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告经腹路行布一加氏综合征根治性手术1例。手术在常温全麻下进行,取双肋缘下“人”字形切口进腹,经充分游离肝上、下段下腔静脉后,显露肝右、中、左静脉,将复盖于肝静脉前方的肝组织适当游离,以充分显露肝静脉入口平面之下腔静脉狭窄部。常温下阻断全肝血流后,直视下切开下腔静脉狭窄部,切除一约4mm厚之环形膈膜及疤痕组织,取自体大隐静脉补片成形。术终时下腔静脉压由5.88kPa降至2.75kPa。全肝血流阻断时间为38分钟。术后恢复顺利。术后18天下腔静脉造影示原梗阻部消失;彩色多普勒检查示下腔静脉血流通畅,肝静脉及门静脉口径均较术前缩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治疗下腔静脉无病变或长节段狭窄、肝静脉闭塞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联合脾动脉结扎、食管胃底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44例下腔静脉无病变或长节段狭窄、肝静脉闭塞型布-加综合征患者。结果44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分流前平均门静脉压为36cmH2O(31~45cmH2O,1cmH2O=0.0098kPa),分流后门静脉压力26cmH2O(21~33cmH2O),平均下降10cmH2O。术后1例死于肝衰竭;1例死于多脏器衰竭;2例有轻度肝性脑病,经对症治疗后好转;4例发生乳糜漏,分别于术后7d至3.5个月自行消失。39例(88.6%),随访0.5—7年。无再出血及肝性脑病发生。腹水消失31例,明显减少7例:经彩色多普勒检查,39例人造血管均通畅。结论此手术方式是治疗下腔静脉无病变或长节段狭窄、肝静脉闭塞型布一加综合征较简单而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治疗下腔静脉无病变或长节段狭窄、肝静脉闭塞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联合脾动脉结扎、食管胃底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44例下腔静脉无病变或长节段狭窄、肝静脉闭塞型布-加综合征患者。结果44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分流前平均门静脉压为36cmH2O(31~45cmH2O,1cmH2O=0.0098kPa),分流后门静脉压力26cmH2O(21~33cmH2O),平均下降10cmH2O。术后1例死于肝衰竭;1例死于多脏器衰竭;2例有轻度肝性脑病,经对症治疗后好转;4例发生乳糜漏,分别于术后7d至3.5个月自行消失。39例(88.6%),随访0.5~7年。无再出血及肝性脑病发生。腹水消失31例,明显减少7例。经彩色多普勒检查,39例人造血管均通畅。结论此手术方式是治疗下腔静脉无病变或长节段狭窄、肝静脉闭塞型布-加综合征较简单而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35岁,65kg。2004年6月6日因右上腹胀、不适1周余入院。B超示布-加氏综合征,行球囊扩张术后,下腔静脉上段狭窄、肝静脉部分阻塞并交通支建立、肝静脉走行异常。临床诊断为布-加氏综合征。2004年6月9日在局部麻醉+镇痛下,经皮穿刺行下腔静脉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术中支架脱落,X线片示支架脱落至右心房下腔静脉和三尖瓣口之间,后又移至右心室内,并刺激心脏产生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及频发性室性早搏。即从导管室转入手术室在急诊体外循环(CPB)下行支架取出、三尖瓣修补、下腔静脉扩张术。术中见三尖瓣口至右心室流出道处有一金属支架,直…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肝静脉成形术在布-加综合征的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和疗效。方法 对7例下腔静脉狭窄同时合并肝静脉狭窄或闭塞的布-加综合征患者,在施行下腔静脉成形术后,采用B超引导下经皮肝静脉穿刺的方法,实施肝静脉球囊扩张术或支架植入术。结果 7例患者在单独实施下腔静脉成形术效果不显著的情况下,在B超引导下实施肝静脉成形术,2例单纯球囊扩张,5例植入支架,无严重并发症,术后腹水、下肢水肿等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B超引导下的经皮肝静脉穿刺肝静脉成形术,定位准确,实施快捷,对合并肝静脉狭窄或梗阻的布-加综合征患者症状的缓解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6.
下腔静脉成形治疗复发性布-加综合征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讨复发性布 -加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方法 常温非体外循环下阻断梗阻上、下端的下腔静脉 ,切开梗阻部位 ,取出血栓 ,矫正畸形 ,用自体心包补片成形下腔静脉。结果  3 9例术后均肝脾肿大缩小 ,腹水消失或减少 ,下腔静脉压力降低 6~ 11cmH2 O。B超检查显示 :全部病人术后原下腔静脉狭窄处直径 3 .5cm ,血流通畅。术后 7例出现短暂血尿 ,5例出现心功能不全 ,其中 2例出现胸水 ,无 1例住院死亡。随访 3个月~ 6年 ,3例术后 1年内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 ,1例死于肺部疾病 ,2例术后 2年死于其他非相关疾病。 4例失访。 2 9例恢复正常生活 ,无复发肝脾大、腹水。结论 常温非体外循环下腔静脉成形治疗复发性布 -加综合征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皮下腔静脉球囊成形加支架植入术治疗布加综合征(BCS)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患者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下腔静脉及肝静脉造影等检查明确诊断,并进行经皮下腔静脉球囊成形(PTA)加支架植入术(EMS)治疗。所有病例随访6-108个月。结果 扩张前静脉狭窄段内径0-6mm(平均3mm),肝静脉内径2mm。扩张并置放血管内支架后,腔静脉、肝静脉内径分别为18—20mm和8mm。扩张前下腔静脉至右房压力差为18-35cmH20(1.76-3.43Da),平均20.3cmH20(1.989kPa),扩张后压差消失,119例手术顺利,1例左肝静脉轻度损伤。术后96例主要症状及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19例明显改善。120例(100%)获1-108(平均67.35)个月随访,其中门5例在随访期间血管内支架形态良好,支架内血流通畅;3例在术后8,11,16个月发生腔静脉再阻塞,经二次PTA EMS治愈;2例于术后2—3个月发生3支肝静脉再阻塞,转为外科手术。结论 经皮下腔静脉球囊成形、支架植入术是非长段阻塞型布—加综合征良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1990年5月至1995年10月应用病变隔膜切除术治疗膜型布-加综合征172例。术中以球囊控制肝、腔静脉血流。在常温、直视下切除病变隔膜。手术死亡率2.9%(5/172),有效率86.6%(149/172),复发率10.5%(18/172)。认为直视下病变隔膜切除创伤较小,不用体外循环即能完成,下腔静脉内不留病变隔膜碎片,是治疗膜型布-加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体外循环深低温麻醉下停循环施行布加综合征根治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往的手术方法治疗布加综合征多不能达到根治目的;而且手术死亡率高。为此,我们设计了体外循环深低温麻醉,自身和体外循环停止后施行布加综合征根治术。循环停止后切开肝静脉上方的下腔静脉,在无血状态直视下经下腔静脉腔内切除肝静脉和下腔静脉病灶,恢复其通畅,达到根治目的。自1993年9月至1995年11月治疗11例,取得良好效果,术后2个月可从事正常工作,无症状复发。我们认为,本术式只开胸不开腹,在下腔静脉腔内施行根治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停循环后术野无血,在直视下切除病变能达到极满意的效果;优于其他根治术式。  相似文献   

10.
��֢�����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多种介入治疗与手术联合治疗布加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1995-2002年收治的15例重症布加综合征,在介入引导下行下腔静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2周后加做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C形分流术或脾肾分流术及断流术。结果 行该联合术式共15例,术后肝脾肿大缩小,腹水消失或减少。下腔静脉压力降低0.49-1.08kPa(5-11cmH20)。门静脉压力降低0.69-2.35kPa(7-24cmH20)。14例存活,无并发症。1例术后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新的组合术式扩大了治疗范围,既解除了下腔静脉高压,又降低了门静脉高压,达到了联合减压的目的,有其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放射介入加肠腔架桥联合门奇断流术治疗布-加综合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下腔静脉放射介入加肠腔C型架桥联合门奇断流术对布 -加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 1995年 7月至 1998年 12月收治的 10例下腔静脉及主肝静脉完全闭塞、又无扩张代偿的副肝静脉的10例病人 ,行经皮腔下腔静脉球囊导管扩张内支架术后 ,再行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人工血管C型架桥联合门奇断流术 (联合手术 )。结果 下腔静脉压力由 1 5 7~ 2 7kPa(16~ 2 8cmH2 O )降至 0 78~ 1 47kPa(8~15cmH2 O) ,门静脉压力由 2 94~ 4 41kPa(30~ 45cmH2 O)降至 2 45~ 2 94kPa(2 5~ 30cmH2 O) ,1例病人死于手术后急性肝功能衰竭 ,余随访 6个月至 2年 ,肝脾缩小 ,腹水减少或消失 ,下肢水肿消失。结论 本联合术式对某些类型的布 -加综合征病人为合理、适用的术式  相似文献   

12.
介入或联合手术治疗布加综合征120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探讨多种介入或联合手术治疗布加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本组120例布加综合征患者,接受下腔静脉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56例,下腔静脉PTA加支架置入治疗36例,经皮经肝静脉破膜,扩张2例,经在心房及股静脉联合破膜扩张治疗17例,联合破膜扩张加支架置放术12例。  相似文献   

13.
腔静脉-腔静脉转流术治疗布-加综合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布-加综合征更为有效的手术方式。方法 采用腔静脉-腔静脉人工血管转流术对32例节段闭塞型布-加综合征病人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围手术期死亡2例,病死率6%。对30现人术后随访6~30个月,随访率94%,效果优者26例(81%),病人临床病状、腹水、胸腹壁曲张静脉及下肢肿胀消失,肝右肋下不能触及;良好者3例(10%),胸腹壁曲张静脉基本消失,肝脏缩小;1例效果欠佳。结论 本术式与腔静脉-右心  相似文献   

14.
病人 男 ,32岁。腹胀、纳差 4个月并下肢水肿。查体 :腹部膨隆 ,胸腹壁浅静脉怒张 ,肝肋缘下 2 0cm ,腹水 ,双下肢浅静脉曲张并水肿。下腔静脉测压 2 4cmH2 O(1cmH2 O =0 0 98kPa)。下腔静脉造影显示下腔静脉肝段完全闭塞 ,上腔静脉同时双重造影 ,狭窄段长度约 2 0cm ,肝静脉不显影。彩色超声检查示肝大 ,肝静脉狭窄 ,下腔静脉肝段完全闭塞 ,长约 2 1cm ,无血流通过。诊断 :布—加综合征。于当地医院放置下腔静脉支架失败后转入我院。2 0 0 1年 6月手术。经右心房探查 ,下腔静脉无血流冲击感 ,完全闭塞。沿左肝静脉开…  相似文献   

15.
放射介入加肠腔架桥联合门奇断流术治疗布—加综合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下腔静脉放射介入加肠腔C型架桥联合门奇断流术对布-加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995年7月至1998年12月收治的10例下腔静脉及主肝静脉完倒闭和塞、又无扩张代偿的副肝静脉的10例病人,行经皮腔下腔静脉球囊导管扩张内支架术后,再行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人工血管C型架桥联合门奇断流术(联合手术)。结果 下腔静脉压力由1.57~2.7kPa(16~28cmH2O)降至0.78~1.47kPa  相似文献   

16.
报告57例布加综合征的外科治疗经验.重点介绍对术式选择见解;肝静脉出口平面或其上方的下腔静脉膜状梗阻、或≤2cm的节段性梗阻、狭窄病变,应选择下腔静脉隔膜切除或成形术.本病70%以上患者适用此术式;肝静脉阻塞应首选门-腔分流术;肝静脉闭塞及其邻近下腔静脉梗阻,病变>2cm时,可选择肠─房转流术。总之要根据病变的性质、部位及范围不同确定适当的手术方式,才能提高疗效.全组57例,术后3mon内死亡2例,失访1例。54例随访5mon至8a,平均 2a+8mon.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下腔静脉及肝静脉短段病变型布-加氏综合征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 探讨布-加氏综合征的下腔静脉短段闭塞及肝静脉主干病变根治性切除的优缺点、术中的注意事项。方法 下腔静脉闭塞或狭窄段切除、人工血管原位移植术42例,肝静脉主干闭塞段切除、肝静脉流出道成形、人工血管原位移植术10例,肝静脉主干闭塞段切除、肝静脉-右心房吻合3例,经皮肝穿肝或副肝静脉破膜、扩张10例。结果 1例死于并发症,随访58例,平均30个月,介入复发3例,手术复发1例。结论 下腔静脉或肝静脉病变段切除、人工血管原位移植治疗布-加氏综合征,能根治病变、符合正常解剖生理、远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18.
非体外循环下肝素化布-加综合征根治术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非体外循环下肢素化布-加综合征根治术临床治疗经验。方法:1997年11月至2002年4月采用非体外循环、肝素化对36例布-加综合征病人施行了根治术。在肝素化前提下,完成了下腔静脉远端球囊阻断、可控制性放血、负压吸引血液回收、经右心房插管血液回输等手术关键环节。结果:术中全组无1例输异体血,无重大手术并发症,无手术死亡,下腔静脉压下降显著。结论:该术式简化了体外循环和深低温停循环下布-加综合征根治术的手术程序,保证了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9.
我院收治原发性肝癌合并肝上下腔静脉癌栓并突入右心房病人1例,经采用胸腹联合手术于体外循环并常温心脏不停跳下行右半肝切除联合右心房、肝上下腔静脉切开取癌栓获得成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布加综合征根治术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治疗布加综合征方面,寻求一种能良好显露下腔静脉病变段,彻底清除病变的手术方式。方法:对22例布加综合征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从右侧第七肋间进胸,向病变部位游离,显露完全后,彻底处理病变。结果:全组病人的病变段腔静脉均得以良好显露。病变得以彻底处理,术后近期效果及远期随访情况均满意。结论:布加综合征根治术较传统破膜术、放支架球囊扩张术、转流术等术式有极大的优越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