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黄连总生物碱(TAC)与盐酸小檗碱(BER)对溃疡性结肠炎(UC)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5%乙酸灌肠和5%葡聚糖硫酸钠(DSS)灌胃复合法制备小鼠UC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柳氮磺吡啶组、黄连总生物碱(TAC)高、中、低剂量(360mg/kg、180mg/kg、90mg/kg)组及盐酸小檗碱高、中、低剂量(170mg/kg、85mg/kg、42.5mg/kg)组。观察各组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血清丙二醛(MDA)含量以及结肠病理切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小鼠DAI与血清MDA含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治疗组的结肠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减轻。在相同给药剂量和含等剂量盐酸小檗碱的条件下,综合疾病活动指数(DAI)、血清丙二醛(MDA)含量以及结肠病理切片等指标,黄连总碱优于盐酸小檗碱。结论:在相同给药剂量和含等剂量的盐酸小檗碱条件下,黄连总生物碱对小鼠UC的治疗作用较盐酸小檗碱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四神丸(SSP)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结肠炎(UC)小鼠结肠组织能量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0只BALB/c雄性小鼠随机平均分为正常(Nor)组、模型(DSS)组、四神丸(SSP)组、美沙拉嗪(5-ASA)组.除Nor组外,其余均用DSS诱导UC小鼠模型,并于造模成功后第1天给予相应药物灌胃7d.观...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溃结灵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模型结肠黏膜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蛋白表达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synthase,iNOS)活力的作用,对其抗UC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法复制UC大鼠模型,并进行不同剂量药物干预。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结肠黏膜COX-2蛋白相对表达量,以及生物化学法检测结肠黏膜iNOS活力。结果:模型组COX-2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溃结灵高(18.3 g/kg)、中(9.2 g/kg)、低(4.6g/kg)剂量组COX-2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iNOS活力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溃结灵高(18.3 g/kg)、中剂量(9.2 g/kg)组iNOS活力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溃结灵对TNBS法UC大鼠模型结肠黏膜COX-2蛋白表达及iN-OS活力有抑制作用,可能是其治疗UC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加味痛泻要方镇痛止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加味痛泻要方镇痛止泻作用,为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热板法和扭体法,观察加味痛泻要方对小鼠的镇痛作用;以番泻叶腹泻模型观察止泻效果;TNBS法复制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观察其对动物体征的影响。结果:加味痛泻要方8.5g/kg、17g/kg、34g/kg可延长小鼠痛阈,减少醋酸刺激所致的小鼠扭体反应次数;17g/kg和34g/kg能减少番泻叶腹泻模型的稀便次数,改善UC小鼠的一般体征。结论:加味痛泻要方具有明显的镇痛止泻作用。  相似文献   

5.
川芎嗪对实验性结肠炎ICAM-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文敏  江琼  石永江 《中成药》2012,34(1):154-156
目的 观察川芎嗪对实验性结肠炎结肠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川芎嗪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BALB/C小鼠36只随机分成正常、模型、川芎嗪治疗三组,每组12只,雌雄各半.模型组和川芎嗪组小鼠自由饮用5%葡聚糖硫酸钠(DSS)水溶液连续7d,诱发形成溃疡性结肠炎,川芎嗪治疗组小鼠在造模同时,腹腔注射川芎嗪注射液,80 mg/kg,每天1次,连续7d.按照UC疾病活动指数和组织学评分标准,评价川芎嗪对小鼠UC的治疗作用,并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结肠组织中ICAM-1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疾病活动指数(DAI)和组织学评分分值升高、ICAM-1表达增强(P<0.01);与模型组比较,川芎嗪治疗组DAI和组织学评分分值降低、ICAM-1表达减弱(P<0.01).结论 ICAM-1在DSS诱导的小鼠实验性结肠炎中表达增强,川芎嗪对此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左金丸阻断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小鼠核因子-κB(NF-κB)激活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方法:2.4.6-三硝基苯磺酸复制UC模型,用左金丸水煎液(3.0和6.0g/kg)和柳氮磺吡啶肠溶片(0.1g/kg)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3周,观察实验小鼠一般状况。3周后检测,眼球取血,进行血液中TNF-α、IL-1β和IL-6含量分析;取结肠组织进行组织形态学分析;实时定量PCR检测结肠组织中MIF及对应的受体CD74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中NF-κBp65蛋白表达。结果:左金丸(3.0和6.0g/kg)和柳氮磺吡啶肠溶片(0.1g/kg)可显著改善UC模型小鼠的一般状况,降低血液中促炎因子TNF-α、IL-1β和IL-6含量及结肠组织中MIF、CD74和NF-κBp65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减轻促炎因子对结肠造成的损伤,其中以左金丸6.0g/kg剂量组作用效果更为显著。结论:左金丸对UC结肠中各细胞因子的表达具有重要的抑制效应,阻断NF-κB信号通路可能对于UC具有潜在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黄芪超微粉对环磷酰胺免疫失衡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6周龄昆明种小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黄芪饮片组(HQY,10 g/kg)、黄芪超微粉高剂量组(HQFH,10 g/kg)、黄芪超微粉中剂量组(HQFM,2g/kg)、黄芪超微粉低剂量组(HQFL,0.4g/kg),每组10只,雌雄各半.模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金佛手醇提液对哮喘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BALB/c雌性小鼠50只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金佛手醇提液高(30 g/kg)、低剂量组(15 g/kg)、阳性对照组(地塞米松,5 mg/kg),每组各10只.哮喘小鼠模型采用卵白蛋白激发诱导.将建模成功后的小鼠干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小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实验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半夏泻心汤4. 5 g/kg组、半夏泻心汤9. 0 g/kg组和阳性对照组,连续给药21 d后考察小鼠DAI变化,测量结肠长度并进行CMDI及HS评分,测定MPO活性、DAO及D-LA水平、L/M值,检测ZO-1和Occludin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DAI、CMDI、HS、MPO活性、D-LA和DAO水平、L/M值明显升高,结肠长度ZO-1和Occludin表达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半夏泻心汤4. 5 g/kg组、半夏泻心汤9. 0 g/kg组及阳性对照组DAI、CMDI、HS、MPO活性、D-LA和DAO水平、L/M值明显降低,结肠长度ZO-1和Occludin表达明显升高。结论:半夏泻心汤可能通过升高ZO-1和Occludin表达,从而保护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道黏膜的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10.
香椿总黄酮降血糖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俊芳  杨加域  温劲  王定勇  杨敏  刘秋琼 《中药材》2008,31(11):1712-1714
目的:研究香椿总黄酮(TSTF)对糖尿病小鼠动物模型的降血糖作用.方法:将四氧嘧啶用NS配成0.02 g/ml,按200 mg/kg注射到小鼠腹腔;连续2 d用葡萄糖灌胃(2 g/kg),早晚各一次,以葡萄糖氧化酶法测空腹血糖,大于11.00 mmol/L为造模成功小鼠.将入选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TSTF低、高剂量组(0.06、0.12 g/kg)、降糖灵组(0.10 g/kg),另取20只正常小鼠为对照组(蒸馏水),灌胃1次/d,连续15 d,第16 d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空腹血糖.结果:TSTF组四氧嘧啶小鼠血糖显著降低.结论:TSTF对四氧嘧啶所敛糖尿病模型小鼠有降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溃结灵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模型结肠黏膜核因子κB抑制蛋白-(I B)及I B激酶β(IKKβ)的蛋白表达作用,对其抗UC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法复制UC大鼠模型并进行溃结灵药物干预。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结肠黏膜I B、IKKβ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模型组I B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溃结灵高剂量组(18.3g/kg)I B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中剂量组(9.2g/kg)I B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IKKβ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溃结灵高(18.3g/kg)、中(9.2g/kg)两个剂量组IKKβ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溃结灵对TNBS法UC大鼠模型结肠黏膜I B蛋白表达的上调作用及对IKKβ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其抑制NF-κB的活化,减轻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6,(2):121-124
目的:评估马甲子乙酸乙酯提取物(Ethyl acetate extract of Paliurus ramosissimus,EAEPR)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影响以及抗炎作用。方法:灌胃给予马甲子乙酸乙酯提取物0.8、1.6、3.2 g/kg,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和小鼠棉球肉芽肿模型,评价其抗炎作用。以3%硫酸葡聚糖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 salt,DSS)溶液自由饮用7d复制实验性小鼠UC模型,自饮用DSS溶液当天开始灌胃给予马甲子乙酸乙酯提取物,剂量同上,连续7d,观察小鼠的一般状态,并进行结肠炎疾病指数(DAI)评分;第8d眼眶采血后脱颈椎处死动物,测定结肠长度并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马甲子乙酸乙酯提取物各剂量均可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和棉球肉芽肿形成;1.6、3.2 g/kg组能改善实验性UC小鼠一般状况,抑制体重降低和DAI评分增高,并能显著改善肠道水肿和肠道组织损伤,减轻炎细胞浸润,显著降低血清TNF-α水平。结论:马甲子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抗炎作用,可减轻DSS所致实验性小鼠UC病变严重程度,其作用可能与下调TNF-α等炎性因子分泌有关,是一种有效的UC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丹参素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模型的影响.方法:40只成年Wistar鼠分成正常注制备UC大鼠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和模型组各10只.用5%乙酸和三硝基苯磺酸(TNBS)经结肠灌正常组、模型组每天灌服生理盐水10mL/kg,中药组、西药组每天灌服丹参素和柳氮磺胺吡啶(SASP)1次,每次2mL,3周后处死.按ELISA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结果:中、西药物组TNF-α和IL-1β分别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显著,而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结论:丹参素可以显著降低UC大鼠TNF-α和IL-1β的水平,有治疗UC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艾灸对野生型和TRIM31基因敲除(TRIM31-/-)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小鼠紧密连接蛋白以及血清炎症介质的影响,探讨TRIM31能否通过保护UC肠黏膜屏障而降低UC肠道炎症反应以及艾灸对其调节作用.方法:分别采用野生型和TRIM31基因敲除小鼠构建UC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肠组织中TRIM31、闭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中药麦冬的降血糖作用。方法 :分别给予小鼠应用麦冬多糖 15 0mg/kg和 30 0mg/kg ,优降糖 5mg/kg或降糖灵 2 5mg/kg ,蒸馏水 2ml灌胃 ,测定各组的血糖水平以及对葡萄糖 (2 .0 g/kg)、肾上腺素 (0 .2mg/kg)、四氧嘧啶 (5 0mg/kg)所致高血糖模型小鼠的血糖水平影响。结果 :麦冬多糖两个剂量组对葡萄糖、肾上腺素、四氧嘧啶 3种高血糖模型小鼠的高血糖均有抑制作用 ,对正常小鼠也有明显降血糖作用。结论 :麦冬对正常小鼠及 3种糖尿病模型均有降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苦豆子总碱(total alkaloid of Sophora alopecuroides,TASA)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致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的作用及对血清IL-1β,IL-4水平的影响.方法:C57BL/C小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总碱高、中、低剂量组、柳氮磺吡啶组.5%DSS水溶液自由饮用8 d以产生小鼠急性期UC模型同时灌服相应药物.观察小鼠一般活动状态及大便性状、潜血便血情况,结肠大体形态学及组织病理学改变,进行疾病活动指数评分(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IL-1β,IL-4的水平.结果:苦豆子总碱能显著改善DSS致结肠炎小鼠的一般状态,减轻其结肠组织病理学损伤.模型组小鼠结肠黏膜DAI比正常组明显增高(P<0.01).而各给药组较模型组DAI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1).IL-1β与模型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1),而IL-4在数值上与模型组相比有所升高,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ASA对UC小鼠急性期损伤的大肠黏膜有明显的修复作用,可能通过抑制肠道免疫反应,减少促炎因子的过度表达,调节促炎因子与抗炎因子间的平衡而发挥其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艾灸神阙穴对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的疗效,探讨艾灸神阙穴对UC小鼠炎性反应及肠黏膜屏障的影响。方法以32只雄性ICR小鼠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8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余24只通过自由饮用3.5%DSS溶液8 d制成UC模型,造模成功后再随机分为模型组、艾灸组和阳性药物组,每组8只。持续干预8 d:艾灸组小鼠每日抓取放入固定器固定,艾灸神阙穴20 min,每日1次;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每日进行同艾灸组同样的抓取固定,但不进行其他操作,每日1次;阳性药物组小鼠按0.4 g/kg体质量灌服美沙拉嗪溶液,每日1次。干预结束后取小鼠血清用ELISA法检测促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取小鼠结肠组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紧密连接蛋白1(ZO-1)、Occludin蛋白表达水平,采用HE染色法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切片,通过疾病活动指数评分(DAI)观测UC小鼠的恢复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UC模型小鼠体质量减轻,大便稀软并带有脓血便,模型组小鼠DAI评分显著升高(P 0.05),病理组织切片显示结肠黏膜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炎性反应,促炎性因子IL-6、TNF-α含量明显升高(P 0.05),结肠组织中ZO-1、Occludin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 0.01)。与模型组相比,艾灸组与阳性药物组小鼠结肠组织病理损伤有显著改善,炎性反应下调,DAI评分显著降低(P 0.05),血清中IL-6、TNF-α含量显著降低(P 0.05),结肠组织中ZO-1、Occludin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 0.01)。结论艾灸神阙穴能有效缓解UC症状,升高结肠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的表达,改善结肠组织损伤,降低UC小鼠血清炎性因子IL-6和TNF-α含量,对UC小鼠有治疗作用;提示艾灸对UC的起效机制可能与肠上皮黏膜屏障有关。  相似文献   

18.
淡豆豉与黑大豆降糖作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淡豆豉和黑大豆对糖尿病小鼠的降糖作用.方法:淡豆豉和黑大豆用醇回流法提取.四氧嘧啶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自来水,大豆异黄酮组(55mg/kg.d)、黑大豆组(18.5g生药/kg.d)、淡豆豉组(18.5g生药/kg.d)连续灌胃21天,取血清测定生化指标.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血糖、果糖胺、游离脂肪酸、MDA明显升高,pH、SOD明显降低.与模型组相比,淡豆豉组MDA、血糖和果糖胺明显降低,SOD明显升高;黑大豆组MDA显著降低,SOD明显升高;各组pH值明显升高.结论:淡豆豉对糖尿病小鼠有降糖和抗氧化作用,黑大豆降糖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7,(4):122-125
目的:观察芪附理中灌肠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血清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及肠黏膜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治疗UC的可能机制。方法:SPF级雄性大鼠36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空白组、柳氮磺吡啶组(0.32g/kg)及芪附理中灌肠方组(5.51,11.02,22.04g/kg)共6组。使用TNBS/无水乙醇建造UC大鼠模型,于造模后第8天开始给药,持续灌肠给药14天,观察芪附理中灌肠方灌肠对UC大鼠IL-8、IL-10及ICAM-1表达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肠黏膜损伤评分显著增高,较模型组而言,芪附理中灌肠方(22.04g/kg)量组肠黏膜炎症评分显著降低;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IL-8、及肠黏膜ICAM-1含量显著增高,IL-10含量明显显著降低;与模型组相比,芪附理中灌肠方(22.04g/kg)量组血清IL-8及肠黏膜ICAM-1含量显著降低,IL-10含量明显增高。结论:芪附理中灌肠方对UC大鼠肠黏膜具有较好的抗炎修复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IL-10、下调IL-8及ICAM-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6,(6):179-183
目的:探索藏药佐太对慢性束缚应激抑郁模型小鼠的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小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佐太组(6.07mg/kg、60.7mg/kg、607mg/kg)、β-HgS组(3.38mg/kg),丙咪嗪(阳性药)组(15mg/kg),空白组和模型组每天灌胃2%淀粉悬浮液0.1ml/只,其它各组小鼠每天按照上述剂量灌胃0.1ml/只,同时进行慢性束缚应激造模。实验持续21天后,选用糖水偏爱实验和悬尾实验评价受试小鼠的抑郁样行为;通过观察小鼠海马区域组织形态,评价佐太对动物海马损伤的修复;利用ELISA法分析佐太对模型小鼠血清中的促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佐太组(6.07mg/kg、60.7mg/kg、607mg/kg)、和β-HgS组(3.38mg/kg)小鼠悬尾实验中不动时间显著减少;海马组织病理切片发现,佐太(6.07mg/kg、60.7mg/kg、607mg/kg)和β-HgS(3.38mg/kg)可显著修复海马齿状回和CA1区的损伤;另外,发现各佐太组(6.07mg/kg、60.7mg/kg、607mg/kg)和β-HgS组(3.38mg/kg)小鼠血清中IL-1β,IL-6和TNF-α含量减少。结论:佐太可显著改善CRS模型小鼠的抑郁样行为,可能是通过降低小鼠脑内促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分泌而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