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实行全面质量管理(TQC)的效果。方法:向在我院住院的患者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共180份,在实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前后各发放90份。向我院护士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共120份,在实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前后各发放60份。向我院医生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共120份,在实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前后各发放60份。我院在实行全面质量管理的3个月前对90位患者、60位医生和60位护士进行了问卷调查,在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后的第3个月再次对90位患者、60位医生和60位护士进行了问卷调查。然后,对这些患者和医护人员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前后护理管理工作质量的变化。结果:在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后,医护人员对护理管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有明显的提高,二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对提高医院护理工作的水平及护理管理工作的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此管理方法值得在护理管理工作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开发适用于全军不同层级单化的医院感染实时监测和分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军队医院感染信息的快速准确获取和科学分级管理。方法:采用系统需求分析方法,根据一级管理机构、二级管理机构和各医院三级单位权限的不同,利用信息自动推送技术,开发相应的系统模块和界面,进行监测数据的自动汇总分析和暴发预警。结果:开发和部署了符合一级管理机构、二级管理机构和医院三级单位需要的医院感染监测管理系统,其中,不同权限的用户可以查阅不同类型的医院感染统计分析信息,包括医院感染实时发病趋势动态、发病部位、病原体和医院感染暴发预警情况等,并对相应权限内的所有医院感染病例和疑似感染暴发预警的原始信息进行查阅、审核和分析反馈,获得直观的实时统计分析图表。经过在京内外数十家医院的测试发现,该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数据传输实时准确,统计概览界面友好,分析要素和内容齐全。结论:首次在军队开发和测试了功能强大的医院感染实时监测和分级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可用于不同类裂军队单位开展队院感染实时监测工作,并将大力促进医院感染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药物临床试验中的管理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120位受试者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对药物临床试验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20位受试者问卷调查满意度结果显示满意率高达86.6%。结论:对用药物临床试验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工作后,对保证受试者的满意度和保证药物临床试验结果的客观、准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信息化网络工具帮助全院医生自觉执行抗生素使用权限,实时监控全院各临床医疗小组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微生物监测情况和医院感染情况.便于管理人员进行实时审批、动态观察、早期指导、监控和回顾性分析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情况。为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医生对手术室护士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11月期间对我院116位临床手术科室医生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并对满意度以及其中的不满意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16位临床手术科室医生问卷调查满意度结果显示满意度达到94.8%;其中护理人员的巡视频率及质量情况是不满意度最高的.结论应加强手术室护士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态度,加大护士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护士的协同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6.
通过信息化网络工具帮助全院医生自觉执行抗生素使用权限,实时监控全院各临床医疗小组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微生物监测情况和医院感染情况,便于管理人员进行实时审批、动态观察、早期指导、监控和回顾性分析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情况。为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解决医院感染实时监测问题,实现感染病例智能化识别与预警,并进行实时干预及反馈,提高监测效率,全面提升医院感染防控水平。方法 采用PDCA设计理念研发医院感染监控系统,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设计并开发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结果 实现了住院患者全程监测、疑似病例智能预警,通过建立信息交互平台,使专职人员与临床医护人员共同参与感染诊断,形成完整的医院感染管理网络系统。结论 通过高效预警机制和临床干预-反馈机制,实现了感染防控的“关口前移”,提高了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监控水平和工作效率,开创医院感染防控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脉搏血氧仪的检测工作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120位患者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对血氧饱和仪检测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20位患者问卷调查满意度结果显示满意率高达94.9%。结论:对血氧饱和仪的临床检测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工作,对保证患者的检测和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手术麻醉信息系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比较我院麻醉科应用手术麻醉信息系统前后麻醉医生麻醉效果、患者满意度及麻醉医生自身满意度。结果手术麻醉信息系统应用后,麻醉科麻醉医生麻醉效果、患者满意度及麻醉医生自身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应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麻醉信息系统应用在麻醉科临床工作中,能有效提高麻醉医生的工作效率,值得各级医院的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门诊病人满意度的若干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祁国华 《中国医院》2004,8(12):68-69
目的分析影响门诊病人满意度的因素.方法对已就诊的病人是否选择医生、未选医生的原因、对医生的满意度、对医院的满意度及对医院不满意的问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选择医生就诊病人的满意度明显高于非选医生组的病人;不同职称医生和不同级别的医院对满意度的影响不明显;医务人员解释简单和服务态度差是影响满意度的主要因素.结论确保医生对每一病人的诊疗时间,提高服务态度是提高门诊病人对医院满意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解决医院感染实时监测问题,实现感染病例智能化识别与预警,提高监测效率,全面提升医院感染防控水平。方法:采用PDCA设计理念,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设计并开发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结果:实现了住院患者全程监测、疑似病例智能预警,通过建立信息交互平台,使专职人员与临床医护人员共同参与感染诊断,形成完整的医院感染管理网络系统。结论:通过高效预警机制和临床干预——反馈机制,实现了感染防控的“关口前移”,提高了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监控水平和工作效率,开创了医院感染防控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医院感染中运用临床微生物检验与监测的临床价值。 方法 抽取本院 2019 年 3 月至 2019 年 11 月收治的80 例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入院时根据 1:1 的形式将全部患者随机的分为对照组( n=40 例)和观察组( n=40 例)两组。 对照组采取常规感染控制,观察组则采取微生物检验和监测进行感染控制。 对两组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 观察组感染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也比对照组高,组间数据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在医院感染中采取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监测,效果满意,可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率,降低医疗纠纷,提高满意度,促进医院发展。  相似文献   

13.
门诊病人满意度的若干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影响门诊病人满意度的因素。方法:对已就诊的病人是否选择医生、未选医生的原因、对医生的满意度、对医院的满意度及对医院不满意的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的结果运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卡方分析检验。结果:选择医生就诊病人的满意度明显高于非选医生组的病人;不同职称医生和不同级别的医院对满意度的影响不明显;医务人员解释简单和服务态度差是影响满意度的主要因素。结论:医院提供病人选择医生的信息和途径,提高病人选择医生率,确保医生对每一病人的诊疗时间,医生耐心细致的解释,提高服务态度是提高门诊病人对医院满意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临床数据中心(CDR),开发医院感染监测管理系统,对院感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分析和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为院感监测和管理提供抓手,确保院感统计上报的及时准确性。方法:采用微软.NET架构设计和开发院感监测管理系统,对感染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动态监测以及可视化分析。结果:通过该系统的建设,使得院感管理由以往的事后上报,转变为事前预防、事中监测以及早期干预,大幅提高了管理执行力,降低了院感发生率。结论:基于临床数据中心的院感信息系统可以实时、动态地监测感染数据,规范医院感染管理,提高院感管理的工作效率,使得医疗质量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5.
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应用信息技术提高感染管理和监控水平成为一种必然趋势。通过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的应用,实现了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全过程的在线、实时监测,感染病例智能化识别与预警,方便了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的早期判别,并能及时推送给医师进行干预,有效采取预防措施,降低了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了医院感染控制质量,为临床的感染控制提供了巨大帮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心脏外科围术期医院感染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心脏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医院感染管理,对照组则按常规工作模式进行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患者对心脏外科医院感染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心脏外科围术期医院感染管理,可以减少住院时间,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和对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熊艳君 《西部医学》2013,25(1):77-78
目的调查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知识的掌握程度,为有针对性的开展院内感染知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和实地检查相结合,对120名在岗的医护人员掌握院感相关知识进行调查。结果医护人员对院内感染知识知晓率低,而且医生、护士对医院感染知识掌握程度不同,护士在职业防护方面优于医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88,P〈0.01)。结论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知识重视不够,职业防护意识不强,故加强医护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和学习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病人对医院工作的反馈信息,加强医院管理,提高病人综合满意度。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003年和2004年门诊和住院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并抽取2003年9月和2004年6月的调查表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病人对医生技术水平的满意率2004年较2003年有所提高;病人对服务态度满意率临床组较医技组、财务组高;病人对营养伙食的满意率低,但2004年较2003年有所提高。结论要提高病人综合满意度,我们必须加强医院管理,综合应用各种管理措施,提高医院整体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查房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医护一体化查房模式应用于临床医生查房,采用问卷调查和抽查的形式对其结果进行评价,收集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医护一体化查房模式应用于临床查房后,医护双方对患者病情的知晓率、患者对健康教育的知晓率、患者满意度、护士专科业务知识掌握率、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较前有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查房模式提高了医护工作配合程度,确保了医疗护理安全;促进了医护患沟通,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及康教育的知晓率;提高了护士的综合能力素质,提升了护士职业满意度;提高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理,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对山西医科大学3所临床教学医院的157名临床医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临床教学医院的临床医生对循证医学的认知和应用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