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青海省卫生监督机构及卫生人员情况分布,为合理配置卫生监督人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青海省卫生计生监督信息平台报告并导出,进行分析。结果青海省55家卫生监督机构中职业卫生科室配置过少。卫生监督机构中行政级别以科级、副科级机构及副科级以下机构为主,占比94.55%;性别比例,男性占比42.65%,女性占比57.35%;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30岁—49岁之间,比例为65.20%;学历以大学本科学历(239人)和大学专科学历(184人)人员为主,占比90.77%;专业技术职称以中初级人员分布为主,占监督员人员总数的31.37%,高级职称人员占比1.23%。结论青海省卫生监督机构职级配置不合理,卫生监督人员的晋升空间狭窄,人员待遇低。卫生监督人员数量偏少,整体素质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较大,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员明显不足。建议加强卫生监督机构建设和科室配置引进,培养高素质的卫生监督人才是解决问题的途径。增加人员数量,提升卫生监督员级别和待遇,是目前提高卫生监督机构水平的首要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青海省卫生监督机构及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现状,为合理配置卫生监督人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青海省卫生计生监督信息平台报告并导出进行分析。结果 55家卫生监督机构中职业卫生科室配置过少。卫生监督机构中行政级别以科级以下为主,占98.18%;性别比例男性占45.14%,女性占54.86%;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30~49岁之间,比例为75.00%;人员学历以大学本科(161人)和大学专科(203人)为主,占84.26%。结论青海省卫生监督机构职级配置不合理,卫生监督人员的晋升空间狭小,待遇较低。卫生监督人员数量偏少,整体素质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较大,高学历人才短缺,全省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卫生监督人员明显不足。建议加强卫生监督机构建设和科室人员配置,提高卫生监督人才队伍建设。作者认为,增加卫生监督人员数量,提升卫生监督员级别和待遇,是目前提高卫生监督水平的首要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及各设区市、县放射卫生监督员(以下称人员)的配置情况,分析人员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建议,为促进广西卫生监督体制的改革,和建设一支专业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放射卫生监督队伍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阅读相关文献资料,编制《卫生监督机构放射卫生监督员调查表》,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广西自治区、市、县的卫生监督机构放射卫生监督人员进行调查。在研究中,对人员的配置进行了描述性分析。结果广西放射卫生监督人员数量偏少,与监管的放射医疗机构数之间比重较大,比值为1∶4.3;放射卫生监督队伍以30~50岁为主,占比达到75.4%;在学历方面,大专的比例为47.9%,学位以无学位为主,比例为80.0%;而在专业方面,公共卫生所占比最多,达到46.8%,其次是临床医学,为23.2%。而医学影像和法律等专业比重相对较小。结论广西放射卫生监督员数量不足,监督任务较重,年龄构成偏大,而学历学位水平较低,专业配置不合理,因此需要继续加强放射卫生监督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执法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洛阳市卫生监督机构人力资源现状,为卫生监督队伍建设提供依据。方法2005年12月对洛阳市卫生监督机构人力资源状况进行调查,并汇总、统计分析。结果市级监督与县级监督人员学历构成、职称构成、学历专业构成、年龄构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人员整体学历偏低,大专以上学历者在市、县两级监督机构中所占比例分别为71.8%和62.7%,与《2005-2010年全国卫生监督员教育培训规划》规定的标准比分别低23.2个百分点和17.3个百分点。监督员队伍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偏低,占21.2%,法律专业人员缺乏,占13.1%。结论卫生监督员队伍专业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加强卫生监督员职业能力建设,优化卫生监督队伍人才结构。建立卫生监督员的准入制度和评聘制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N市卫生监督机构编制情况、在编人员性别、年龄、学历、专业及职称结构等情况,以发现全市卫生监督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途径。方法收集N市本级及各区卫生监督机构上报的统计数据,掌握全市13所卫生监督机构人员基本状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N市有八所卫生监督机构存在空编情况;在编卫生监督员男女性别比为1:0.77;年龄集中在35岁以下和41~45岁,分别占26.24%和22.77%;学历以本科为主,占65.10%;专业构成多元化,预防医学专业人数最多,占29.95%;高、中、初级职称人员比例分别为13.12%、35.64%、35.15%。结论 N市卫生监督人员总体数量不足,人员结构基本合理,机构职能不明确。建议加强卫生监督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人员结构,加大机构改革政策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全区从事医疗服务卫生监督科室设置情况、人员配置及学历和专业基本信息,为医疗服务卫生监督队伍建设发展提供参考。材料与方法对全区卫生监督员进行普查,获取从事医疗服务卫生监督人员基本信息,利用SPSS 16.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独立设置医疗服务监督科室比例总体较低仅占28.00%,县级只占5.26%;人员配置不足,全区专职从事医疗服务监督工作人员比例仅占23.58%;山区只占9.68%,人均监管医疗机构达39.63%家;县级专职人员只占15.00%;人员学历多以本科和专科为主;专业均以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为主,且人员比例较少。结论全区已有部分机构设置独立医疗服务监督科室,但机构的人数不足,需继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人员的学历中专及无学历人员、无专业人员占一定比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解和掌握柳州市卫生监督队伍现状,对卫生监督员与柳州市常住人口配置比例、年龄、学历及职称等指标进行动态分析,为合理配置卫生监督人力资源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卫生监督员的学历、专业、卫生技术职称、年龄、所学专业及学习进修等情况。结果柳州市卫生监督人员学历以本科为主,人员年轻化,卫生技术人员呈现三年逐年增长,预防医学及医学相关专业人员所占比例较高;但卫生监督员数量不足,中高级职称三年持续下降,初级职称所占比例逐年增大,监督员外出学习、进修机会不多。结论政府部门应重视卫生监督工作,加大资金投入,充实卫生监督人员数量,提高卫生监督员的整体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8.
卫生监督机构监督员现状分析   总被引:30,自引:10,他引:20  
通过对全国各级卫生监督机构人力资源现状的调查分析,表明我国卫生监督员队伍初具规模,调查地区平均每个监督机构监督员构成比均在50%以上,有54.9%的监督员具有大专以上的学历,有56.3%的监督员晋升了中级以上的职称。但卫生监督机构人员学历、职称、专业等分布不均衡,区县级卫生监督机构监督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各级监督机构人员的实际供给量与人口数、经济状况和地形地貌等因素有关,应进行合理的配置。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昆山市卫生监督机构人员配置情况的调查,分析人员配置结构及问题,为建立一支适应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现代化要求的队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调查表,对昆山市卫生监督机构从业人员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对得到的调查数据从年龄、学历、职称及所学专业等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昆山市卫生监督人员数量逐年增加,2012年达到150人,其中事业编制占90.21%,人员平均年龄为34.29岁,大专以上学历占92.31%,中级以上职称占44.06%,预防医学专业和法学专业分别占84.62%和33.57%,全市卫生监督人员综合素质评分平均得分为7.76分。结论:昆山市卫生监督人员以年富力强的中青年为主,年龄结构较为合理,学历水平较高,专业构成和职称分布较为合理,监督人员整体综合素质水平较高,但人员总量相对不足。建议进一步增加人员配置,加强培训,建设成一支高素质的复合型卫生监督队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上海市卫生监督机构卫生监督员数量及结构发展变化情况,为推进卫生监督队伍建设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普查及历史数据收集获取2004—2013年卫生监督队伍基本情况,利用Excel 2007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全市卫生监督员共1 145人,近十年每万常住人口平均拥有卫生监督员数量有所下降;全市卫生监督员35岁以下人员占42.18%,本科及以上学历占88.03%,近十年队伍年龄结构年轻化,学历水平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结论 :全市每万常住人口拥有的卫生监督员数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卫生监督员工作压力较大;监督员队伍整体素质较高,但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浙江省放射卫生监督员培训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开展放射卫生专业知识培训和放射卫生监督岗位人才队伍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事先设计的《浙江省放射卫生监督员培训现状与需求调查问卷表》,对省内91名从事放射卫生监督的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事放射卫生监督的男性占61.54%,女性占38.46%,男性多于女性;学历构成以本科为主,占78.02%;专业以预防医学为主,占71.43%;未独立设置放射卫生科的监督机构占95.65%;兼职从事放射卫生监督的人员占85.71%;97.80%的人员未进修过放射卫生专业知识;98.90%的人员有意愿参加培训;在培训形式方面有72.53%的人员选择培训班;培训内容以放射卫生基础和放射卫生执法知识为主;84.06%人员认为有必要对参加的培训班进行效果评价。结论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应按照卫生部《2011~2015年全国卫生监督员培训规划》,制定切合实际的培训计划,落实放射卫生监督员培训学时数,提高培训率;市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应加强人员进修学习,以适应快速发展的核技术;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应尽可能固定放射卫生监督人员,以确保放射卫生监督工作的开展;开展培训效果评价,能改进培训方法,提高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全国卫生监督机构中从事饮用水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的人员配备情况,以及人员的学历、学位、专业等情况,以期为饮用水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队伍建设提供参考。材料与方法:利用Excel 2007和SPSS 16.0进行数据整理和数据分析。结果:全国设有公共场所和饮用水卫生监督的机构比例分别为44.26%和31.84%,其中独立设置公共场所和饮用水卫生监督的分别占22.38%和9.96%;大部分监督员具有专科以上学历、无学位,所学专业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结论:全国设有公共场所和饮用水卫生监督的机构比例不高,部分机构的人数不足,需继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人员的学历学位水平较低,还有较多人员无专业。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新疆卫生监督机构卫生监督人员现状。方法对新疆各级卫生监督机构人员编制、数量、学历和年龄构成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全疆卫生监督机构编制性质不统一。卫生监督人员配置不足。人员学历集中于大专、中专及以下学历,年龄较年轻化,南、北、东疆三大区域卫生监督员学历、年龄构成存在差异。结论建议出台统一政策,制定科学、合理的编制方案,明确卫生监督机构性质、人员编制。严把人员聘用关,提高卫生监督员学历层次。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新疆地州级卫生监督机构的卫生人力资源现状,为今后合理配置地州级卫生监督人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普查法对2009年新疆15所地州级卫生监督机构进行调查。结果 15所地州级卫生监督机构的人员编制426人,在岗人员数406人;学历构成以大专和本科学历为主分别占43.10%和34.98%,中专为21.43%,硕士研究生仅占0.49%,没有博士研究生;专业构成以预防专业为主占47.29%;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36~45岁之间,比例为42.36%。结论新疆地州级卫生监督机构卫生人员数量偏少,整体素质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不大,但各地相差较大,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员明显不足。增加地州级卫生监督机构人员配置,引进、培养高素质的卫生监督人才是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昆山市卫生监督人员学历水平和专业变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了解昆山市卫生监督人员接受在职教育情况。方法:设计卫生监督机构人员调查表,对昆山市卫生监督机构所有从业人员的专业和学历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昆山市卫生监督人员从进入机构到2012年期间,通过在职教育,大专以上学历水平所占比例从82.52%提升至93.70%,本科以上学历水平所占比例从54.55%增加至75.52%;拥有3个专业学历的人员占50.35%,具有2个专业学历的占41.96%;发生专业变动的人员占34.97%。结论:通过在职教育,卫生监督人员整体学历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卫生执法岗位人员的数量分布、年龄、学历、学位、专业等情况,以发现其人员队伍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卫生监督队伍和体系建设提供参考。材料与方法通过普查,获取全国卫生监督机构人员基本资料,选取卫生执法人员数据,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卫生执法岗位人员中,年龄为30~49岁的比例占70.86%,学历为专科以上比例为74.37%,无学位比例占64.92%,专业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人数最多,专业变动率为14.58%。结论不同机构卫生执法人员配置差异较大;卫生执法人员队伍较年轻;整体受教育程度不容乐观;专业构成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7.
省级卫生监督机构卫生监督员队伍现状调查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卫生监督员队伍建设是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基础与核心,卫生监督员是完成卫生监督任务的重要资源。当前,省级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已全部完成。本研究对我国省级卫生监督机构卫生监督员队伍的编制、数量、学历构成、职称构成和年龄构成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编制差别悬殊、配置数量不足、综合素质不高,是目前卫生监督员队伍普遍存在问题。建议科学合理地配置卫生监督人员,加强培训和考核力度,着力提高卫生监督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湖北省卫生综合监督人力资源配置现状,为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与队伍建设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调查方式,对湖北省5家卫生监督机构人员构成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016年湖北省卫生监督执法人员总数2 448人,占全省常住人口比重为0.418/万人,人力资源配备明显低于国家规定标准。人员构成以46岁~55岁为主(37.6%);43.6%的人员学历在本科以下,教育水平偏低,法学(10.5%)和临床医学专业(28.4%)人员偏少,专业性还有待提高。结论湖北省卫生综合监督人力资源数量较为缺乏,专业结构有待改善,应增加人员数量;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专业性;完善继续教育体系,提高卫生监督人力资源素质;明确卫生监督机构定位,确定卫生监督机构人员性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全国职业、放射卫生监督岗位设置情况以及人员结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为卫生监督机构职业放射卫生监督岗位的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普查,获取全国卫生监督机构职业卫生监督岗位和放射卫生监督岗位人员基本资料,分东中西部和省市县级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西部和县级设置职业、放射卫生监督岗位的机构比例最低;西部县级机构从事职业放射卫生监督、职业卫生监督、放射卫生监督工作的人员均数均不足2人;学历以专科和本科为主,分别占37.44%和35.92%;学位以无学位为主,占61.29%;专业以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为主,分别占39.53%和18.38%。结论:全国已有部分机构设置职业、放射卫生监督岗位,但部分机构的人数还不足,需继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人员的学历学位水平较低,而无专业的人员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全国医疗机构监督、采供血卫生监督岗位设置情况及人员的学历、学位和专业基本信息,为医疗机构监督、采供血卫生监督岗位的建设发展提供参考。材料与方法:对全国卫生监督员进行普查,获取医疗机构监督、采供血卫生监督岗位人员基本信息,利用SPSS 16.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医疗机构监督设岗比例西部和县级最低,分别占42.84%和41.37%;采供血卫生监督设岗比例中部和县级最低,分别占3.57%和3.54%,且人员均数不足2人;人员学历均以专科为主;学位均以无学位为主;专业均以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为主。结论:全国已有部分机构设置医疗机构、采供血卫生监督岗位,但部分机构的人数还不足,需继续加强人才建设;人员的学历学位水平较低,无专业人员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