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积极心理治疗对银屑病患者心理状况及社交回避、苦恼行为的效果。方法将59例银屑病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干预组进行积极心理治疗;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对两组患者心理状况和行为状态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两组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因子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社交回避及苦恼情绪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心理疗法对提高银屑病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加其社交行为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系统干预对面神经炎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60例面神经炎住院患者干预前后进行心理健康测定.结果:干预前面神经炎患者SCL-90各项因子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干预后患者SCL-90各项因子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务人员应高度重视面神经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并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以缓解其压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关节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对60例患者关节手术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心理状态;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以及疾病相关知识调查表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一般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在两组术后第2天出院.前1 d分别使用SCL-90调查不良心理状态缓解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SCL-90各因子得分与国内常模及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对照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疾病知识、心理支持、社会支持、康复训练等护理干预,可缓解关节手术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促进其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希望理论与理性情绪整合疗法对癫痫患者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20名癫痫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将希望理论引入理性情绪疗法中给予6周的干预措施。干预前后采用Herth希望指数( Herth Hope Index,HHI)量表(简缩版)、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测评、比较。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CL-90、HHI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HHI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而观察组患者的SCL-90各因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希望理论与理性情绪疗法整合,既能改变癫痫病人的认知,又能增强其自信、消除自卑心理、提高希望水平。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精索静脉曲张患者术前负性情绪的影响.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患者住院满意度调查表对50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进行心理测评和住院满意度调查,并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护理,干预组同时接受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干预后干预组SCL-90各因子评分明显下降,其中抑郁、焦虑、恐怖因子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AS、SDS评分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认为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患者的负性情绪,增强手术适应性,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进行心理状态的分析,针对其存在的心理问题给予心理干预.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的对照实验方法,将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6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干预组30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于心理干预前后进行心理状态的评定,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于心理干预前后进行量表评定.结果 心理干预后SCL-90各因子分值与中国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前后SAS 、SDS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症状,对他们进行心理干预可以改善其抑郁、焦虑状态,缓解其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级心理行为干预在精神病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精神病分裂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采用常规抗精神药物进行治疗。统计两组患者入院时的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两组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精神分裂症生活质量自评量表(SQLS)评分,根据SCL-90评分结果对观察组划分心理状态等级,并实施针对性的分级心理行为干预措施。同时,在两组患者出院前再次对上述三项量表评分进行评估。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的SCL-90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观察组患者的SCL-90评分明显低于入院时和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出院前的SDSS和SQL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分级心理行为干预有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不良心理症状,对改善患者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亦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分期心理护理对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抑郁状态、提高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将62例老年脑卒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一般神经科常规治疗和心理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有针对性的分期心理护理.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MBI日常生活能力评价量表进行评测.结果 两组问比较,干预组治疗后SCL-90的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和精神病性等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内比较,干预组治疗后上述因子的评分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MBI评分均有提高,但干预组评分较对照组为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分期心理护理对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状态有良性作用,且能提高康复训练效果,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住院脑外伤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和干预效果。方法对90例脑外伤住院患者的家属进行心理干预,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其干预前后心理状况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前90例脑外伤患者家属的SCL-90测评显示,10个因子中有5个因子分值及总分高于常模: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p0.01)。干预后5个因子分值明显下降(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脑外伤患者家属的负性认知和不良情绪,转变其消极态度和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患者心理状况及心理护理策略.方法:对78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的心血管患者施测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并对其进行心理干预.结果:SCL-90评定,显示患者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精神病诸因子及阳性项目数,与对照组存在差异.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1~8.73,P<0.01~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患者心理状况较差,主要表现为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等,应加强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1.
理性情绪疗法对糖尿病患者心理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理性情绪疗法对糖尿病患者心理行为的影响。方法将6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实验组(30例),用症状自评量表和糖尿病患者行为评估表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和行为状态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两组比较,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干预后14d两组患者在坚持运动、纠止不良饮食习惯、血糖控制、戒烟、戒酒、复查时间的掌握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按时服药或注射胰岛素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0d两组患者在血糖控制、峰持运动、戒酒、按时服药或注射胰岛素、纠正不良饮食习惯、戒烟、复杏时间的掌握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理性情绪疗法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加其健康行为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个性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个性特征。方法对108例糖尿病患者与108名健康志愿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和艾森克个性问卷进行评定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症状自评量表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及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艾森克个性问卷评分糖尿病患者N维度T分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P〈0.01),其它维度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心理状况较差,个性以情绪不稳定为特征。有针对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有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一般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认知疗法对改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人心身症状的作用。 [方法 ]将6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在临床治疗的同时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认知疗法。入院时、入院 2周、入院 4周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 (SDS)分别评估病人心理状况。 [结果 ]心理干预后 2周SCL -90躯体化、焦虑、精神症状得分及SAS、SDS标准分与干预前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干预后 4周SCL -90各因子得分及SAS、SDS标准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对照组治疗前后SCL -90的因子得分及SAS、SDS标准分差异无变化(P >0 .0 5 )。 [结论 ]一般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认知疗法能有效改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人的心身症状。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调查分析及心理干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为心理评估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Zung's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96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在常规治疗、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3个月后,应用SDS、SAS和SCL-90再次进行评测.并与国内常模比较.结果 糖尿病患者SDS、SAS总分及SCL-90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惧等因子分值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5或p<0.01).经过健康教育与综合性心理干预后糖尿病患者的SDS、SAS总分及SCL-90中躯体化、抑郁及焦虑、等因子分值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 糖尿病患者存在抑郁、焦虑、躯体化症状群等负性情感;健康教育与综合性心理干预能缓解和改善抑郁、焦虑等负性情感.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心理干预对改善乳腺癌手术治疗病人心理障碍的作用,将98例乳腺癌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不做心理干预。结果显示:入院时实验组与对照组SCL-90的9个因子分均值无差异(P>0.05),出院前实验组焦虑及抑郁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提示:心理干预可改善病人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6.
李慧  鲁俊  张辉 《现代护理》2007,13(24):2268-2270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护理方法。方法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70例多发性硬化患者(观察组)进行评定,并与国内常模比较。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2)和干预组(n=28),对照组患者仅在住院期间接受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接受6个月的全程护理干预(院内和院外),干预前和干预后分别对2组进行SCL-90评定。结果受试患者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抑郁、焦虑、精神病性6个因子得分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全程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改善多发性硬化患者发病后躯体化、抑郁、焦虑和精神病性SCL-90因子分(P<0.05)。结论受试患者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普通人群,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加强全程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80例精神科住院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研究组40例,在患者住院2周后增加认知行为治疗.干预前后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住院患者护士观察量表(NOSIE)、住院精神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症状评定量表(SCL-90)进行评定,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NOSIE各因子分、总积极分、总消极分和SSPI量表、PANSS量表评分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SCL-90量表因子中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明显减少(P〈0.05).结论 认知行为治疗干预可明显加快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8.
陶艺编织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陶艺编织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织患者同时均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干预组进行陶艺编织行为治疗,对照组仪给予常规护理.在陶艺和编织行为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分别用精神科护上观察住院患者量表(NOSIE-30)进行评定并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在陶艺和编织行为治疗前,NOSIE-30评分7个因了分(即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激惹、精神病表现、抑郁、迟缓因子分)和3个总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陶艺和编织行为治疗12周后干预组NOSIE-30评分:干预组病情总估计分(173.13±13.18),总积极分(78.87±8.45),社会能力(30.93±4.71)、社会兴趣(25.00±2.67)、个人整洁因子(22.93±3.27)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激惹(14.20±2.85)、抑郁(6.27±3.23)、迟缓因子(14.33±2.47),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陶艺和编织行为治疗促进了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改善了其部分症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有一定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ICU患者家属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 采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7名ICU患者家属进行测量,并与普通病房患者家属组比较.结果 ICU患者家属存在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对方式中消极应对得分(20.32±7.87),明显高于对照组(30.86±5.42)(P<0.01),积极应对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积极应对得分与SCL-90总均分、恐怖、抑郁、焦虑等因子呈负相关关系(P<0.05或P<0.01),消极应对得分与SCL-90呈正相关关系(P<0.05或P<0.01).结论 应对方式是影响ICU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控制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孕妇孕期血糖和改善妊娠结局中的作用,并摸索针对GDM孕妇的孕期教育模式。方法对干预组60例GDM孕妇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的问卷调查并实施糖尿病系统化教育和治疗,同时设60例常规产前护理的GDM孕妇为对照组,就其血糖变化和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实施糖尿病系统化教育前后,GDM孕妇的相关知识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P<0.01),干预组的血糖控制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其妊娠结局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GDM孕妇实施健康教育能使她们更好地控制血糖,改善妊娠结局,从而保证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