(χ2 =0.2,P>0.05)及胆管炎发生率(χ2 =0.2,P>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金属支架组发生堵塞的概率要明显少于塑料支架组 [7.8%(4/51)比 25.0%(10/40), χ2 =5.25,P<0.05],在再次干预次数方面,金属支架组要明显少于塑料支架组(0.06 次比 0.38次,t=2.91,P<0.01)。塑料支架组和金属支架组在总费用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2 956.1元比 44 851.5元,t=1.84,P=0.07)。结论ERCP下全覆膜金属支架置入对于不可切除的远端胆道恶性梗阻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在通畅时间及再次干预次数等方面要明显优于塑料支架。  相似文献   

3.
<正>超声内镜(EUS)引导下经壁引流被认为是目前治疗胰周积液(PFC)的一线方案,引流常用的支架主要有双猪尾塑料支架(DPPS)、全覆膜自膨式金属支架(FCSEMS)以及双蘑菇头金属支架(LMAS)三种,但是三者之间的比较性研究报道极少。为比较三种支架治疗PFC的疗效和安全性,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Wang等回顾性收集长海医院2010年1月-2018年6月期间采用EUS引导下经壁引流的160例PFC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治疗过程中所使用引流支架类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全覆膜自膨式金属支架治疗难治性胰管良性狭窄的安全性和长期疗效。方法 收集南京鼓楼医院消化内镜中心2013年3月—2020年7月经全覆膜自膨式金属支架治疗的18例难治性胰管良性狭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技术成功率、临床成功率、全覆膜自膨式金属支架副作用及长期疗效。结果 18例患者均成功置入全覆膜自膨式金属支架,技术成功率100.0%(18/18)。18例患者支架置入后的腹痛评分明显低于置入前[2.00(1.75,3.00)分比6.00(5.00,7.00)分,Z=-3.572,P<0.001]。支架置入后疼痛评分较置入前减少> 50%的有15例,临床成功率83.3%(15/18)。支架置入后,出现不能忍受的腹痛3例,支架诱导的新狭窄2例,支架远端移位2例。所有患者成功拔除支架,支架置入时间137.5(59.0,417.0)d。拔除支架后狭窄上游扩张胰管直径[9.1(6.7,14.1)mm]比支架置入前[11.0(7.6,16.2)mm]明显减少(Z=10.508,P<0.001)。长期随访14例患者,随访时间37~1 246 d,10例患者保持无临床症状,4例复发。结论 全覆膜自膨式金属支架治疗难治性胰管良性狭窄安全有效且可维持长期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细金属支架治疗肝门胆管恶性狭窄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4年1月—2021年6月在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消化内科根据影像学或组织学和(或)细胞学诊断为Bismuth Ⅱ型以上肝门胆管恶性狭窄的30例患者,使用超细推送系统金属支架,采用同步并行置入法置入胆管双侧金属支架。分析其技术成功率、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技术成功率为100.0%(30/30),临床成功率为93.3%(28/30),操作时间(55.7±20.7)min, 金属支架置入时间(28.3±18.2) min。早期不良事件包括轻度急性胰腺炎2例和胆管炎5例。支架半数通畅时间为243 d (95%CI: 186.6~299.4 d),患者半数生存期为237 d (95%CI:149.0~325.0 d)。晚期胆管炎发生率为36.7% (11/30)。14例患者出现支架失效,其中5例接受内镜下再介入。双侧金属支架腔内再置入支架技术成功率为4/5,操作时间为(49.8±6.9)min。结论 内镜下同步并行放置双侧超细金属支架治疗肝门胆管恶性狭窄是安全、可行、有效的。 结果 技术成功率100%(30/30例),临床成功率93.3%(28/30例),操作时间55.7±20.7分, 金属支架置入时间28.3±18.2分。早期不良事件包括轻度急性胰腺炎2例和胆管炎5例。支架中位通畅时间为243 d (95% CI 186.6-299.4 d),中位生存期为237 d (95% CI 149.0-325.0 d)。晚期胆管炎发生率为36.7% (11/30)。14例患者出现支架失效,其中5例受内镜下再介入。双侧金属支架腔内再置入支架技术成功率为80%(4/5),操作时间为49.8±6.9分。 结论 内镜下同步并行放置双侧超细推送系统金属支架治疗肝门胆管恶性狭窄是安全、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内镜超声(endoscopic ultrasound,EUS)胰腺假性囊肿经胃穿刺置管引流术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02/2010-05于我院行EUS引导下经胃穿刺置管引流术的36例胰腺假性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6例患者中,34例成功完成穿刺和置管,成功率为94.4%(34/36).并发症发生率17.6%(6/34),分别为感染、支架堵塞与移位.平均手术时间为50(40-65)min.置入支架后平均住院时间为4.7(2-9)d.平均支架留存时间为6.9(4-11)mo.平均随访时间为30(10-60)mo.内镜治愈率为97.1%(33/34).未见囊肿复发.结论:EUS引导下经胃穿刺置管引流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胰腺假性囊肿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无法手术切除的肝细胞肝癌所致肝门部胆管恶性梗阻患者的内镜支架引流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9年1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因无法手术切除的肝细胞肝癌导致肝门部胆管恶性梗阻而行内镜支架引流的1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置入支架类型的不同,分为金属支架组(30例)和塑料支架组(76例)。观察指标包括临床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支架通畅期及总体生存时间。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患者支架通畅期和总体生存时间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 患者的总体临床成功率为67.9%(72/106),术后胆管炎发生率为29.2%(31/106)。金属支架组与塑料支架组的临床成功率分别为93.3%(28/30)和57.9%(44/76) (χ2=12.40,P<0.001),术后胆管炎发生率分别为13.3%(4/30)和35.5% (27/76)(χ2=5.12,P=0.024)。中位支架通畅期为5.2(95%CI:3.7~6.0)个月,中位总体生存时间为3.0(95%CI:2.5~3.7)个月。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肝脏引流体积<30%是支架通畅期的独立预测因素(HR=2.12, 95%CI:1.01~4.46,P=0.048)。BismuthⅣ型(HR=2.06, 95%CI:1.12~3.77,P=0.020)、Child⁃Pugh C级(HR=4.09, 95%CI:2.00~8.39,P<0.001)、塑料支架(HR=1.87,95%CI:1.21~2.90,P=0.005)是总体生存时间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肝细胞肝癌一旦累及肝门部胆管预后不良。与塑料支架相比,金属支架引流在临床成功率、术后胆管炎发生率方面均具有一定优势。肝脏引流体积<30%是支架通畅期的独立预测因素,而Bismuth Ⅳ型、Child⁃Pugh C级、塑料支架为总体生存时间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使用裸金属支架(BMS)和聚四氟乙烯(PTFE)覆膜支架行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支架分流术(TIPSS)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临床疗效和技术设备成本对比分析。方法 2010年5月~2015年6月对163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TIPSS术,患者平均年龄为(56±12) 岁,女性占32.9 %。其中接受BMS支架80例,接受覆膜支架83例。结果 本组技术成功率为97.5%,术后门体梯度压从(16.1±4.8) mmHg下降至(5.1±2.1) mmHg;两组技术成功率和门体梯度压降无显著性差异;Kaplan-Meier分析显示,两组14 d、6 m和2 a一期支架通畅率存在显著性差别,其中PTFE-覆膜支架组通畅率高;两组1 a生存率和肝性脑病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金属支架和覆膜支架总成本分别为66570元和70455元。结论 TIPSS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方法。裸金属支架和PTFE-覆膜支架均具有良好的技术和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全覆膜金属支架与非覆膜金属支架治疗胆道恶性梗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0年10月至2012年8月无法手术根治性切除胆道恶性梗阻病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置入全覆膜金属支架,B组置入非覆膜金属支架,观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共入组81例患者,其中A组41例,B组40例,两组均成功置入支架,达到有效引流目的.A组支架开放中位时间182.5 d,B组支架开放中位时间195.0 d,两组间支架开放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6).A组发生并发症3例(7.3%),B组发生4例(10%).结论 全覆膜金属支架与非覆膜金属支架治疗胆道恶性梗阻均安全有效,通畅时间相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镜下跨越十二指肠主乳头平行放置双侧胆管金属支架治疗肝门部胆管恶性狭窄的成功率和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2012年1月—2018年12月在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内镜中心采用改良内镜引流技术(内镜下跨越十二指肠主乳头平行放置双侧金属支架)治疗的肝门部胆管恶性狭窄(Bismuth Ⅱ~Ⅳ型)患者共55例,分析技术成功率、临床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内镜下双侧胆管再干预成功率、支架通畅期和生存时间。结果内镜下跨越十二指肠主乳头平行放置双侧金属支架技术成功率为96.4%(53/55),临床成功率为96.2%(51/53),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3.2%(7/53),支架中位通畅期为9.2个月(95%CI:8.0~10.3个月),双侧胆道系统的内镜再干预成功率为92.3%(12/13),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6.7个月(95%CI:4.7~8.8个月)。结论改良的双侧金属支架置入法治疗无法手术的肝门部胆管恶性狭窄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