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椎弓根固定系统问世以来,已在脊柱治疗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随之出现的各类并发症已受到临床医师的高度关注。就断钉断棒而言,椎弓根固定系统并不多见。我科从1994年~2003年共收治12例,报告如下,旨在探索其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断钉及弯曲松动原因分析   总被引:24,自引:7,他引:17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断钉、弯曲松动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33例椎弓根内固定术后断钉、弯曲松动病例进行分析,就骨折类型、器械类型、植骨及减压等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发生断钉、弯曲松动33例,发生率为12.5%.弯曲松动10例,断钉23例.Dick钉组1例,RF钉组15例,改良RF钉6例,AF钉组11例.植骨组7例,未植骨组26例.减压组23例,未减压组10例.爆裂型骨折21例,屈曲压缩型骨折8例,骨折脱位型4例.结论严重爆裂型椎体骨折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断钉率高,后路椎板减压、操作不当及器械本身缺陷都可增加椎弓根螺钉断钉、弯曲松动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椎弓根螺钉术后断钉的原因。方法分析45例胸腰段骨折患者术后10例发生断钉的骨折类型、术中操作、产品设计、螺钉负荷、椎弓根螺钉置入情况、术后活动情况以及术后预防措施。结果 10例术后断钉患者中,术后1个月复查时发现断钉2例,术后4~6个月复查时发现断钉7例,术后30个月复查时发现断钉1例。T11断钉1例,T12断钉4例,L1断钉3例,L2断钉2例。未减压24例(其中含Chance骨折3例)中断钉4例,减压未植骨5例中断钉3例;减压植骨16例(其中含骨折脱位型4例)中断钉3例。45例中椎弓根螺钉预留骨界面过长4例中断钉3例。结论骨折类型与植骨、术中操作、撑开后螺钉负荷过大、术后活动不当、内固定取出过迟为螺钉断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SF内固定器治疗胸腰椎骨折术后断钉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7~2003年应用SF内固定器治疗胸腰椎骨折68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但出现12例术后断钉现象,断钉率为17.7%。本文就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探讨断钉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能量损伤的增加,脊柱胸腰段爆裂骨折需要手术内固定者也越来越多,手术内固定方式也比较多。我们于2003年1月至2005年5月共收治胸腰椎爆裂骨折行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33例,其中出现5例断钉。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棒系统术后出现断裂的原因.[方法]对2006年9月~2011年9月本院收治的胸腰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获随访2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手术类型、植骨融合方式、取内固定时间等因素对椎弓根螺钉的影响进行系统分析.其中胸腰椎骨折109例,腰椎滑脱或不稳症154例.[结果]术后263例患者中12例发生断钉,断钉率4.56%.12例发生断钉者中胸腰椎骨折9例(8.2%),腰椎滑脱或不稳症3例(2%);椎间植骨3例(1.9%),后外侧植骨2例(4%),未植骨7例(11.7%);内固定术后7 ~12个月断钉2例(2.3%),12 ~18个月断钉2例(2.1%),18 ~30个月断钉8例(9.7%).[结论]胸腰椎骨折比腰椎滑脱或不稳症断钉率高;未植骨者的断钉率高于植骨融合者,椎间植骨融合者最少断钉;取内固定时间超过18个月断钉率高.因此,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时机,提高手术操作技巧,仔细规范操作,充分有效植骨融合,避免早期活动负重,以及及时取出内固定,可有效防止椎弓根螺钉断裂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并分析胸腰段脊椎骨折中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并病椎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1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后路减压,伤椎椎弓根填充自体骨或人工骨,根据固定方式不同分为:41例采用四钉法(A组),39例采用八钉法(B组),38例采用病椎植入椎弓根钉并结合上下相邻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C组).结果 相比A组和B组,C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椎体高度恢复,内固定无松动,未出现断钉、断棒现象,畸形矫正满意,神经功能得到了良好的恢复.结论 病椎植入椎弓根螺钉并结合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可使患者尽早的进行功能锻炼,并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是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下颈椎损伤椎弓根固定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介绍颈椎弓根螺钉固定的适应证和应用方法。方法:应用Axis内固定系统经颈椎椎弓根固定治疗6例下颈椎损伤患者,比较手术前后的临床表现及X线片,结果:6例患者复位满意,无手术并发症,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随访无断钉,松动,固定效果满意。结论:经颈椎椎弓根固定效果好,可作为颈椎严重骨折整复及固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国内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内固定术后断钉的原因及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但随之也出现了一些并发症,远期并发症中最常见于断钉,相关文献报道为7.1%~23.3%不等。目前不管哪种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几乎都存在断钉断棒现象,对骨折愈合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
胸腰椎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并发症的处理和预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胸腰椎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并发症的原因,提出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方法:对1994年11月-2001年4月处理的103例胸腰椎骨折和椎弓断裂滑脱患者进行总结,并对19例并发症原因加以分析。结果:本组病例接受椎弓根内固定术的并发症的发病率为17.3%。固定节段错误2例;椎弓银钉位置不良4例;过度撑开复位2例;深部感染2例;断钉及钉道松动7例;连接杆翻转1例;取内固定截瘫1例。结论:胸腰椎椎弓根钉内固定的并发症并非少见。应选择可靠的内固定物;严格地规范手术操作,加强术中X线透视监测,使手术并发症降低。  相似文献   

11.
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在下颈椎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因其具有三柱固定的稳定性、固定节段少、影响脊柱活动度小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胸腰椎疾患。但由于颈椎椎弓根解剖和毗邻结构特殊,故颈椎椎弓根固定技术的难度和风险较大,目前仍无法广泛应用于临床。我科自2004年1月-2006年8月采用后路经椎弓根螺钉系统个体化置钉手术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其中18例获得随访,疗效满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断钉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前椎弓根螺钉系统的力学优越性和正确植入的安全性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和接受,成为胸腰椎骨折手术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但也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固定物松动、断裂等。现将笔者自2002年10月~2006年6月共收治的48例胸腰椎骨折AF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断钉的原因进行总结和回顾性分析。1临床资料本组48例,男34例,女14例;年龄22~58岁,平均31岁。受伤原因:车祸伤22例,坠落伤20例,重物压砸伤6例。按Denis分类法:压缩型18例,爆裂型26例,骨折脱位4例。骨折节段:T112例,T1218例,L120例,L24例,L34例。本组病例均选择后…  相似文献   

13.
颈椎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价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重建颈椎不稳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13例颈椎骨折脱位,1例颈椎病不稳采用经后路椎弓根钉固定治疗,术后摄片、CT扫描评价椎弓根螺钉位置,颈生理曲度。结果颈椎椎弓根钉总计置入68枚:螺钉位置不良6枚,螺钉松动拔出1枚。术后平均随访6个月,均达到骨性融合,无断钉断棒。结论颈椎椎弓根钉系统是一种重建颈椎稳定最为牢固的固定方法之一,同时也是比较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经椎弓根内固定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经椎弓根内固定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骨折部位经椎弓根后路环状或侧方减压,经椎弓根椎体前部用漏斗植骨,并用短节段螺钉内固定系统固定治疗45例,术后观察脊髓功能改善、椎体高度丢失及椎管内变化。结果平均随访19.5个月,脊髓功能恢复按Frankel分级提高0~3级,椎体前缘高度增加47%,术后后凸Cobb角由术前平均22.6°恢复到3.1°。本组无断钉断棒、失稳,以及神经症状。结论经椎弓根内固定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可以促进骨折愈合及增强节段稳定性,降低高度丢失、后凸畸形及断钉断棒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伤椎单、双侧置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治疗76例胸腰椎单一椎体骨折患者,按内固定方式的不同分成3组:跨伤椎4钉固定(A组)30例,伤椎单侧5钉固定(B组)16例,伤椎双侧6钉固定(C组)30例。比较3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伤椎高度矫正率、末次随访伤椎高度和后凸角的矫正丢失率、内固定失效等。结果 3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伤椎高度矫正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3~28个月。末次随访伤椎高度和后凸角的矫正丢失率:A组差于B、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B、C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未出现断钉断棒等现象,A组有3例断钉。结论与传统的后路跨伤椎短节段内固定相比,经伤椎单、双侧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均能获得良好的复位和固定效果,内固定失效率低。  相似文献   

16.
椎弓根螺钉断钉取出器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介绍一种自行设计的椎弓根螺钉断钉取出器。方法:以国外文献介绍的椎弓根螺钉断钉取出器为基础,自行设计了椎弓根螺钉取出器,通过尸体标本实验和临床初步应用,检验其实用性和安全性。结果:整套系统在模型骨(Sawbone)及尸体骨上能成功取出断钉;在10例临床患者中初步应用,保持了椎弓根的完整性和椎弓根最初的生物力学特性,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结论:自行设计的椎弓根螺钉断钉取出器安全,实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伤椎一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另一侧经椎弓根通道椎体内植骨结合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胸腰椎骨折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后路伤椎一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对侧经椎弓根通道采用自体髂骨或人工骨行椎体内植骨。结果所有患者椎弓根钉棒系统无松动,无断钉、断棒。伤椎高度及外形基本恢复正常,植骨愈合良好。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根据Frankel评定标准:A级1例,B级1例,C级3例,D级5例,E级16例。结论经一侧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对侧经椎弓根通道椎体内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确切,是一种治疗胸腰椎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并发症产生原因和处理对策。方法1998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胸腰椎骨折患者156例,其中T1230例,L186例,L222例,L316例,多节段2例,均进行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术。伤后到治疗的平均时间为52 h。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2~36个月,术后6例发生断钉,3例连接棒松脱,2例螺钉松动,1例术后发生感染。结论熟练掌握胸腰椎骨折椎弓根钉固定操作技术,减少术中失误,可避免大多数并发症发生,有利于恢复神经功能和胸腰椎生理曲度。  相似文献   

19.
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椎弓根钉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目的 探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椎弓根钉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58例胸腰椎骨折在椎弓根钉复位固定的同时,用自制植骨推注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中后路植骨治疗,术后卧床2—3周,腰背肌锻炼、腰围固定。结果 本组随访2个月—2年3个月,优良率达81%,全部患者均在术后2—3周活动,无断钉、断杆、松动、椎体再压缩等并发症。评价有两个方面:①影像学评价:包括椎体高度的恢复,椎管侵占率的恢复,脊柱矢状面的Cobb角。47例患者椎体骨折基本达到解剖复位,远期复查椎体高度无丢失情况。②神经功能和临床评价:41例合并神经损伤的病人Franke评级平均提高1.51级,脊柱无明显畸行,无严重腰痛和下肢疼。结论 RF、AF、SF椎弓根系统对胸腰椎骨折具有良好的复位和固定作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在后路手术不加大创伤的同时,能即时增加椎体的骨容量和脊柱前柱的抗压稳定性,使病人能早期活动,减少内固定物因应力过大造成的断钉、断杆,椎体再压缩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随着脊柱骨折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的广泛应用,取钉手术出现的问题也相应增加。2003年4月~2005年7月笔者共开展取钉手术21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1例,男16例,女5例;年龄最大51岁,最小17岁,平均36岁。内固定节段:T111例,T124例,L114例,L21例,L41例;内固定系统中AF19例,RF2例。取钉时间为10~21个月,平均11.6个月。取钉时骨折均已愈合,内固定系统完整者20例,断钉1例,为AF内固定系统。1.2治疗方法术前常规摄固定节段椎体的正侧位X线片,判断骨折愈合情况和内固定系统的完整性,对断钉或可疑断钉者要特别向患者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