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植骨后外固定支架固定联合健骨促愈中药对胫骨骨折不愈合关节功能改善、骨痂评分及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医院2013年4月—2015年7月收治胫骨骨折不愈合患者共13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5例),分别采用植骨后外固定支架固定单用和在此基础上加用健骨促愈中药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骨折愈合时间,治疗后骨痂评分,治疗前后Lysholm评分,HSS评分及实验室指标水平等。结果:观察组患者近期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Lysholm评分和HS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骨痂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实验室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结论:植骨后外固定支架固定联合健骨促愈中药治疗胫骨骨折不愈合可有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改善膝关节功能,并有助于上调BMP-2,IGF-1,IGF-2及VEGF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补肾断续汤结合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不愈合疗效以及对C反应蛋白(CRP)和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90例胫骨中下段骨折不愈合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45例采用微创植骨后应用外固定架联合口服补肾断续汤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微创植骨后应用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骨痂评分、骨折愈合时间、疼痛程度以及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和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情况,并采用Johner-Wruhs评分系统评估患者骨折愈合和下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骨痂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1个月和3个月疼痛评分均较入院时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1个月血清CRP、TNF-α及IL-6水平均无明显变化,观察组血清CRP、TNF-α及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经过6个月康复,观察组骨折愈合和下肢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断续汤结合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不愈合临床疗效肯定,可明显减轻术后炎症反应,促进患者肌肉及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胫骨下端骨折不愈合患者运用补肾断续汤联合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对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在我院骨科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的80例胫骨下端骨折不愈合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只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的4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补肾断续汤联合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的4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骨痂评分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术后1月、3月的疼痛(VAS)评分,综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3月后骨痂评分与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3.87±0.67)、(5.23±1.38)周,对照组为(2.14±0.35)、(7.23±1.66)周,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月、3月疼痛(VAS)评分分别为(3.24±0.44)、(2.04±0.37),对照组为(5.49±0.74)、(398±0.57),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胫骨下端骨折不愈合的治疗过程中,运用补肾断续汤联合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能缩短骨折愈合时间,骨痂生长更为良好,患者疼痛感更低,具有为明显的治疗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补肾断续汤联合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胫骨中下段骨折不愈合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髓内钉固定术;治疗组在髓内钉固定术后予补肾断续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骨痂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术后8个月膝、踝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两组术后红细胞刚性指数(IR)、红细胞聚集指数(AI)、高切全血黏度(WBV)、低切WBV及血浆黏度(PV)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术后3个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结骨痂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8个月,治疗组膝、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8.0%,对照组膝、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64.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3个月两组比较,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补肾断续汤联合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不愈合能迅速缓解骨痛症状,改善机体微循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提升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5.
韩田浦  王爱国 《新中医》2020,52(3):55-58
目的:观察胫骨中下段骨折应用补肾断续汤联合髓内钉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择期行手术治疗的98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行髓内钉固定术治疗,术后予以常规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术后第2天开始口服补肾断续汤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3个月;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骨折愈合时间、骨折不愈合发生率,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WBHV)、低切黏度(WBLV)、红细胞聚集指数(EAI)、血浆黏度(PV)]、骨代谢指标[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钙(Ca)、磷(P)]水平变化。结果:骨折愈合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9%,对照组为8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骨折不愈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 <0.05),且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各项血流变学指标WBHV、WBLV、EAI、PV值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ALP、BGP、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 <0.05),血清Ca水平显著降低(P <0.05);且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 <0.05)。结论:补肾断续汤联合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能明显缩短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减轻疼痛,有效预防骨折不愈合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改善体内血流变学状态、调控骨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联合骨搬移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不愈合的疗效。方法将112例胫骨中下段骨折不愈合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6例予骨搬移手术治疗;治疗组5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补肾活血方治疗。2组均观察1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骨折愈合时间、骨痂评分,治疗前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LKSS)、Kofoed评分、血清标志物[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 86%,对照组总有效率78. 5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5),骨痂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LKSS、Kofoed评分均升高(P 0. 05),且治疗组LKSS、Kofoed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血清BMP-2、IGF-1、VEGF水平均升高(P 0. 05),且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补肾活血方联合骨搬移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不愈合能有效促进骨折愈合,提高膝关节和踝关节功能,其机制可能与上调患者血清中BMP-2、IGF-1、VEGF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加植骨结合经皮电刺激治疗胫骨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胫骨交锁髓内钉固定加植骨结合经皮电刺激方法治疗胫骨骨折不愈合患者32例,参照膝关节ROM和功能HSS评分标准评价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本组32例随访12~24个月,平均16.9个月。ROM评分优15例,良13例,可4例,优良率为87%。HSS评分优12例,良17例,可3例,优良率为91%。影像学证实32例患者经治疗后全部获得骨性愈合;X线片骨折线消失时间(22.5±0.3)周。结论胫骨交锁髓内钉固定加植骨结合经皮电刺激治疗胫骨骨折不愈合疗效好,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杜仲补肾健骨颗粒对骨折不愈合患者血清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 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s VCAM-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特异性碱性磷酸酶(ALP)、骨诱导蛋白BMP-2及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将74例胫骨骨折不愈合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交锁髓内钉治疗,术后予常规处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杜仲补肾健骨颗粒口服,观察2组术前、术后1月、术后2月BMP-2、IGF-1、s ICAM-1、s VCAM-1、VEGF、ALP水平及血流变指标,统计2组骨痂生成时间。结果研究组术后1个月、2个月时BMP-2、IGF-1、VEGF、AL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s ICAM-1、s VCAM-1、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少量骨痂、中量骨痂、大量骨痂和临床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杜仲补肾健骨颗粒联合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不愈合可加速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9.
赖展少  王洁琼 《新中医》2016,48(1):69-71
目的:观察续筋接骨汤联合手术治疗胫骨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胫骨骨折不愈合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交锁髓内钉联合植骨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续筋接骨汤治疗,记录2组X线片骨折线消失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行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功能Lysholn评分和HSS评分。结果:膝关节功能优良率对照组为90.0%,对照组为6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X线片骨折线消失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Lysholn评分和HSS评分均有所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Lysholn评分和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续筋接骨汤联合手术治疗胫骨骨折不愈合疗效确切,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自拟续筋接骨汤配合交锁髓内钉联合植骨术治疗胫骨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9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0)与治疗组(n=39),对照组患者采用交锁髓内钉联合植骨术治疗,治疗组患者加用自拟续筋接骨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X线片骨折线消失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差异,记录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Lysholn评分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Lysholn评分均升高,且治疗组患者改善情况、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骨折线消失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续筋接骨汤配合交锁髓内钉联合植骨术治疗胫骨骨折不愈合效果明显,可促进患者骨折修复,改善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书云:“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明目,开心,益智。”其味甘、微苦,性微温。归脾(胃)、肺、心经。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益气生津,宁心安神之功效。在《伤寒论》中,仲景应用人参共40次,入  相似文献   

12.
通过梳理《内经》及相关医家关于阴阳升降的论述,探讨阴阳升降的内容及阴阳升降的不同内涵。从阐述人体生理变化和脏腑特点、阐述疾病的病机、解释治则治法和方药配伍应用等方面分析阴阳升降对临床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治疗中有效对策。方法结合近代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研究现状部分问题,运用中医辨证和辨病论治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方法,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结果中西医结合防治此病有效。结论中西医结合辨证和辨病结合论治防治此病为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4.
从中医精气神辨识角度认识虚劳病,总结虚劳病病因病机。通过观察面容、形态、神色、五官、舌象、脉象等辨识精气神状态,确立虚劳病精气神调治原则。在精气神辨识理论指导下,对《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相关条文、方药进行解析,总结虚劳病相关治则治法。根据精气神调养原则,为虚劳病临床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血液的生成与五脏关系密切,据此确立五脏补血法:养心补血法、健脾补血法、润肺补血法、滋肝补血法、益肾补血法。  相似文献   

16.
通过梳理古本草文献中全蝎、蜂房的有关记载和现代临床对该药对的配伍应用,探讨并阐释该药对祛风攻毒增效的作用机制,认为全蝎配蜂房,药力迅捷,内走脏腑,外达肢节,透骨搜风,既可祛风通络止痛,又可攻毒散结消痈.尤其适宜于治疗风湿顽痹、痈疽恶疮、癌肿等.  相似文献   

17.
从“方药离合”看中医学的方药共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舟 《江苏中医药》2007,39(6):8-10
通过对历代方剂与本草的应用演变和发展过程的论述,揭示了中医方药共荣关系,并以黄柏、升麻等药为例,强调方药配伍运用是方药共荣的核心环节.随后,结合中医发展的现实环境,分析了坚持方药共荣的正确方向,对于防止重药轻方的错误倾向,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启迪现代研究思路,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丹栀逍遥散原方及提取物镇静催眠作用。方法将小鼠分为14组,正常对照组、原方组及各组分低中高剂量组,通过测定小鼠自主活动次数,采用戊巴比妥钠延长睡眠时间实验、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镇静催眠协同作用实验观察丹栀逍遥散原方及各提取物镇静催眠作用。结果丹栀逍遥散原方及提取物均无改变小鼠自主活动的功能,表明均无中枢兴奋性作用;丹栀逍遥散石油醚提取液高、中剂量具有显著延长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时间的作用(P<0.01或P<0.05),石油醚提取液高剂量能明显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睡眠小鼠个数(P<0.01)。结论丹栀逍遥散石油醚提取部位可能为丹栀逍遥散的中枢抑制作用的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19.
小青龙汤为温阳宣肺、蠲痰涤饮之剂,凡见哮喘、咳嗽、痰、饱胀、喘息和四肢水肿等因"外感风寒,内有寒饮"所致者,均可辨证应用小青龙汤。临证应用时注意:①寒邪不必拘泥外感;②"三水"的变化要审清;③但见寒饮,有无表证均可用此方;④注意痰饮在临床上的变化;⑤临床见喘未必治喘,要临证辨别。用此方,要抓住以下临床指征:①面色:"三水"之面色--黧黑之色;②脉象:弦脉或浮紧;③舌象:舌苔多水滑;④痰涎:咳痰较爽,痰涎清稀,泡沫状。以上"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俱",有效之后,应中病即止。  相似文献   

20.
《辽宁中医杂志》2013,(6):1123-1124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诊临床治疗中有效对策。方法:结合近代高脂血症诊治疗研究现状部分问题,运用中医辨证和辨病论治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方法,防治高脂血症。结果:中西医结合防治此病有效。结论:中西医结合辨证和辨病结合论治防治此病为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