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1):2500-2501
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手术时机将患者分为早期组和晚期组,早期组50例发病至手术时间≤72h,晚期组45例发病至手术时间>72h,观察两组中转开腹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进食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早期组中转开腹率为2.0%低于晚期组1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进食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51.26±12.3,6min、22.16±3.36h、35.29±4.48h、2.49±1.68d均明显低于晚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可降低中转开腹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手术时机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LC治疗的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以起病时间≤72h和〉72h分为早期LC(ELC)和延迟LC(DLC)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间年龄,性别,手术时间[(89.12±37.59)minvs(77.31±25.65)min,P=0.058],术后住院时间[(4.8±3.13)dvs(4.1±2.23)d,P=0.75],并发症发生率[16.0%(4/25)vs13.43%(9/67),P=0.073]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与DLC组比较,ELC组中转开腹率明显降低[8.0%(2/25)vs16.42%(11/67),P〈0.01],总住院时间缩短(4.72dvs8.54d,P〈0.01)。【结论】EL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赵宝书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1):2119-2121
【目的】总结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治疗经验,探讨手术的最佳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321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LC术患者的病例临床资料。比较发病不超过72h行LC术273例和发病72h后行LC术48例患者术中中转开腹情况。【结果】共完成LC305例。发病不超过72h组和发病超过72h组,术中中转开腹率分别为0.36%(1/273)、31.3%(15/48)。中转开腹16例患者中,9例因胆囊三角粘连分离困难、1例Mirizzi综合征Ⅱ型、1例胆囊坏疽穿孔、5例术中难以控制出血而中转开腹。【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发病72h内行LC安全可行,发病72h后行LC风险明显增大,术者应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熟练的腹腔镜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预后与手术时机的关系,并对中转开腹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至2011年收治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患者119例的临床资料,依据出现症状到手术时间长短分为三组:48h以内的49例(A组),48~72h的41例(B组),大于72h的29例(C组),比较三组患者手术时问、中转开腹率、并发症和住院时间,并分析影响三组患者中转开腹的因素。【结果】A组手术时间最短,与B组、C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C组在中转开腹率、并发症和出院时问方面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但A组和B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和手术时机是中转开腹的影响因素,且随着0R值增大,危险性越高。【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症状发作后48h内是腹腔镜手术的最佳时机,白细胞计数、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和手术时机是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只要掌握正确时机,适时中转手术,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急诊和延期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腹腔镜治疗的98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起病时间将98例胆囊炎患者分为急诊组(发病≤72 h)和延期组(发病72 h),每组49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急诊组治疗总有效率(95.92%)高于延期组(83.67%),急诊组中转开腹率(2.0%)低于延期组(10.20%);急诊组并发症比例(2.04%)低于延期组(16.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和延期腹腔镜均可有效治疗急性胆囊炎,虽然急诊腹腔镜手术患者中转开腹率低,并发症少,但其发病时间不宜作为腹腔镜手术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胆量炎腹腔镜手术治疗时机和预后。方法分析96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腹腔镜早期手术组50例(A组),于发病72 h以内手术;晚期手术组46例(B组),发病72 h以后手术,均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结果大于72 h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中转开腹率、平均住院日均高于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老年急性胆囊炎人的病情进展快,治疗难度大,风险高,早期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可明显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时机对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81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治疗时机分成对照组(n=41,晚期手术,即发病72h后行手术)和观察组(n=40,早期手术,即发病72h内行手术);比较两组术后疼痛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总住院时间等时间指标,中转开腹、并发症和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分别为(33.76±2.56)h、(30.59±4.18)h、(5.18±1.50)d、(6.21±1.18)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8.67±3.78)h、(40.17±7.95)h、(6.27±2.31)d、(8.80±2.6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967、6.634、2.427、5.703,P0.05)。观察组中转开腹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05,P0.05);两组并发症和复发虽略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显著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中转开腹,并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ACC)发病72 h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间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老年ACC患者106例临床资料,根据发病时间分为72 h组(n=48)和≤72 h组(n=58)。72 h组均于发病72 h后行LC,≤72 h组均于发病72 h内行LC。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术后恢复进程(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评估患者术后第1、3、5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中转开腹率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2 h组手术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总住院时间均长于≤72 h组,术中出血量大于≤72 h组(P0.05);两组术后第1、3、5d患者VAS得分均呈下降趋势(P0.05),但两组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胆汁瘘、低蛋白血症及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ACC患者发病72 h行LC会增加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排气时间,但不增加术后并发症风险及中转开腹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手术时机.方法64例急性胆囊炎按发病至手术时间分为早期手术组(72 h内)和延期手术组(72 h以后),比较两组中转开腹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腹腔引流量、胆漏发生率、死亡率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早期手术组(30例)中转开腹率、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与延期手术组(34例)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两组在术后腹腔引流量、胆漏发生率、死亡率和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急性胆囊炎发病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时机对并发症的影响及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予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79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根据症状出现与手术治疗的间隔时间分为A组(48 h)46例、B组(48~72 h)45例、C组(72 h)46例和D组(药物治疗后择期手术)42例。比较4组手术时间及中转开腹率、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是否中转开腹分为中转开腹组和未中转开腹组,采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引起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结果 A组手术时间最短,与其余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C组手术时间最长,与B、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转开腹率C组最高,显著高于A组(P0.01),A、B、D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720,P=0.193)。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细胞计数15×10~9/L、手术时间48 h是患者中转开腹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或P0.01)。结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手术时机的选择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影响,而与患者中转开腹率有关,白细胞计数15×10~9/L、手术时间48 h者中转开腹率高。  相似文献   

11.
周锋 《医学临床研究》2012,(7):1379-1381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AC)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来本院接受胆囊切除术的124例A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4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组);60例行常规开腹手术(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置引流例数、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且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但两组中转开腹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AC疗效优于开腹手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切除术(LC)的可行性及手术技巧。方法对76例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5例LC手术成功,1例中转开腹手术,手术时间45~130(平均72)min,平均住院6.5 d,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只要把握手术时机,掌握好手术技巧,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手术时机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肥西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时机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为早期手术组,在48 h内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为晚期手术组,在48 h后进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中转开腹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胆囊炎患者早期通过腹腔镜治疗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中转开腹率,缩短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较少,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扩大Calot三角分离法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预防并发症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0月至2008年10月接受扩大Calot三角分离法的LC的5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因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中转开腹手术4例,萎缩性结石性胆囊炎中转开腹手术2例,其余的均成功施行LC.LC手术时间是7~128min.慢性炎症手术时间(11.8±5.8)min,急性及萎缩性结石性胆囊炎手术时间(26.7±16.6)min.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扩大Calot三角分离法对于胆囊三角的暴露更清晰,减少了LC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传统开腹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蒋东霞 《医学临床研究》2008,25(7):1244-1247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OC)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的手术效果。【方法】1 276例患者接受胆囊切除,其中接受LC者952例,OC者210例,MC者114例。分析三种不同手术方法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费用情况。【结果】LC组中有37例患者(3.9%)需要中转为OC;并发症发生情况为:LC组36例,1例死亡;OC组8例;MC组1例。OC组和LC组(3.8%)的并发症发生率相近(P>0.05),但是在MC组中并发症发生率较低(0.8%;P<0.001)。MC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从切开皮肤至关腹)明显短于LC组[(48.2±10.6)min vs(68.0±6.3)min,P<0.001]。LC组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MC组[(3.6±1.6)d vs(3.8±1.8)d],但是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OC组的术后住院时间为6.2±2.4d,明显长于LC和MC组[(3.6±1.6)d和(3.8±1.8)d,P<0.05]。LC组的手术费用明显高于OC组和MC组(P<0.05);OC组平均住院时间和病房住院费用明显高于MC组(P<0.05)。【结论】MC术式有着与LC相近的优势,并且费用较低,技术设备要求低,更适合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基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手术风险预测模型在急性胆囊炎术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87例急性胆囊炎患者纳入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将2020年1月1日~12月31日9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纳入观察组,基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手术风险预测模型开展术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中转开腹手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1),术中转开腹手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基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手术风险预测模型开展术中护理,可降低急性胆囊炎患者手术中转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加快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将10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腹腔镜手术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8.98±10.31)min、(11.97±4.01)m L、(37.96±4.25)h、(21.02±4.09)h、(4.01±1.62)d;对照组各指标为(76.05±19.28)min、(93.05±21.32)m L、(78.65±7.2)h、(46.12±9.51)h、(12.54±2.46)d;两组各指标差异显著。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观察组12.0%,对照组50.0%,两组有显著差异。另外,观察组VAS与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有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率,加快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BD)联合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沈阳军区总医院急诊医学部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9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PTGBD+LC联合治疗20例,单纯LC治疗7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日、中转开腹数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联合治疗组20例PTGBD均一次成功,3 d内症状缓解,20例患者均在PTGBD后3~5 d行早期LC,手术时间平均(40.7±3.5)min,全部成功,无中转开腹,术中出血量(20.5±5.8) 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5 d。单纯LC组72例患者,手术时间平均(70.8±9.7)min。术中出血量(50.2±8.4)ml。中转剖腹胆囊切除术2例,顺行切除者68例,逆性切除者2例,无胆管损伤,无术后出血,无胆漏,无腹腔感染等。术后平均住院日5~7 d。92例患者术后跟踪随访12个月,无腹痛、黄疸等不适。结论在不伴有MODS的单纯急性胆囊炎患者,急诊采取PTGBD治疗,缓解症状,降低手术难度及风险,后续的LC治疗最佳时间间隔为3~5 d。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急性胆囊炎中的临床应用,比较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arly cholecystectomy,ELC)和延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delayedcholecystectomy,DLC)两种治疗方式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急性胆囊炎的1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ELC组52例(发病72小时内手术),DLC组50例(发病72小时后手术),对比两组手术的手术时间、中转开腹率、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ELC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低于DL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并发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在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师的前提下是安全有效可行的,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可以减少住院时间,降低平均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2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行LC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2例患者中66例LC成功,手术成功率为91.67%;6例(Calot三角炎症黏连严重)中转开腹行胆囊切除术,中转手术率为8.33%。术后1~3 d拔除引流管,住院时间为(6.02±3.11)d,均痊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行LC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