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心理干预对57例剖宫产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义琼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4):527-528,53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患者术前、术后不良情绪以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8月~2009年8月行剖宫产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剖宫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术前、术中、术后心理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进行焦虑和抑郁程度评定并对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术后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3级疼痛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显著缓解剖宫产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缓解患者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围术期心理护理对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患者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术前、术中、术后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女性性功能评估量表(BISF-W)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自评焦虑量表(SA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前1 d HAMA、SAS和BISF-W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前1 d HAMA、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BISF-W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心理护理可显著缓解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对患者性功能造成的短期影响,改善患者焦虑情绪,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心理护理干预联合氟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1年1月~2013年12月于本院消化科住院的FD患者112例,回顾性分成常规护理组、用药组、心理干预组和用药加心理干预组,每组均为28例,4周为一疗程,共观察一个疗程。观察四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SDS)评分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四组患者治疗后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用药组加心理干预组与常规护理组、用药组及心理干预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联合氟西汀可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提高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围术期心理护理在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28例外科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术前、术中及术后心理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焦虑和抑郁评分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比较,2组患者术后生理、心理、环境状况、社会状态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各项评分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 围术期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外科手术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以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和综合护理干预方案,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状况.结果 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临床症状改善明显.观察组患者在综合护理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能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胡素霞  赵梅平  王玉波 《吉林医学》2010,31(28):5020-5022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患者术前进行护理干预对焦虑和抑郁倾向的作用。方法:选择要求剖宫产的孕妇,术前1天及护理干预后实施手术前1h在自然无干扰的情况下自行填写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患者情绪。行剖宫产的产妇980例,年龄21~43岁,孕周36~41周,平均38周。结果:护理干预后剖宫产患者SDS、SAS较护理干预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后剖宫产术患者焦虑和抑郁心理倾向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周巧玲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8):2429-2430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术后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我科2004年6月至2007年6月行子宫全切术的8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试验组社区护理干预,运用BECK抑郁问卷(BDI)、自评抑郁量表(SDS),评估和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抑郁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有助于缓解子宫全切术后的患者心理抑郁情绪,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心理状态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9月泌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患者96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及护理后依从性。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较护理前低,且观察组患者评分降低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实施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并分析骨折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收治的64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如协助患者进行术前检查及其他针对性治疗等。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如心理护理等。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两组患者术前、术后抑郁和焦虑改善情况,同时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价和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护理前的抑郁和焦虑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的抑郁和焦虑评分分别为(37.23±6.30)分、(36.51±5.24)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7.25±6.39)分、(47.67±8.3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升高,且干预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折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等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抑郁和焦虑状态,同时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甲状腺患者围术期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18例甲状腺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住院号顺序随机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全面综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变化情况和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面综合的围术期护理干预能极大地提高甲状腺手术患者的护理质量和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在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理抑郁和焦虑程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心理抑郁及焦虑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焦虑及抑郁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经护理后恶心、出血、发热、皮下气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心理压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刘祎 《中国医药导报》2015,(10):166-169
目的 探讨手术室“零缺陷”护理干预模式对术后肺部感染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25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给予手术室“零缺陷”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肺部感染率,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患者肺部感染防控知识掌握情况、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估患者的心理舒适度,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率为7.94%,低于对照组(2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对肺部感染防控知识掌握的良好率均较干预前提高,且观察组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6.82%,高于对照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未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6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零缺陷”护理干预模式可降低患者的肺部感染率,提高患者对肺部感染防控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对护理的满意度,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甲状腺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84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干预4周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进行干预前后的心理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评分变化情况;参照护理满意度评价标准评定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护理满意度,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甲状腺患者术后焦虑及抑郁评分较干预之前均有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理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护理满意度明显干预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甲状腺手术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不良心理情绪,增加护理满意度,提高疾病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手术患者心理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玲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6):58-58,6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患者术前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2月~2010年2月老年手术患者121例,均为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外科手术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外科手术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干预在术前7d开始进行,每天两次,每次30min。心理干预手术前1d结束。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和干预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进行焦虑抑郁评分。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老年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消除老年手术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有利于手术进行。  相似文献   

15.
杨国芬 《吉林医学》2015,(2):339-340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卵巢癌手术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卵巢癌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实施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卵巢癌手术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入院时和护理干预后的焦虑及抑郁情绪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时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分别和对照组入院时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和本组入院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分别和对照组护理干预后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卵巢癌手术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术前、术后的心理状态,心理护理对行介入诊断和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的作用。方法:选取2008年7月~2010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并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5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78)和观察组(n=78),观察组由受过专业训练的护士对患者术前和术后进行综合心理干预,对照组普通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DS)和抑郁自评量表(SAS)评定两组患者的情绪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SDS得分和SAS得分分别为(29.32±4.79)和(34.68±5.29),显著低于干预前(46.72±5.89)和(49.63±6.18),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抑郁症发病率(20.5%)显著低于干预前(46.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显著降低患者SDS得分和SAS得分,减少抑郁症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模式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老年白内障患者112例,均行手术治疗,随机分为试验组84例,对照组28例。2组患者住院时均行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出院后行延续护理模式。评估2组患者出院时、出院2个月、出院12个月术后视力、生活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者焦虑、抑郁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视力情况、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比较,出院时、出院2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2个月比较,试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试验组出院2个月后各项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出院时、出院2个月,差异不明显(P>0.05);出院12个月比较,试验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模式能明显提高老年患者术后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心理上不良影响,是目前护理工作继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深化护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推动社区护理与医院住院常规护理对接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2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手术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比较术前两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较术后两组患者SAS及SDS评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分别为(90.2±5.0)分和(66.8±6.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在术前术后的焦虑与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其心理舒适度,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9.
丁娟 《吉林医学》2014,(20):4588-458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神经介入治疗患者术后焦虑、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行神经介入治疗患者按照奇偶数字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康复程度。结果:①两组护理干预前后SAS及SD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GOS良好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质量满意度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对神经介入治疗患者术后焦虑、康复具有积极的影响,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心理干预对老年手术患者围术期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4年2月—2016年4月间收治的老年手术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普通组47例及研究组47例,普通组患者接受一般手术期护理,研究组在普通组护理上重点加强心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总结患者对于临床护理质量的评价.结果 2组患者术前SAS与SDS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SAS与SDS评分均低于普通组(P<0.05).普通组患者对于临床提供的健康宣教、护患沟通、服务态度及基础护理等指标评分均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 对于老年手术患者提供心理干预措施,患者均对临床护理质量评价较高,且干预后患者SAS、SDS评分均较低,焦虑及抑郁情绪改善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