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宁小方  王红军  卫苏娜  郭辉 《临床荟萃》2007,22(20):1479-1480
2型糖尿病的大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最主要原因。血管病变的病理基础是血管内皮功能改变。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的始动原因。研究表明,1型糖尿病早期患者已存在内皮功能紊乱。内皮功能的异常加速了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进程。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DF)通常被用来反映血管内皮功能。通过检测无血管并发症的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肱动脉EDF及相关影响因素的指标和正常人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初发T2DM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2型糖尿病血管内皮功能紊乱的检测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丽  章秋 《临床荟萃》2007,22(15):1139-1140,F0003
血管内皮功能紊乱(Endothelial dysfunction,ED)是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发生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及并发慢性血管并发症的重要始动和关键因素。AS主要影响心脏和大脑的血管,而心脑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早期检测并改善内皮功能紊乱可以降低T2DM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本研究对T2DM内皮功能紊乱的检测和治疗做一综述。1 T2DM与EDT2DM的病理生理过程主要是血糖、血脂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血管内皮是一个非常活跃的内分泌代谢器官,其主要功能为:参与血…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性心脏病是指糖尿病患者所并发的或伴发的心脏病,是在糖、脂肪等代谢紊乱的基础上所发生的心脏大血管、微血管及神经病变,包括:①糖尿病性冠心病,②糖尿病性心肌病,③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④糖尿病心脏植物神经病变。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紊乱。过高的血糖、血管内皮功能紊乱、血小板功能异常等,都直接或间接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由于胰岛素的不足或利用障碍,糖尿病患者体内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发生严重紊乱,并常继发维生素、水、电解质等代谢紊乱。而饮食干预治疗则可针对上述问题,并是任何类型糖尿病管理的关键部分之一,历来受到临床营养师及医师高度关注。随着近年国内外相关临床研究结果的论述,饮食干预治疗不仅在控制体质量,改善胰岛功能,调节血糖和血脂具有作用,同时也对机体的内皮功能、炎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方法糖尿病早期肾病组20例、糖尿病正常白蛋白尿组25例及正常对照组21例,应用高分辨率彩色超声诊断仪,在基础状态、反应性充血及含服硝酸甘油后测定肱动脉血管内径,计算反应性充血后、含服硝酸甘油后的血管内径变化率,测定肱动脉基础血流量,计算反应性充血后、含服硝酸甘油后的血流量及其变化率,以评定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早期肾病组和糖尿病正常白蛋白尿组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和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均显著降低(P<0.05)。同糖尿病正常白蛋白尿组相比,糖尿病早期肾病组患者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显著降低(P<0.05),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也显著降低(P<0.05)。糖尿病早期肾病组患者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与患者的血糖、血压、甘油三酯、病程和体重指数水平呈负相关。结论糖尿病早期肾病组患者比糖尿病正常白蛋白尿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损害更明显,提示血管内皮功能损害可能是糖尿病肾损害的机制之一。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与患者的血糖、血压、血脂尤其是甘油三酯、病程及体重指数呈负相关。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测血管内皮功能的方法,血管彩色超声检查具有简单方便、重复性好、准确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并探讨其血管内皮功能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对40例糖尿病患者,测定其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及反应性充血时和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的变化,并对它们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IMT(1.03±0.04mm)较正常对照组(0.77±0.03mm)明显增厚(P<0.001).反应性充血时肱动脉内径的扩张程度为(2.92±2.6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01).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的变化在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与反应性充血时和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的变化呈显著负相关(r=-0.525,P<0.001,r=-0.41,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血管内皮依赖性及非依赖性舒张功能的损伤.内皮功能的紊乱引起血管壁重构、肥厚、斑块形成.因此糖尿病患者的内皮功能损伤促进了功能粥样硬化的产生并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早期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管和肱动脉舒张功能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早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管舒张功能(包括血管内皮功能和平滑肌功能),并分析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和平滑肌功能受损之间的联系。 方法 用高分辨力超声对50例经临床确诊为早期糖尿病且符合超声检查无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标准的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进行检测,测定内容有:1、颈总动脉、髂总动脉、股动脉内中膜厚度(IMT);2、肱动脉对硝酸甘油(NTG)介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IDD)及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DD)。 结果 早期糖尿病患者IMT较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增厚,EDD的变化在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而EIDD虽较对照组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早期无动脉粥样硬化的糖尿病患者肱动脉内皮功能受损与平滑肌功能受损不具相关性。 结论 早期糖尿病患者内皮功能不全的发生早于IMT的改变和平滑肌功能不全的发生,超声检测内皮功能有助于判断患者是否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低血糖性脑病是糖尿病患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血葡萄糖浓度过低(〈2.8mmoL/L),而引起的一系列交感神经兴奋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目前研究认为,氧化应激是导致糖尿病及并发症的重要致病因素[2],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产生过多可造成胰岛细胞损伤并造成血管内皮及脑神经损伤,且氧化应激反应产物又与低血糖脑病发病环节相互影响。作者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对本院的2型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性脑病的患者在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治疗,可有效降低神经系统损伤并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临床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超声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研究 型糖尿病 (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NIDDM)患者尿蛋白排泄量与血管内皮舒张功能损伤的关系。方法 :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测定伴有不同程度蛋白尿的 型糖尿病患者血流介导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和硝酸甘油介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结果 :糖尿病尿蛋白正常组、微量组、大量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较正常对照组降低 (P<0 .0 0 1) ;大量蛋白尿组较尿蛋白正常组降低 (P<0 .0 5) ;硝酸甘油介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各组间无差异 (P>0 .0 5)。多因素线性相关性分析 ,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损伤和尿蛋白排泄量、糖化血红蛋白、血浆甘油三酯呈负相关。结论 :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损伤早于蛋白尿出现  相似文献   

10.
控制高尿酸血症与血管内皮功能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本研究观察高尿酸血症与内皮功能的关系.方法体检正常者302人,均经过病史、体检及化验证实无症状性冠心病、症状性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血脂代谢紊乱等影响内皮功能者. 检测302人的血尿酸水平,其中56例阳性者为病例组,在阴性者中取56例为对照组,两组之间采用配对设计,匹配非处理因素,比较两组中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结果高尿酸血症阳性组内皮功能相关指标一氧化氮(N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3.06,P=0.016),假血友病因子(vW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2.63,P=0.03),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FMD),阳性组明显低于对照组(t=-3.85,P=0.00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给予严格的饮食控制4周,内皮功能改善.结论高尿酸血症可引起内皮功能紊乱,由此可发展为动脉硬化.饮食控制可改善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脂的影响。方法分别检测180例2型糖尿病(rr2DM)患者的血糖、血压、血脂、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素(ET)、6-酮-前列腺素(PGF1a)。同时采用高分辨超声检测内皮细胞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内皮细胞非依赖性舒张功能(GTN%)。结果阿托伐他汀治疗后NO、PGF1a明显增加(P〈0.05),ET明显降低(P〈0.05);FMD%明显改善(P〈0.05),GTN%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通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提高高密度脂蛋白、升高NO、PGF1a,降低ET水平等途径实现对T2DM患者内皮功能保护作用,减少内皮功能紊乱(ECD)相关性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舒张血管物质,具有多种生物学特性,内皮素(endothelin,ET)具有强烈收缩血管的活性。糖尿病肾病(DN)是2型糖尿病(DM)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发生机理可能与内皮损伤及血小板功能异常有关,Trachtman等认为肾血流动力学紊乱可能是DN发生发展的直接原因,DN的确切发病机制及影响因素至今尚未完全阐明。  相似文献   

13.
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舒张血管物质,具有多种生物学特性,内皮素(endothelin,ET)具有强烈收缩血管的活性。糖尿病肾病(DN)是2型糖尿病(DM)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发生机理可能与内皮损伤及血小板功能异常有关,Trachtman等认为肾血流动力学紊乱可能是DN发生发展的直接原因,DN的确切发病机制及影响因素至今尚未完全阐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影响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不全的相关因素。方法将65例透析时间大于3个月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分为观察组(糖尿病肾病,n=30)和对照组(非糖尿病肾病,n=35),检测所有患者的血压、生物电阻抗和血管内皮功能。结果观察组的收缩压、细胞外液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管扩张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细胞外液、有无糖尿病肾病为血管扩张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均有较严重的血管内皮功能不全,细胞外液、有无糖尿病肾病是血管内皮功能不全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探讨初诊 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与阴茎深动脉血流动力学间的关系。方法 :对 17例初诊 型男性糖尿病患者测量其内皮舒张功能及阴茎勃起前后阴茎深动脉的内径及血流动力学参数 ,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1.初诊 型糖尿病患者的内皮功能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 ) ;2 .初诊 型糖尿病患者勃起状态时阴茎深动脉的阻力指数 (RI)、舒张期血流速度 (Vd)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0 .0 5 ) ;3.相关性分析显示 :内皮血管舒张功能与阴茎深动脉的阻力指数呈正相关 ,与舒张期血流速度呈负相关。结论 :初诊 型糖尿病患者已存在血管内皮功能的损伤 ,可造成阴茎深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对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及糖尿病模型组20只。正常对照组正常饮食,糖尿病模型组予高脂高糖饮食联合小剂量STZ注射造模,并予丹参多酚治疗,正常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观察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的血管内皮功能。结果:糖尿病模型组的血清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内设细胞钙粘蛋白(VE-Ca)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经丹参多酚治疗后,糖尿病模型组大鼠的血清ADMA、VE-Ca浓度下降(P<0.01)。结论:糖尿病大鼠有血管内皮功能损伤,丹参多酚对血管内皮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内皮功能障碍和新生血管受损,与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发生密切相关。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是一类骨髓来源的细胞,其在机体受损后的内皮化过程和血管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不仅可以将自身整合到新形成的毛细血管中,还可以旁分泌促血管生成因子发挥作用。糖尿病患者EPCs数目减少、功能受损与外周动脉粥样硬化之间联系紧密,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具有指示作用,改善EPCs的功能可以促进糖尿病下肢缺血模型的血流恢复。因此,EPCs有望成为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结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收治的12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合并结肠功能紊乱8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将另40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探析2型糖尿病合并结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特点和影响因素。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腹泻患者最大自主收缩压、静息压力升高,直肠感觉阈值降低;便秘患者表现为直肠感觉阈值升高。观察组病程、血糖及总胆固醇高于对照组(14.2±3.1 vs 8.4±2.1年,9.8±1.8 vs 7.2±1.6mmol/L,5.4±1.1 vs 4.5±1.2mmol/L,P<0.05)。病程、血糖水平为2型糖尿病合并结肠功能紊乱的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结肠功能紊乱患者表现为最大自主收缩压、静息压力、直肠感觉阈值异常。血糖及病程为2型糖尿病合并结肠功能紊乱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应针对性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19.
老年男性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兵  林宁  黄峰 《中国综合临床》2002,18(7):602-603
目的评估老年男性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 45例老年高血压、43例糖尿病和 3 2例对照者肱动脉进行检测 ,观察反应性充血后和服用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变化。结果高血压、糖尿病与对照组间在反应性充血后及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变化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1 )。结论老年男性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既有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 ,又有血管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角膜内皮损害较为常见,但既住研究表明虽然糖尿病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学上与普通人有较大差异,但通过荧光光度测定法显示屏障功能并无太大差别。作者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术后角膜内皮的数量进行观察,发现糖尿病患者角膜内皮更易损伤,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