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化学药物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转移或者杀死肿瘤细胞是治疗肿瘤的3大主要手段之一,又称化疗(chemother-apy)。化疗往往伴随着多种不良反应。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hemotherapy-inducednauseaandvomiting,CINV)是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帕洛诺司琼、阿瑞匹坦、地塞米松三药联合对含卡铂方案化疗的止吐效果与安全性。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内科住院的96例符合条件的初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三药联合对含卡铂的双药化疗所导致的恶心、呕吐(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CINV)的效果。化疗前预防性应用帕洛诺司琼0.75 mg d1,地塞米松10 mg d1,阿瑞匹坦125 mg d1、80 mg d2,3。记录化疗后急性呕吐(0~24小时)、延迟性呕吐(24~120 小时)和总呕吐的发生率。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所有不良反应。结果:急性呕吐发生率为0%,延迟性呕吐发生率为8.3%,总呕吐发生率为8.3%。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轻中度便秘,未发现Ⅳ度不良反应。结论:帕洛诺司琼、阿瑞匹坦、地塞米松三药联合对含卡铂方案CINV疗效满意,不良反应轻微,耐受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阿瑞匹坦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的疗效及对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收治我院85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根据患者止吐药物使用情况分为阿瑞匹坦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化疗及常规对症处理,阿瑞匹坦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阿瑞匹坦,观察两组恶心呕吐、血红蛋白水平以及外周血象等变化。结果 阿瑞匹坦组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P<0.05),但两组头晕、头痛等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红细胞数下降的程度稍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瑞匹坦不仅可以有效预防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还可使患者尽早进食,有利于血红蛋白的生成,减弱肿瘤负荷和化疗所致贫血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中高度催吐化疗方案分次给药导致的恶心呕吐应用阿瑞匹坦三联方案进行预防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 择取我院在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接收的进行中高度催吐化疗癌症患者80例进行治疗研究,按数字奇偶法进行临床分组,其中对照组48例给予传统预防,实验组52例给予阿瑞匹坦三联疗法进行预防;观察两组患者第一次发生恶心呕吐平均时间值,呕吐生活功能评分,预防效果以及阿瑞匹坦三联方案用药安全性。结果 实验组患者第一次发生恶心呕吐时间相较于对照组明显延长,且数据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生活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实验组临床预防缓解率为92.30%,对照组临床预防缓解率为79.17%,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头晕、乏力、便秘、焦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46%,高于对照组的12.50%,但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数据对比,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中高度催吐化疗方案导致的恶心呕吐癌症患者给予阿瑞匹坦三联方案进行预防,可延长患者第一次恶心呕吐发生时间,预防效果显著且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阿瑞匹坦联合托烷司琼预防高致吐化疗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2015年1~6月行AC方案化疗的乳腺癌女性患者8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A组(阿瑞匹坦+托烷司琼+地塞米松)及对照组B组(托烷司琼+地塞米松),每组各43例,比较两组药物对预防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试验组恶心有效率为88.3%,优于对照组的67.4% (P< 0.05);试验组预防急性呕吐有效率为83.7%,优于对照组的65.1%(P< 0.05);试验组预防延迟性呕吐有效率为79%,优于对照组的55.8%(P< 0.05).不良反应方面,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瑞匹坦联合托烷司琼注射液、地塞米松能够有效预防高致吐化疗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不良反应轻,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旨在探讨阿瑞匹坦对黑色素瘤患者顺铂治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的作用。方法 170例接受含顺铂方案治疗的黑色素瘤患者,随机分入阿瑞匹坦组和对照组进行预防性止吐治疗。记录患者顺铂治疗后的恶心、呕吐反应,解救治疗,功能性生活指数(呕吐)及其他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中各84例患者可评价疗效。阿瑞匹坦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无呕吐,无解救治疗)为6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4%(χ2=10.683,P=0.001)。阿瑞匹坦组和对照组的呕吐发生率分别为27%和51%,阿瑞匹坦组显著优于对照组(χ2=9.982,P=0.002)。阿瑞匹坦组未观察到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 阿瑞匹坦可显著降低黑色素瘤患者中顺铂引起的呕吐反应。尽管阿瑞匹坦的安全性良好,在给药前仍需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福沙匹坦减轻含顺铂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2例接受含顺铂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福沙匹坦与帕洛诺司琼、地塞米松三药联合止吐,对照组仅使用帕洛诺司琼联合地塞米松止吐,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恶心控制率为87.1%,优于对照组的48.4%(P=0.006)。观察组患者的急性期和延迟期呕吐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80.6%和77.4%,优于对照组的58.1%和54.8%(P值分别为0.025、0.030)。两组的不良反应主要是疲乏、腹泻、便秘、失眠、眩晕以及注射部位的局部疼痛等,均为轻度。结论:福沙匹坦对含顺铂化疗所致恶心呕吐具有明显的预防作用,且不良反应轻微、可耐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背景与目的 预防化疗所致恶心呕吐在肿瘤治疗的全程管理中是十分重要的一环.本研究评价了在高危女性胃肠道肿瘤患者中,在帕洛诺司琼、地塞米松基础上联用阿瑞匹坦能否进一步预防或减轻FOLFIRI方案(氟尿嘧啶、亚叶酸和伊立替康)或FOLFOX方案(氟尿嘧啶、亚叶酸和奥沙利铂)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方法 本研究为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阿瑞匹坦联合托烷司琼/皮质激素预防含顺铂化疗引起呕吐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一线使用阿瑞匹坦联合托烷司琼/皮质激素预防含顺铂化疗引起呕吐的初治肺癌患者43例,观察单周期、多周期化疗中急性和延迟性呕吐完全缓解率,完全控制率及不良反应。结果43例患者均完成含顺铂的相同方案2个周期,其中31例患者完成4个周期的疗效观察。治疗第1周期的总体观察期CR率为72.1%,CC率为65.1%;急性期CR率86.0%,延迟期CR率79.1%。连续4个周期化疗的患者中,总观察期CR率依次为74.2%、64.5%、54.8%、48.4%。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食欲缺乏、乏力、便秘、失眠、呃逆等,均为0/Ⅰ级。结论阿瑞匹坦联合托烷司琼/皮质激素预防含顺铂化疗引起的急性呕吐及延迟性呕吐均有很好的疗效,并且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阿瑞匹坦联合托烷司琼治疗化疗引起的中-重度恶心呕吐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收集接受单药托烷司琼止吐治疗后轻度缓解及无效的患者,相同化疗方案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托烷司琼单药组(对照组,n=107)与阿瑞匹坦联合托烷司琼组(联合用药组,n=106),对比两组止吐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可评价疗效的213例患者中,对照组和联合用药组对急性恶心呕吐的有效控制率分别为13.1%与95.3%(P<0.01),对延迟性恶心呕吐的有效控制率分别为37.4%与96.2%(P<0.01).两组方案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呃逆、便秘、头痛、头晕、口干、焦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瑞匹坦联合托烷司琼方案对化疗引起的中-重度恶心呕吐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1.
赵桂芳  熊杰  叶挺 《肿瘤学杂志》2017,23(9):802-806
摘 要:[目的] 观察阿瑞匹坦预防阿霉素联合异环磷酰胺(AI)方案化疗后呕吐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接受AI化疗方案的80例骨肉瘤和软组织肉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阿瑞匹坦组予以三联(阿瑞匹坦、帕诺洛司琼、地塞米松)止吐方案、对照组予以二联(帕洛诺司琼、地塞米松)止吐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恶心、呕吐的控制情况,同时观察阿瑞匹坦的不良反应。[结果] 急性观察期,阿瑞匹坦组和对照组的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 率分别为84.6%和63.4%(P<0.05);迟发性观察期,阿瑞匹坦组CR率高于对照组(74.4% vs. 51.2%,P<0.05);在总观察期,阿瑞匹坦组CR率亦显著性高于对照组(69.2% vs. 46.3%,P<0.05);而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阿瑞匹坦联合帕洛诺司琼及地塞米松能有效预防AI化疗方案引起的恶心呕吐,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阿瑞匹坦预防顺铂3天方案所致的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在浙江省肿瘤医院2014年8月1日至2015年6月20日接受含顺铂(75 mg/m^2,分3天给药)两药联合化疗方案的肺癌初治患者108例,根据止吐药物使用情况分为阿瑞匹坦组(n=54)和对照组(n=54)。阿瑞匹坦组接受阿瑞匹坦(125 mg口服,d1;80 mg口服,d_2~d_3)、托烷司琼(5 mg静滴,d1~d6)和地塞米松(12 mg口服,d1;8 mg口服,d2~d4)治疗;对照组同期使用托烷司琼(5 mg静滴,d_1~d_6)和地塞米松(12 mg口服,d1;8 mg口服,d_2~d_4)。观察两组化疗后急性期(0~24 h)、延迟期(24~120 h)呕吐的完全缓解率、化疗期间(0~120 h)3~4级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参照CTCAE 4.0对不良反应分级,采用呕吐生活功能指数(FLIE)评估两组生活质量。结果阿瑞匹坦组与对照组治疗急性呕吐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90.7%和75.9%(P=0.039);两组治疗迟发性呕吐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81.5%和61.1%(P=0.019)。化疗期间阿瑞匹坦组与对照组3~4级恶心和呕吐发生率分别为18.5%和37.0%(P=0.032)。阿瑞匹坦组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111.67±17.02和104.89±17.32(P=0.047)。阿瑞匹坦组患者便秘、呃逆症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瑞匹坦预防顺铂3天方案的化疗方案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良好,能提高接受高致吐化疗方案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不良反应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阿瑞匹坦解救治疗45例暴发性化疗诱导恶心呕吐(CINV)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陕西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接受阿瑞匹坦用于化疗止吐的病例,筛选其中暴发性CINV病例45例进行分析。所有的患者化疗前均使用包含5-羟色胺3受体拮抗剂和地塞米松在内的二联止吐方案,化疗后0~120 h出现了Ⅱ~Ⅲ级暴发性CINV。首先给予肌内注射甲氧氯普胺或苯海拉明,当恶心呕吐症状稍减轻,不影响口服药物时,给予口服阿瑞匹坦(第1日口服125 mg,第2和3日均口服80 mg)解救治疗,详细记录用药后72 h内消化道反应,评价疗效,统计分析暴发性CINV的缓解率与一系列临床因素间的关系。结果 阿瑞匹坦解救治疗的总体缓解率为91.1%(41/45)、完全缓解率为15.6%(7/45)、部分缓解率为75.6%(34/45)、无反应率为8.9%(4/45),不良反应轻微且可耐受。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暴发性CINV的缓解率与患者性别、年龄、既往化疗史、化疗方案的致吐风险及患者体能状态评分等临床因素不相关(P>0.05)。结论 阿瑞匹坦解救治疗暴发性CINV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研...  相似文献   

14.
师弘  贺新  李红  王伟  王伟  张贺龙  宋扬 《现代肿瘤医学》2018,(24):4018-4021
目的:评估福沙匹坦、盐酸托烷司琼、地塞米松三联方案预防高致吐化疗方案致恶心呕吐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8年4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肿瘤科收治的乳腺癌接受高致吐性化疗方案初次化疗的患者81例,根据预防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CINV)方案的不同设置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2例给予盐酸托烷司琼、地塞米松二联方案预防CINV。观察组39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福沙匹坦。对比两组化疗后急性期(0~24 h)及延迟期(24~120 h)预防恶心呕吐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化疗后恶心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7.2% vs 69.0%,P<0.05);急性期观察组呕吐有效控制率为87.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P<0.05);呕吐延迟期内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有效控制率分别为74.4%和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良反应均较轻微,患者可耐受。结论:福沙匹坦三联方案对高致吐化疗方案蒽环类药物联合环磷酰胺化疗致乳腺癌患者的恶心呕吐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轻微,患者可耐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阿瑞匹坦用于含顺铂的两药方案治疗Ⅳ期肺癌所引起的恶心、呕吐(CINV)的止吐作用和安全性。方法:Ⅳ期肺癌病例42例,均采用含顺铂的两药方案化疗。第一疗程化疗采用格拉司琼、地塞米松等标准止吐方案,但止吐效果不理想,第二疗程加用阿瑞匹坦,采用自体比较方法评价阿瑞匹坦的用药效果及安全性。结果:第二疗程患者止吐效果显著好于第一疗程,两个疗程患者止吐效果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二疗程患者急性恶心、急性呕吐、延迟恶心和延迟呕吐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第一疗程,两个疗程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二疗程患者腹泻、头晕、头痛、便秘、腹胀、失眠和皮疹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疲倦和口干发生率显著高于第一疗程(P<0.05),说明疲倦和口干可能为阿瑞匹坦最常见的不良反应。结论:对标准止吐方案治疗后无显著效果的Ⅳ期肺癌化疗患者,加用阿瑞匹坦可达到较好的止吐效果,尤其对延迟恶心、呕吐效果显著。且用药安全性好,适合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阿瑞匹坦(Aprepitant)是一种神经激肽1(Neurokinin 1,NK-1)受体阻滞剂,近年来在中国被批准用于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chemotherapy 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CINv),但此药物在软组织肉瘤(soft tissue sarcomas,STS)多日化疗中止吐效果的研究报道很少.本试验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观察阿瑞匹坦预防STS患者接受脂质体多柔比星(Liposome doxorubicin)和异环磷酰胺(Ifosfamide)联合化疗中CINv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02-01-2016-06-30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科收治的软组织肉瘤患者32例,均接受含脂质体多柔比星与异环磷酰胺的5 d化疗方案,由研究者根据化疗前的预防性止吐治疗方式非随机分为阿瑞匹坦组和对照组,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阿瑞匹坦组止吐用药包括阿瑞匹坦、昂丹司琼和地塞米松磷酸钠,对照组止吐药物包括昂丹司琼和地塞米松磷酸钠.记录患者化疗后的恶心、呕吐反应,解救治疗及不良反应.主要观察呕吐方面包括急性期完全缓解率,化疗开始后24 h无呕吐发作且未进行解救治疗;延迟期完全缓解率,化疗开始后第2~10天无呕吐发作且未进行解救治疗;恶心方面包括急性期完全保护率,化疗开始后24 h无呕吐、无解救治疗且无明显恶心,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25 mm;延迟期完全保护率,化疗开始后第2~10天无呕吐、无解救治疗且无明显恶心,vAS<25 mm.计数资料的比较使用Fisher精确检验,计量资料使用正态性检验,用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差异,如为正态分布则采用t检验,如为非正态分布则采用两个独立样本的Mann-WhitneyU秩和检验.结果 阿瑞匹坦组15例,对照组17例,两组的患者临床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阿瑞匹坦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每日平均呕吐次数的最高值出现在化疗开始后的第5天,分别为(0.5±1.4)和(1.7±1.9)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80,P=0.034;每日平均vAS的最高值也出现在化疗开始后的第5天,分别为(22±13.2)和(33.5±21.2)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80.5,P=0.07.阿瑞匹坦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急性期完全缓解率分别为100.0%(15/15)和88.2%(15/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6;延迟期完全缓解率分别为80.0%(12/15)和41.2%(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阿瑞匹坦组与对照组患者急性期完全保护率分别为13.3%(2/15)和23.5%(4/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9;延迟期完全保护率分别为33.3%(5/15)和11.8%(2/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9.阿瑞匹坦组患者中未观察到阿瑞匹坦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 STS患者在接受包含脂质体多柔比星及异环磷酰胺化疗时,最严重的恶心呕吐常发生于化疗开始后的第5天,加用阿瑞匹坦能提高延迟期完全缓解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估阿瑞匹坦联合昂丹司琼和地塞米松预防化疗诱发恶心和呕吐(CINV)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是前瞻性非随机、自身对照的单中心研究,入组43例接受中、高度致吐风险化疗的患者.所有患者在化疗前使用阿瑞匹坦(125mg第1天,80 mg第2~3天)联合昂丹司琼(16 mg第1~3天)和地塞米松(10 mg第1~3天)进行预防止吐治疗(阿瑞匹坦组).同一患者使用相同剂量的昂丹司琼联合地塞米松(自身对照组)作自身前后对照.主要研究终点为化疗后120 h内完全有效率(没有呕吐和没有使用解救治疗患者比例).根据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通用毒性标准(NCI-CTC 4.0)评估不良反应.结果 阿瑞匹坦组总体完全有效率为72.1% (31/43),优于自身对照组51.2%(22/43,x2 =3.98,P<0.05).对于急性期呕吐(化疗后<24h),阿瑞匹坦组完全有效率为83.7% (36/43),对照组为74.4%(32/43,x2=1.12,P>0.05).对于延迟期呕吐,两组完全有效率分别为76.7%(33/43)和55.8%(24/43,x2 =4.21,P<0.05).两种止吐方案毒性和不良事件相似.结论 阿瑞匹坦联合昂丹司琼和地塞米松方案能够有效预防中、高度致吐化疗药物引起的恶心和呕吐,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阿瑞匹坦预防胃癌术后患者行含奥沙利铂化疗方案所致的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6月江苏省肿瘤医院收治的接受含奥沙利铂方案化疗2周期的胃癌术后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化疗第一周期使用帕洛诺司琼+地塞米松二联方案预防呕吐,第二周期使用阿瑞匹坦+帕洛诺司琼+地塞米松三联方案预防呕吐。记录患者化疗开始后7天的恶心呕吐情况;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生活质量评估。结果化疗第一周期后有67.6%患者呕吐达到完全缓解,化疗第二周期后有85.3%的患者呕吐达到完全缓解(P0.01)。在延迟性呕吐预防效果的比较中,二联方案呕吐控制率为70.6%,加入阿瑞匹坦后提高到92.6%(P0.01)。第二周期化疗后VAS评分(92.3)明显高于第一周期化疗后的89.2(P0.01)。结论胃癌术后患者使用阿瑞匹坦+帕洛诺司琼+地塞米松预防含奥沙利铂化疗方案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良好,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阿瑞匹坦在预防肺癌含铂化疗方案所致的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应用一线含铂化疗方案治疗的肺癌患者44例,采用自身对照比较使用阿瑞匹坦与否在化疗过程中止吐效果的差异,同时观察阿瑞匹坦在多周期化疗中的止吐疗效。结果 44例患者中,格拉司琼联合地塞米松组(A组)急性呕吐的发生率为50.0%,延迟性呕吐的发生率为81.8%;阿瑞匹坦、格拉司琼联合地塞米松组(B组)急性呕吐的发生率为25.0%,延迟性呕吐的发生率为47.7%;与A组相比,B组对急性呕吐的治疗有效率(RR)为909%,对延迟性呕吐的RR为77.8%。多周期化疗中阿瑞匹坦维持止吐效果较好,且无疗效衰减现象。阿瑞匹坦引起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厌食、疲乏、便秘、腹泻,A组厌食的发生率为93.2%,高于B组的63.6%(P=0.001);两组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瑞匹坦可有效降低含铂化疗方案的急性和延迟性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阿瑞匹坦/奥氮平联合托烷司琼和地塞米松方案在多日顺铂化疗的女性患者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和费用效益比。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87例女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阿瑞匹坦组(44例)和奥氮平组(43例)。阿瑞匹坦组止吐方案:阿瑞匹坦、托烷司琼和地塞米松;对照组方案:奥氮平、托烷司琼和地塞米松。结果 44例阿瑞匹坦组患者中,29例患者(65.9%)延迟期呕吐达到完全缓解,43例患奥氮平组患者中,30例(69.8%)延迟期呕吐达到完全缓解,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0)。阿瑞匹坦组呃逆发生率更高(P=0.023),其余不良反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奥氮平导致的嗜睡作用更明显(P=0.006)。血液学毒性方面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每周期阿瑞匹坦组的费用明显高于奥氮平组(P<0.01)。结论奥氮平联合托烷司琼和地塞米松用于女性肺癌和乳腺癌患者多日化疗所致的延迟性恶心呕吐安全性和有效性与阿瑞匹坦联合托烷司琼和地塞米松相似,但更具有费用效益比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