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8 毫秒
1.
葛世珊 《吉林医学》2011,(24):4996-4996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84例胃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BillrothⅠ式胃空肠吻合术给予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手术给予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手术并发症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而手术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临床疗效显著、手术及住院时间断、术中出血量及手术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应用传统开颅手术与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两种手术方式对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78例患有颅脑损伤的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9例。采用传统开颅手术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颅脑损伤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操作期间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接受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前后功能缺损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对患有颅脑损伤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3.
李志涛 《当代医学》2021,27(3):158-159
目的比较不同入路微创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微小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于本院行微创腔镜手术治疗的甲状腺微小癌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颈部入路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经胸乳入路微创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缓解程度、手术指标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术后引流量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颈部感觉衰退、吞咽不适、疼痛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入路微创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微小癌均有一定治疗效果,经胸乳入路微创腔镜手术治疗效果优于经颈部入路,且利于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脊柱创伤手术中应用微创技术,观察其效果.方法:遴选我院在2016年12月-2018年12月之间收治的80例脊柱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用双色球法依据1:1比例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放手术给予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手术给予治疗,对比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活动时间、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活动时间、手术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用微创技术治疗脊柱创伤患者疼痛度低、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微创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30例脊柱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手术治疗.记录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采用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法评价2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3.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脊柱创伤患者采用微创手术治疗能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且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某院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期间住院的7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关节镜辅助下微创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36例患者为治疗组,单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36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优良率为83.3%,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优良率为55.6%,治疗组明显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无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切口长度 、术中出血量 、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7%,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实施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手术治疗能够减少术中组织损伤,获得更短的康复时间以及更好的治疗效果,减少了患者的治疗费用,值得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探讨老年性食管癌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该院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58例老年性食管癌患者进行研究,将其按照随机字母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手术以及常规吻合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微创手术以及颈部食管胃吻合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HTK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后的引流量、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组间进行比较差异显著(P均<0.05);且观察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性食管癌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微创手术以及颈部食管吻合治疗可以有效减少出血量和引流量,缩短患者的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年2月~2011年2月本院住院治疗的160例宫外孕患者随机分入观察组(腹腔镜组)与对照组(开腹手术组),每组各80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50.68±8.26)显著少于对照组(80.26±11.29);两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5.42±6.25)mL与(86.35±11.82)mL,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常规留置尿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正常工作生活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开腹手术,腹腔镜治疗宫外孕具有疗效确切、对机体损伤小,患者恢复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微创手术与开放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80例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不同手术方法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置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卵巢囊肿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104例卵巢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情况及预后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同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术后通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同对照组比较,明显减短(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LH及FSH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E 2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损伤小,安全性高,恢复时间快,能有效减轻对卵巢功能影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微创疗法治疗胆囊结石并胆囊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7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实验组采取腹腔镜微创疗法,对照组采取常规开腹手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疼痛指数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微创疗法治疗胆囊结石并胆囊炎疗效显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张博  梁民  蒙锦莹  张澜  陈延会 《海南医学》2012,23(19):58-60
目的探讨微波腔内闭合大隐静脉治疗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73条肢体)行微波腔内闭合曲张静脉患者设为微波治疗组,58(65条肢体)例行传统剥脱术的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时间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种方法均可有效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但微波治疗比传统手术治疗具有更短的手术时间(P<0.01)、更低的术中出血(P<0.05)、更少的手术切口(P<0.05)及更低的术后下肢瘀血发生率(P<0.05),且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亦明显缩短(P<0.05)。结论微波腔内闭合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具有安全、操作简捷、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5):48-51
目的研究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7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微创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微创组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34.4%、无效率为25.7%、总有效率为74.3%,微创组患者的治愈率为40.0%、无效率为5.7%、总有效率为94.3%,微创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方面与微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对照组与微创组患者术前NIHS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5、15、30 d,对照组与微创组患者NIHSS评分分别较术前显著降低,且微创组患者的NIHSS评分术后5、15、30 d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确切,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血肿清除率高、神经功能改善明显,是目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一种简易、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1):81-84
目的 探讨微创手术与传统开发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9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开放手术,观察组采用微创手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出血量、住院天数、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并发症、临床疗效、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2%,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的5个方面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患者进行治疗时,与传统手术相比,微创手术能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患者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修补术在肩袖损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32例肩袖损伤患者,分为观察组(肩关节镜组)和对照组(开放手术组),每组16例。观察组采用肩关节微创手术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方式,记录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切口长度以及手术前和术后6个月肩关节UCL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VAS评分。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切口长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UCL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VA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开放手术还是肩关节镜微创手术,术后肩关节功能及疼痛均明显改善,但肩关节镜微创组改善更明显,创伤更小,恢复更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闫海光 《当代医学》2021,27(7):78-80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微创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91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盲抽法分为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46)。对照组行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行神经内镜微创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血肿清除率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用神经内镜下微创术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手术效果,提升患者血肿清除率,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杨琛 《中国医药导报》2012,9(1):102-104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膝关节纤维性僵硬行膝关节镜微创治疗术后的康复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2月~2010年2月膝关节纤维性僵硬行膝关节镜微创治疗术患者92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责任制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出院时评价两组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膝关节功能、治疗依从性和综合满意度。结果:治疗组的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1、12.354,P〈0.05);两组患者首次锻炼时间(χ2=16.042,P〈0.05)、出院时关节活动度(χ2=2.512,P〈0.05)、随访关节活动度(χ2=3.78,P〈0.05)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综合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231,P〈0.05);治疗依从性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2.358,P〈0.01)。结论:对膝关节纤维性僵硬行关节镜微创治疗术后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增强膝关节的康复效果、提高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8.
肖强  黄艳春  施雄丽 《当代医学》2021,27(13):40-42
目的研究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泌尿系统结石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复杂性泌尿系统结石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开放手术,治疗组实施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操作期间出血量、手术操作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治疗总有效率、术后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治疗满意度。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和操作期间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手术操作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7%(P<0.05);治疗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满意度为9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P<0.05)。结论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泌尿系统结石病变,可减少操作期间出血量,减小操作切口,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明显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减轻术后疼痛,从而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升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微通道经皮肾镜或输尿管镜取石术在肾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肾结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微通道经皮肾镜(或输尿管镜)取石术,对照组采用肾盂切开取石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以及结石清除率和结石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和手术时间分别为(202.3±99.5)mL、(1.1±0.7)h,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455.8±45.8)mL、(2.8±1.2)h,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结石清除率及结石复发率分别为10.0%、95.0%及10.0%,均优于对照组的40.0%、90.0%、15.0%,两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及结石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平均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6.1±2.3)d、(13.6±5.3)d,均短于对照组的(12.6±5.1)d、(24.6±7.3)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微通道经皮肾镜(或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创伤小、结石清除效果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与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的肾结石患者50例,设立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行传统切开手术治疗的肾结石患者50例,设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结石取净率。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发热、感染、肾通道裂伤、出血、肾造瘘口漏尿。结果观察组45例患者结石取净,结石取净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结石取净率(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达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较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肾结石更具优势,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并发症少、创伤小、操作简单等优点.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