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与氢质子波谱分析(1 H-MRS)在肝纤维化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腹腔注射CCl4溶液法诱导建立兔肝纤维化模型并进行DWI和1 H-MRS检查。DWI使用SE-EPI序列(b1=0s/mm2,b2=600s/mm2),1 H-MRS使用单体素点分辨波谱分析(PRESS)序列(TR 1500ms,TE 35ms),测量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及胆碱(Cho)和脂质(lipid)波峰下面积的比值(Cho/lipid)。以病理学肝纤维化分期为基础,将兔划分为无肝纤维化组(S0)、轻度-中度纤维化组(S1-S2)和重度纤维化及肝硬化组(S3-S4),比较不同组间ADC值和Cho/lipid变化规律。结果:随肝纤维化程度加重,ADC值依次降低(P<0.01),Cho/lipid依次升高(P<0.05);重度纤维化及肝硬化组与另两组ADC值及Cho/lipi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DWI和1 H-MRS具备一定的定量肝纤维化及检测重度纤维化及肝硬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分析TACE联合内皮抑制素(ES)治疗兔VX2肝移植瘤后1 H-MRS与凋亡指数(AI)及细胞密度的关系,探讨1 H-MRS对治疗疗效评价的生物学基础.方法:24只新西兰大白兔采用直视下瘤组织块包埋法建立兔VX2肝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TACE联合ES组、ES组和对照组.观察肿瘤治疗前后1 H-MRS所得的Cho峰值与Lip峰值及Cho/Lip峰值比的变化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及HE染色检测治疗后肿瘤组织AI及细胞密度,并将二者分别与1H-MRS所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兔VX2肝移植瘤治疗后两个治疗组肿瘤组织Cho峰值及Cho/Lip峰值比降低幅度较对照组大,而Lip峰值升高幅度较大;移植瘤治疗后TACE联合ES组和ES组肿瘤组织AI值均高于对照组,TACE联合ES组肿瘤组织AI值高于ES组(P<0.05);TACE联合ES组细胞密度最低,ES组次之,对照组最高(P<0.05);AI与Cho峰值及Cho/Lip峰值比呈负相关(r=-0.552,P=0.018;r=-0.737,P=0.001),与Lip峰值呈正相关(r=0.710,P=0.009);细胞密度与Cho峰值呈正相关(r=0.701,P=0.011).结论:TACE联合应用ES更容易促进肿瘤细胞凋亡,1 H-MRS能有效反映肿瘤治疗前后组织学改变.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期黄疸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与苍白球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1H-MRS)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对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100例新生儿期黄疸患儿(病例组)和30例无神经系统疾病的新生儿(对照组)行1H-MRS检查。病例组中伴急性胆红素脑病(ABE)者28例,包括警告期19例,痉挛期9例;无ABE者72例。根据血清总胆红素(TSB)峰值将病例组进一步分为轻度组(TSB<221μmol/L)、中度组(221μmol/L≤TSB<342μmol/L)、重度组(342μmol/L≤TSB<428μmol/L)和极重度组(TSB≥428μmol/L)。比较各组间1H-MRS苍白球相关代谢指标(NAA/Cr、Cho/Cr、Glx/Cr、MI/Cr和Lac/Cr)的差异及其与血清TSB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组的Glx/Cr、ml/Cr明显较高(P<0.05),而NAA/Cr、Cho/Cr及Lac/Cr无明显差异(P>0.05)。极重度组的Glx/Cr明显高于其它各组(P均<0.05)。与非ABE组相比,警告期和痉挛期ABE组患儿的NAA/Cr较低,而Glx/Cr较高(P均<0.05)。患儿血清TSB水平与1H-MRS中Glx/Cr呈明显正相关(r=0.625,P=0.000),与NAA/Cr、Cho/Cr、Lac/Cr和ml/Cr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r=0.161、P=0.075;r=0.102,P=0.261;r=0.072,P=0.425;r=0.066,P=0.466)。结论:新生儿期黄疸血清TSB水平与苍白球区Glx/Cr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脂肪肝MR氢质子波谱成像定量分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MR氢质子波谱(^1H-MRS)技术定量检测脂肪肝的可行性。方法对20例脂肪肝患者及11例健康志愿者行CT平扫、常规MR扫描及^1H-MRS检查,所有脂肪肝患者MR检查当天均行血清肝功能检查。^1H-MRS测量水和脂质波峰峰值和波峰下面积,计算脂质相对含量,并比较其与CT检查结果及肝功能各指标的一致性。结果正常组及脂肪肝组CT值分别为:(59±9)、(24±11)HU,正常组MRS可见明显高耸的水峰及低平的脂质峰,脂肪肝组可见明显高耸的水峰及低于水峰的脂质峰。正常组及脂肪肝组脂质峰峰值分别为:(0.05±0.01)×10^5、(0.70±0.24)×10^5(t=4.32,P〈0.05),水峰峰值分别为(1.80±0.52)×10^5、(1.85±0.47)×10^5(t=1.26,P〉0.05);脂肪峰值下面积分别为:(1.36±O.73)×10^9、(2.35±1.15)×10^9(t=5.21,P〈0.05),水峰峰值下面积分别为(4.33±1.28)×10^11、(3.55±0.94)×10^11(t=2.04,P〉0.05)。结论^1H-MRS技术定量检测脂肪肝是可行的,而且是一种非创伤性早期定量检测脂肪肝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兔肝VX2瘤活体二维多体素1H-MRS动态变化特征.材料与方法对14只兔肝VX2瘤荷瘤兔分两期进行活体2D 1H-MRS和常规MRI检查,观察肿瘤中心部分、肿瘤周围部分与瘤周正常肝组织的代谢物波峰变化,测量代谢物峰下积分面积比值.取MRS检查相应部位标本进行常规病理学检查,并进行PAS染色,测量积分光密度.结果 肿瘤中心部分的脂质(Lip)、胆碱化合物(Cho)和糖原和葡萄糖复合物(Glyu)波峰与瘤周正常肝组织差别较大.肿瘤周围部分除Lip峰高于瘤周正常肝组织以外,Cho和Glyu峰差异不大.肿瘤中心部分的Cho/Lip和Glyu/Lip值均较瘤周正常肝组织低(P<0.05),肿瘤周围部分与瘤周正常肝组织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二期三个部位的Glx/Lip、Cho/Lip、Glyu/Lip比值均较第一期明显降低(P<0.05).瘤周正常肝组织PAS染色积分光密度值与Glyu/Lip值之间存在显著线性相关关系(r=0.627,P<0.05).结论 活体2D 1H-MRS能动态显示兔肝VX2瘤不同区域和不同时期主要代谢物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肝组织糖原储备及肿瘤的生长、增殖、坏死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双源CT灌注成像联合血清学指标对兔肝纤维化进行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四氯化碳法建立肝纤维化模型,共对46只肝纤维化成模兔及10只对照兔行灌注成像,取得不同肝纤维化级别肝灌注参数,包括:肝动脉灌注量(ALP)、门脉灌注量(PVP)、肝动脉灌注指数(HPI)、血流量(BF)、血容量(BV)。检测肝纤维化兔血清透明质酸(H A )、Ⅲ型前胶原(PCⅢ)、IV型胶原(IV‐C )和层黏连蛋白(L N )值,随后行病检分期分组,分析组间灌注参数值,同时分析灌注参数及血清学指标与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随着肝纤维化分期增加,PV P值呈下降趋势( P <0.05);S0、S1期分别与S2、S3、S4期具有统计学差异( P <0.05);PVP、HPI与肝纤维化分期存在一定相关性( r =‐0.84,P <0.05;r =0.62,P <0.05)。血清学指标随着肝纤维化程度加重而逐渐升高,其中,HA、IV‐C与肝纤维化分期关系较为密切( P<0.05)。结论双源CT灌注成像与血清学检查在判断肝纤维化程度各有优缺点,联合应用二者有助于临床对肝纤维化进行合理评价。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1.5T磁共振仪行在体兔正常肌肉及VX2软组织肿瘤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检查的可行性及成像技术。材料与方法20只新西兰大白兔。右大腿近段肌肉内注射VX2肿瘤组织悬液0.2ml,制成肿瘤模型。分别于接种前及接种后第40d行正常大腿肌肉及肿瘤MRI和^1H-MRS成像。波谱成像序列包括单体素和多体素点解析频谱(PRESS)序列,比较不同成像条件及参数下^1H-MRS曲线,在工作站上测量胆碱(Cho)/肌酸(Cr)及脂质峰(Lipid)/Cr比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兔正常肌肉及VX2肿瘤^1H-MRS可见Cho峰、Cr峰及Lipid峰。与正常肌肉组织相比,VX2肿瘤组织Cho峰明显增高,Lipid峰降低。肿瘤组织与正常肌肉Cho/Cr及Lipid/Cr比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所有兔正常肌肉和VX2肿瘤的单体素PRESS序列成像质量优于多体素PRESS序列,冠状面定位优于横断面。单体素PRESS序列半高带宽(FWHM)小于8Hz,多体素FWHM小于12Hz,成像质量较好。根据采集兴趣区大小,词整视野或采集次数可提高波谱成像质量。实时测定兔体温并设定为波谱成像时的系统温度值可有效避免波峰漂移。结论在体^1H-MRS检查兔VX2软组织肿瘤与正常肌肉^1H-MRS表现明显不同^1H-MRS有望用于软组织肿瘤的诊断。优化成像条件与参数可明显提高波谱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T1-mapping成像和DWI对肝纤维化分期的评估价值。方法:共99例被检者符合入组标准并纳入研究,其中对照组23例(健康志愿者,S0),病例组76例。病例组中,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S1期13例,S2期13例,S3期26例,S4期24例。采用Look-Locker序列于增强前及Gd-EOB-DTPA增强后20min(肝胆期)采集T1-mapping图像,并测量肝组织弛豫时间T1,同时计算肝胆期弛豫时间T1减低率(ΔT1)。进行DWI检查并测量肝脏ADC值。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组别ADC值、ΔT1及肝胆期弛豫时间T1(T1HBP)。应用ROC曲线分析ADC、T1HBP、ΔT1对肝纤维化≥S2期、≥S3期的诊断效能。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价各参数与肝纤维化分期的相关性。结果:S0组(对照组)的ADC、T1HBP、ΔT1分别为(1.57±0.16)×10-3mm2/s、( 239.08±20.63)ms、( 69.24±4.64)% ;S1组分别为( 1.44±0.12)×10-3mm2/s、(273.57±53.75)ms、( 64.27±9.94)% ;S2组分别为( 1.31±0.12)×10-3mm2/s、( 375.74±97.86)ms、(61.14±5.61)% ;S3组分别为( 1.18±0.09)×10-3mm2/s、( 561.59±56.55)ms、( 38.76±6.08)% ;S4组分别为( 1.03±0.08)×10-3mm2/s、( 564.69±68.62)ms、 ( 37.01±6.80)% 。S0、S1、S2、S3、S4组的ADC值、ΔT1 和T1HBP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ADC值、ΔT1和T1HBP诊断肝纤维化≥S2期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03,0.987,0.984;诊断肝纤维化≥S3期的AUC分别是0.817,0.930,0.847。ADC值与肝纤维化分期呈负相关(r=-0.790,P=0.000),T1HBP与肝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r=0.822,P=0.000),ΔT1与肝纤维化分期呈负相关(r=-0.832,P=0.000)。结论:Gd-EOB-DTPA增强T1-mapping成像和DWI对肝纤维化分期的评估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patients,NAFLD)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选定区域MR氢质子波谱(1 H-MR spectroscopy,1 H-MRS)定量检测肝内脂肪含量的相关性。方法对100例NAFLD(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55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45例)及50例健康志愿者行常规MR扫描及1 H-MRS检查,所有入选者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adioimmunoassay,RIA)测定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四个肝纤维化指标。MR扫描包括T1WI、T2WI及1 H-MRS。感兴趣区选择右前叶及左内叶少血管及胆管区域,扫描不应用水饱和技术,对所得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MRS可见明显高耸的水峰及低平或无脂质峰,脂肪肝组可见明显水峰及脂质峰。脂肪肝组脂质峰下面积普遍较正常组高,有统计学意义;脂肪肝组水峰下面积较正常组低,无统计学意义。肝炎组随着肝纤维化指标的升高,肝内脂肪含量减低(P0.05);脂肪肝组与肝炎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血清HA、LN、PCⅢ、CⅣ的值明显增大(P0.05);脂肪肝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较健康对照组无明显增高(P0.05)。结论 1 H-MRS技术定量检测脂肪肝是可行、无创定量评估肝内脂肪含量的方法。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有肝纤维化趋势,肝内脂肪含量与肝纤维化的进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星形细胞瘤质子MR波谱(1H-MRS)表现与肿瘤增殖潜力的相关性。方法术前进行MRI和1H-MRS检查且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4例星形细胞瘤患者,其中Ⅰ、Ⅱ级(低级别)26例,Ⅲ、Ⅳ级(高级别)8例。34例星形细胞瘤患者中有21例(低级别17例,高级别4例)为均质性肿瘤。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研究PCNA在高、低级别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水平,并与星形细胞瘤1H-MRS的胆碱(Cho)/N-乙酰天冬氨酸(NAA)、Cho/肌酸和磷酸肌酸(Cr)相比较,明确两者间的关系。结果 21例均质性肿瘤中,高级别星形细胞瘤的Cho/NAA、Cho/Cr(中位数分别为4.895、4.845)比低级别(中位数分别为2.920、2.000)明显升高(Z:-2.597,P=0.009;Z=-2.687,P=0.007);且Cho/NAA、Cho/Cr与PCNA的表达[吸光度(A)值中位数7.880]呈明显正相关(r=0.607,P=0.003;r=0.457,P=0.038)。但全部34例星形细胞瘤中高、低级别Cho/NAA(中位数分别为3.965、2.890)、Cho/Cr(分别为3.080、1.960)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ho/NAA、Cho/Cr的比值与PCNA的表达(A值中位数为8.100)不相关(r=0.060,P=0.738;r=0.125,P=0.480)。结论 运用1H-MRS检测均质性星形细胞瘤中Cho的含量对于术前活体预测星形细胞瘤的恶性程度很有价值,从而能间接判断星形细胞瘤的某些生物学行为及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大鼠肝纤维化、肝硬化磁共振灌注成像(MR-PWI)参数特征,评价PWI对肝纤维化、肝硬化病理分级的价值.方法:清洁级SD大鼠100只,体重约150~200 g,雄性.将大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16),实验组(n=84);实验组腹腔定点注射硫代乙酰胺(TAA),对照组同期腹腔注射相同剂量生理盐水.建模成功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分批次进行肝脏常规磁共振扫描及PWI扫描.依据病理结果将肝脏损伤分为5组:肝纤维化0期(对照组)、肝纤维化Ⅰ期(S1),肝纤维化Ⅱ期(S2),肝纤维化Ⅲ期(S3),肝硬化结节期(S4),然后分析灌注参数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结果:共69只大鼠(实验组57只,对照组12只)成功获取PWI图像并进行灌注参数测量,成功率69%(69/100).各期门静脉诸灌注参数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期肝实质诸灌注参数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门静脉TTP及WOR与肝纤维化分级之间存在相关性(r=0.420、-0.464,P<0.001).肝实质TTP及WIR与肝纤维化分级之间存在相关性(r=0.424、-0.488,P<0.001).结论:MR-PWI参数与大鼠肝纤维化、肝硬化的分级有一定相关性.MR-PWI对评价肝纤维化分期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活体肝脏氢质子MRS(1H-MRS)评价肝脏局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 对53例肝肿瘤患者(54个直径>4 cm的肿瘤)和19名正常志愿者进行1H-MRS检查,分别测量满足诊断需要的正常对照组(17名)和经病理证实的良性肝脏肿瘤组(8例)和肝细胞癌(HCC)组(25例)胆碱I唪/甘油三酯亚甲基峰(Cho/Lip)比值,对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和两样本间Dunnett-t检验,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1H-MRS诊断HCC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正常肝脏、良性肿瘤及HCC组的Cho/Lip比值分别为0.07±0.04、0.11±0.06和0.55±0.17(F=6.58,P<0.05),HCC组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良性肝脏肿瘤组(t值分别为2.99和2.32,P值均<0.05),正常肝脏组和良性肿瘤组Cho/Lip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3,P>0.05).ROC曲线下面积为0.77,1H-MRS对诊断HCC有较高诊断价值,当Cho峰与Lip峰比值界值点为0.1时,诊断HCC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0%和62.5%.结论肝脏局灶性病变1H-MRS分析是可行的,对于鉴别IHCC和良性肝脏肿瘤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期黄疸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与苍白球在MR T1WI上的信号强度及1H-MRS上各项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旨在为急性胆红素脑病(ABE)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在我院诊治的100例新生儿期黄疸患儿行常规脑MRI及1H-MRS检查,其中伴有ABE的患儿27例,包括警告期18例、痉挛期9例。根据患儿的血清总胆红素(TSB)峰值,将患儿分为轻度组(TSB<221μmol/L)、中度组(221μmol/L≤TSB<342μmol/L)、重度组(342μmol/L≤TSB<428μmol/L)和极重度组(TSB≥428μmol/L)。对TSB水平和ABE与苍白球T1WI信号强度(SI)及1H-MRS代谢产物相关参数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1WI上,极重度组苍白球区相对信号强度(rSI)显著低于轻度、中度及重度组(all P<0.05),而各组间侧脑室前角、后角旁白质区rSI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E警告期、痉挛期患儿T1WI上苍白球区相对信号强度(rSI)均明显低于非ABE患儿(P<0.05)。患儿血清TSB峰值与T1WI上苍白球区rSI呈明显正相关(r=0.645,P=0.000)。1H-MRS上,极重度组苍白球区Glx/Cr明显高于轻度、中度和重度组(all P<0.05),而各组间NAA/Cr、Cho/Cr、Lac/Cr和mI/Cr四个比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SB与Glx/Cr呈明显正相关(r=0.538,P=0.000)。ABE警告期、痉挛期患儿Glx/Cr均明显高于非ABE组(P<0.05),而ABE警告期与痉挛期患儿间Glx/C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期黄疸患儿血清TSB水平与T1WI上苍白球呈高信号改变有关,1H-MRS中血清TSB极重度升高患儿苍白球区Glx/Cr升高,有助于在分子水平对ABE提供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微泡肝内渡越时间评价肝纤维化程度的可行性。方法根据Scheuer评分将83例慢性乙肝患者分为无纤维化组(S0期)、轻度肝纤维化组(S1~S2期)、中度肝纤维化组(S3期)和重度肝纤维化组(S4期),分别行CEUS检查,计算对比剂肝动脉-肝静脉渡越时间(HA-HVTT)、门静脉-肝静脉渡越时间(PV-HVTT)及肝实质-肝静脉渡越时间(PA-HVTT),比较各组渡越时间与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无纤维化组HA-HVTT、PV-HVTT、PA-HVTT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轻度肝纤维化组、中度肝纤维化组、重度肝纤维化组HA-HVTT、PV-HVTT、PA-HVTT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PV-HVTT在无纤维化组、轻度肝纤维化组、中度肝纤维化组、重度肝纤维化组两两比较均有差异(P<0.05),HA-HVTT、PA-HVTT在无纤维化组与轻度肝纤维化组之间、轻度肝纤维化组与重度肝纤维化组之间有差异(P<0.05)。HA-HVTT、PV-HVTT和PA-HVTT与纤维化程度均呈负相关(r=-0.53,r=-0.71,r=-0.48,P<0.01)。结论 CEUS获取的肝内渡越时间是无创性评价肝纤维化程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白光辉  叶信健  严志汉  周云新  张弦  何家维   《放射学实践》2010,25(10):1094-1096
目的:探讨磁共振氢质子波谱(1H-MRS)对小儿流行性乙型脑炎预后评价的价值。方法:对17例常规MRI有信号异常的乙脑患儿行1H-MRS扫描,并选择15例同龄健康志愿者对照。病例组在3个月内进行随访并复查MRI,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治愈组和未治愈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儿首次1H-MRS特征。结果:病灶在T1WI呈斑片状等或稍低信号、T2WI及FLAIR呈稍高或高信号,其中累及灰质核团13例,均呈对称性分布,边界清晰。17例患儿中1H-MRS均见不同高度Lac峰,7例NAA峰有明显下降,2例Cho峰轻度降低,1例出现Cr峰下降,3例出现MI峰。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NAA/(Cr+Cho)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5.98,P〈0.05)。根据随访结果,治愈组11例,未治愈组6例,两组NAA/(Cho+Cr)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45,P〈0.05)。结论:乙脑患儿病变易累及灰质核团,1H-MRS多见Lac双峰,NAA明显下降往往提示患儿病情较重,预后不良。1H-MRS能反映乙脑严重程度并判断预后,是常规MRI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6.
钆剂对T2WI脑肿瘤1↑H—MRSI代谢物波峰面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钆剂对T2WI脑肿瘤1↑H—MRSI代谢物波峰面积有无影响,为钆剂增强波谱的应用提供依据。材料和方法:在钆剂注射前后,对高级别和低级别星形细胞瘤、脑膜瘤及正常对照各4例行T2WI长TE(TE=144ms,PRESS)MRSI成像,分别记录感兴趣区内肿瘤的实性区、周围水肿区及正常表现体素的Cho、Cr及NAA代谢物波谱数据(共643个有效体素),分析增强前后代谢物波峰面积的变化。结果:钆剂注射后5—10min的长TE(TE=144ms,PRESS)MRSI显示,仅脑膜瘤组Cho峰面积下降的程度(〈10%)相比正常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余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总体上Cho、Cr及NAA波峰的面积无明显变化。结论:钆剂注射后,脑膜瘤Cho波峰面积稍有下降,其影响机制可归于T2^+敏感效应;总体上钆剂对T2WI长TE脑肿瘤MRSI主要代谢物波峰面积的影响甚微,可以忽略;增强波谱以Cho/Cr比值反映脑肿瘤Cho水平的变化较为可靠;应用增强后波谱完全可行。  相似文献   

17.
1H-MRS对脑脓肿的诊断价值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在脑脓肿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资料与方法 对12例经手术病理(9例)和临床随访(3例)证实的脑脓肿患者,在术前或内科治疗前接受常规MRI及1H-MRS,采用单体素(SV)或多体素(MV),并分析和比较共振峰的特点. 结果 在12例脑脓肿患者中,除常规 MRI表现外,1H-MRS均观测到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峰、胆碱(Cho)峰、肌酸(Cr)峰,但NAA、Cho、Cr峰明显较对照侧相应脑组织峰值低.12例脑脓肿1H-MRS中均观测到氨基酸(AA)峰和乳酸/脂质(Lac/Lip,LL)峰,其中5例见乙酸盐(Ace)峰、4例见琥珀酸盐(Suc)峰、3例见丙氨酸(Ala)峰.对照侧相应脑组织均未见上述波峰.脑脓肿壁与对照侧相应脑组织代谢物峰值NAA分别为368.10±112.42和845.13±228.16,Cho分别为486.27±51.22和723.00±154.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脓肿壁与对照侧相应脑组织代谢物NAA/Cr和Cho/Cr分别为1.28±0.61 和1.42±0.18、1.79±1.22和1.23±0.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常规MRI基础上,AA峰和LL峰结合Ace、Suc、Ala峰的显示有助于脑脓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乳腺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的特点,评估其在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有明确病理结果且波谱采集成功的55个乳腺病灶(恶性37个、良性18个)及10个健康腺体的1H-MRS特点。结果37个恶性病灶中有28个在3.22×10^-6处出现胆碱(Cho)峰,9个未出现Cho峰;18个良性病灶有3个在3.22×10^-6处出现Cho峰,其他15个良性病灶和10个健康腺体都未出现Cho峰。以Cho峰鉴别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76%(28/37),特异度83%(15/18),阳性预测值90%(28/31),阴性预测值63%(15/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appa=0.781,P<0.01)。1H-MRS阳性病例中,病灶最大径>2.5 cm占48%(15/31),2.0-2.5 cm占42%(13/31),1.5-2.0 cm为10%(3/31)。结论1H-MRS对乳腺肿瘤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对病灶>1.5 cm的乳腺肿块性病变,可用1H-MRS协助鉴别病变的良恶性。  相似文献   

19.
对比剂对3T氢质子MR波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用高场MR仪研究对比剂是否会影响氢质子MR波谱(1H-MRS)的结果.方法 对22例颅内肿瘤患者分别于增强扫描前后行1H-MRS检查,比较扫描前后2次胆碱复合物(Cho)、肌酸(Cr)、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的峰下面积及Cho/Cr、Cho/NAA比值.结果 增强后Cho、Cr、NAA峰下面积分别为增强前的(86.7±27.3)%、(94.6±40.8)%、(113.8±74.5)%,NAA、Cr峰下面积增强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0.601、-1.640,P值均>0.05),Cho峰下面积较增强前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2.520,P值<0.05).Cho/Cr增强前为2.4±1.6、增强后为2.3±1.3,Cho/NAA增强前为2.5±1.8、增强后为2.1±1.5,增强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0.179、-1.408,P值均>0.05).结论 对比剂不会影响1H-MRS的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3.0T活体正常胰腺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的表现,分析波谱形态及其影响因素.资料与方法 在3.0 T磁共振系统应用单体素点分辨波谱(PREss)序列采集32名健康自愿者的正常胰腺波谱,分析波谱中脂质(Lip)峰含量与年龄、身高体重指数(BMI)的相关性,分析胆碱(Cho)峰显示率与性别、Lip含量的关系.结果 人体胰腺MRS谱线采集的成功率为90.6%(29/32).在成功获得的29个MRS中,主要的代谢物及其显示率如下:Lip峰的显示率为100.0%,Cho峰为75.9%,胆固醇和不饱和脂肪酸的混合峰(Chol+Unsat)为93.1%.Lip的峰高和峰下面积均与年龄呈正相关(r=0.491和0.519,P=0.007和0.004),而与BMI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0.119和0.081,P=0.538和0.677).Cho峰的显示率在男性受检者(61.5%,8/13)与女性(87.5%,14/16)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ho峰未显示组中的Lip峰高与峰下面积明显高于Cho峰显示组中的Lip峰高与峰下面积(t=2.661和2.353,P=0.030和0.043).结论 3.0 T 1H-MRS可以检测正常活体胰腺的代谢物,并进行定量分析.Lip含量随年龄增加,Cho峰的显示受Lip峰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