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7 毫秒
1.
在神管畸形高发区(北方城乡)和低发区(南方城乡)及不同发病率季节对407名婚检妇女血清铁蛋白(SF)水平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婚检妇女SF平均水平为40.42μg/L,南方婚检妇女SF为44.79μg/L,高于北方妇女(36.62μg/L)(P>0.05);城市和农村婚检妇女SF均值分别为 39.52μg/L和 41.53μg/L(P>0.05);一年四季婚检妇女SF平均水平为:夏42.14μg/L,秋38.75μg/L,冬36.37μg/L,春44.04μg/L,除冬春两季外,差异无显著性。表明我国婚检妇女血清铁蛋白水平分布特征与NTDs的分布特征不相吻合,不支持缺铁是NTDs病因的假说。  相似文献   

2.
神经管畸形不同发病区婚检妇女叶酸缺乏率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我国神经管畸形(NTDs)高发的北方和低发的南方城乡地区,分别进行了婚检妇女的叶酸营养状况监测,结果发现妇女血清叶酸总缺乏率为23.6%:,红细胞叶酸总缺乏率为298.1‰。红细胞叶酸缺乏率高于血清叶酸缺乏率。南方妇女叶酸缺乏率低于北方妇女。城市妇女叶酸缺乏率低于农村。夏、秋、冬、春季妇女的叶酸缺乏率不同。叶酸营养状况与神经管畸形发病率存在着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神经管畸形(NTDs)高发的北方和低发的南方城乡地区,分别进行了婚检妇女的叶酸营养状况监测,结果发现妇女血清叶酸总缺乏率为23.6‰,红细胞叶酸总缺乏率为298.1‰。红细胞叶酸缺乏率高于血清叶酸缺乏率。南方妇女叶酸缺乏率低于北方妇女,城市妇女叶酸缺乏率低于农村。夏、秋、冬、春季妇女的叶酸缺乏率不同。叶酸营养状况与神经管畸形发病率存在着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中国神经管畸形高低发地区季节及性别分布特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中国高低发区神经管畸形(NTDs)的流行病学分布特点。方法:利用1992—1994年期间“中美预防神经管畸形合作项目”监测资料,按照国际上采用的脊柱裂高低位不同损害水平分类方法,将NTDs分为四类,即无脑畸形、脑膨出、高位和低位脊柱裂(SB),同时再将每一类按照是否合并其他畸形分为单纯与合并型,比较中国南北方、城乡、季节、性别NTDs发生率。分析中对城乡、季节、NTDs种类、性别分别进行调整,计算调整率。结果:32 6874名新生儿(包括孕20周及以上的活产、死胎和死产)中,NTDs 784例,北方NTDs发生率为5.57‰,南方为0.88‰。各类NTDs发生率存在南北方差别(P<0.01)。调整其他影响因素后,北方总NTDs发生率大约是南方的3—7倍;NTDs发生率存在城乡差别(P<0.01),调整后北方农村NTDs发生率大约是城市的3—4倍,调整后南方农村NTDs发生率大约是城市的1.6—1.9倍;北方高位阳发生率在9—11月有季节性升高现象,南方无脑畸形率9—11月低于其他季节,其他类型NTDs在南北方无明显季节变化。结论:中国北方是世界上NTDs高发地区。NTDs发生率存在南北方、城乡差别,北方高位阳发生率有季节升高现象。不同类型NTDs之间在流行病学特征和表型上存在病因异质性。  相似文献   

5.
当前盐碘水平对广东哺乳妇女及其婴幼儿碘营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当前盐碘水平下,广东省部分地区哺乳妇女及其婴幼儿的碘营养状况。[方法]采用一次性点状调查法,选择3个基本代表广东轻、中、重缺碘地区深圳、佛冈和乐昌的城市和农村各两个点,调查哺乳妇女及其墨幼儿的尿碘、盐碘、水碘和乳汁碘等。[结果]深圳市、佛冈县和乐昌市的婴幼儿尿碘中位数分别为281.2μg/L、237.1μg/L、286.6μg/L,大于300μg/L的比例分别占43.3%、34.9%和49.0%;哺乳妇女尿碘中位数分别为207.8μg/L、172.6μg/L和260.5μg/L,大于300μg/L的比例分别占34.4%、23.8%和41.5%;盐碘中位数分别为32.8mg/kg、27.5mg/kg和36.0mg/kg。[结论]当前的盐碘浓度完全可满足哺乳妇女及婴幼儿的碘营养需求,部分地区有偏高趋势。建议将我省重度和中度缺碘病区盐碘浓度的平均水平下调至30mg/kg,轻度缺碘地区下调至25mg/kg。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和总IgE(TIgE)在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及肺心病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对30例哮喘、20例慢性支气管炎、25例肺心病人联合检测ECP和TIgE,并与26例健康体检相对照。结果哮瑞组ECP[(11.77=9.18μg/L]显高于对照组(3.70 1.86μg/L,P<0.05).TIgE(167.724±27.36IU/mL)显高于对照组(61.98=39.31IU/mL);慢支组ECP[4.18±2.87μg/L]与对照组相比无显差异(P>0.05),TIgE(136.24±98.23IU/mL)显高于对照组(P<0.05);肺心病组ECP、TIgE分别为L342±2.39)μg/L,和99.51±47.35IU/mL,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差异(P>0.05);哮喘发作期病人ECP、TIgE均高于缓解期病人,慢支喘息型ECP及TIgE均高于单纯型,结论ECP、TIgE联合检测更有助于哮喘气道过敏性炎症的诊断,对慢支、肺心病人则有一定的鉴别诊断意义,并为是否需要吸入表面激索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放免分析法观察2型糖尿病患与Ⅰ型糖尿病患血清GH/IGF-Ⅰ轴改变的异同。方法 对19例Ⅰ型糖尿病和98倒2型糖尿病患的血清基础GH及IGF-Ⅰ浓度进行测定。将2型糖尿病患血清IGF—Ⅰ维度与其各项临床厦生化指标进行多元相关回归分析。结果 Ⅰ型糖尿病患GH水平(2.53±0.51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1.36±0.27μg/L,P<005);IGF-Ⅱ水平(191.5±14.1μg/L)则显低于对照组(266.3=17.1μg/L,P<0.01)。2型糖尿病患GH(0.60±0.11μg/L)水平与对照组(0.74±0.07μg/L)无显差别(P>0.05),IGF-Ⅰ(126.1±3.2μg/L)水平较正常(153.45:83μg/L)明显降低(P<0.05)。2型糖尿病患血清IGF-度与年龄(P<0.05)及HbAlc(P<0.05)呈负相关,与平均动脉压(P<0.05)和空腹胰岛索(尸<0.01)呈正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患GH/IGF—Ⅰ轴有着与Ⅰ型糖尿病患不同的改变,这种异常改变可能与持续高血糖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杭州市不同妊娠期妇女尿碘与尿肌酐水平,为指导妊娠妇女科学补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酸消化砷-铈接触法检测水碘、尿碘;苦味酸法测定尿肌酐;硫代硫酸钠法测定盐碘。结果妊娠早、中、晚期妇女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71.30μg/L、167.35μg/L、162.40μ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51.90μg/L)(Z=-2.315,P=0.021;Z=-4.352,P=0.000;Z=-3.704,P=0.000);妊娠早、中、晚期妇女尿碘值〈150μg/L比例分别占40.0%、45.1%、43.3%,其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24.2%)(χ^2=5.551,P=0.018;χ^2=9.226,P=0.002;χ^2=7.647,P=0.006);妊娠早、中、晚期妇女尿肌酐均值分别为1.37g/L、0.97g/L、0.81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68g/L)(P〈0.05),且妊娠中、晚期妇女尿肌酐水平显著低于妊娠早期(P〈0.05)。结论杭州市碘盐供应良好,妊娠妇女总体尿碘水平处于适宜范围,但随着孕龄的增加,尿碘和尿肌酐水平依次下降,妊娠中、晚期妇女更易发生碘营养不足;妊娠妇女需在食用碘盐基础上,定期进行碘营养监测,科学补碘。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男性血清铁蛋白水平和超敏C反应蛋白与痛风的关系及痛风患病风险。方法选择确诊为痛风病的男性患者600例作为痛风组,高尿酸血症者600例作为高尿酸血症组,随机抽取同期男性健康体检者600例为对照组。收集三组人群体检及相关指标的检测信息,如身高、体重、血清铁蛋白(S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尿酸(UA)、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等。结果血清铁蛋白(SF)分析结果显示:痛风患者SF平均水平为135.27μg/L,明显高于高尿酸血症组114.45μg/L(P0.05)和对照组76.02μg/L(P0.05);而hs-CRP水平在痛风患者高达0.3 mg/dL,明显高于高尿酸血症组和对照组的0.13和0.09mg/d L(P均0.05)。在校正BMI、TG、TC、FPG和UA五项混杂因素后,高尿酸血症组和痛风组SF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而对照组SF与hs-CRP水平无关联。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F(≥69.01μg/L)是高尿酸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在校正了BMI、TG、TC、FPG和UA五项混杂因素后,高水平的SF(≥155.78μg/L)是痛风发生的危险因素,OR为2.678(95%CI 1.484~4.833);且较高水平的hs-CRP(0.9 mg/dL)也是痛风发生的危险因素,OR为3.104(95%CI 1.727~5.580);而SF和hs-CRP并不是高尿酸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痛风患者SF和hs-CRP明显升高,揭示SF、hs-CRP可能参与了痛风患者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苯乙烯对男工肾功能影响。方法:收集36名接触苯乙烯男工和27名不接触苯乙烯对照组的尿液,用放射免疫法测尿中白蛋白、免疫球蛋白、铁蛋白、α1-微球蛋白、β2-微球蛋白。结果:接触男工尿Alb、IgG、Fer、α1-MG和β2-MG分别为8.83±3.54μg/ml、4.87±2.62μg/ml15.79±1.07ng/ml、3.39±2.44mg/ml、52.74±2.36μg/L,对照组则分别为1.71±1.59μg/ml、1.73±1.68μg/ml、15.5±1.00mg/ml、2.47±2.10mg/L、33.06±2.09μg/ml。接触组尿Alb、IgG及α1-MG、β2-M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P<0.05)。接触组Alb、IgG阳性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苯乙烯的短期接触即可影响肾小球的功能,Alb、IgG和。α1-MG、β2-MG等可作为观察苯乙烯对肾功能早期损伤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1.
孕妇铁缺乏早期指标及干预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孕期妇女铁缺乏早期诊断指标及干预措施。方法:抽取2003年10月1日~2004年4月30日,在宁波市8家妇幼保健院做早孕检查时排除贫血的孕妇982例,于孕16周测定血清铁蛋白(SF),并将SF<12μg/L191例孕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予铁剂治疗。结果:铁蛋白<12μg/L与铁蛋白≥12μg/L孕中、晚贫血患病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孕晚期贫血患病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SF作为妊娠期铁缺乏的诊断指标是可行的,尤其是在基层医院;孕期提示铁缺乏的孕妇应及时补充铁剂,可减少孕妇缺铁性贫血(IDA)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孕期贫血妇女的血浆维生素A(VA)、维生素B2(VB2)和铁营养状况及抗氧化水平。方法将孕中期妇女分成非贫血组(Hb≥110g/L,36人)和贫血组(HB80~105g/L,426人),经知情后同意参加。采用24小时膳食回忆法了解受试者每日主要营养素摄入情况,采集空腹静脉血5ml,分析血浆VA、VB2和铁蛋白(SF)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丙二醛(MDA)和红细胞膜流动性的变化。结果贫血孕妇VA、VB2摄入不足,分别为推荐摄入量(RNIs)的58·7%和57·2%,铁的来源仍为吸收率低的植物性食物。贫血孕妇的血浆VA(1·25μmol/L)和铁蛋白(20·57μg/L)水平明显低于非贫血孕妇(VA1·57μmol/L,SF33·16μg/L,P<0·05),全血谷胱苷肽还原酶活性系数(BGRAC)(1·79)水平高于非贫血组(1·52);SOD(77·1U/ml)和GSH-Px(61·9U)活性低于非贫血组(SOD92·2U/ml,GSH-Px71·6U,P<0·05);MDA(4·58nmol/ml)和红细胞膜的P和η值(P=0·2622,η=2·7465)明显高于非贫血组(MDA3·78nmol/ml,P=0·2360,η=2·3658,P<0·05)。且随贫血程度的加重,VA、铁蛋白水平、SOD和GSH-Px活性进一步下降,BGRAC、MDA、P和η值明显升高。结论妊娠中期贫血妇女血浆VA、VB2、铁蛋白及抗氧化能力均明显低于非贫血孕妇。且随贫血程度的加重而降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全面了解目前碘缺乏病病情,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对大田县2001、2003、2005年碘缺乏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1、2003、2005年分别调查8~10岁儿童1200人,甲状腺肿大率分别为2.17%、5.08%、1.42%;分别检测210名儿童,尿碘中位数分别为345.91μg/L、251.59μg/L、246.44μg/L,尿碘含量≤20μg/L的分别占0.01%、3.33%、4.76%;分别检测居民户盐210份,碘盐合格率分别为96.60%、94.40%、100.00%。[结论]大田县碘缺乏病防治效果已得到巩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铁负荷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对4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病例组)和30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同时测定血清铁蛋白(SF),72例受检者根据SF水平分为高SF组和正常SF组.结果 病例组SF为(249.8±115.7)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2.3±89.2)μg/L(P<0.01);病例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为57.1%(24/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3%(7/30)(P<0.01).高SF组27例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66.7%(18/27)]较正常SF组45例[28.9%(13/45)]高(P<0.01).结论 铁负荷是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我国部分地区成人血浆维生素B_(12)水平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郝玲  田熠华  唐仪  李竹 《营养学报》2004,26(1):19-22
目的:描述不同地区、季节、性别成年人血浆维生素B12水平的分布特征。方法: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以来自南北方有代表性的城乡地区2 459份血浆标本(35~64岁)进行维生素B12检测并比较其地区、季节及性别差异。结果:南方人群调整后血浆维生素B12平均水平为260pmol/L,显著高于北方人群(189pmol/L);南北方人群血浆维生素B12水平随季节变化规律不同,南方人群夏秋季节(269pmol/L)血浆维生素B12水平高于冬春季节(252pmol/L),北方人群则夏秋季节(177pmol/L)明显低于冬春季节(200pmol/L);女性调整后血浆维生素B12水平高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全研究人群中血浆维生素B12低于110pmol/L者占5.5%。结论:我国成年人群血浆维生素B12水平存在明显的地区和性别差异;南北方人群血浆维生素B12水平随季节变化的规律不同。  相似文献   

16.
由于井水受到电镀废水的污染,致使六价铬含量增高,污染区平均含量达1.68μmol/l(0.087mg/L),显高于对照区(P<0.05)。污染区居民健康状况较差,头晕、乏力、纳差、腹隐痛、皮炎等发生率比对照区高;污染区居民血压普遍低于对照区;36名居民尿铬含量达0.13μmol/L(6.5μg/L)显高于对照区(P<0.05)。通过调查说明,居民长期饮用高铬水对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危害。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学龄儿童尿碘水平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我省现阶段8-10岁学龄儿童碘营养状况。方法 根据1995-2000年全省儿童尿碘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次抽样监测8-10岁学龄儿童尿碘中位数分别为234.1μg/L、453.0μg/L、276.3μg/L、165.6μg/L,尿碘>100μg/L的百分比分别为75.8%、96.7%、86.5%、79.3%。全省学龄儿童尿碘<20μg/L的样本占总样本的1.16%,<50μg/L的占6.41%,<100μg/L的占15.42%。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儿童尿碘水平比较无显性差异(P>0.05()。结论 我省目前人群碘摄入量可以满足机体需要,坚持食用合格碘盐,不需采用其它补碘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出生缺陷高低发区早孕妇女毛发中微量元素含量分布规律。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生态学研究的方法,在中美出生缺陷监测系统中,按照南方城市、南方乡村、北方城市、北方乡村4个不同的地区,收集369例早期妊娠妇女毛发样品,以国际原子能机构推荐的毛发洗涤程序,微波消化、电感耦合等离子(ICP)质谱分析方法检测毛发样品中铜、锌、铬、锰、钴、钼6种必需微量元素含量,同时采用问卷方法调查每个孕妇孕龄、年龄、洗发间隔、吸烟、饮酒等主要混杂因素。结果南方城市、南方乡村、北方城市、北方乡村4个不同地区孕妇发锌几何均数分别是220.60,218.62,210.01和186,46(μg/g);其中南方和北方间、城市和乡村间总体发锌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南方城乡间发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北方城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地区因素是影响发中锌等微量元素地区差别的主要变量之一。结论出生缺陷高低发区孕妇毛发微量元素含量分布不同,发锌在不同地区问的分布与神经管畸形分布一致,提示锌等微量元素可能与神经管畸形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铁蛋白(SF)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和化学发光法分别对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进行血清SF及血浆Hcy检测,并与同期43例非脑梗死住院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脑梗死组SF和Hcy分别为(247±116)μg/L、(14.42±4.36)μmol/L,与对照组[分别为(113±38)μg/L、(7.36±2.57)μ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面积越大,SF和Hcy水平越高(P<0.05).结论 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F和血浆Hcy水平,对判断病情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溪市重点人群碘营养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素范 《职业与健康》2008,24(12):1175-1177
目的了解本溪市重点人群的碘营养状况,以防止儿童脑损伤。方法对该市妊娠妇女和出生3月龄~2岁婴幼儿进行尿碘测定。尿碘测定采用酸消化砷铈接触分光光度法。结果2002--2005年对孕妇8519人和婴幼儿13218人进行了尿碘测定。孕妇尿碘中位数为254.77μg/L,尿碘〈50μg/L的比率为2.36%,尿碘〈100的比率为10.11%;婴幼儿尿碘中位数为211.64μg/L,尿碘〈50μg/L的比率为4.0%,尿碘〈100μg/L的比率为17.57%。结论对碘缺乏的重点人群(孕妇和婴幼儿),在坚持现有的全民食盐加碘政策的同时,还应大力开展孕妇尿碘监测,同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补碘和健康行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