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宏伟 《中国学校卫生》2013,34(11):1342-1344
分析周口市2005-2012年风疹流行特征与控制措施,为预防控制风疹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资料,对周口市2005-2012年风疹病例数据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周口市近8 a累计报告风疹病例1127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41/10万,其中2007年发病率最高(4.10/10万),近3a发病率呈波动性下降趋势,不同年份间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3-6月为发病高峰,占发病总数的71.87%;<15岁儿童病例占总病例数的92.90%;发病以学生(占49.96%)为主.结论 风疹的易感人群为学龄儿童,应采取预防接种、疫情监测和卫生宣教等综合性防控对策,防止中小学校内疫情暴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河南省周口市2004-2011年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制定乙脑防控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周口市2004-201l年乙脑病例数据和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周口市2004-2011年共报告乙脑29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36/10万,各年发病率分别为0.41/10万、0.42/10万、0.78/10万、0.52/10万、0.17/10万、0.35/10万、0.25/10万、0.03/10万;太康县最高(0.63/10万),西华县最低(0.15/10万);7-9月为高发季节,发病数占病例总数的96.22%;< 15岁的儿童青少年占97.25%;幼托儿童占17.18%,散居儿童占48.80%,学生占33.33%;家中未采用蚊帐或药物等防蚊措施者占调查病例数的82.02%(219/267);患者未接种过乙脑疫苗者占调查病例数的86.89%(232/267).结论 周口市乙脑疫情呈现波动性下降趋势.加强乙脑病例监测,落实高发地区15岁以下儿童青少年的免疫接种、防蚊灭蚊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是降低乙脑发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楚雄市2008—2012年手足口病发病特征,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2年共报告1 496例,年均发病率53.11/10万,重症4例(0.3%),无死亡病例;其中2012年发病率最高(173.96/10万);其次为2009年(36.33/10万),2008年最低(6.46/10万);性别比1.5∶1,男性发病率(62.56/10万)高于女性(43.08/10万);1-4岁组发病占80.2%;发病以散居儿童居多(47.4%);幼儿园聚集性发病29所407例,占19.9%;流行主要在4-7月(77.3%)。实验室诊断病例以CoxA16型阳性为主(63.9%)。结论加强疫情监测、开展健康教育和促进是控制手足口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为有效控制该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坊子区2005-2013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3年共发生流行性腮腺炎病例218例,年均发病率为8.43/10万,2007年发病率最低(0.41/10万),2012年起发病率明显上升(22.7/10万),2013年发病率达到最高(29.59/10万);每月均有发病,1月和4~7月为发病高峰期。患者男女比例为1.87∶1,发病主要集中在5~14岁(167例),占总病例数的76.61%。病例主要分布在学生、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3个群体中(94.50%)。结论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流行性腮腺炎2012年后发病率明显上升,应加强学龄前儿童和学生的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接种工作,提高疫苗接种率,加强中小学校发病高峰期的检测与防治工作,防止出现暴发疫情,防控流行性腮腺炎。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通江县1991~2006年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探讨其预防控制(防控)对策.[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乙脑疫情资料.[结果]通江县1991~2006年乙脑年均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分别为3.76/10万、0.12/10万、3.11%,各年度均呈散发状态,后8年平均发病率(4.76/10万)明显高于前8年(2.71/10万).从乙脑发病趋势看,在16年中共出现3次流行波峰,以2001年波峰最高,1991~2001年疫情总体呈上升趋势,2001年以后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2002~2004年呈明显下降趋势,2005年开始呈上升趋势.从乙脑流行特征看,铁佛、麻石、至诚、洪口、瓦室、广纳、沙溪片区为历年的高发地区,8月份为发病高峰(占64.59%),发病年龄以2~7岁居多(占72.49%),职业以散居儿童居多(占52.87%).[结论]应当进一步加强乙脑防控工作,重点采取以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大力实施乙脑疫苗预防接种、积极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以及加强疫情监测和乙脑患者救治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郑州市2005 - 2018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乙脑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乙脑监测信息系统》收集郑州市2005 - 2018年乙脑发病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郑州市2005 - 2018年乙脑发病共123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0.11/10万,死亡2例,病死率1.63%。报告发病率由2005年的0.25/10万(13例)降至2018年的0.02/10万(2例)。乙脑发病主要集中在7 - 9月,8月份达到高峰(占56.10%)。男性发病率(0.14/10万)高于女性(0.09/10万)。<15岁年龄组发病占58.54%。农村发病率(0.13/10万)高于城区(0.06/10万)。结论 郑州市乙脑发病水平得到有效控制,仍需加强常规免疫规划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7.
陶旭  史明坤  姜潮 《现代预防医学》2014,(17):3094-3096
目的了解秦皇岛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秦皇岛市2005-2012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2年秦皇岛市累计报告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2 219例,年平均发病率9.79/10万。男女发病性别比例为2.78︰1。以30~59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占全部病例的61.55%。职业构成以农民最多,占72.46%。结论秦皇岛市自2005-2012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呈现高-低-中的流行态势,为防止疫情重新抬头,要加强重点地区监测、灭鼠工作、推广疫苗接种等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河北省2011-2015年流行性乙型脑炎(JE)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控制乙脑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乙脑监测管理系统信息、个案调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 河北省2011-2015年共报告乙脑病例272例,死亡3例,年均发病率0.075/10万,年均死亡率为0.001/10万,病死率为1.10%。其中2013年乙脑发病234例,发病率达到0.32/10万。病例散发且相对集中在河北省中南部地区的石家庄(44.49%)、衡水(19.85%)、邢台(11.76%);乙脑发病季节性明显,10月达到高峰(占68.01%);病例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上人群,占病例总数的73.90%;有免疫史的占11.74%,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分别占31.74%、56.52%。 结论 河北省2011-2015年乙脑发病率维持在较低水平。2013年出现乙脑发病高峰,乙脑发病年龄明显后移,需加强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淄博市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病学特征,为做好乙脑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淄博市2007~2012年乙脑疫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淄博市2007~2012年共报告现住淄博乙脑确诊病例103例,死亡32例,平均发病率0.49/10万,病死率33.33%。其中2010年发病率最高,为0.70/10万,2012年最低,为0.07/10万;发病呈明显的季节性,集中在7~10月份,9月份最多;发病以农民为主,发病59例,占总发病数的57.28%;发病年龄为2~86岁,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46岁以上的成年人群,占75.73%,〈15岁儿童只占发病总人数的7.77%。结论淄博市乙脑疫情属于极其典型的大年龄组发病模式。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 分析沈阳市2005-2014年麻疹监测资料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本地区的消除麻疹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沈阳市2005-2014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 累计报告麻疹病例4978例,年平均发病率为6.49/10万,发病率最高为25.02/10万,最低为0.18/10万。发病季节主要集中在3-5月份,占67.02%;各县区均有病例报告,高发地区由城郊向农村转移;发病年龄最小为15 d,最大为64岁,平均发病年龄为22岁;0岁组发病率和构成比均最高,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6~8月龄占该年龄组的51.17%;25岁以上人群占病例总数的38.38%,45岁以上人群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10年间,麻疹的流行特征发生了显著改变,要及时分析疫情形势才能准确制定适宜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三明市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三明市1955—2012年乙脑疫情进行分析。结果 1955—2012年全市累计发病5 760例,年均发病率4.79/10万,年均死亡率0.73/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1965—1974年,共报告4 130例(71.7%);自然流行、疫苗试点推广和计划免疫3个时期的平均发病率和平均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各县区年均发病率在7.82/10万~16.66/10万间,农村年均发病率(2.29/10万)高于城区(2.18/10万);发病有明显的季节分布,7~8月占91.4%。1990—2012年间男女病例数比例为1.63∶1;0~14岁儿童占95.0%,发病以散居儿童为主(64.7%)。结论开展以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是防控乙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了解周口市2005-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流行性腮腺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提供的周口市2005-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病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周口市8 a累计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9 525例,无死亡病例,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2.15/10万,其中2008年发病率最高(19.78/10万),不同年份间报告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7月为发病高峰,占56.27%;<15岁儿童病例占93.04%,4~9岁儿童发病占62.75%;发病以中小学生(62.93%)为主,其次是散居儿童(20.99%)和幼托儿童(10.22%).结论 流行性腮腺炎的易感人群为学龄儿童.应加强对3 ~ 14岁儿童的腮腺炎疫苗接种工作,防止疫情暴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黔东南州乙脑的流行规律及疫情趋势,为有效控制乙脑的流行,制定乙脑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黔东南州2005-2010年乙脑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黔东南州2005-2010年乙脑发病391例,发病率为1.59/10万。发病有明显季节性,91.56%的病例集中在6-8月。年龄以<10岁的儿童为主,占81.84%,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职业以散童和学生为多。结论黔东南州自2006年将乙脑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后,乙脑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散发病例时有发生,从江、凯里等县市发病率还较高,因此黔东南州乙脑预防工作不容乐观,要采取疫苗接种、防蚊灭蚊等综合措施降低乙脑发病。  相似文献   

14.
广西流行性乙型脑炎疫情流行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广西1986~2005年20年间流行性乙型脑炎疫情的动态变化趋势和流行特征,为今后有效防控乙脑提供依据。方法对1986~2005年全区乙脑传染病疫情报告和2004、2005年实验室检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86年以来,我区乙脑每年都呈现一定的发病率水平,1986~2005年共发生乙脑病例10 263例,死亡961例,发病率为0.43/10万~2.46/10万,死亡率为0.03/10万~0.26/10万,病死率为4.74%~17.51%。全区14个市中,乙脑疫情以河池、玉林、百色、贵港、钦州5市为重,5市乙脑发病占发病总数的58.48%。每年5月乙脑疫情开始上升,5~8月为流行季节,6~7月为发病高峰期,10岁以下儿童占总发病数的87.73%,散居儿童占67.00%。结论广西是全国乙脑发病高危地区之一,学龄前农村散居儿童发病死亡较多;季节性突击接种乙脑疫苗不能有效控制乙脑流行,农村学龄前散居儿童是乙脑疫苗接种的盲点和重点。  相似文献   

15.
付惠成 《现代预防医学》2014,(22):4048-4050
目的了解2005-2013年新乡市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甲肝防控提供流行病学参考依据。方法对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报告的新乡市甲肝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13年甲肝发病率波动在0.49/10万~12.02/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5.38/10万,2007年最高,以后总体呈下降趋势;发病高峰在7-9月份,农村与城市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95,P=0.440)。病例以1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69.96%,男性高于女性(χ2=126.553,P=0.000),学生占发病总数的比例最高(34.09%)。其次为农民和散居儿童,分别占23.66%和20.46%。结论建议甲肝防治应采取以预防接种为主,加强疫情监测和开展健康教育的综合性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周口市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情况,为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2014年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报告乙脑病例292例,死亡5例,年均发病率0.35/10万,年均病死率1.71%,乙脑发病呈明显下降趋势。流行季节为5月~10月,高峰在7、8月;10个县(市、区)均有发病,15岁以下病例占97.95%,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占67.47%。结论周口市乙脑发病主要表现为散发,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人群以低年龄组为主。近年来乙脑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监测和防控依然不能放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庆阳市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的流行特征,为制定乙脑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5-2018年庆阳市报告的乙脑病例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18年庆阳市共报告乙脑病例119例,年均报告发病率0.37/10万(0~3.06/10万);死亡11例,病死率11.46%。发病覆盖范围逐年扩大,南部县区发病率(5.53/10万)较北部县区(0.63/10万)高。病例集中在7-9月份,8月份最多(63.87%);病例年龄中位数为59岁(4~84岁),45岁以上年龄人群发病数最多,占74.79%;职业以农民为主,占88.24%;98.32%的病例无明确的疫苗免疫史。结论 庆阳市乙脑发病率南部县区高于北部县区,主要发病人群为农村居住的中老年人,绝大多数病例无免疫史。应及时调整防控策略,提高成人乙脑疫苗接种率,加强农村地区环境卫生整治和农村居民的健康宣教。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保山市2005-2008年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2008年报告的乙脑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08年保山市共报告乙脑病例224例,各年发病率分别为1.70/10万、2.68/10万、2.46/10万和2.35/10万,各年皆呈高度散发状态。流行高峰为7-8月,占总发病数的63.84%。主要发病人群为10岁以下儿童,占发病总数的76.79%。死亡3例,病死率为1.34%。结论保山市乙脑疫情得到了较好控制,但仍应加强预防接种、防蚊灭蚊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武汉市1992~2006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更好地预防和控制乙脑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疫情报告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与发病特点及三间分布。结果1992~2006年武汉市共报告乙脑病例433例,死亡10例,年均发病率0.41/10万,年均病死率2.31%,乙脑发病呈明显下降趋势,且2005年和2006年连续两年无乙脑病例报告;发病季节在4~9月,高峰期在7~8月;病例主要集中于新洲区(占39.72%)、黄陂区(占31.87%)、江夏区(占12.24%)等郊区;15岁以下的患者占94.23%(408/433),散居儿童发病占61.20%(265/433)。结论武汉市乙脑发病主要表现为散发,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人群以低年龄组为主。近年来乙脑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乙脑监测和防控依然不能放松。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珠海市2005—2018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珠海市2005—2018年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病例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珠海市2005—2018 年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11 30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 53.67/10万,2013年发病率最高为109.97/10万,2007年最低为18.04/10万;每个月均有病例发生,每年5—7月为发病高峰;发病率最高为香洲区(59.23/10万);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1.58∶1,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下人群(83.64%),5~9岁组占比最高(44.43%);发病职业类型以学生为主(47.61%),其次为幼托儿童(25.49%);共报告暴发疫情31起,均发生在学校和幼托机构,其中小学23起(74.19%)。 结论 珠海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较高,应加强对学校和托幼机构流行性腮腺炎的防控,通过消除免疫空白人群,提高含流腮成分疫苗接种率,降低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