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壮医作为广西特色的民族医药,其简便廉验具有极其重要的对外推广价值,在国家《壮瑶医药振兴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颁布的背景下,壮医已经走出国门,得到越来越多国家人民群众的欢迎和依赖。然而由于其语言的特殊性,至今少有学者对其英译策略进行研究,限制了壮医的推广应用。故首次选取壮医诊断术语作为研究内容,通过对比壮医诊断方法与中医诊断方法的异同,探讨壮医诊断术语的英译思路,提出在其英译过程中采用或借鉴中医诊断术语英译原则及方法等策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壮医术语英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形成相对统一的翻译标准。方法:研究中医术语英译历程及其对壮医术语英译启示。结果:壮医术语英译应在保证其准确性基础上,可借鉴中医术语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形成自己相对统一规范的翻译标准。结论:研究壮医术语英译的规范性不仅能避免中医术语翻译早期出现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术语翻译对外宣传和推广壮医。  相似文献   

3.
由于壮医语言的特殊性以及壮医英译人才的短缺,作为壮医理论核心的壮医术语的翻译状况却不容乐观。壮医术语英译面临文化差异造成的障碍、一词多义、高度概括性等术语特点造成的障碍,中医同名术语等因素造成的障碍。译者应以归化与异化、功能对等翻译理论进行指导。同时借鉴中医术语英译国际标准,以规范并加速壮医术语英译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中医的治湿法内容丰富,有宣湿、化湿、燥湿、利湿、渗湿、胜湿、祛湿、逐湿和除湿等多种治法,但其术语的英译情况却较为混乱。本文通过对治湿诸法术语在国内外多个中医术语英译标准的术语英译语料库中相关数据进行提取分析,并在充分理解其内涵的基础上对多个英译标准中的治湿法术语英译做了对比分析,总结了治湿诸法的英译,并认为国内外各个中医术语英译标准中尚且存在一词多译、多词一译、多词混译、术语缺失和译词不妥等问题,特别在国内的标准中较为严重,仍有改进的余地。  相似文献   

5.
回顾中医术语英译研究历程,指出中医术语英译标准化现状,提出对中医基础术语英译标准进行分层构建的设想,认为可通过对当前国内外较有影响力的标准中医基础术语的英译进行比较研究,分类整理并找出已达成共识的术语英译、核心词素相同但细节不同的术语英译、一致性较低的术语英译、错误的术语英译,作为四个层级对中医基础术语的英译标准进行构建,以加快中医基础术语英译的标准化进程,为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和交流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医药逐步走向世界,中医药翻译显得愈发重要,而术语英译中长期存在的问题也逐步显露出来。其中,体现中医治则治法的中药功效术语的英译不仅呈现出中医术语英译的共有问题,也有一些特色问题,尤其表现在逻辑关系方面。然而针对此方面的研究较为匮乏,故结合具体功效术语的英译,对单一术语内部到多个术语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了梳理,从而根据功效术语的内涵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为中药功效术语英译的模式及研究方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长久以来中医术语的英译存在很大分歧,词频可作为规范英译的参考之一,可使中医术语的英译有据可循,同时也使读者更易于直接从英译名中了解中医术语的本质内涵。因此旨在分析中医术语英译的不确定性的原因,进而提出词频依据的重要性,并阐述词频在中医术语英译辨析实践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闵玲 《环球中医药》2014,(11):881-883
阴阳学说是中医的核心理论之一,其基本术语的英译对中医的对外交流与传播非常重要。选择阴阳学说的五个术语为例,查找它们在国内外中医翻译界普遍应用的四部中医术语英译辞典和标准中的英语译文,首先在术语单义性的原则下逐一进行比较和辨析,给出能准确表达每个术语涵义的唯一英译,然后总结在对中医阴阳理论术语英译比较研究中发现的问题并给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以期尽快实现中医阴阳学说术语英译的标准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分析中医四字格脾胃病机术语英译,探讨中医术语英译的原则与方法。方法根据四字格汉语的词法结构,对29个四字格脾胃病机术语进行分类,并从中提取出12个动词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以术语翻译的准确性和系统性为主要原则,以目前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国内外3位学者(谢竹藩、李照国、Wiseman)的中医术语英译词典为语料来源,对比分析四字格脾胃病机术语中动词英译特点,探讨中医术语英译方法。结果总结出中医四字格脾胃病机术语中动词的参考译本。结论四字格中医病机术语动词的翻译是关键;动词在英译时应做名词化处理以使其英译词条保持名词的特性同时兼具动词的特征。中医术语的翻译应遵循准确性和系统性,兼顾简洁性、民族性和回译性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中医术语的英译是中医翻译和中医英语教学的核心问题。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中医概念的文化内涵以及中医术语的一词多义和概念模糊的表述特征,成为中医术语英译的主要障碍。直译对应体现了术语翻译自然性、简洁性和回译性的要求,是中医术语英译的总原则;文化负载中医术语当以加注、意译等方式补偿其蕴含的文化色彩,以体现中医术语的民族性;中医术语的多义和模糊现象应在其使用的具体语境中体现英译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文章以"热敏灸"英译为例,探讨中医名词术语英译规范化实施方法与路径。方法:通过数据库检索,以"热敏灸"英译为切入点,收集整理其不同的英译版本,采用Nvivo12软件对这一术语进行量化研究与质性分析。结果:根据中医术语规范研究中的基本原则,得出"heat-sensitive moxibustion"或"thermosensitive moxibustion"是"热敏灸"较为理想的翻译。结论:结合质性分析与量化研究,采用Nvivo12软件对术语英译进行实证分析,有助于中医术语翻译规范化与标准化,有助于中医名词术语的国际传播。  相似文献   

12.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是50岁以上男性人群的常见病,以进行性排尿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笔者提出中西医结合治疗应突出中医特色,运用病症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的方法,建立动物模型开展实验性研究、建立中药疗效评价系统、改善中药剂型等措施,旨在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中医术语是富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医学专业术语,其简明扼要,内涵丰富的特点要求把简洁性作为中医术语翻译的主要原则。本文通过对中医术语语义及逻辑关系的分析,从英语构词法入手,探讨中医术语的简译法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尝试运用症状元素的概念处理寻找一种处理方法解析中医药领域中的复杂症状术语,解决词义模糊、同义词、一词多义等问题,进一步为医药信息的标准化提供更为清晰和条理的术语支持。方法:以中医医案数据库中大量症状数据为基础,以症状术语的词性及限定元素为轴对其进行清洗、分类,提取出症状元素简化症状术语的表达。结果:通过对中医医案数据库的整理得到症状数据8万余条,并得出一个基本清晰的症状元素划分方法。结论:运用症状元素这一概念并且根据词性和限定元素这一组划分轴,可以有效处理复杂的症状术语,对中医药领域的学术沟通、对中医药领域隐性知识的挖掘、发现和利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中国推拿学中常用推拿手法名英译的原则和方法;同时拟译出了常用推拿手法名。作者意在促进常用推拿手法名的英译标准化,进而推动整个中医名词英译标准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和《WHO西太平洋地区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舌诊术语进行比较,分析两部标准中舌诊术语英译的优缺点,提出更适宜优先选择作为中医舌诊术语英译标准的方案,以期为中医名词术语标准化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医术语英译标准化是中医翻译理论研究的焦点。本文以目的论为理论指导,基于文献和访谈调查结果,从翻译委托人、译者和译文受众三个角度统筹翻译目的,归纳并探讨中医术语英译的目的和四个基本翻译原则,以期为规范中医术语翻译、推进中医术语英译标准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1980-2003年间,国内至少出版了24部“汉英中医辞典”。“中医名词术语英译标准化”工作势在必行。本文评析和肯定了魏迺杰的《实用英文中医辞典》中英文中医名词术语体系的构建原则、来源和形成方法,并指出了存在的不足。认为对中文中医名词术语源流进行研究,对中文中医名词术语分层实现标准化——中医典籍术语标准化、现代通用中医学术语标准化、中西医结合中医学术语标准化,是“中医名词术语英译标准化”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中医术语英译原则,比较研究常见中医肝胆疾病名称的多种英译版本,为中医术语英译标准化提供实证参考。方法以8个常用肝胆疾病名称为基础语料,以规范性、对应性、可读性与民族性4个原则为评判标准,比较、分析7部国内外有代表性的中医英译辞典和著作对这8个术语的不同翻译。结果对7部中医英译辞典和著作中8个术语的对应翻译进行分析评价时,发现5个术语均有2种及以上译文,且译文不符合规范性原则和可读性原则的情况最多。结论中医术语标准化工作已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在译入语把握上仍存在问题,应加强规范性原则、可读性原则。  相似文献   

20.
"补"属于单字格中医术语,属于中医八法之一。与"补"有关的中医术语举不胜举,如滋补、补肝血、补气行血等等。甚至百姓日常生活中也常常予以使用,此词重要性可见一斑。旨在通过对"补"字的中医内涵以及其英语翻译的数据进行文字分析,考证其英译选词的准确性。通过对这一案例的分析研究,为中医英语术语的翻译,谨提鄙薄之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