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2 毫秒
1.
目的建立测定积雪草苷血浆药物浓度的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化-质谱(UPLC-ESI-MS)联用的分析方法,探讨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方法SD大鼠8只,单剂量静注(40mg·kg-1)积雪草苷,用UPLC-MS法测定给药后的血浆中药物浓度,并用DAS软件求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积雪草苷的血药浓度在0.038~7.6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检测限为38μg·L-1,提取回收率大于95%,日间、日内RSD均小于10%。大鼠单剂量静注积雪草苷40mg·kg-1后,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呈二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AUC(0-t)、T12β、CL、Vd分别为:(81443.67±57156.81)μg·L-1·min-1、(23.44±9.60)min、(0.19±0.07)L·min-1·kg-1、(8.92±6.68)L·kg-1。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专属性强,可用于积雪草苷的体内大批量样品定量分析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测定柴胡皂苷a血浆药物浓度的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化-质谱联用的分析方法(LC-ESI-MS),探讨其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方法SD大鼠12只,随机分为2组,分别单剂量静注(5mg·kg-1)和灌胃(50mg·kg-1)柴胡皂苷a,用LC-MS法测定给药后大鼠血浆中药物浓度,利用DAS软件拟合并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柴胡皂苷a的血药浓度在0.025~5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检测限为25μg.L-1,以质控样品计算,在各浓度水平下,此法的回收率均大于80%,日间和日内精密度小于10%,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大鼠单剂量静注柴胡皂苷a5mg·kg-1后,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呈二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Tmax,Cmax,AUC0-t,T12β,CL,Vd分别为:5min,1907μg.L-1,64370mg.h-1.L-1,100.6min,0.0867L·min-1.kg-1,21.89L.kg-1。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专属性强,可用于柴胡皂苷a的体内大批量样品定量分析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3.
人参皂苷-Rg_2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g2(ginsenoside-Rg2,GSRG-2)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将健康♂Wister系大鼠(360~420)g随机分组,每组7只,单次尾静脉注射,3个剂量,分别为10、20、50mg·kg-1,从眼眶静脉丛分时取血、处理。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应用外标法测定GSRG-2两个差向异构体SGSRG-2[20(S)-ginsenoside-Rg2]和RGSRG-2[20(R)-ginsenoside-Rg2]在大鼠血浆中的浓度,应用3P87软件计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按10、20、50mg·kg-13个剂量分别单次静脉给药后,SGSRG-2和RGSRG-2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符合开放一房室模型,50mg·kg-1剂量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0、Ke、Vc、T12Ke、AUC和CLs,SGSRG-2分别为77.0478mg·L-1、0.0853min-1、0.6489L、8.1232min、902.9501mg·min·L-1和0.0554L·min-1;RGSRG-2分别为101.7467mg·L-1、0.0675min-1、0.4914L、10.2747min、1508.2185mg.min·L-1和0.0332L·min-1。结论在大鼠体内,SGSRG-2具有代谢不稳定性,部分转化为RGSRG-2;RGSRG-2的消除半衰期较SGSRG-2长。各剂量组中,AUC与给药剂量成正比;SGSRG-2的Ke、T12Ke、Vc和CLs值相近,RGSRG-2的亦相近;但是,SGSRG-2和RGSRG-2两者之间的Ke、T12Ke和CLs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积雪草苷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点。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葫芦素B为内标,甲醇为血浆蛋白沉淀剂,水-乙腈(24∶76)为流动相,测定一次性给大鼠尾静脉注射积雪草苷(42或126mg·kg-1)后SD大鼠血浆中积雪草苷的浓度。采用3p97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积雪草苷在SD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符合二室开放模型,2个剂量组的t1/2α分别为1.89和1.73min,t1/2β分别为27.08和26.81min,K21分别为0.24和0.20min,K10分别为0.039和0.031min,K12分别为0.11和0.13min,AUC分别为1442.11和5749.78mg·min·L-1,CL分别为0.029和0.022mL·g-1·min-1,MRT分别为39.08和38.70min。结论:积雪草苷在SD大鼠体内的分布消除较快,呈一级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大鼠脑脊液中黄芩苷的HPLC-MS/MS测定方法,研究黄芩苷及配伍三七总皂苷的大鼠脑脊液药代动力学变化。方法大鼠尾静脉注射黄芩苷和黄芩苷-三七总皂苷配伍溶液,采集脑脊液样品,利用LC-MS/MS测定脑脊液中黄芩苷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XDB-C18(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1 mmol·L-1乙酸铵(含0.1%甲酸):0.1%氨水梯度洗脱;质谱检测离子为m/z 445/269(黄芩苷[M-1]-),m/z 237/194(卡马西平[M+1]+)。结果在5~200μg·L-1范围内,黄芩苷与内标卡马西平的峰面积比值与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为87.15%~92.73%。黄芩苷在单独给药组和三七总皂苷配伍组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Cmax为(189.67±20.13)、(237.00±51.86)μg·L-1,AUC0-t为(6612.96±1023.65)、(5466.63±267.06)μg·min·L-1,AUC0-∞为(6930.43±1060.41)、(5682.13±412.79)μg·min·L-1,T12为(108.84±45.67)、(102.54±38.37)min,CL为(15.39±2.60)、(18.32±0.88)L·min-1·kg-1。结论建立的HPLC-MS/MS测定方法能够准确灵敏地测定脑脊液中的黄芩苷。黄芩苷能够透过血脑屏障进入大鼠脑脊液,合用三七总皂苷后黄芩苷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无明显变化,说明三七总皂苷对黄芩苷的脑脊液代谢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黄芪甲苷在兔体内的药动学和在大鼠的排泄(英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黄芪甲苷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和在大鼠的排泄。方法 :健康家兔和大鼠一次静脉注射 (静注 )给予黄芪甲苷 4mg·kg- 1,高效液相色谱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法检测兔血浆和大鼠尿及粪黄芪甲苷浓度 ,用 3P97药动学软件对兔血浆浓度 时间数据进行动力学分析和计算药动学参数 ,并估算大鼠体内的排泄情况。结果 :黄芪甲苷静注给药后 ,T12 α 为 0 .10h ,T12 β 为 1.4h ,Vc 为 0 .15L·kg- 1,VD 为 0 .6L·kg- 1,Cl为 0 .32L·h- 1·kg- 1,AUC为 15mg·L- 1·h。大鼠静注给药后 ,原形从尿和粪排出量分别为给药量的 16 %和 3.2 %。结论 :家兔体内黄芪甲苷的动力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 ,大鼠仅有少量原形药物从尿和粪排泄。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肝脏部分切除对利多卡因在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以肝部分切除术为试验组,以上腹部手术为对照组。硬膜外利多卡因首剂量4mg·kg-1给药后,以2mg·h·kg-1恒速滴注,于给药后不同时间取静脉血,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利多卡因血浆浓度,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利多卡因试验组和对照组在体内的消除过程均呈一室模型,其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1 /2分别为(147. 03±67. 05), (157. 16±33. 19)min;C120分别为(2. 90±0. 57),(2. 71±0. 38)μg·mL-1;Vd分别为(1. 60±0. 40), (1. 65±0. 26)L; AUC分别为(844. 32±295. 82), (896. 09±240. 77)μg·min·mL-1。结论 肝脏部分切除术对麻醉剂量利多卡因的体内药代动力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大鼠血浆、胆汁和组织中17997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研究大鼠静脉注射17997后药代动力学、组织分布和胆汁排泄,以及血浆蛋白结合率。方法:SD大鼠以 4或1 mg·kg~(-1)剂量尾静脉注射给药,按实验设计采集血样、组织、胆汁,用HPLC法测定药物浓度;血浆蛋白结合率用平衡透析法测定。结果:17997保留时间为约7.0min;大鼠静脉推注4mg·kg~(-1)17997后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消除半衰期为75.71 min,C_0为4.51μg·mL~(-1),清除率为52.5mL·min~(-1)·kg~(-1),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为76.16 min·μg·mL~(-1);给药后15 min 17997在大鼠体内组织分布依次为肺16.55 μg·g~(-1)、十二指肠7.34 μg·g~(-1)、肝6.51 μg·g~(-1)、心4.18 μg·g~(-1)、肾3.31 μg·g~(-1)、脾3.12 μg·g~(-1)、胸腺1.83 μg·g~(-1)和淋巴结0.74 μg·g~(-1)。大鼠静脉推注4、1mg·kg~(-1)17997后24 h胆汁排泄率分别为(55.4±9.4)%和(58.8±11.8)%;大鼠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2.27±2.91)%。结论:本实验建立了测定大鼠血浆、胆汁和组织中17997的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操作便捷,高效灵敏,样品用量少。大鼠静脉推注17997后体内分布排泄速度较快,肺组织浓度最高,蛋白结合率高,主要通过胆汁排泄。应用于临床时,需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  相似文献   

9.
福康片对大鼠吗啡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研究福康片戒毒药物对大鼠吗啡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用放射免疫法 (RIA)测定了大鼠单独皮下注射 (sc)盐酸吗啡 (A组 )和合并灌胃 (ig)福康片 (B组 )后吗啡的血药浓度 ,计算两组吗啡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两组吗啡药代动力学模型均符合二室模型一级吸收。B组吗啡血药浓度明显低于A组。合用福康片后 ,大鼠吗啡的t1/2ka由0.078h增加到0.164h ;Cmax由3971.143μg·L -1减少到2248.474μg·L -1 ;AUC由每小时11337.584μg·L-1 减少到8005.219μg·L-1;t1/2β 由4.091h减少到3.615h ;CL由每小时0.529L·kg-1 增加到0.750L·kg-1。结论··:福康片可降低吗啡的吸收速率及血液中的吗啡浓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尾静脉注射后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特性。方法大鼠尾静脉注射给予黄芪甲苷8mg·kg-1,用HPLC-ELSD方法进行含量测定,采用DAS 2.0软件分析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大鼠尾静脉注射黄芪甲苷后血药浓度-时间曲线按二室模型拟合最佳,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T1/2α110.5min,T1/2β331.6min,CL 0.3661mL/(min·kg),AUC t11880.31min/(μg·mL),AUCi13707.13min/(μg·mL),Vc0.00032mL·kg-1,V d175.142mL·kg-1。结论大鼠尾静脉注射黄芪甲苷后在体内符合二室模型,HPLC-ELSD方法可用于大鼠体内血浆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及其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1.
紫花前胡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研究中药狭叶羌活和宽叶羌活主要化学成分之一的紫花前胡苷(ND)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SD大鼠(200~220)g随机分组,每组5只,单次尾静脉注射,给药量为80mg.kg-1,从眼眶静脉丛分时取血、处理。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恒速洗脱,应用外标法测定ND在SD系大鼠血浆中的浓度,应用3P87软件计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在所建立的方法学下,ND的保留时间为6.7min;标准曲线为Y=2.0×10-4X+0.4(r=0.9999),在0.2~80mg.L-1的血浆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血浆中最低检测浓度为0.01mg.L-1(S/N=3),最低定量浓度为0.1mg.L-1(S/N=10);在1.0、10.0和40.0mg.L-1低、中、高3个浓度下的提取回收率为76.23~83.72;日内和日间RSD均小于5.60%(n=3)。在室温和冷冻—解冻试验中,ND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按80mg.kg-1单剂量单次静脉给药后,ND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符合开放二房室模型,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1/2α、t1/2β、AUC、Vc、Vp、Vss和CL分别为7.02min、219.27min、1384.34mg.min.L-1、0.92L.kg-1、6.04L.kg-1、6.96L.kg-1和0.06L.kg-1.min-1。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快速、准确、简便,能够满足ND药代动力学研究要求。按80mg.kg-1单剂量单次静脉给药后,ND在大鼠体内分布广泛,消除速度中等。  相似文献   

12.
UPLC法测定大鼠血浆中Liguzinediol浓度以及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Liguzinediol浓度的UPLC测定方法,探讨其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血浆样品经甲醇提取后,上清液经N2吹干流动相复溶后注入UPLC分析,色谱柱为UPLC HSS T3柱(2.1 mm×100 mm,1.8μm),流动相为甲醇-水(28∶72,V∶V),流速为0.4 ml.min-1,检测波长278 nm。SD大鼠6只,iv给药10 mg.kg-1后,用UPLC法测定给药后大鼠血浆中Liguzinediol的浓度,利用DAS软件拟合并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Ligu-zinediol的血药浓度在0.41~52.4 mg.L-1范围内呈线性,提取回收率均>80%,日内、日间精密度<10%,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大鼠静脉注射10 mg.kg-1的Liguzinediol,其血药浓度(C)-时间(t)曲线呈二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T12β、AUC(0-∞)、CL分别为1.62 h、18.36 mg.h.L-1、0.71 L.h-1.kg-1。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专属性强,可用于Liguzinediol的药代动力学及成药性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新型钙通道阻断剂盐酸双苯氟嗪在Beagle犬的药代动力学。方法Beagle犬18只,随机分为低、中、高3个剂量组,分别单次股静脉注射1.5、3.0和6.0 mg.kg-1的盐酸双苯氟嗪溶液,后肢股静脉分时取血,处理,反相高效液相法(RP-HPLC)测定血浆中盐酸双苯氟嗪的浓度,应用3P97软件计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所建立测定方法的特异性、最低检测限、最低定量限、提取回收率、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及稳定性均符合药代动力学分析方法的要求。单次静脉注射后,盐酸双苯氟嗪在Beagle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符合开放二房室模型,低、中、高3个剂量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12β分别为24.7、24.2和29.6 h;AUC分别为0.44、1.12和2.86 g.min.L-1;Vc分别为1.30、1.22和1.28 L.kg-1;CL分别为3.4×10-3、2.7×10-3和2.1×10-3L.kg-1.min-1。结论本研究建立的RP-HPLC法能够满足盐酸双苯氟嗪药代动力学研究的要求,静脉注射盐酸双苯氟嗪在犬体内消除过程属于两相消除,AUC与剂量呈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双-O-甲基四氢呋喃愈创木素B(DiB)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化-质谱(HPLC-ESI-MS)联用的分析方法,并用于其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 SD大鼠6只,单剂量静脉注射(10mg.kg-1)DiB,以三白草酮为内标,用HPLC-MS法测定给药后血浆中的药物浓度,并用DAS 2.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DiB的血药浓度在0.025~5.0 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定量限为0.025 mg.L-1,提取回收率≥91.1%,日间、日内RSD≤10.0%。大鼠单剂量尾静脉注射DiB 10 mg.kg-1后,主要动力学参数AUC(0-t)、T12β、CL、V1分别为:(11.44±2.44)mg.h.L-1、(3.73±1.30)h、(0.65±0.14)L.h-1.kg-1、(3.36±3.19)L.kg-1。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快速、专属性强,可用于DiB的血药浓度检测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5.
姜黄素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姜黄素不同给药途径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绝对生物利用度。方法建立大鼠血浆中姜黄素的HPLC检测方法。考察大鼠分别经灌胃ig(200 mg·kg-1)、ip腹腔注射(20 mg·kg-1)、舌下静脉iv(10 mg·kg-1)给予姜黄素后血药浓度变化。用DAS2.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根据腹腔注射、灌胃和静脉给药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和给药剂量,计算腹腔注射和口服姜黄素的绝对生物利用度。结果姜黄素浓度在0.05~6.00 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定量下限为0.05 mg·L-1;低(0.10 mg·L-1)、中(1.00 mg·L-1)、高(4.00 mg·L-1)3个浓度的回收率分别为(99.29±5.40)%、(104.21±4.72)%和(99.83±1.97)%;日内RSD分别为4.49%、3.90%和1.72%,日间RSD分别为4.61%、4.27%和2.00%。大鼠经灌胃、腹腔注射和静脉注射姜黄素后,姜黄素在大鼠体内的代谢过程均符合二室模型,消除半衰期分别为(159.28±18.12)、(90.79±11.55)和(11.96±2.64)min;AUC(0-∞)分别为(86.36±12.90)、(73.39±8.72)、(104.62±11.89)mg.min.L-1。按剂量折算,姜黄素经腹腔注射给药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35.07%,灌胃给药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4.13%。结论姜黄素经不同途径给药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相似,腹腔注射给药的绝对生物利用度较高,口服生物利用度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盐酸阿比朵尔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将健康♂Wistar系大鼠(200~220 g),随机分组,每组6只。单次灌胃给予药物,剂量分别为9、18、54 mg.kg-1,从眼眶静脉丛分时取血、处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测定药物在血浆中的浓度,应用DAS 2.0软件计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按9、18、54 mg.kg-13个剂量分别单次灌胃给予大鼠盐酸阿比朵尔后,药物在动物体内的Cmax分别为644.1、1002、4711μg.L-1;Tmax分别为0.35、0.28、0.18 h;AUC0-t分别为1127、1956、6790μg.h.L-1;AUC0-∞分别为1250、2224、7558μg.h.L-1;T12分别为3.2、3.6、3.3 h。结论以上数据经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在9~54 mg.kg-1剂量范围内,单剂量灌胃给予大鼠盐酸阿比朵尔后,药物在动物体内的动力学行为具有线性特征。  相似文献   

17.
没食子酸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大鼠血浆中没食子酸的高效液相测定方法;研究大鼠灌胃与静脉给药后没食子酸的药物动力学过程及生物利用度。方法分别灌胃和静脉给予大鼠没食子酸,不同时间点采血,样品经甲醇沉淀蛋白后,采用Phenomenex C18(250 mm×4.6 mm,4μm)色谱柱,甲醇-体积分数为0.5%的冰醋酸水溶液(体积比为7∶93)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72 nm,以对乙酰氨基酚为内标测定血浆中没食子酸的浓度。应用DAS 2.0软件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大鼠灌胃给药后t1/2α为46.57 min,t1/2β为56.54 min,tmax为66.00 min,ρmax为3.96 mg.L-1,AUC0~t为396.5 mg.min.L-1;静脉给药后t1/2α为9.90 min,t1/2β为78.88 min,AUC0~t为461.9 mg.min.L-1。结论大鼠灌胃和静脉给予没食子酸后,其药-时过程均符合二室模型,绝对生物利用度为42.9%。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荆芥内酯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及生物利用度。方法建立大鼠血浆中荆芥内酯的HPLC检测方法,考察大鼠灌胃或尾静脉给予不同剂量荆芥内酯24 h内的血药浓度变化,并用Kinetica 4.4药动学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灌胃给予高、中、低剂量(47.87、23.94、11.97 mg.kg-1)荆芥内酯后,Cmax和AUC0-∞与给药剂量呈非线性关系。静脉给予11.97 mg.kg-1荆芥内酯后,Cmax和AUC0-∞分别为6.5 mg.L-1、18 mg.h.L-1。荆芥内酯在大鼠体内的口服绝对生物利用度为69.1%。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专属性强,可用于荆芥内酯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