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雄性大鼠腹腔注射脾组织浸液(4ml/只)1.5小时后,血清睾酮水平明显地较生理盐水处理的对照组高(升高75.8%,P<0.01),这种作用能被连续3天给动物注射吗啡(1mg/100g体重)所阻断,说明其促性腺分泌作用部位可能在下丘脑或下丘脑以上中枢。  相似文献   

2.
<正> 实验观察到,实验性免疫小鼠心电图P—R间期平均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別,以前尚未见此种报道,现将我们的实验方法及结果总结报道于下: 一、材料和方法选用昆明种小鼠:雄性,18—22克,由重庆医科大学动物室提供。将27只小鼠随机分为二组。对照组(13只):腹腔注射(i.p.)与绵羊红细胞(SRBC)等量的生理盐水。免疫组(14只):用5%SRBC免疫小鼠,i.p.0.2ml/只。分二次注射(每次0.1ml/只),间隔三天。第二次免疫三天时,记录小鼠心电图(ECG)。两组动物均用1%水合氯醛i.p.(0.4g/Kg体重)麻醉,注射完麻药后记时间,五分钟时即开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内毒素脂多糖(LPS)联合甲基强的松龙(MPS)建立兔股骨头坏死模型,探讨提高兔存活率的方法.方法 将6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等分为4组:模型组(A组)、庆大霉素组(B组)、庆大霉素+泮托拉唑组(C组)和对照组(D组),每组各16只.A组、B组和C组兔建立股骨头坏死模型:单次经耳缘静脉注射LPS(10 μg/kg);24 h后于臀肌注射MPS(20 mg/kg),共3次,注射间隔24h.D组臀肌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B组和C组于最后1次注射MPS后连续7d以4×104 U/d臀肌注射庆大霉素注射液,C组同时连续7d以40 mg/d臀肌注射泮托拉唑注射液.结果 造模期间A组、B组和C组分别有8只、5只和2只动物死亡,A、B组动物死亡原因主要为呕吐、腹泻、消化道出血等,C组动物死亡原因不明.4组动物的死亡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后一次注射MPS 6周后,3组动物存活率分别为50.0%、68.6%、87.5%.实验期间D组未出现动物死亡.A组、B组和C组存活下来的动物经组织病理学观察均显示造模成功.结论 在建立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期间的同时,应用庆大霉素预防感染和泮托拉唑护胃,可以显著提高实验动物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4.
黄芪对大白鼠外周全血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过去的报导(本刊1988;(4):41),证明黄芪有促进骨髓造血功能的作用。本文观察了黄芪对末梢血液的影响,现报导如下。实验方法 (1)模型组和治疗组以1%环磷酰胺注射液,按0.6ml/100克体重作腹腔注射。治疗组从第二天开始,每天用100%的黄芪注射液2ml/只的剂量作腹腔注射1次,连续给药6天。予防组以同样的剂量和给药方式先用黄芪注射液6次(6天),第7天给环磷酰胺1次。 (2)正常对照组在喂养二天后,先采集尾静脉血作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而后再取尾静脉血一滴作网织红细胞计数。其余三组,在用药结束后,以同样的方法收集实验数据,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医用臭氧对膝关节炎兔关节灌洗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模型对照组(M)、臭氧治疗组(O),每组10只。M、O组分别于造模第1、4天经右膝关节腔内注射1.6%papain溶液0.3ml制备骨性关节炎(OA)模型。造模成功后第3、5天向O组动物右膝关节腔内注射20μg/ml的医用臭氧3ml。末次注射1周后自右膝关节抽取关节灌洗液测定SOD、MDA的含量。结果:与N组相比,M组关节灌洗液中SOD的含量降低,MDA的含量升高;与M组相比,O组关节灌洗液中SOD的含量升高,MDA的含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腔内注射20μg/ml的医用臭氧治疗兔膝骨关节炎的机制可能与增强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6.
离体原头蚴经1%甲苯咪唑药液处理48小时死亡率为50.4%,经152小时,原头蚴全部死亡,对照组死亡率为34%。用O.5%甲苯咪唑悬液对阳性小鼠进行腹腔注射2ml/天,共12次,腹腔内棘球蚴全部萎陷,角皮层变性,生发层坏死,周围有细胞反应。用甲苯咪唑1g/kg饲料(近似50mg/kg bw/d)喂感染棘球蚴小鼠60天、100天,疗效均不彻底,在囊团内有残存活囊。用甲苯咪唑3g/kg饲料(近似150mg/kg bw/d)喂100天,20只鼠腹腔棘球蚴全部萎陷崩溃、囊壁变性坏死,周围有细胞反应。国产甲苯咪唑对动物棘球蚴及原头蚴有直接致死作用。疗效与药量和饲期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常规剂量国产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TA)玻璃体腔内注射对兔视网膜的毒性作用.方法:纯种健康新西兰大白兔48只行玻璃体腔内注射,随机选取24只兔子右眼注射生理盐水0.1ml作为对照A组,该24只兔子左眼注射TA混悬液4mg/0.1ml作为试验B组,其余24只兔子右眼注射去赋形剂的TA0.1ml(去除的赋形剂用生理盐水补足)作为试验C组,其左眼注射从曲安奈德混悬液中分离的赋形剂0.1ml作为试验D组.每只动物于注药前及注药后3天、2周及1月各时间点行双眼FERG检查,检查后处死动物,取出眼球行视网膜光学及电子显微镜检查,观察其结构的改变.结果:各实验组兔眼注药前后FERG b波潜伏期无明显变化,在注药后短时间内有b波振幅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赋形剂组在注药后1月还有b波振幅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光学及电子显微镜观察,赋形剂组在注药后各时间点均有视网膜结构的改变,去赋形剂组以及TA混悬液组只在短时间内有视网膜结构的改变.结论:4mg国产TA兔眼玻璃体腔注射短期内可引起视网膜结构和功能的轻度改变,但这种改变只是暂时性和可逆的,其对视网膜的毒性作用可能主要是由赋形剂引起的.  相似文献   

8.
建立顺铂诱发豚鼠耳聋实验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顺铂诱发豚鼠耳聋模型的制备方法。方法 将动物随机分成三组:1组动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ml/kg·d。2组腹腔注射顺铂2mg/kg·d ;3组腹腔注射顺铂4mg/kg·d。用耳廓反射(PR)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动物听觉反应阈为指标,以动物听觉反应阈上升1 0dB以上者定为听力减退。结果 1组PR和BAEP反应阈用药前后无明显变化;3组动物,用药第6天2 0只豚鼠PR及BAEP反应阈均升高,死亡4只,死亡率占2 0 %,耳聋动物1 6只;2组动物,用药第6天2 0只豚鼠PR及BAEP反应阈升高幅度明显低于3组的动物(P <0 . 0 1 ) ,死亡3只,死亡率占1 5 %。两组间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P >0 . 0 5 )。结论 建立顺铂诱发豚鼠耳聋模型以4mg/kg·d为最适剂量。  相似文献   

9.
山东肿足蕨(Hypodematitum Sinense Iwatsuki)的抗生育作用研究,在前文报告的基础上,继续进行了抗生育作用及初步机理实验,并作了亚急性毒性观察,现简报如下。一、山东肿足蕨小剂量腹腔注射对家兔早期妊娠的影响:妊娠家兔21只,分成二组。自孕1—7天,每天腹腔注射一次。实验组10兔,每兔给50%肿足蕨煎剂0.5ml/kg;对照组11兔,每兔给生理盐水0.5ml/kg。于孕14天时处死家兔,取出子宫,检查有无胚胎形成、胚胎数目及发育情况,结果见表1。  相似文献   

10.
94只豚鼠随机分为6组:脾匀浆腹腔移植组16只,脾匀浆腹膜后移植组16只,脾匀浆门静脉注射肝内移植组16只,脾切除组15只,脾块大网膜内移植组16只,拟手术组15只。术前和术后第3、6、12周各采外周血查Howell-Jolly小体,计算阳性检出百分率。术后3个月对存活的84只动物静注新鲜绵羊红细胞(SRBC),6天后再强化免疫注射一次。于注射前和免疫注射后第11天分别抽心脏血1ml测定抗体效价。结果,脾匀浆各移植组有半数可见存活的脾结节,但无脾功能。大网膜内移植的脾片全部存活并有部分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1.
用12只Rows大鼠,以1.5%DCA-Na 0.05ml/100g体重经胰管逆行注射诱发实验性急性胰腺炎。术前1小时,术后8小时及处死前1小时,6只动物用栀子煎剂各2ml经口灌服,另6只则以生理盐水同样处理。术后24小时所有动物被处死而取胰,另取6只未处理动物作为正常对照。胰腺细胞的膜系统包括细胞总膜,线粒体及溶酶体膜,与DPH孵育后用荧光仪检测。实验显示胰腺炎+盐水组的膜系统的三个部分的荧光偏振度均显著增高,用栀子处理者则与正常相近。结果表明,在胰腺炎早期用栀子治疗有稳定胰腺细胞膜系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兔眼角膜基质内注射两性霉素B的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兔眼角膜基质内注射两性霉素B的安全性,寻找角膜基质内注射两性霉素B的安全浓度.方法 健康家兔20只(40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8眼).A组:角膜基质内注射0.1 ml平衡盐溶液(BSS);B、C、D、E组角膜基质内分别注射0.1 ml浓度为5、10、15、20 μg/0.1 ml的两性霉素B注射液,每4天注射1次,共注射5次.观察角膜透明性、上皮完整性、角膜新生血管生长情况,测鼍角膜厚度,第5次注射后30 d处死动物,行角膜病理组织学检查、内皮细胞活性率测定及角膜内皮超微结构观察.结果 兔角膜基质内注射浓度为5、10μg/0.1 ml的两性霉素B注射液后不影响兔角膜正常生理功能,角膜透明、上皮完整,角膜内皮细胞无异常,与BSS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15、20 μg/0.1 ml浓度组,角膜出现明显水肿,角膜上皮脱落,严重的角膜新生血管长入,与BSS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角膜基质内注射药物可能是一种可选择的、简单易行的给药途经.两性霉素B的药物浓度在5μg/0.1 ml、用量在0.1 ml范围内是安全的;两性霉素B的药物浓度在10 μg/0.1 ml、用量0.1 ml可能安全.角膜基质内注射安全浓度的两性霉素B可能是治疗顽同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一种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人工感染法建立包虫病动物模型。[方法]将藏羊源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悬液1ml(每ml悬液含4000个原头蚴,青霉素1000U,链霉素1000U)注射于50只(25♂♂25♀♀)4周龄ICR小鼠腹腔内,每周测体重与腰围1次;设空白对照组10只(5♂♂5♀♀)。[结果]接种第20天后,动物体重和腰围均高于空白对照组的各项指标;第90天剖检动物,包囊生成率为96%(48/50),人工感染成功率为96%。[结论]绵羊源性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悬液腹腔注射ICR小鼠建立包虫病动物模型的方法可为包虫病的防制研究工作提供简便、可靠和实用的实验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4.
任彦新  马景学  卫玉彩  王悉颖 《疑难病杂志》2010,9(12):907-910,F0003
目的观察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与丝裂酶素C(MMC)联合应用在动物青光眼滤过手术中的抗增殖作用。方法将40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4组:A组为空白对照组,B组为标准对照组,将浸有0.2 mg/ml MMC棉片置于巩膜下5 min;C组为t-PA组,术毕前房注射250μg/mlt-PA 0.1 ml,术后1、3天球结膜下各注射0.3 ml;D组为t-PA联合MMC组,术中将浸有0.1mg/ml MMC的棉片置于巩膜瓣下5min,术毕前房注射200μg/ml t-PA 0.1 ml,术后1、3天球结膜下各注射0.3 ml。术后观察滤过道开放、滤过道新生胶原纤维生成情况及增殖细胞数量。结果 HE染色显示,D组滤过道开放比率较A、B、C组高。Masson三色染色显示,D组滤过道处的胶原较A、B、C组少且疏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术后观察各时间点,D组PCNA表达较A、B、C组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A和较低浓度MMC在青光眼滤过手术中联合应用,其抗增殖能力较强,有望成为一种有效的抗青光眼术后瘢痕形成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监测局部无水乙醇注射(PEI)前后兔血清AST、ALT、ADH及兔肝组织ADH、ALDH变化,探讨PEI后酒精是否通过肝脏酶学水平引起肝损伤,以对PEI的安全性进行实验分析。方法家兔20只,随机分为三组:注射无水乙醇1ml组(A组,8只);注射无水乙醇2ml组(B组,8只);不做任何处理的空白对照组(C组,4只)。B超引导下在兔肝内单点单次注射规定剂量无水乙醇,在PEI后1、3、7、14天处死A、B组动物各2只,C组1只。在PEI前及PEI后1、3、7、14天清晨分别取耳缘静脉血测定血清ALT、AST及ADH。处死动物后,取注射坏死灶边缘(0cm)、距离坏死灶1cm处(1cm)及非注射肝叶(Xcm)肝组织0.1g匀浆后测组织ADH、ALDH活性。结果 B组PEI后1天血清ALT、AST、AST/ALT较A、C组明显增加(P<0.05);A、B组血清ALT、AST、AST/ALT在PEI前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ALT、AST随时间推移而降低;肝组织ADH及ALDH在不同时点活性有差异。结论 PEI在肝脏酶学水平对兔肝细胞造成损伤,其损伤程度与酒精注入量有关,剂量越大对兔肝损伤越大;其损伤具有时间性和一定空间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复制动物实验性胃溃疡模型,研究胃舒康的药效学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①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以胃舒康混悬液(7.5g/kg、3.75g/kg)灌胃,每天1次,共7天。末次灌胃后腹腔注射冰醋酸每只0.2ml,记录各组小鼠扭体反应的潜伏期和扭体反应次数。②将小鼠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以胃舒康混悬液(7.5g/kg、3.75g/kg)灌胃,每天1次,连续7天。末次灌胃后腹腔注射利血平(10ml/kg)复制胃溃疡模型,观察胃舒康混悬液对胃溃疡的保护作用。结果 胃舒康混悬液能延长小鼠扭体反应的潜伏期和减少扭体反应的次数,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利血平型胃溃疡可显著降低溃疡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胃舒康混悬液对实验性小鼠具有镇痛作用和胃粘膜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无花果水提取液对环磷酰胺诱发微核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无花果水提取液对环磷酰胺诱发微核的拮抗作用。方法将70只小鼠(♂♀各半)随机分为5个不同浓度实验组(400mg/ml、200mg/ml、100mg/ml、50mg/ml、25mg/ml),1个蒸馏水对照组和1个环磷酰胺阳性对照组,灌胃,1次/d,连续5d,5个浓度组和阳性对照组分别于第4天,第5天腹腔注射环磷酰胺(30mg/kg)于第1次注射后30h后处死小鼠,摘眼球取血,采用小鼠淋巴细胞微核试验,观察无花果水提取液对环磷酰胺诱发的微核率的影响。结果在50~200mg/ml的浓度范围内无花果水提取液能降低环磷酰胺诱发的外周淋巴的微核率(P<0.05)。结论无花果水提取液有拮抗环磷酰胺诱发微核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康庄 《卫生职业教育》2003,21(10):86-86
1实验方法1.1致敏剂的制备这项实验是用易于取材的鸡蛋清做为致敏抗原,为增强致敏效果加入由石蜡油和吐温80混合而成的佐剂。蛋清与佐剂以1:1比例混合制成制敏剂,再加入与致敏剂相同量的蒸馏水加以稀释,以便注射。1.2动物的选择选15~18克健康无疾病的小鼠,雌雄随机选用,这样的选用方法可观察到各年龄段的鼠能否都出现过敏症状,抗过敏药的效果是否相同。1.3实验过程选好鼠后在每只鼠背部皮下注射抗原剂溶液0.2ml,放入饲养箱常规食物饲养(致敏剂放入冰箱0~4℃保存)。13~15天后使用原致敏剂给每只鼠从腹腔注射0.2ml,并随机分成2组放入烧杯中…  相似文献   

19.
焦扬 《实用医技杂志》2001,8(10):772-772
<正> 1.病例介绍 患者,女,年龄30岁。因涂抹防晒霜致前胸及双上肢出现皮肤瘙痒、红疹一天于2001年6月20日就诊。给予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ml,50%葡萄糖20ml稀释后静脉推注。15分钟推入2/3液体时突然出现恶心、心悸、口唇苍白、呼吸急促、精神萎靡。查体:P130次/分,R30次/分,P65/35mmHg,神志模糊,四肢厥冷,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口唇发绀,心率130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及病理性杂音,双肺呼吸音减弱,未及罗音。诊断为过敏性休克。立即停止注射,并给予1∶1000肾上腺素2mg肌肉注射,地塞米松10mg静脉注射,非那根25mg肌肉注射,并给予10%葡萄糖500ml维  相似文献   

20.
李国才  招伟贤 《广东医学》2007,28(10):1592-1594
目的 观察老年大鼠被氯胺酮(KTM)麻醉后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变,同时应用复方麝香注射液(SX),以观测其对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外周血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方法 将28只老年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7只,G1:对照组,第1天:生理盐水(NS)4 ml/kg腹腔注射,第2~6天:无药物处理;G2:第1天:KTM(50 mg/ml)4 ml/kg,腹腔注射,第2~6天:生理盐水4 ml/(kg·d)腹腔注射;G3:第1天:KTM 4 ml/kg腹腔注射,第2~6天:SX 2ml/(kg·d)腹腔注射;G4:第1天:KTM 4 ml/kg腹腔注射,第2~6天:SX 6 ml/(kg·d)腹腔注射.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大鼠学习记忆的变化,双抗体夹心法(ELISA)测定血清IL-6,TNF-α水平.结果 氯胺酮麻醉可使老年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并伴随IL-6和TNF-α的升高,SX能对此种下降有一定改善作用,以较大剂量效果显著(P<0.05).结论 老年大鼠氯胺酮腹腔注射麻醉后,学习记忆能力的下降与免疫炎性损伤有关;复方麝香对此种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具有一定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