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比较复杂老年肱骨近端骨折行PHILOS钢板内固定与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适应证、手术技巧以及早期随访疗效.方法 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对81例肱骨近端骨折分2组治疗:PHILOS钢板组46例与人工肱骨头置换组35例.比较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应用术后VAS疼痛评分、肩关节上举活动度、肩关节Constant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评估治疗结果.结果 PHILOS钢板组平均随访12.8个月,人工肱骨头置换组平均随访12.4个月.平均手术时间PHILOS钢板组(76±16.3)min,人工肱骨头置换组(81±12.1)min (P>0.05);平均手术出血量PHILOS钢板组(126±34.4)ml,人工肱骨头置换组(118±38.3)ml (P>0.05);肩关节活动度前屈上举PHILOS钢板组(116°±34.6°),人工肱骨头置换组(94°±29.9°),(P<0.05);VAS疼痛评分PHILOS钢板组(2.1±1.2),人工肱骨头置换组(1.9±1.3),(P>0.05); 肩关节Constant评分PHILOS钢板组(85.7±12.1),人工肱骨头置换组(74.2±11.3),(P<0.05);并发症发生率PHILOS钢板组15.2%,人工肱骨头置换组0 (P<0.05).在肩关节活动度、肩关节Constant评分方面PHILOS钢板组明显优于肩关节置换组,但PHILOS钢板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多于人工肱骨头置换组.结论 对于老年3部分与4部分肱骨近端骨折应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骨折移位及粉碎程度、肱骨头的血供破坏情况、骨质疏松程度以及患者的意愿等决定治疗方法 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人工肱骨头假体置换与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老年Neer三、四部分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骨与创伤外科收治的60岁以上老年Neer三、四部分肱骨近端骨折患者7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置换组和内固定组,分别为32例、38例。比较2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住院时间、术后Neer评分、术后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置换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优良率、术后Neer评分与内固定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换组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较内固定组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置换组和内固定组生活质量评分在治疗后均明显上升,且置换组上升幅度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换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内固定组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肱骨头假体置换与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均可有效治疗老年Neer三、四部分肱骨近端骨折,但人工肱骨头假体置换术后并发... 更多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研究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治疗疗效。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150例,随机分配到两组,分别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法与AO骨折切开复位法,于术后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4个月进行随访,比较Constant Functional Score 评分、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等。结果实验组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多,且存在统计学极显著性差异( P<0.01),术后Constant Functional Score 评分及肩关节评分也优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差异(P<0.01),实验组发生并发症2例,不良反应2例。对照组发生并发症8例,不良反应13例。两组患者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更快的恢复髋关节功能以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老年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3种不同手术方法的疗效。方法68例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患者,分别采用三叶草钢板内固定(46例)、交锁髓内钉内固定(12例)、人工肱骨头置换(10例)治疗。对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愈合时间、功能恢复情况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三叶草钢板内固定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显著少于人工肱骨头置换组(P值均<0.05),而术后功能锻炼开始天数显著长于人工肱骨头置换组(P<0.01);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功能锻炼开始天数均显著少于三叶草钢板内固定组(P值均<0.01)。三叶草钢板内固定组头静脉损伤6例,骨折畸形愈合3例,术后开始功能锻炼较晚导致肩关节功能障碍5例;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组有2例出现畸形愈合,其中1例导致肩关节功能障碍;人工肱骨头置换组1例由于术中操作不当导致腋动脉伴臂丛神经损伤,另有2例术中出现头静脉损伤。人工肱骨头置换组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组术后疗效评定均为满意,仅三叶草钢板内固定组为不满意。结论三叶草钢板内固定应避免广泛软组织剥离,植骨可避免骨折复位的丢失;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对软组织损伤少,结合有限切开螺钉固定重建肱骨头可避免畸形愈合;提高人工肱骨头置换技术可获得无痛关节。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人工肱骨头置换术与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8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5例)和对照组(n=43例),观察组实施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实施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CMS)、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4.2±4.3)d、(169±25)mL、(9.2±1.5)cm、(68.3±7.2)min、23.26%,观察组分别为(10.1±3.1)d、(195±27)mL、(13.7±2.3)cm、(87.5±6.8)min、11.1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术后引流量、CMS和临床疗效上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对患者肩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在黄石爱康医院进行治疗的66例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3例实施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观察组33例实施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Constant-Murley评分、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实施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安全有效,可改善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及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针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2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使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使用传统钢板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82.61%),明显高于对照组(69.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及活动度评分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无螺钉松动及钢板断裂发生,3例出现肩关节活动受限,并发症发生率为6.52%(3/46);对照组患者术后2例发生螺钉松动,3例发生肩关节活动受限,并发症发生率为10.87%(5/46);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治疗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固定稳定可靠,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且具有防止复位丢失和骨折愈合快的特点,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与肩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0年1月至2012年8月期间骨科住院部骨质疏松性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患者72例,其中40例行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固定组),32例患者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置换组),全部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方法的疗效、肩关节功能恢复状况。结果不同治疗方式在优良率、ASES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现为置换组患者的术后优良率、ASES评分与VAS评分分别为:93.75%、(92.1±5.8)分、(2.8±0.6)分,均显著高于固定组的82.50%、(76.3±5.2)分、(6.9±2.1)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换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与术后引流量也显著优于固定组(P<0.05);置换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状况更佳,Mallet评分明显优于固定组(P<0.05),且置换组无血管、神经损伤与感染等并发症的出现。结论骨质疏松性复杂肱骨近端骨折人工肱骨头置换术疗效显著,手术创伤小,术后肩关节恢复良好及并发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贾鹏  赵栋  王志强 《重庆医学》2013,(29):3541-3543
目的探讨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者22例(Ⅰ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者18例(Ⅱ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Constant-Murley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Ⅰ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Ⅱ组(t=-3.470,P=0.00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Constant-Murle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4.907,P=1.775;t=-7.919,P=1.458;t=-0.890,P=0.379)。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结论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疗效确定,安全性高,而且术中出血量较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PH)固定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在治疗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Neer三部分骨折20例,Neer四部分骨折18例。采用切开复位LPPH内固定术27例(LPPH组),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11例(人工肱骨头组),术后肩关节功能评估采用Neer评分系统进行评估,比较两组间临床疗效。结果术后随访(15.7±6.4)个月,LPPH组Neer评分为(85.4±8.5)分,人工肱骨头组Neer评分为(88.7±6.2)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PPH组优良率为77.8%,人工肱骨头组优良率为81.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PPH固定和人工肱骨头置换都是用于治疗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有效方法,两者在治疗效果上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严重肱骨近端病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3年1月80例高龄严重肱骨近端病患按随机数字表均分为两组。研究组使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对照组采用微创PHILOS钢板内固定术。术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肩关节活动、功能评分。结果研究组在临床治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肩关节活动、功能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严重肱骨近端病患具有愈合快、术后并发症少、肩关节活动、功能情况较好的优点,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分析肱骨近端内锁定系统(PHILOS)自锁钢板与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HP)治疗成人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6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按照国际内固定研究学会(AO/ASIF)成人肱骨近端骨折分类标准(AO11.A1-3.B1-3.C1-3),分别应用PHI-LOS自锁钢板或LPHP两种内固定方式治疗。采用ASES肩关节评价标准测定肩关节功能,统计学比较两组疗效。术后38例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12.5个月。结果:3个月显示骨折愈合,PHILOS自锁钢板组15例、LPHP组14例;6个月显示骨折愈合,PHILOS自锁钢板组18例、LPHP组17例;1年均全部达骨性愈合。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康复(ASE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成人肱骨近端骨折应用PHILOS自锁钢板与LPHP均能解剖复位、坚强固定、早期活动,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三角肌胸大肌间隙与经三角肌入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5月至2013年5月收集的53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其中经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结合普通解剖钢板(经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组)24例,经三角肌入路结合锁定钢板(经三角肌入路组)29例。对切口长度、术后疼痛评分、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关节功能评价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6.3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72 h 平均疼痛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1个月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肩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组出现切口延迟愈合2例,螺钉松动3例,肱骨头内翻4例,肱骨头坏死2例,并发症发生率45.8%;经三角肌入路组出现螺钉切割2例,肱骨头内翻2例,并发症发生率13.8%;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三角肌入路结合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创伤小,疼痛轻,术后并发症少,近期临床疗效好于经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结合普通解剖钢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肱骨近端锁定内固定系统(proximal humerus internal locking system,PHILOS)、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ocking proximal humerus plate,LPHP)对于肱骨近端复杂骨折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作者医院2010-07/2012-07月收治的92例老年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PHILOS组、LPHP组,每组各46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与LPHP组相比PHILOS组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相对少,骨折愈合时间短,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症状改善,日常生活逐渐恢复,关节活动能力提高;PHILOS组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LPHP组(P〈0.01);PHILOS组治愈率为97.83%高于LPHP组的80.43%(χ2=7.1805,P〈0.01);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具无统计学意义(χ2=1.0110,P=0.3417)。结论 PHILOS与LPHP相比骨折愈合时间短、患者术后疼痛减轻、运动功能恢复快,且治愈率高;对于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骨折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38例肱骨近端骨折的患者采用Neer分类,二部分骨折23例,三部分骨折10例,凹部分骨折5例。其中18倒二部分骨折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5例二部分骨折及6例三部分骨折采用有限切开复位三叶草钢板内固定;4例三部分骨折及2例四部分骨折采用切开复位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剖定;3例四部分骨折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后进行早期合理的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5—40个月,平均20.1月。所有行内固定术者骨折均愈合,无发生畸形愈合。愈合时间为6-10周。平均8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者,未出现段体松动等并发症。对术后所有患肩功能采用Michael Reese医疗中心评分标准进钉评估,其中优良率86.84%。结论:通过术前对患者的骨折情况进行充匀的评估,选用合迫的手术方莱,术后给予积极合理的功能锻炼,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人工肩关节置换术(artificial shoulder joint replacement,ASJR)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LPHP)对肱骨近端骨折(proximal humeral fractures,PHF)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连续选择2012年6月—2015年6月入院首次诊断为PHF的患者共96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2组,对照组45例选择LPHP,观察组51例选择ASJR,对比临床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2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Neer功能评价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0.6% vs. 48.9%,P<0.05);观察组的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内收、外旋、内旋角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96.2±4.3)° vs. (93.4±4.0)°,(38.4±5.0)° vs. (35.6±4.5)°,(90.5±4.6)° vs. (87.4±4.1)°,(34.4±2.2)° vs. (32.6±2.3)°,(33.0±2.4)° vs. (31.8±2.3)°,(56.6±8.2)° vs. (50.9±8.0)°,P均<0.05]。观察组的远期并发症(肩关节炎、废用性萎缩和再发骨折)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8% vs. 22.2%,P<0.05)。 结论 ASJR治疗复杂PHF可明显改善关节功能,且有效减少了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在Neer4部分肱骨近端骨折中的治疗价值。方法将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ll例Neer4部分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并与同期采用锁定钢板治疗8例类似患者作比较,采用Neer疗效评分系统评价疗效。结果人工肱骨头置换的11例患者均能完成主动穿衣、梳头、系腰带、摸背等日常生活动作。疗效优4例、良5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81.8%。随访中未发现神经损伤、伤口感染、假体松动及肩部肌肉明显萎缩等严重并发症产生,仅有2例主诉偶有肩痛或侧卧时患肩疼痛。而8例采用锁定钢板治疗的患者的疗效分别为优0例、良3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10,P=0.048);而Neer总评分肱骨头置换组明显高于锁定钢板组(t=5.200,P=0.000):8例采用锁定钢板治疗患者出现2例肱骨头无菌性坏死,1例伤口不愈合,其并发症发生率37.5%,明显高于肱骨头置换组(X^2=4.898,P=0.027)。结论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少,且疗效优于锁定钢板治疗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测量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肱骨头纵轴长度,并评价AO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系统(proximal humerus internal locking osteosynthesis system,PHILOS)结构螺钉的置入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7 年1 月至2014 年2 月使用PHILOS接骨板治疗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117 例,根据性别分组分别测量肱骨头纵轴长度,根据术后肩关节正位X线片评价结构螺钉的置入情况并计算结构螺钉的置入率。结果:入选患者117例,男性40例,女性77例;男性患者肱骨头纵轴长度为(47.64±3.44) mm,支撑螺钉置入率为52.5%;女性患者肱骨头纵轴长度平均为(42.46±3.21) mm,支撑螺钉置入率为32.5%,男性组与女性组在肱骨头纵轴长度和结构螺钉置入率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HILOS接骨板用于肱骨近端骨折治疗,结构螺钉置入率低,特别是女性,可以在中国人解剖学数据基础上予以改良。  相似文献   

19.
黄斌 《中国现代医生》2012,(32):148-149
目的观察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将笔者诊治的54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行传统钢板内固定治疗,治疗组30例行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内固定断裂、松动、肱骨头坏死以及肩关节活动受限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Neer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显著,固定牢靠,对骨膜伤害小,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利用AO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系统接骨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Neer分型三部分或四部分)的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肱骨近端复杂骨折手术41例,其中37例、平均年龄63岁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PHILOS钢板内固定方法,术中注意保护小结节内侧的骨膜连续性,并保护好腋神经及头静脉,肱骨头复位后骨缺损处行自体骨或同种异体骨移植,术后采用肩关节Constant功能评分及肩关节X线片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平均随访13.7个月(5.0~32.0个月),3例肱骨头坏死,坏死率为8.1%,肩关节的Constant评分平均为78.6分(46.0~96.0分)。结论利用PHILOS接骨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使早期功能锻炼成为可能,从而保证了肩关节功能的恢复,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