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为了研究人类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中性粒细胞减少小鼠白色念珠菌肺感染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的小鼠被分成4组:①对照组,气管内注射白色念珠菌;②感染前皮下注射rhG-CSF;③感染后12h腹腔注射氟康唑;④rhG-CSF和氟康唑联合应用。结果显示注射白色念珠菌前4d,皮下注射rhG-CSF100μgkg-1d-1对中性粒细胞减少合并白色念珠菌肺感染小鼠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白色念珠菌感染后24h,肺内中性粒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多;rhG-CSF和氟康唑联合应用较单独应用疗效好。  相似文献   

2.
rhG-CSF治疗肿瘤放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是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近几年已广泛应用于预防和治疗化疗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而在肿瘤放疗中的应用少有报道。我们应用国产rhG-CSF治疗放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  相似文献   

3.
目的:报告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在急性细胞白血病(AML)治疗中的应用及其疗效观察:方法应用中等剂量、短疗程(3-5天)rhG-CSF治疗AML28例,并与同期未用rhG-CSF治疗的AML28例进行比较。结果:rhG-CSF能显著缩短化疗后中性粒细胞计数(ANC)的低下期及感染的持续时间,同时能明显减少化疗后的输血用量。  相似文献   

4.
随机分组对照观察国产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使用IMxOP方案的16例NHL化疗后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防治作用。结果发现,国产rhG-CSF能减轻化疗后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降低的程度,缩短其下降和恢复时间,减少感染的发生,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促粒素支持法治疗恶性血液病1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部分恶性血液病化疗后给予rhG-CSF(促粒素),观察组为同期化疗病人不用rhG-CSF。结果化疗后观察组WBC及ANC恢复时间较对照组缩短4天左右,两组有明显性差异(P〈0.01);观察组感染(发热)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缩短3~4天,但无显著差异。提示国产rhG-CSF具有促进性粒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成熟,对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的恢复、减少感染出血等发症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一个能在哺乳动物细胞中高表达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cDNA的重组质粒。方法:利用化学合成引物,进行PCR,对人G-CSFcDNA5'AUG侧翼序列进行翻译优化突变。测序确证后,重组入表达载体pED,构建成质粒pED-GCSF,用DEAE-Dextran法转染COS7细胞,ELISA法定量测定rhG-CSF表达水平。结果:转染COS7细胞后48h收集的上清rhG-CSF表达量为52ng/ml,72h为230ng/ml,显示rhG-CSF获得了暂时性高表达。结论:pED-GCSF是一个能在哺乳动物细胞中高效表达rhG-CSF的真核表达质粒。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人类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中性粒细胞减少小鼠白色念珠菌肺感染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腹腔注射五湖环磷酰胺的小鼠被分成4组;1.对照组,气管同注射白色念珠菌;2感染前皮下注射rhG-CSF;3;感染后12h腹腔注射氟诏唑;4rhG-CSF和氟康唑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8.
rhG-CSF在髓细胞白血病化疗中的临床与实验室研究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卞锦国,董戴玉,严云,陈玲玲,周欣,梁辉,任梅玉rhG-CSF是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刺激造血干细胞分化,减少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t)化疗后骨髓抑制并发感染的机会...  相似文献   

9.
江丽琴 《九江医学》1997,12(4):212-214
目的:探讨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治疗儿童各种白细胞减少症的意义。方法:皮下注射rhG-CSF后24、48、72、96、120小时观察3例急淋化疗后、1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3例感染的外周血粒细胞变化。结果:3例急淋化疗后有核细胞外周释放增加,顺利完成化疗;2例急性肠炎外周血粒细胞上升,稳定正常;1例重症肺炎同时控制感染后,粒细胞稳定正常;1例自身免疫性贫血并咽炎在控制感染和加用  相似文献   

10.
我科从1997年起应用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mantHumanGranulocyteStimulatingFactor,rhG-CSF)配合化疗治疗血液系肿瘤(以下简称rhG-CSF)12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对象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构建一个能在哺乳动物细胞中高表达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cDNA的重组质粒。方法:利用化学合成引物,进行PCR,对人G-CSFcDNA5AUG侧翼序列进行翻译优化突变。测序确证后,重组人表达载体pED,构建成质粒PED-GCSF,用DEAE-Dextran法转染COS7细胞,ELISA法定量测定rhG-CSF表达水平。结果:转染COS7细胞后48h收集的上清rhG-CSF表达量为5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国产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治疗肿瘤化学治疗后引起的粒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自身交叉的对照方法观察了60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应用国产rhGCSF的效果。结果:国产rhGCSF具有明显的升高中性粒细胞作用,表现为:①合并使用rhGCSF周期(A周期)WBC最低值、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最低值明显高于单纯化疗周期(B周期);②A周期WBC<20×109/L、<30×109/L、<40×109/L持续天数显著缩短;ANC<05×109/L、<10×109/L、<15×109/L、<20×109/L持续天数显著缩短;③A周期化疗序日d21的WBC值、ANC值明显高于B周期;④A周期化疗序日d21WBC<40×109/L的病例数、ANC<20×109/L的病例数明显少于B周期。使用国产rhGCSF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国产rhGCSF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粒细胞减少症的药物。  相似文献   

13.
本文观察了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时,基因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的作用情况。可见:注射rhG-CSF2~3μg/kg/d,共7天,外周血白细胞数于第三天开始逐渐上升,第8天均值达4.21×109/l,中性粒细胞低于0.5×109/L时间缩短,感染发生率降低,感染程度减轻,易于控制,各项指标均优于未用rhG-csf组,提示rhG-CSF对急性白血病是一个具重要作用的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急性白血病患儿应用rhG-CSF后自身抗体的产生及对G-CSF血清浓度的影响。方法 应用ELISA技术检测46例急性白血病患儿和104例正常儿童。结果11例应用rhG-CSF的急性白血症患儿检测到自身抗体。结论 G-CSF自身抗体的产生与rhG-CSF剂量和疗程无关,且不显著地降低G-CSF血清浓度。rhG-CSF临床应用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骨髓移植、白血病及肿瘤化疗后病人,有促进其中性粒细胞恢复的作用;但对治疗非抗肿瘤所致的粒细胞缺乏症(粒缺)报告较少。本文报告3例用rhG-CSF治疗他巴唑及复方氨基比林所致的急性严重粒缺,取得满足的疗效,并对其临床疗效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治疗粒细胞缺乏症(粒缺)28例,观察其临床疗效,并与未用rhG-CSF而其他治疗相同的对照组20例比较。结果,23例(82.1%)中性粒细胞数升至≥0.7×109/L,其中19例(67.9%)升至≥1.0×109/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0%和35.0%(P<0.05);rhG-CSF治疗组并发感染治疗有效率(75.0%)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平均发热时间较短(P<0.05)。分析认为,rhG-CSF治疗粒缺有满意疗效,无明显副反应,可列为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7.
观察低剂量重组人粒/巨噬细胞集薄刺激因子(Recombnant human granulocyte/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rhG/GM-CSF)对2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在诱导缓解或巩固化疗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减少期的治疗作用。认为低剂量rhG/GM-CSF在促进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恢复,减少或减轻继发感染,使患者能按期化疗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应用人骨髓CFU-F体外培养技术,观察rhGM-CSF、rhG-CSF对急性白血病骨髓CFU-F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上二者对CFU-F的形成均有明显促进作用及协同效应,用rhGM-CSF的作用大于rhG-CSF。提示二者可能通过这种促进作用和改善骨髓微环境而更有效地发挥造血调节机能。  相似文献   

19.
对肺癌、胃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降至3.0×109/L以下者,分别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和其他升白细胞药物作平行对照临床试验。结果表明:rhG-CSF对实体瘤化疗所致白、粒细胞减少的疗效显著而迅速,总有效率达90.74%,白细胞恢复至正常的时间比对照组缩短约14天(P<0.01),且有良好的可耐受性,是肿瘤化疗的有力辅助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humangranulocytecolony-stimulatingfactor,rhG-CSF)对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WBC)和中性粒细胞(ANC)减少的防治作用。方法全组52例;对照组20例,为化疗后WBC计数在1.0×109/L~3.0×109/L之间者,采用利血生、鲨肝醇等一般性治疗及中医药治疗;治疗组32例,为化疗后WBC计数<3.0×109/L者,其中包括WBC计数<1.0×109/L,采用一般性治疗加rhG-CSF治疗。结果治疗组WBC和ANC在治疗后恢复至正常所需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rhG-CSF可明显缩短WBC和ANC降至正常以下持续的时间,促进早日恢复,使化疗可以如期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