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鱼金清解口服液是由鱼腥草、金银花两味药材经提取制成的口服液体制剂,在"鱼金注射液"[WS3-B-326-98]的处方基础上改变工艺、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供口服给药的液体制剂。其临床疗效确切,主要用于热毒内盛而致的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肺炎、  相似文献   

2.
舒肝健脾口服液是在祖国传统中医学理论的基础上,根据"治肝乃必先实脾,脾为后天之本"的理论设计[1-2],采用中药和当地民族药物为主选药组方而成的一种治疗肝病后综合征的纯中药制剂.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血府逐瘀方不同制剂中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S-GC/MS)分析血府逐瘀胶囊、软胶囊、片剂及口服液中的挥发性成分,通过NIST-10标准谱库检索各挥发性成分,采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挥发性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血府逐瘀胶囊中鉴定了21个挥发性成分,主要为乙酸、苯甲醛、藁本内酯、2-甲基丁醛等。血府逐瘀软胶囊中鉴定了10个挥发性成分,主要为酯类化合物。血府逐瘀片中鉴定了22个挥发性成分,主要为柠檬烯、3-甲基丁醛、藁本内酯、2-甲基丁醛等。血府逐瘀口服液中鉴定了5个挥发性成分。[结论]构建的HS-GC/MS法可用于血府逐瘀方不同制剂中挥发性成分的分析,为血府逐瘀制剂质量控制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复方五仁醇胶囊入血成分分析及制剂中相关成分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窦志华  丁安伟  王陆军  罗琳  张兵  施忠 《中成药》2006,28(7):1066-1068
目前,多数中药制剂是以测定一个或几个体外成分的含量为质量控制指标,是否是药效的代表性成分尚待商榷。中药虽成分众多,但只有那些被消化吸收进入血液的成分或其代谢产物才有产生药效的可能,中药药效成分研究应该以服用药物后的血清(即含药血清)为入手点[1],中药及其制剂质量控制指标也应该以真正能够被吸收入血的成分为对象[2]。复方五仁醇胶囊由五味子、柴胡、叶下珠、三七4味药组成,其中五味子为君药,是一种治疗急慢性肝炎的科研制剂[3],该制剂组方简单,疗效确切。先期发表的论文建立了该制剂中五味子乙素的含量测定方法[4],此次我们选…  相似文献   

5.
双黄连片对细菌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黄连是由双花(金银花)、黄芩和连翘所组成的中成药,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的作用[1],常用的双黄连制剂有双黄连注射液、注射用双黄连冻干粉、双黄连胶囊、双黄连口服液和双黄连含片,广泛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咳嗽、咽痛等症。双黄连口服液适用于病毒及细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肺热清解口服液及其总黄酮成分的抗炎、平喘作用,为进一步开发应用该制剂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方法:通过蛋清致小鼠足趾肿胀模型、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管通透性增高模型以及大鼠棉球肉芽肿模型,研究其抗炎作用;通过磷酸组胺致豚鼠哮喘模型研究其平喘作用。结果:肺热清解口服液不同剂量及方中黄酮均有抗炎作用(P0.05);肺热清解口服液高、中剂量均有平喘作用(P0.05);总黄酮平喘作用不明显(P0.05)。结论:肺热清解口服液有较好的抗炎、平喘效果,总黄酮也有较好的抗炎作用,但平喘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HPLC-ELSD测定蛇胆川贝口服液等药中西贝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斌  张明  武可泗  孙文基 《中成药》2007,29(3):I0007-I0009
蛇胆川贝口服液和川贝枇杷膏系中国药典收载品种[1],具有清肺,止咳除痰作用。用于肺热咳嗽,痰多[1]。原质量标准没有西贝素含量测定指标。西贝素为贝母中的主要药效成分之一[2,3]。控制西贝素的含量对于提高蛇胆川贝口服液和川贝枇杷糖浆的内在质量至关重要。本实验采用HPLC-EL  相似文献   

8.
壳聚糖澄清剂对金银花水提液中有效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金银花为忍冬科Caprifoliaceae忍冬属Lonicera植物忍冬L .japonicaThunb .及同属多种植物的干燥花蕾 ,其主要成分为绿原酸和异绿原酸等。金银花为常用中药 ,具有清热解毒 ,凉风散热之功[1] 。临床上用的复方制剂常以金银花为主要成分 ,将其制成颗粒剂、注射液、口服液等[2 ] 。有关金银花提取液的澄清处理 ,传统方法是采用水提醇沉制备工艺 ,将其中某些无效成分作为杂质除去 ,确保了制剂澄清度又不失其有效成分[3 ] 。但作为工业大规模生产 ,成本高、生产周期长 ,且使用有机溶剂量大[4] ,不利于环境保…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参鱼化痰口服液"中黄芩苷含量的测定方法,并观察该制剂的急性毒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测定参鱼化痰口服液中黄芩苷的含量,并测定其最大给药剂量。结果 HPLC测定黄芩苷含量在0.312μg~1.24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3,n=6),平均回收率为99.29%(RSD=0.46%,n=6);小鼠灌胃参鱼化痰口服液最大耐受量1200 g/kg,相当于人体用药日剂量的1200倍。结论该质量控制方法稳定,小鼠实验用药安全范围较宽,无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姜和  孙卫东  张胜华 《中草药》2001,32(2):128-128
柴金口服液是根据我院传统制剂柴花注射液剂型改革而成的 (三卫制剂字 99- 0 4 32 ) ,由金银花、连翘、柴胡等中草药组成的纯中药制剂。具有清热解毒 ,疏散解热等功效。用于感冒 ,对发热鼻塞、流涕效果显著。1 剂型选择根据处方药物有效成分的性质及药物应具速效的特点 ,宜选择口服液这一剂型。口服液既可保留注射液的挥发性成分 ,又可将黄酮、柴胡皂苷、绿原酸等有效成分提取出来 ;既有现代制剂精制、服用量小的特点 ,又保留传统汤剂速效、成分完全的优点 ,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药效作用。2 蒸馏及煎煮工艺选择2 .1 工艺路线的确定 :根…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参鱼化痰口服液的薄层色谱定性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制剂中当归、丹参、水蛭。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离效果好,且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本方法准确、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参鱼化痰口服液的定性鉴别。  相似文献   

12.
王治平  樊化  孟祥平  李久香  王一飞 《中成药》2005,27(10):I0006-I0007
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是以麻黄、苦杏仁、石膏、甘草、黄芩、板蓝根、北豆根等7味中药制成的复方制剂,具有清热、宣肺、平喘、利咽功效,用于小儿外感引起的发热恶寒、咳嗽痰黄、咽喉肿痛等.200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有收载[1],但未规定含量测定项目.麻黄碱和黄芩苷为处方中的主要活性成分,黄芩苷具有抗菌消炎和抗变态反应的活性,并与麻黄碱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金芪降糖颗粒为国家四类新药,由金银花、黄连、黄芪等中药组成,功能清热益气,用于轻、中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绿原酸为该方君药金银花清热解毒的主要成分.其含量测定已报道有紫外分光光度法[1],脉冲极谱法[2],薄层扫描法[3],HPLC法[4].由于复方中药制剂组分复杂,为了有效控制药品质量,采用HPLC法对该方有效成分绿原酸进行含量测定,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4.
脑心舒口服液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处方由蜜环菌和蜂王浆等2味药组成,具有滋补强壮、镇静安神等作用,用于身体虚弱、心神不安、失眠多梦、神经衰弱,头痛眩晕属上述证侯者^[1]。已颁布的药品标准只对蜂王浆中的10-羟基-2-癸烯酸进行薄层色谱鉴别,而同时鉴定脑心舒口服液中2种成分尚未见报道。为更好地控制本品质量,本试验建立了采用一种TLC方法同时鉴定方中的2种成分,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5.
超临界CO2萃取当归中藁本内酯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为伞形科植物,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等功效,美誉为"妇科要药,血中圣药",用于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等疾病的治疗.其提取物中含有多种易挥发的物质,目前已知其挥发油成分有38种[1],而含量较高的为藁本内酯是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解痉止痛、平喘等作用[2].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医院制剂"复方鱼鹅滴鼻剂"进行抗炎作用研究。[方法]实验采用二甲苯诱发小鼠耳廓肿胀法、大鼠棉球肉芽肿法研究其抗炎作用;通过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试验,观察"鱼鹅汤"对小鼠毛细管通透性的影响。[结果]"复方鱼鹅滴鼻剂"能明显降低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肿胀率和大鼠棉球肉芽肿的重量,具有减轻小鼠耳肿胀和抑制大鼠肉芽组织增生的作用,能提高小鼠毛细管通透性。[结论]医院制剂"复方鱼鹅滴鼻剂"能明显抑制急慢性炎症,提高毛细管通透性,缓解急慢性鼻炎症状。  相似文献   

17.
贾福怀 《中医药学报》2001,29(3):F003-F003
合剂 ,系指药材用水或其他溶剂 ,采用适宜方法提取、纯化、浓缩制成的内服液体制剂 (单剂量灌装者也可称“口服液”) [1] 。它是临床常用和发展最快的剂型之一。新版2 0 0 0年药典一部共收载中药合剂 (口服液 ) 2 6种 ,比 1 995年版新增 1 0种 ,占全部合剂品种数的 3 8.5 % ,占新增成方制剂的 1 5 .8% ;国家卫生部 1 985~ 1 992年批准上市的2 1 7种中药新药中合剂 (口服液 )品种占第 1位 ,计 4 8种[2 ] ;浙江省药品标准 1 993年版收载中药合剂 (口服液 )68种 ,占全部中药成方制剂的 1 7.2 % [3 ] 。可见合剂是继片剂、胶囊剂、颗粒剂三大剂…  相似文献   

18.
五味子主要成分在寿延口服液中的转移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易延逵  杨永华 《中成药》2004,26(11):949-951
五味子功能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主要成分木脂素系脂溶性成分,难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据载[1,2],一般将五味子打粗粉,加适量(3~4倍量)高浓度乙醇提取.但在含五味子的口服液中,五味子主要成分五味子乙素等成分因其水溶性差常损失较大.寿延口服液处方中,五味子为君药,本试验拟加入乳化剂,以提高五味子乙素在成品中的转移率.  相似文献   

19.
HPLC测定十五味气血双补口服液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盛家荣 《中成药》2006,28(11):1690-1691
十五味气血双补口服液主要由人参、黄芪、甲鱼等15味药材制成,具有益气补血功效,用于气血虚弱所致的头晕目眩、心悸怔忡、四肢倦怠、妇女痛经等。黄芪为该口服液的君药。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芪具有免疫、抗衰、抗感染、促进溃疡愈合、益气活血等作用[1],此药理结果表明黄芪具有与十五味气血双补口服液功效相应的药理作用,故通过测定口服液中黄芪的主要成分黄芪甲苷的含量,可以达到控制质量的目的。测定黄芪甲苷含量的方法有紫外分光光度法、薄层扫描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2~4]。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十五味气血双补口服液中黄芪甲苷的含…  相似文献   

20.
甘露解热口服液有清热解毒、解肌退热的功效[1],用于内蕴伏热、外感时邪引起的高热不退、烦躁不安、咽喉肿痛、大便秘结等症。适合于一般病毒感染早期形成阶段,如普通感冒、急性咽喉炎、急性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