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陈皮概述陈皮,别名:橘皮、贵老、红皮、黄橘皮、广橘皮、新会皮、柑皮、广陈皮。为芸香科常绿小乔木植物橘及其同属多种植物的成熟果实的果皮,橘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栽培于丘陵、低山地带、江河湖泊沿岸或平原。主要产于广东、福建、四川、江苏等省,以广东产的茶枝柑为佳,称为广陈皮,而广陈皮又以新会的陈皮为上品。  相似文献   

2.
陈皮,为芸香科常绿乔木,橘的成熟果实之皮,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干燥、生用,又名橘皮,陈皮以陈久者为佳,故称陈皮,也称贵老,且以广东新会柑、茶枝柑的柑皮品质最好,中医处方名广陈皮、新会皮,元代王好古说:“橘皮以色红日久者为佳,故日红皮、陈皮”。  相似文献   

3.
广陈皮是中国传统道地药材,广东陈皮的简称,作为道地中药使用历史悠久。"广陈皮"的道地药名在宋代文献中比较罕见,但经笔者考证其另有别名"真橘皮"、"真陈皮",提前了"广陈皮"作为道地药材使用的起源时间,而之前有学者认为是源于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广陈皮历来是"广药"中的大宗药品,畅销海内外,为各地医生推崇和群众喜爱。广陈皮在2016年入选广东省首批立法保护的8种岭南药材之一。新会皮做为广陈皮中的上品,两者经常可以互相指代,特别到了清代,很多地方出现广陈皮即是指新会皮,所以它们也有共同的发展脉络,但新会皮也有其独特的道地药史。2006年10月,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并公告新会陈皮产品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相似文献   

4.
陈皮因产地的不同可分为"陈皮"和"广陈皮",而广陈皮又以新会陈皮为最佳之品,两者在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上存在着异同。文章通过查阅有关于陈皮的文献,就广陈皮和新会陈皮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异同及综合开发利用方面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与归纳,为今后在临床上更加充分利用陈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邱蓉丽  吴玉兰  乐巍 《中成药》2015,37(1):149-153
目的比较浙江、湖北、广东产陈皮、青皮药材中橙皮苷、柚皮苷、川陈皮素和橘皮素的量。方法用甲醇超声提取药材,HPLC法测定,采用Waters xbridge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5%醋酸水,梯度洗脱(0~20 min,10%~25%乙腈;20~35 min,25%~70%乙腈;35~38 min,70%~95%乙腈);体积流量1m 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83 nm。结果陈皮、青皮药材中4种黄酮类成分均以橙皮苷含有量为最高,柚皮苷含有量最低;浙江和湖北产陈皮和青皮中橙皮苷的含有量均符合《中国药典》标准,但两地的青皮中川陈皮素和橘皮素的量要远大于陈皮。广东新会产陈皮和青皮中橙皮苷的含有量均偏低,但它们的川陈皮素和橘皮素的含有量相差不大。结论陈皮和青皮中黄酮类成分含有量的差异可用于解释它们功效之间的区别。  相似文献   

6.
中药广陈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陈皮在药用上極为普遍,药用历史也極悠久,其中尤以广东新会出产的广陈皮最为有名。据陈仁山药物生产辨云:“陈皮产广东新会为最好,四会、潮州、四川所产者,俱不适用”。但是广陈皮在植物学上究系何种,其生药部份的真伪如何辨別,在一般医药書籍中记载都不詳細。作者曾于1955年兩次赴新会調查,茲根据調查所获,將广陈皮的原植物形态、种类、生药規格、产銷情况等介紹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复方新会陈皮含片中新会陈皮指标性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Inertsil ODS-SP柱(1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橙皮苷的检测波长为283 nm,川陈皮素、橘皮素的检测波长为330nm,流速为1 m L·min~(-1),柱温30℃。结果:橙皮苷、川陈皮素、橘皮素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分别为y=427363x-38147 (r=0.9999),y=155126x-13930 (r=0.9999),y=86681x-19198 (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72%(RSD=0.6%),98.93%(RSD=0.6%),99.14%(RSD=0.6%)。结论:建立的新会陈皮指标性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新会陈皮含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陈皮即橘皮,橘皮入药首载于《神农本草经》,陈皮之名始见于《食疗本草》,后世亦多沿用此名。陈皮之沿用,是因传统认为橘皮入药以陈者为佳。如《名医别录》谓:“陈皮疗气大胜,以东橘为好,西江者不如,须陈久者为良”。《汤液本草》谓:“橘皮以色红日久者为佳”。为使后学者皆知陈皮等药以陈者为佳,李杲在《药性赋》中编成六陈歌一首。而学医者多将背诵药性赋为入门捷径,致使后学医者无人不知六陈矣。  相似文献   

9.
广陈皮是陈皮的道地药材,是"陈久者良"中药材的典型代表。贮藏是影响其道地性的关键技术环节。为保证广陈皮质量,以《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为指导,通过对广东新会的实地调研提出应对广陈皮采收,初加工,贮藏库的规格、管理、贮藏过程中的变质现象和包装的技术操作进行规范,针对虫蛀、霉变和泛油现象提出了应对措施,以期指导广陈皮的规范化生产。  相似文献   

10.
不同年份新会陈皮总黄酮及橙皮苷含量动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比较不同年份新会陈皮总黄酮和橙皮苷含量的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陈皮总黄酮的含量;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陈皮中橙皮苷的含量.结果 不同年份新会陈皮贮存期越长.总黄酮含量和橙皮苷含量越高.结论 总黄酮是陈皮有效成分之一,橙皮苷则是陈皮总黄酮的主要成分,实验结果验证古人所述陈皮"陈久者良"有一定的道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陈皮药材和饮片黄酮类成分的特征图谱。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为30℃;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83nm;理论塔板数按橙皮苷计算应不低于2 000。结果:陈皮、新会陈皮药材与陈皮饮片有7个共有峰,说明有较多相同的成分,新会陈皮较陈皮药材少1个特征峰,陈皮饮片较陈皮药材少2个特征峰,说明陈皮药材与新会陈皮、陈皮饮片的特征图谱存在差异。结论:研究结果为陈皮药材和饮片特征图谱的建立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分析广陈皮及其近缘品种鲜果皮挥发油成分并寻找其特征成分。方法收集包括广陈皮(茶枝柑)、陈皮(红橘)和金橘等11种品种鲜果皮,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用GC-MS技术分离鉴定挥发油的成分,对所有样品测定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所测鲜果皮挥发油均以柠檬烯为主要成分,同时含萜品烯、异松油烯和芳樟醇萜烯烃类化合物。聚类分析结果与鲜果皮品种分类结果一致。结论与其他陈皮近缘品种果皮比较,广陈皮(茶枝柑)挥发油中含有特有成分2-甲氨基-苯甲酸甲酯,柠檬烯的相对含有量最低,而萜品烯相对含有量最高,可作为广东新会陈皮的鉴定依据。  相似文献   

13.
广陈皮     
广陈皮,文献名称红皮,習称陈皮、新会皮。产地名称柑皮、果皮、岡州皮(新会县江门,从前称岡州)。为四会柑的果皮,黄色,皮宽易剝,可供葯用。产地主产广东新会县所属各乡,如马坭、水坭、古井、梅树营等地所产,品质最佳;双水、甲东、五灣、大洞、礼乐諸乡所产較次;江門(岡州)亦有产。均在新会一地集散。新会皮的产量很大,約佔90%,四会县亦有少数出产四会皮的产量仅佔10%。培植方法(1)用播种法。在二、三月间将柑核在地里种下,但此法生长很慢,现在很少采用。(2)移木法。农历十二月间,在已成长十七、八年的老柑树上,揀粗壮的枝干,沿周围用刀切成一分宽的缝,刮去树皮,在沿缝处塗上一圈湿泥,外包稻草以防泥土松落,每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不同陈皮来源药材(茶枝柑、温州蜜柑、大红袍、福橘)中橙皮苷、川陈皮素、橘皮素和辛弗林的含量差异,为陈皮"广东新会皮为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陈皮来源药材中橙皮苷、川陈皮素、橘皮素和辛弗林的含量。结果茶枝柑、温州蜜柑、大红袍和福橘中橙皮苷含量分别在4.503%~9.571%、6.065%~10.727%、4.95%~11.25%、5.417%~8.26%之间;辛弗林含量分别在0.138%~0.46%、0.256%~0.733%、0.23%~0.356%、0.236%~0.465%之间;川陈皮素含量分别在0.048%~0.42%、0.031%~0.769%、0.301%~1.048%、0.026%~0.895%之间;橘皮素含量分别在0.026%~0.375%、0.011%~0.717%、0.164%~0.546%、0.012%~0.627%之间。结论陈皮"广东新会皮为胜"可能与上述4个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分析陈皮挥发性成分差异,鉴别其不同产地与种源。方法通过GC-MS获取5个不同产地不同植物种源的10批新会陈皮和15批陈皮药材共有成分峰面积数据,结合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及人工神经网络三种化学计量学方法进行鉴别区分。结果通过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可将新会地区茶枝柑样品与其他产地另两个品种样品大致分为两大类,重庆地区大红袍样品又与台州和桂林地区的蜜柑样品各自聚为一小类;依据共有成分峰面积数据建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新会陈皮和非新会陈皮样本、3个不同品种陈皮样本进行识别区分,训练和预测的准确率均为100%。结论 GC-MS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能够作为鉴别不同产地不同种源新会陈皮药材和陈皮药材的一种手段,为新会陈皮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陈皮,既是古方中有名的中草药,也是岭南百姓常用的食疗佳品。它既可调香入味,又可调理身体,被冠以广东"三宝"之首的美名。"新会陈皮",因盛产于广东江门市新会区而得名;新会也被誉为"陈皮之乡",是道地陈皮的生产地。每到深秋,柑橘挂满枝头,家家户户买柑晒皮。  相似文献   

17.
广陈皮为我国岭南传统道地药材,药用历史悠久,自明代以来各医家在陈皮用药上即以广东新会为道地来源。广陈皮化学成分复杂,主要活性物质包括黄酮类、生物碱类、多糖类及挥发油等;质量控制方法有光谱法、色谱法及分子生物学方法等。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广陈皮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现状进行归纳与综述,以期为陈皮产业尤其是广陈皮大健康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HPLC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广陈皮中5种活性黄酮成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郑国栋  蒋林  杨得坡  周芳  杨雪  林乐维 《中草药》2010,41(4):652-655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12批不同产地广陈皮中5种活性黄酮的量.方法 采用超声法提取药材,通过对提取工艺及色谱条件进行优化建立测定方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广陈皮中橙皮苷(1)、川陈皮素(2)、3,5,6,7,8,3',4'-七甲氧基黄酮(3)、橘皮素(4)和5-羟基-6,7,8,3',4'-五甲氧基黄酮(5)5种活性黄酮的量.结果 12批广陈皮中橙皮苷的量在38.021~70.735 mg/g,均符合药典标准(≥35 mg/g),其中,产于新会的广陈皮中橙皮苷的量低于广东其他两个产地(高要和龙门);另外,广陈皮中多甲氧基黄酮类成分的量以川陈皮素、橘皮素为高.结论 该方法简单、准确,其结果可为广陈皮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广陈皮HPLC指纹图谱的方法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素中  黄月纯  魏刚 《中药材》2008,31(2):217-219
目的建立广陈皮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色谱条件,拟定广东新会产广陈皮(茶枝柑)指纹特征图谱的共有模式.方法采用Zorbax Esclipe XDB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2%乙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3 nm;柱温为25℃;流速为1.0 ml/min.结果广陈皮共标示出7个共有峰.13批广陈皮相似度的均值达0.996~1.000.结论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为广陈皮质量控制与鉴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近红外光谱一致性检验快速检测技术鉴别广陈皮道地性的方法。方法:收集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陈皮样品40批,采集近红外光谱数据,运用布鲁克公司OPUS软件,以10批广陈皮样品作为校正集,建立广陈皮的一致性检验模型,以23批其他产地其他品种的陈皮和7批广陈皮作为验证集检验模型的准确性。结果:广东新会产道地药材广陈皮与其他地区及其他品种的非道地药材存在较大差异,利用一致性检验模型可快速有效判断其道地性。结论:近红外光谱技术可快速、简便鉴别广陈皮的道地性,且不需破坏样品,是中药材有效快检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