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泽泻为常用中药,目前我国的商品泽泻主要有"建泽泻"(福建泽泻、江西泽泻)、"川泽泻"(四川泽泻)和"广泽泻"(广西泽泻)。《中国药典》曾分别收载泽泻科植物泽泻Alisma plantago-aquatica和泽泻A.orientale作为泽泻药材的基原。不同商品泽泻的原植物是否相同、是哪种,是长期以来有争议的问题。该研究的目的是明确不同商品泽泻的植物来源,为2020年版《中国药典》中泽泻来源项的修订提供参考依据。作者对古代本草文献中泽泻的原植物形态、分布等资料进行了梳理;到产地进行原植物调查,收集代表性原植物的花、果实与泽泻和东方泽泻的分类特征进行比较;对不同产地的典型药材进行性状比较;对3个主产区8个种植区域的39份泽泻叶片进行DNA条形码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泽泻和东方泽泻在花、果实等植物形态特征上的差别及ITS2序列中第247位的碱基差异(A/T),可对不同产地泽泻的原植物进行区分。商品"建泽泻"的主要原植物为东方泽泻,"川泽泻"和"广泽泻"的主要原植物为泽泻。经过本草考证、植物形态特征对比及DNA条形码鉴定并结合目前商品泽泻的实际情况,建议2020年版《中国药典》中泽泻的来源项修订为"泽泻科植物东方泽泻Alisma orientale(Sam.) Juzep.或泽泻Alisma plantago-aquatica Linn.的干燥块茎"。  相似文献   

2.
为了比较不同产地泽泻的质量差异,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对37批泽泻药材与30批泽泻饮片进行测定,分别建立其特征图谱,并测定其中8个萜类成分的质量分数。采用相似度评价、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对样品数据进行分析。泽泻特征图谱中呈现3个主要特征峰,以23-乙酰泽泻醇B(S)为参照物峰,泽泻烯醇和泽泻醇B的相对保留时间分别为0.55,0.77。利用泽泻醇B与23-乙酰泽泻醇B的峰面积及其比值可以区分泽泻的产地。含量测定及PCA和PLS-DA结果表明,泽泻样品按产地可明显分成"建泽泻"(福建泽泻、江西泽泻)、"川泽泻"(四川泽泻、湖北泽泻)和"广泽泻"(广西泽泻)3类。不同产地泽泻中各成分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泽泻醇A和24-乙酰泽泻醇A在"广泽泻"中的含量显著高于"建泽泻"和"川泽泻"(P<0.000 1);"川泽泻"中泽泻醇B、泽泻醇C等成分的含量显著高于"建泽泻"(P<0.000 1)。该研究建立的特征图谱结合萜类成分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不同产地泽泻化学成分的含量及比例关系存在显著差异,但成分的数目和种类基本一致。研究结果阐明了泽泻的产地差异及其成分特征,可为泽泻药材、饮片的鉴别及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黄锦芳  李小艳  黄小强  吴婷婷  许文  吴水生 《中草药》2016,47(23):4160-4165
目的研究泽泻中6种主要三萜成分(泽泻醇A、24-乙酰泽泻醇A、泽泻醇B、23-乙酰泽泻醇B、泽泻醇F和24-乙酰泽泻醇F)及其组分配伍对体外抗草酸钙结石的作用。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法设计不同泽泻三萜组分配伍组,应用标准钙离子种晶技术分别检测不同配伍组对草酸钙结晶生长的抑制指数。结果 6种成分及其不同比例配伍组溶液均能抑制草酸钙晶体生长(P0.05),其中泽泻醇A-24-乙酰泽泻醇A-泽泻醇B-23-乙酰泽泻醇B-泽泻醇F-24-乙酰泽泻醇F(2.2∶3.8∶1∶3.5∶2.2∶1)组分配伍时体外抑制草酸钙结石效果最佳(P0.05),抑制指数为188.29%。结论泽泻三萜成分是泽泻抑制草酸钙结晶的重要药效物质基础,泽泻醇A、24-乙酰泽泻醇A、泽泻醇B、23-乙酰泽泻醇B、泽泻醇F和24-乙酰泽泻醇F均具有体外抑制草酸钙结石生长的作用,且6种成分合用作用更强,其最佳组分配比为泽泻醇A-24-乙酰泽泻醇A-泽泻醇B-23-乙酰泽泻醇B-泽泻醇F-24-乙酰泽泻醇F(2.2∶3.8∶1∶3.5∶2.2∶1)。  相似文献   

4.
泽泻为泽泻科植物泽泻Alisma orientail(Sam.)Juzep.的干燥块茎,主要有建泽泻、江泽泻、川泽泻三大类,以产于福建建瓯、建阳及江西广昌等地的"建泽泻"为地道产品[1].泽泻所含的泽泻醇A24-乙酸酯和泽泻醇B23-乙酸酯为主要活性成分,也是其质量控制的主要指标[2].  相似文献   

5.
该文通过UPLC-Q-TOF-MS指认了泽泻水提物中核苷、氨基酸等10个成分。首次建立了泽泻药材中核苷类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结合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比较核苷类成分在不同产地泽泻药材中的差异。同时首次建立泽泻药材中5种主要核苷(胞苷、尿苷、腺嘌呤、鸟苷、腺苷)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显示,川泽泻与建泽泻的相似度在0.96以上,广泽泻相似度小于0.87;聚类分析中川泽泻与建泽泻聚为一组,广泽泻聚为另一组,提示在核苷类成分上川泽泻与建泽泻较为相似,与广泽泻差异较大。含量测定结果显示,川泽泻与建泽泻上述5种成分质量分数总和为0.81~1.30 mg·g^-1,广泽泻为0.35~0.50 mg·g^-1。在川泽泻与建泽泻药材中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鸟苷>胞苷>尿苷>腺嘌呤>腺苷;在广泽泻中依次为尿苷>腺嘌呤>鸟苷>胞苷>腺苷。川泽泻与建泽泻中上述5种化合物的含量均高于广泽泻;川泽泻与建泽泻相比,除腺嘌呤外,均为川泽泻略高于建泽泻。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泽泻药效物质及药材质量的全面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种质与生态环境对泽泻块茎密度的影响。方法将建泽泻与川泽泻种子同年交叉在四川和福建两地种植,得到福建产建泽泻、川泽泻,四川产川泽泻、建泽泻共四种样品,测定四样品的密度。结果产于原产地的建泽泻与川泽泻密度高于交叉种植的同类产物。结论种质与生态环境是影响泽泻地道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泽泻不同种质资源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泽泻种质资源的种质特性,为泽泻地道性研究及实施泽泻GAP生产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方法:在对不同来源的种质进行引种栽培的基础上,观察研究其生物学特性与植株特征及其品质,连续3年品质试验及专题研究.结果:建泽泻、川泽泻和江西泽泻3种泽泻种质问的生物学性状、植株特征及药材品质等具有显著差别.结论:建泽泻与江泽泻是同种植物,原植物都是东方泽泻Alisma orientalis,而与川泽泻属同属不同种的植物,川泽泻原植物是泽泻A.plantagoaquatica.  相似文献   

8.
泽泻 日本药典中所记载的泽泻是泽泻科植物Alisma orientale Juzepczuk的块茎,通常要去掉外皮。泽泻是生长在东亚沼泽地的一种野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中国四川省产的川泽泻和福建省产的建泽泻与日本产泽泻的形状不同,但为同一基原植物。过去日本各地均产泽泻,其中尤以仙台泽泻为上品。现在日本主要在长野县和  相似文献   

9.
泽泻炮制过程中23-乙酰泽泻醇B的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云枫  朱玉岚  彭国平 《中草药》2006,37(10):1479-1482
目的分析泽泻中三萜类成分在炮制加工过程中的变化。方法采用超临界流体色谱分离技术(SFC)及HPLC测定方法,对泽泻加工炮制前后的三萜类成分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在泽泻药材加工成生泽泻饮片的烘干(70℃)过程中,有少量23-乙酰泽泻醇B转化成了24-乙酰泽泻醇A和泽泻醇B;而在泽泻盐制(190~200℃)及麸制(160~170℃)过程中,23-乙酰泽泻醇B则大量转化为24-乙酰泽泻醇A和泽泻醇B,两者又进一步转化成了泽泻醇A。结论在高温炮制过程中,泽泻药材中三萜类主成分23-乙酰泽泻醇B出现两条转变途径,一条是氧环开裂并重排生成24-乙酰泽泻醇A,进一步脱乙酰基转化成泽泻醇A;另一条是先脱乙酰基生成泽泻醇B,继而氧环开裂转化成泽泻醇A。  相似文献   

10.
泽泻饮片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泽泻炮制饮片的质量控制指标可行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泽泻饮片中24-乙酰泽泻醇A和23-乙酰泽泻醇B的含量;采用照相机和Adobe Photoshop软件获取饮片外观信息,评判不同产地泽泻炮制饮片的色泽差异。结果:各炮制饮片中24-乙酰泽泻醇A和23-乙酰泽泻醇B总量均大于0.08%,泽泻饮片色泽均匀性在10~2.5,泽泻饮片色度差在2~8个色度单位。结论:所选质控指标可反映泽泻饮片的内在质量,可用于中药泽泻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泽泻生态种植现有模式的总结,以期为泽泻生态种植推广应用提供借鉴手段。方法:采用实地调研和文献调研的方法,对泽泻生态种植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总结了适宜泽泻生长的土壤、气候因子;提炼了水稻与泽泻轮作、莲与泽泻轮作,莲田与泽泻套作三种主要模式的种植方法;分析了这三种模式的生态优势;阐明了泽泻轮作、套作技术生态种植特点与原理。结论:水稻与泽泻轮作模式是泽泻最主要的生态种植方式,但其生态价值要低于莲与泽泻轮作或套作模式。因此,在泽泻和莲产区,建议实施莲与泽泻轮作或套作模式,以获得较高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2.
泽泻为泽泻科植物泽泻A lisma orientalis(Sam.)Juzep.的干燥块茎。"建泽泻"和"川泽泻",是人们公认的地道药材。泽泻中含有的化学成分以萜类化合物为主,其中所含的三萜类化合物为其降血脂的活性部位,故质量评价一般均采用三萜类化合物作为其指标性成分。药用泽泻有生泽泻、盐泽泻、麸炙泽泻3个主要品种。《中国药典》2010版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泽泻有明显的利尿,抑制肾结石形成,降血压,降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脂肪肝,抗肾炎活性和调节免疫等作用。  相似文献   

13.
泽泻性寒,味甘、淡,归肾、膀胱经,具有利水渗湿、泄热之功效。古代泽泻经盐炒、麸炒、土炒等炮制后,水溶性煎生物较生品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尤以盐制品为高,利于有效成分煎出。现代炮制主要包括生泽泻、清炒泽泻、麸炒泽泻、土炒泽泻及盐炙泽泻等,最常用为麸炒泽泻和盐泽泻,泽泻生品以利水渗湿为主,麸炒泽泻以渗湿和脾、降浊生清为主,盐炙泽泻引药下行,增强滋阴泻热及利尿作用。泽泻无明显副作用,少数出现轻度食减退、嘈杂、肠鸣、腹泻等胃肠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比较泽泻饮片麸炒、盐炙、土炒、酒炙炮制前后14种三萜类成分的含量,探讨泽泻及其不同炮制品的利尿作用。方法采用超高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PLC-MS),色谱柱为Waters CORTECS UPLC C18(2.1 mm×100 mm,1.6μ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单四级杆质谱采用正离子SIR模式,测定泽泻生品和炮制品饮片中16-羰基-23-乙酰泽泻醇A、16-羰基-24-乙酰泽泻醇A、泽泻醇C、泽泻醇F、23-乙酰泽泻醇C、泽泻醇L、24-乙酰泽泻醇F、泽泻醇A、23-乙酰泽泻醇A、24-乙酰泽泻醇A、泽泻醇G、泽泻醇B、23-乙酰泽泻醇B、11-去氧泽泻醇B共14种三萜类成分的含量,探讨泽泻炮制过程中化学成分含量变化;采用水负荷大鼠代谢笼法,比较泽泻炮制前后的利尿作用。结果经方法学验证,所建立UPLC-MS同时测定泽泻饮片中14种三萜类成分的方法符合分析要求。与生品比较,泽泻炮制品化学成分最主要的变化是泽泻三萜类24、25位环氧环发生开环转化,23-乙酰泽泻醇B、泽泻醇B、11-去氧泽泻醇B和23-乙酰泽泻醇C含量下降,而泽泻醇A类化合物含量升高,且盐炙泽泻的化学成分转化最为明显。动物实验结果显示:生品组和各炮制品组1 h尿量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增加,且利尿效应酒炙品>土炒品>麸炒品>盐炙品>生品;生品组和盐炙品组2 h尿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酒炙品组、土炒品组、麸炒品组尿量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增加,且利尿效应酒炙品>土炒品>麸炒品。结论本研究建立的UPLC-MS测定泽泻生品及不同炮制品中化学成分含量方法准确、快速。泽泻炮制后化学成分发生明显变化,泽泻经酒炙、土炒和麸炒后较生品利尿作用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种子与生态环境对泽泻药材品质的影响。方法将建泽泻与川泽泻种子交叉在四川与福建两地种植,以23-乙酰泽泻醇B为指标,测定建建、建川、川建、川川四个样品的块茎密度与指标性成分含量。结果产于原产地的建泽泻与川泽泻密度高于交叉种植的产物;23-乙酰泽泻醇B含量分别呈现川川〉川建〉建建〉建川的变化。说明建泽泻与川泽泻有其适宜的生态环境,种质差异与异地种植明显影响23-乙酰泽泻醇B含量。  相似文献   

16.
HPLC-ELSD法鉴别泽泻药材饮片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建立泽泻药材饮片的鉴别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ELSD),色谱柱:Macherey-NagelC18柱(250mm×4mm,10μm);柱温:室温;流动相:乙腈-水(4∶1);流速:0.5mL/min;ELSD气体流速:2.25L/min;漂移管温度:70℃。结果在地道的建泽泻饮片中,含有泽泻醇A24-乙酸酯和泽泻醇B23-乙酸酯;市售泽泻饮片中,只含有泽泻醇A24-乙酸酯;而泽泻对照药材中,只含有泽泻醇B23-乙酸酯。该法可清楚区分地道建泽泻饮片、泽泻对照药材和市售泽泻药材饮片。结论该法简单易行,是鉴别泽泻药材饮片有效、实用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7.
泽泻降糖活性提取物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研究泽泻Alisma orientalis根茎具降糖活性的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用泽泻水、醇提物干预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胰岛素抵抗模型,从整体上观察泽泻提取物对小鼠糖耐量的影响,然后采用硅胶、ODS、制备液相等分离方法对具有降糖活性的醇提物进行分离,通过核磁共振和质谱等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对于高脂饲喂小鼠胰岛素抵抗模型,泽泻水、醇提物均可改善糖耐量。进一步从泽泻醇提物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谷甾醇(1)、棕榈酸(2)、十七烷酸(3)、二十烷酸(4)、11-去氧泽泻醇B(5)、23-乙酰泽泻醇B(6)、23-乙酰泽泻醇C(7)、泽泻醇B(8)、24-乙酰泽泻醇A(9)、泽泻醇G(10)、24-乙酰泽泻醇F(11)、泽泻醇L(12)、泽泻醇C(13)、泽泻醇F(14)、泽泻醇A(15)、16-羰基-24-乙酰泽泻醇A(16);其中9种三萜类成分具有促进Hep G2细胞葡萄糖摄取活性。结论化合物3、4为首次从泽泻中分离得到,泽泻水、醇提物均可改善高脂诱导小鼠胰岛素抵抗,泽泻三萜类成分可能是其降糖药效物质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泽泻中泽泻醇A的提取收率。方法:采用硅胶柱和HPLC制备色谱分离技术,从泽泻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4-乙酰泽泻醇A及其异构体,通过碱降解的方法得到泽泻醇A,根据色谱和光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泽泻乙醇提取物中制备泽泻醇A的转化收率为0.14%。结论:与传统工艺相比,收率提高近70倍,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泽泻醇A制备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泽泻薄层色谱鉴别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泽泻为泽泻科植物泽泻Alisma orientalis(Sam·)Juzep·的干燥块茎。药理研究表明,泽泻具有利尿、降血脂、抗脂肪肝等作用[1]。现代研究发现,泽泻中的化学成分以萜类化合物为主,另含生物碱、黄酮类等多种成分[2]。药典中泽泻项下的鉴别方法为显微鉴别,但显微鉴别法难以全面反映泽泻的内在质量及化学成分特征。作者以泽泻中的萜类化合物为研究对象,用薄层色谱法对不同产地的泽泻药材与饮片进行了TLC图谱鉴别研究。1仪器与试药岛  相似文献   

20.
泽泻品种的本草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泽泻的本草学研究,考证其基源、产地和品种.方法 系统查阅古今中医药典及有关文献.结果 古代本草文献中所记载的药用泽泻品种与现代文献基本相符.结论 川泽泻为古文献中记载的汉中泽泻,药典收载的泽泻品种为古文献中的东方泽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