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食疗养生     
巧吃食材对抗二手烟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被烟毒所扰。在职场,工作、开会时都难免抽烟或被动吸入二手烟;做饭时的油烟,烤肉燃起的烟雾长期下去都会对身体造成危害。只要经常食用以下食物,就可以减少烟毒对身体的危害,将危害降到最低。清咽润肺萝卜、木耳、梨、蜂蜜、柚子、金橘、莲藕等,具有生  相似文献   

2.
烟雾吸入性急性肺损伤是火灾中伤员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及死亡的主要原因。烟雾中有毒、有害化学气体和微粒引起的吸入性肺损伤是火灾后住院患者伤残的重要原因。近十年来,烟雾吸入性急性肺损伤相关的急救药物有了显著进展。  相似文献   

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性反应有关。吸烟是COPD发病机制中最重要的因素,然而吸烟者中只有10%~20%发展成COPD患者[1],约20%~25%的COPD患者从不吸烟。这些研究证实除吸烟之外还有其他因素对于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生产企业职业性危害因素现状,加强对职业性危害因素的综合治理。方法按照《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作业场所噪声测定规范》、《工作场所有害因素接触限值》等标准,2004年度对巴州13家企业进行职业卫生现场检测。结果粉尘超标率占检测点数的73.4%,矽尘、水泥尘的最高浓度超标达78.4倍和34.8倍;噪声的超标率达33.0%;在有害气体检测中,超标率占9.6%,主要是CL2和甲醛超标。结论粉尘、噪声超标率较高的主要在电力、轻工和冶金企业;有害气体超标的多见于造纸和人造板企业。  相似文献   

5.
正在美国的28个州,你可以合法使用大麻治疗一系列健康问题,包括慢性疼痛、焦虑和恶心。吸烟是最快感受到大麻(来自于大麻植株)作用的方式。但是,大麻烟雾含有许多与香烟烟雾相同的毒素、刺激物和致癌物质,已知香烟烟雾是促发心脏疾病以及癌症的因素。大麻的种植和使用追溯至6000年前。然而,大麻的心血管和其他健  相似文献   

6.
<正> 轻度吸烟的危害虽没有重度吸烟严重,但还是对心脏和身体有害。"我还算不上是烟民吧,我一天就抽几支烟,或者只在周末出去玩的时候抽。"如果你认为只吸"一点点"就对你的心脏和肺没有坏处,请再好好想想。轻度或偶尔吸烟或许比重度吸烟安全一些,  相似文献   

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COPD患病率及致残率高,吸烟为目前公认的危险因素,然而仅一部分吸烟者才发展成为...  相似文献   

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组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常见慢性气道疾病。构建动物模型是COPD基础研究中的主要手段, 卷烟烟雾(CS)暴露作为COPD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常用于动物造模。单因素诱导和多因素联合诱导是常见的COPD动物模型构建方式, 单因素诱导主要包括单纯CS、单纯蛋白酶和有害气体诱导等方式, 其中以单纯CS模型最常见;多因素联合诱导主要有CS联合脂多糖(LPS)、CS联合弹性蛋白、卷烟烟雾提取物联合胰弹性蛋白酶和胰弹性蛋白酶联合LPS等, CS联合LPS是最常见的多因素联合诱导方式。各种造模方式均具有一定优劣势, 本文参考近5年COPD动物模型的相关文献, 探讨COPD动物模型的具体造模方式, 为构建合理的COPD动物模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从自由基理论解释吸烟危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医学调查表明:吸烟除了人所共知的尼古丁的危害之外,在吸烟的气相和焦油中还存在着大量对人体有害的自由基,它们可以直接或间接攻击细胞膜成分,导致人类各种疾病的发生。尤其是焦油和气相烟雾可以引起支气管和肺损伤,而且可以导致死亡率最高的心血管疾病,气相和焦油中的微量致癌物质,可引发各种癌症。本文从自由基理论方面解释吸烟的危害及其致病机理,以及如何消除和防止吸烟过程中的自由基对人类健康的损害。  相似文献   

1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肺癌的同源性表现及关联发病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OPD是累及中央气道、外周气道、肺实质和肺血管的复杂慢性全身炎症性疾病,肺癌是COPD的常见合并症之一,二者均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且COPD患者发生肺癌的风险增加[1],提示二者的发生过程存在相关性.为探讨这种相关性是否与烟雾暴露、遗传易感因素和(或)异常的免疫炎症反应有关,现将COPD和肺癌的流行病学、影响因素及发病机制等方面的生物学特征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COPD是一种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进展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与肺部长期暴露于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而引起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其持续的破坏性炎症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明确。目前关于COPD的发病机制包括氧化损伤、炎症、蛋白酶/抗蛋白酶、免疫失衡及感染等假说[1]。其中吸烟作为COPD发生发展最主要危险因素,即  相似文献   

13.
<正> 许多研究证明,吸烟对健康的危害与每日的吸烟支数呈正比关系。但不能仅用吸烟支数来衡量毒物的吸入量,因为毒物的吸入量尚与吸烟方式有关。方式是指抽吸的深度和频度,不吸而自燃等情况。烟草的烟雾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氰氢酸(在体内代谢成为硫氰酸盐类)。国外报道测定人体血清(浆)中硫氰酸盐的含量,可推知烟草烟雾的实际吸入量。测定血清硫氰盐浓度的方法很多,在与吸烟有关的流行病学调查中,较多用的是化学法。因其简便、实用、价廉。本文介绍我室参考Bowler的方法,应用国产仪器和试剂,测定血清硫氰酸盐含量的方法及其考值范围。  相似文献   

14.
问:被动性吸烟的可能危险性已有不少报道。有无关于烟斗吸烟者较不吸烟者的心与肺疾患较多的报道?答:已有资料证明烟斗吸烟者较不吸烟者的肺癌死亡率更高。Doll 等提出肺癌的危险性,烟斗吸烟者居于不吸烟者与吸香烟者之间。另有资料指出缺血性心脏病亦如是。因此,烟斗吸烟会危害健康。尚没有资料来估计烟斗烟雾的生物效应,但有间接资料认为烟斗散播的烟雾比其它烟草是危害健康的一个更显著因素,因为烟斗吸烟者不吸入烟雾的主流。各种烟草不论其来源其各种成份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隆玄  周敬  李善群 《国际呼吸杂志》2011,31(17):1328-1332
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可导致异常肺部炎症反应,是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生、发展及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其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祛痰药以及抗炎药如抗生素、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等。目前研究发现,吸烟能影响这些药物的治疗效果,本文对相关研究进行综...  相似文献   

16.
肺年龄在评估肺功能损害中的作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众多的致病因素中 ,香烟烟雾是引起COPD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笔者在实践中发现除了应用肺量计测定FEV1来表明吸烟者通气功能的损害———即将受试者FEV1 测定结果与预计参考值比较外 ,还可用“肺年龄”(lungage)来表明吸烟的危害。所谓肺年龄是指与患者肺功能测定结果(FEV1 )相对应的正常受试者的年龄 ,如果一个受试者肺年龄老于实际年龄的程度越严重 ,即其对外界有害因素更易感。可利用线性回归方程推算出每一位患者的肺年龄 ,再将肺年龄与受试者实际年龄相比较 ,用以评价吸烟对肺的损害程度 ,这样对于劝告患者尽早戒烟 ,效果较好 ,现…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用气溶胶的方法杀灭有害昆虫已受到很大的重视,新型杀虫烟雾罐 GO-60是由60%六六六丙体同分异构物和40%热混合物组成的高效能的烟雾杀虫剂。试验方法:室内试验用埃及伊蚊、尖音库蚊及家蝇成虫放入20×20×20厘米的纱布笼中、然后用 GO-60和 G-17罐产出的六六六烟雾进行试验。另一些放入隔离室内进行试验,隔离室里布满上述2种混合剂,浓度  相似文献   

18.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慢阻肺)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肺部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该病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与气道和肺组织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所致异常慢性炎症反应有关~([1])。现已证实细胞因子在逐渐进展  相似文献   

19.
支气管舒张剂联合雾化吸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并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20.
<正>吸烟是可被预防的致病危险因素之一。长期吸烟者中约有50%死于因吸烟导致的心脏病、慢性肺病及癌症等[1]。但吸烟的危害不仅限于吸烟者,而且累及被动吸烟者。被动吸烟指不吸烟者每周平均有1d以上吸入烟草烟雾>15min,又称为"二手烟"或"环境烟草烟雾",是目前危害最广泛、最严重的室内空气污染,明显增加人群的病死率。1被动吸烟的流行病学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每年约有60万人死于被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