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探讨乙肝病毒(HBV)相关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癌前标志物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在HBx基因转染的HepG2细胞系中,采用PCR选择性分离cDNA,进行差减杂交,得到5个HBxAg上调基因URG4、URG7、URG11、S15a、Sui1。建立特异ELISA方法,对中国居民及美国的韩国裔移民共1046例(其中慢性HBV感染400例,对照组646例),检测5个HBxAg上调基因的相应抗体,定其为HBV相关HCC癌前标志物,简称癌前抗体。结果表明,慢性乙肝组、乙肝肝硬化组、HBV相关HCC组以及HCV相关HCC组检出癌前抗体的阳性率与正常人群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且差异随慢性乙肝-乙肝肝硬化-肝癌的发展而增大,而HBV携带组、其它肝炎组以及其他肿瘤组与正常人群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5个癌前抗体中,HBV相关HCC组检出3个或3个以上癌前抗体的阳性率为52.6%(30/57),乙肝肝硬化组为29.2%(35/120),慢性乙肝组为19.0%(29/153),而正常人群仅为0.8%(4/494)。在HBV感染各组病例中,慢性乙肝组癌前抗体阳性率为48.4%(74/153),乙肝肝硬化组为66.7%(80/120),HBV相关HCC组为82.5%(47/57)(P〈0.01),平均癌前抗体阳性数分别为1.37、2.12和3.52(P〈0.01)。这5个癌前抗体在正常人群中检测不到,而在肝癌及其高危人群中高比例地出现,且阳性率随慢性乙肝-乙肝肝硬化-肝癌的发展而显著升高,反映了这些癌前抗体是肝癌发生的高危风险因子,在肿瘤的发展过程中逐步产生,可以作为癌前病变趋势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选择抗精子抗体阳性的不孕妇女 ,观察其应用避孕套疗法后的抗体水平改变。结果表明 ,16例抗精子抗体不孕妇女采用避孕套疗法 8个月~ 2 5年后 ,11例患者的抗精子抗体滴度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治疗前凝集抗体阳性在 1:8~1:16水平的患者 (n =10 )中有 7例转为阴性 ,其中 4例妊娠 ;治疗前凝集抗体≥ 1:32水平或合并制动抗体阳性者 (n =6 )在治疗期未获妊娠。提示避孕套疗法对血清凝集抗体滴度低者易转为阴性 ,抗体滴度高或制动抗体阳性者可能会无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前后肝功能、HBV-DNA病毒载量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方法: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被随机分为抗病毒治疗组(治疗组,n=60)和非抗病毒对照组(对照组,n=60),平行检查治疗24周时上述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在治疗24周时,两组肝功能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BV-DNA与其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HBV-DNA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24周时两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治疗前比较,以及两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及控制HBV-DNA病毒载量可能是治疗肝纤维化进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并对影响手术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6例、对照组26例,对照组应用保守治疗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手术治疗进行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的治疗后患者的疼痛时间、住院时间、5年的生存率等情况,并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分析上述52例患者的恢复情况,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时间等情况较对照组好转所需时间短,两组的治疗后的5年生存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手术后,影响患者的预后因素主要有肿瘤的大小及肿瘤的数目。结论原发性肝癌手术治疗方法效果要优于保守治疗,应用手术治疗后,患者的5年生存率显著提高,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CMV、B19和HCV抗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巨细胞病毒(CMV)IgG和IgM抗体、细小病毒B19 IgG和IgM抗体及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在中国南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探讨CMV、B19、HCV在RA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CMV-IgG和CMV-IgM抗体,B19-IgG和B19-IgM抗体以及HCV抗体;CMV-IgM抗体阳性者利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CMV载量;B19-IgM抗体阳性者利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血清中的B19载量。同时分析这些病毒抗体与RA患者的实验室活动指标如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的相关性。结果:70例RA患者中,69例为CMV-IgG抗体阳性(98.57%),7例CMV-IgM抗体阳性(10.00%),49例B19-IgG抗体阳性(70.00%),16例B19-IgM抗体阳性(22.86%),无一例HCV抗体阳性;92例健康对照者中91例CMV-IgG抗体阳性(98.91%),1例CMV-IgM抗体阳性(1.10%),42例B19-IgG抗体阳性(45.65%),19例B19-IgM抗体阳性(20.65%),仅1例HCV抗体阳性;RA患者CMV-IgM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MV-IgM抗体阳性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未检测到CMV载量;RA患者B19-IgG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两组间B19-IgM抗体阳性率无差别(P>0.05),B19-IgM抗体阳性RA患者血清中未检测到B19载量;CMV-IgM抗体阳性、B19-IgG抗体阳性与抗CCP抗体、RF、ESR等RA活动性指标不相关。结论:中国南方人群普遍感染CMV,但CMV重新激活与RA有关;B19感染在RA患者中有更高的流行率;HCV在中国南方人群感染率低。  相似文献   

6.
抗Ro-52抗体在自身免疫性肝病中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抗Ro-52抗体对自身免疫性肝病(autoimmune liver disease,AILD)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抗Ro-52抗体的115例AIL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抗Ro-52阳性和阴性MLD患者肝功和免疫学指标,对可能有相关性的血清学指标进行诊断试验一致性评价.结果 抗Ro-52抗体在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37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57例)、MH/PBC重叠综合征组(21例)的阳性率分别为32.43%、24.56%、3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49,P>0.05).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抗体(anti-soluble liver antigen/liver-pancreas,anti-SLA/LP)在抗Ro-52阳性AIH组频率(58.33%)高于阴性组(16.00%)(x2=6.955,P<0.05),抗SLA/LP抗体在抗R0-52阳性AIH/PBC重叠综合征组频率(85.71%)高于阴性组(28.57%)(x2=6.109,P<0.05).抗Ro-52抗体和抗SLA/LP抗体结果有一致性(κ=0.466,P<0.05).AIH/PBC重叠综合征组抗Ro-52阳性患者IgG水平高于阴性患者(t=2.508,P<0.05).结论 抗Ro-52抗体在AIH、PBC和MH/PBC重叠综合征中的分布没有差别;抗Ro-52抗体与抗SLA/LP抗体检测结果有一致性;抗Ro-52抗体阳性MH/PBC重叠综合征患者IgG水平高于抗体阴性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阳性的复发性流产(RSA)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6年1月TPOAb阳性的复发性流产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左甲状腺素片治疗组(n=25)、B组:强的松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组(n=26)和C组:未治疗对照组(n=25)。追踪随访所有患者至2017年6月,记录怀孕后活产和流产情况,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随访过程中A组失访1例,B组失访2例。A组妊娠活产率(75.0%)显著高于B组(45.8%)及C组(36.0%)(P0.05),而B组与C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左甲状腺素片能提高TPOAb阳性的复发性流产患者的妊娠活产率,但强的松联合阿司匹林则无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冠心病患者肺炎衣原体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肺炎衣原体感染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微量免疫荧光方法检测76例冠心病(包括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和76例对照组患者的外周血肺炎衣原体IgG、IgM抗体;采用PCR法检测以上所有病人的鼻咽拭子。结果:两组患者IgG抗体的几何平均滴度差异显著(P<0.05)。IgG、IgM抗体阳性率在冠心病组(包括急性心肌梗塞)分别为75.4%、23.1%,而在对照组分别为52.1%和5.2%,差异显著(P<0.05)。PCR检测冠心病组(包括急性心肌梗塞)20例阳性,阳性率为26.3%(n=76);对照组4例阳性,阳性率为53%,两组显著差异(P<0.01)。结论:肺炎衣原体感染与冠心病可能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肝癌根治术患者异体输血中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3例肝癌患者,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38)和研究组(n=45),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琥珀酸亚铁),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失血量、输血量、血常规指标[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术中失血量无显著差异,但研究组术中输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RBC、Het、HgB均明显上升,其中研究组上升程度更为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可改善血常规指标,降低肝癌根治术患者术中异体输血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
刘亭  鞠进 《医学信息》2019,(17):182-184
目的 探讨氨磷汀联合精准护理治疗口腔癌放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口腔癌根治性放化疗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52),两组患者均实施精准护理,观察组配合使用氨磷汀,对照组未使用。比较两组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情况及氨磷汀的消化道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Ⅳ度放射性黏膜炎5例,愈合时间中位数为28 d,对照组Ⅳ度放射性黏膜炎12例,愈合时间中位数为35 d。观察组出现Ⅳ度黏膜炎比例更低,且愈合时间更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Ⅰ度消化道反应19例(44.19%)、Ⅱ度消化道反应10例(23.26%),对照组Ⅰ度消化道反应20例(38.46%)、Ⅱ度消化道反应11例(21.15%),两组均无Ⅳ度消化道反应出现,观察组Ⅰ~Ⅱ度消化道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氨磷汀治疗口腔癌放疗患者的同时配合精准护理,降低了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缩短愈合时间,同时氨磷汀的消化道反应未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URG4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探讨URG4与HBx在肝癌组织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方法检测URG4和HBx在正常组织、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布,并分析其表达的意义及表达之间的相关性。结果:URG4在肝癌组织及肝癌细胞系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和54%,而在正常组织中仅22.2%弱表达,其与HBx表达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8和0.45(P0.05)。结论:URG4在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组织,且与HBx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常规药物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以2014年2月-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治疗。治疗前后采用阴性症状和阳性症状量表(PANSS)、智力测定工具、成人公认认知测评(MCCB)以及自我效能量表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调查。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3个月和6个月时,观察组自我效能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3.115,-2.736;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ANSS总分和各因子得分无明显差别,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时,观察组的PANSS总分和各因子得分低于对照组(t=8.286,4.745,5.030,10.018;P0.00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瑞文智力测验结果无明显差别,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时,观察组瑞文智力测验结果高于对照组(t=-3.148,-4.812;P0.001);两组患者治疗前MCCB测验各项得分无明显差别,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时,观察组MCCB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常规药物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改善其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阿司匹林、人免疫球蛋白联合治疗川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血液指标、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104例川崎病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52)与观察组(n=52).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司匹林+人免疫球蛋白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前锯肌神经阻滞复合腹直肌鞘神经阻滞在肝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8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102例进行择期肝癌开腹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49)与研究组(n=53).对照组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超声引导下前锯肌神经阻滞复合腹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s,NMOSD)患者自身抗体分布,并对比分析伴或不伴自身抗体阳性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NMOSD患者自身免疫相关抗体阳性情况,包括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荧光检查,抗核抗体谱(ANA谱)15项,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hyroglobulin antibody,aTG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nti-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aTPOAb).根据是否伴有自身抗体分为自身抗体阳性组和自身抗体阴性组,比较两组患者首次发病年龄、发病次数、性别占比、病程、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IgG阳性率及共病情况.结果 68例NMOSD患者中,自身抗体阳性37例(54.4%),其中单抗核抗体阳性17例(25.0%),单甲状腺抗体阳性9例(13.2%),抗核抗体和甲状腺抗体同时阳性11例(16.2%).阳性率较高的自身抗体有ANA 23例(33.8%),抗Ro-52抗体19例(27.9%),aTPOAb 17例(25.0%),抗SSA抗体16例(23.5%)和aTGAb 15例(22.1%),并存在多种自身抗体共存的情况.自身抗体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两组在首次发病年龄、发作次数、病程、性别占比及AQP4-IgG阳性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自身抗体阳性组的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等)患病率显著高于自身抗体阴性组(P<0.05).结论 NMOSD患者自身抗体阳性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病率均较高,自身抗体阳性的NMOSD患者更易患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抗体在NMOSD患者临床特征中的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行腹腔镜手术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104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2组,对照组(n=52)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n=52)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住院时间及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前(术后当天)及护理后(术后1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疼痛持续时间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8%,明显低于对照组(17.3%)(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胆囊结石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有助于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对促进患者身体康复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生物电刺激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21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8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n=56,使用生物电刺激进行治疗)和对照组(n=52,使用盆底康复训练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后临床疗效、尿失禁以及盆底肌力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尿失禁情况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尿失禁情况均有好转,其中以研究组的好转程度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盆底肌力的好转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电刺激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临床疗效好,安全性强,可促进患者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dsDNA抗体对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临床诊断为AIH的患者血清43例,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dsDNA抗体.按dsDNA抗体阳性与否,分为抗体阳性组及抗体阴性组,比较dsDNA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临床生化指标及预后的差异.结果 43例AIH患者中dsDNA抗体阳性13例(30.23%).13例dsDNA抗体阳性AIH患者平均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为(647.56±529.77)IU/ml,总胆红素(TBIL)为(10.81±8.08)ms/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为75.72%4±30.23%,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dsDNA抗体阳性AIH患者组肝硬化发生率为61.5%(8/1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两组患者出现肝硬化的时间作生存分析,发现dsDNA抗体阳性AIH患者发生肝硬化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074).结论 抗dsDNA阳性的AIH患者肝损伤较重,病情进展较迅速,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妊娠期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亚甲减)患者血清促进甲状腺素(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定期接受产前检查、定期围产保健且住院分娩的亚甲减患者300例,根据有无接受治疗分为亚甲减治疗组(n=189)和亚甲减未治疗组(n=111);根据血清TSH中位数水平分为高TSH水平组(n=95)和低TSH水平组(n=205);并根据血清TPOAb检测是否为阳性分为TPOAb阳性组(n=182)与TPOAb阴性组(n=118)。另选取同期300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对各组妊娠结局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亚甲减未治疗组流产、早产、GDM、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生长受限、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均明显高于亚甲减治疗组及对照组(P<0.05)。亚甲减孕妇中,高TSH水平组流产、早产、GDM、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生长受限、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均明显高于低TSH水平组(P<0.05);TPOAb阳性组流产、早产、GDM、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均明显高于TPOAb阴性组(P<0.05)。结论妊娠合并亚甲减可增加流产、早产、GDM、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生长受限、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且血清TSH水平越高及TPOAb阳性,不良妊娠结局风险越高。  相似文献   

20.
自身抗体与不孕及自发性流产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检测抗心磷脂抗体(ACA)和抗精子抗体(AsAb)两种自身抗体在不孕及自发性流产患者中存在的情况,并观察应用阿司匹林治疗ACA阳性反复流产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150例原发或继发不孕患者(不孕组)、198例自发性流产或有胚胎停育史患者(流产组)及4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的ACA及AsAb抗体。对其中53例ACA阳性反复流产患者在孕前一个月或孕早期采用低剂量阿司匹林治疗。结果不孕组及流产组ACA总阳性率分别为48.00%和50.51%,与对照组(7.50%)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不孕组及流产组AsAb阳性率分别为31.33%和25.25%,与对照组(10.00%)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53例经治疗患者活产婴儿48例,妊娠成功率为90.57%。结论ACA和AsAb等自身抗体是导致不孕及自发性流产的免疫学因素之一,应用低剂量阿司匹林治疗ACA阳性反复流产患者是保证其妊娠成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