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卵巢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  方法  对北京协和医院1997年1月至2009年4月间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卵巢恶性肿瘤的患者共3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总结其临床特点。  结果  3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5.3岁; 病理类型以透明细胞癌为主; 诊断时分期多为Ⅰ期(24/33);5例患者同时又合并子宫内膜病变;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位于卵巢者19例, 位于卵巢外者14例; 术后5年生存率为60%, 平均无瘤生存期为41.9个月。  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卵巢恶性肿瘤患者发病年龄较卵巢癌患者年轻, 病理类型以卵巢上皮性肿瘤为主, 透明细胞癌最为常见, 可同时合并有在位子宫内膜肿瘤。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是卵巢癌预后好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酒精硬化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前后卵巢功能的变化.方法 超声引导下酒精硬化治疗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100例,以年龄为界,是否双侧发病分为4组,A组30例:年龄<35岁,单侧囊肿;B组20例:年龄≥35岁,单侧囊肿;C组25例:年龄<35岁,双侧囊肿;D组25例:年龄≥35岁,双侧囊肿.比较各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患者血清促卵泡成熟激素(FSH)、雌二醇(E2)水平,超声观察卵巢体积、窦卵泡数和卵巢间质血流分布,评估患侧卵巢功能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C组、D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FSH逐渐下降,E2水平逐渐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FSH、E2均在正常范围内.治疗后各组3个月、6个月患侧卵巢体积增大,间质血流速度增快,阻力指数下降,卵巢间质血流由0、Ⅰ级为主升至Ⅱ、Ⅲ级为主,A组、C组卵巢的窦卵泡数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酒精硬化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能够达到保护和修复卵巢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剔除术后患者妊娠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7年9月至2016年6月在本院妇科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的患者145例.根据患者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病灶部位分为单侧组及双侧组,单侧组91例,双侧组54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术后24h及术后半年的促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E2)水平及患者的妊娠率,并探讨妊娠的影响因素.[结果]单侧组术后24h、术后半年FSH、E2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组术后24hFSH水平较术前明显上升,且明显高于单侧组,E2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且明显低于单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半年FSH、E2水平恢复至术前水平.单侧组总妊娠率为56.04%(51/91),明显高于双侧组33.33%(18/54),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妊娠与年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是单房或双房方有关,而与是否合并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膜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及囊肿大小无关.[结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患者中单侧较双侧患者妊娠率更高,且患者年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是单房或双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妊娠.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卵巢衰老过程中的月经各要素改变。  方法  对北京市某社区323名30~54岁健康女性前瞻性观察1年, 记录月经日记并测量血促卵泡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FSH)水平。按年龄、FSH水平及生殖衰老分期分别分组, 分析月经周期长度、经期长度和经量的改变。  结果  年龄影响:平均月经周期长度在40岁后逐渐延长, 从48岁以后变化明显, 在≥ 52岁组达最长, 为(67.04±36.77)d; 平均经期长度随年龄增长变化不明显, 但平均经期长度的变异在44岁后逐渐变大, 50~51岁组最大; 经量在38~47岁间大致相似, 在48~49岁组最高, 达(45.06±93.54)分, ≥ 52岁组最低, 为(15.87±13.81)分。FSH水平影响:月经周期长度随FSH水平的升高而延长; 平均经期长度在FSH各水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但经期长度的变异在20 < FSH ≤ 40 U/L组最大; 平均经量在10 < FSH ≤ 15 U/L组最高, 为(30.69±31.84)分, 在FSH > 40 U/L组最低, 为(17.38±24.38)分。生殖衰老分期的影响:经期长度和经量在生殖衰老各期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在卵巢衰老过程中, 月经周期长度变化明显, 适于用作生殖衰老分期的标准, 但经期长度和经量的改变也有其特征性, 从临床角度有提示价值, 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卵巢非侵袭性低级别浆液性癌(low-grade serous carcinoma, LGSC)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特点。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北京协和医院病理诊断为卵巢非侵袭性LGSC且进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患者, 对其临床病理特点、手术过程和随访情况进行总结。  结果  共有5例非侵袭性LGSC且保留生育功能患者, 中位年龄29岁(24~34岁); 1例行开腹手术, 4例行腹腔镜手术; 4例手术行卵巢囊肿剔除, 1例患者因为卵巢急性扭转坏死行受累附件切除。1例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FIGO)分期为IB期, 4例为IA期。所有患者术后均未接受进一步治疗。中位随访7个月(6~12个月), 所有患者均未复发, 1例患者自然受孕且母胎情况良好。  结论  对于非侵袭性LGSC患者, 能否保留生育功能、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术后的生育情况、复发率及随诊方案, 仍是目前临床处理的棘手问题。本研究为年轻的非侵袭性LGSC患者提供了保留卵巢的选择, 但患者的长期预后(包括生育和生存)尚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腔内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在评估单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卵巢储备功能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手术并随访的单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后患者42例,应用腔内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对患者双侧卵巢的相关参数进行测量,包括窦卵泡计数(antral follicle count,AFC)、卵巢体积(ovarian volume,OV)、血管化指数(vascularisation index,VI)、血流指数(flow index,FI)、血管化血流指数(vascularisation flow index,VFI)、卵巢间质动脉血流分级,并将手术侧卵巢与对侧卵巢进行比较。结果:患者手术侧卵巢的AFC、OV、VI、FI、VFI、卵巢间质动脉血流分级均较对侧显著下降(P0.05)。结论:单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手术侧卵巢的储备功能下降。腔内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是评估单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卵巢储备功能的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回顾性评价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患者卵巢肿瘤剔除术的临床结局。  方法  回顾1980年1月至2010年12月255例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病理诊断为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其中21例(8%)初次手术为卵巢肿瘤剔除术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  结果  21例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患者中, 15例(71%)诊断为未成熟畸胎瘤(Ⅰ级9例, Ⅰ~Ⅱ级3例, Ⅱ级3例), 1例卵黄囊瘤, 4例无性细胞肿瘤, 1例混合生殖细胞肿瘤。术后除3例(未成熟畸胎瘤Ⅰ级2例, Ⅰ~Ⅱ级1例)患者外, 其余18例患者均进行了化疗, 所有患者随访中位时间为52个月(9~178个月), 随访期间除1例混合生殖细胞肿瘤患者术后8个月右卵巢肿瘤复发外, 其余均未复发。2例患者(无性细胞瘤1例, 未成熟畸胎瘤1例)术后成功妊娠, 并分娩足月健康新生儿。  结论  在严密随访下, 对早期无性细胞肿瘤、未成熟畸胎瘤, 甚至卵黄囊瘤患者进行肿瘤剔除术结合必要的化疗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但需要进行更大样本的研究证实单纯肿瘤剔除术对生殖细胞肿瘤患者的痊愈足够有效。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手术106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保守手术的疗效。方法:2005年1月至2006年7月间采用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106例。患者平均年龄(32.5±6.4)岁,平均病程2.1年。合并不孕症21例,痛经54例,性交痛38例,慢性盆腔痛76例。无明显自觉症状仅以普查发现附件肿物者23例。结果:106例患者中行囊肿剔除术100例(94.3%),其中单侧卵巢内膜异位囊肿剔除61例,双侧卵巢内膜异位囊肿剔除39例(其中双侧囊肿剔除术34例,一侧囊肿剔除而另一侧附件切除5例),单侧附件切除6例。所有患者平均手术时间(38±11)分钟,平均出血量(35.6±12.5)mL。首次排气时间平均在术后(22.3±4.2)小时。平均住院天数(4.2±1.3)天。随访3~18个月,除21例不孕患者均于术后服用内美通或孕三烯酮2.5mg2次/周共3~6个月。106例患者中治疗性交痛总有效率92.2%,治疗慢性盆腔痛总有效率92.1%,治疗痛经总有效率90.7%。21例不孕患者中总妊娠率61.9%,7例(53.8%)半年内妊娠,6例(46.2%)1年内妊娠。术后复发9例(8.5%)。结论:对保留生育功能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腹腔镜下保守手术是目前公认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北京某社区女性在卵巢衰老过程中血清性激素水平和卵巢大小的变化。  方法  对北京市某社区418名年龄30~68岁、符合STRAW+10分期系统的健康女性, 前瞻性随访观察5年。记录月经日记, 检测雌二醇和促卵泡激素水平, 同时进行盆腔超声检查以测量卵巢大小。  结果  按照STRAW+10分期系统, 基线时雌二醇水平在绝经后期早期明显下降, 绝经后期晚期进一步下降; 促卵泡激素水平在绝经过渡期晚期开始显著增加, 绝经后稳定在高水平。卵巢长径、短径和面积在绝经后均明显缩小。经过5年随访, 即使分期没有改变, 性激素水平和卵巢大小仍有一定的变化规律; 分期进展的患者中, 绝经过渡期早期或绝经过渡期晚期向绝经后期早期转换时雌二醇、促卵泡激素、卵巢长径、卵巢短径和卵巢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 0.01)。不论基线还是5年后随访时, 卵巢功能性无回声(直径≥ 1.4 cm且 < 2.5 cm)均是在绝经过渡期晚期发生率最高, 分别为6.5%和12.1%。  结论  从绝经过渡期向绝经后期早期转换时雌二醇明显降低, 促卵泡激素明显升高; 卵巢萎缩明显。虽然增龄有一定影响, 但生殖衰老对性激素水平和卵巢大小的影响更显著。STRAW+10分期系统适用于北京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利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曲普瑞林)兴奋试验评价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患者的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并探讨其变化特点。  方法  对PCOS患者(n=20)和健康对照者(n=30)进行曲普瑞林兴奋试验, 在0、15、30、45、60和90 min测定血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 LH)和卵泡刺激素(follicular stimulating hormone, FSH)的水平。比较PCOS组和健康对照组在基线状态以及兴奋试验后LH、FSH水平的变化以及LH/FSH比值的差异。  结果  对照组和PCOS组患者的睾酮分别为(1.9±0.5)nmol/L和(3.5±1.4)nmol/L(P=0.012)。PCOS患者的基线LH水平高于对照组[(11.3±6.6)U/L比(3.7±2.7)U/L, P=0.028];在曲普瑞林兴奋试验中, PCOS组LH的升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 在第15分钟, PCOS组和对照组的LH分别为(41.4±28.0)和(24.7±19.0)U/L(P=0.036);在第60分钟, PCOS组和对照组的LH分别为(64.0±34.8)和(44.8±22.5)U/L(P=0.060)。PCOS组和对照组的基线FSH水平分别为(4.6±2.0)和(4.9±1.6)U/L(P=0.467);在曲普瑞林兴奋试验中, PCOS组FSH水平升高幅度小于对照组; 在第60分钟, 两组FSH水平分别为(9.9±4.0)和(17.3±5.6)U/L(P=0.041)。基线状态PCOS组和对照组的LH/FSH比值分别为2.9±1.1和0.8±0.2(P=0.023);此比值在曲普瑞林兴奋试验中进一步升高, 在第60分钟时两组分别为6.5±1.3和3.1±0.9(P=0.038)。  结论  PCOS患者基础状态LH和LH/FSH比值明显升高, 在曲普瑞林兴奋试验中, LH和FSH曲线之间的差距进一步增加, LH/FSH比值进一步升高, 提示PCOS患者存在特征性的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1.
电视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评价电视盆膜镜下保守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价值及探讨式的选择。方法:对3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在电视腹腔镜下行保守手术临床分析。结果:21例行卵巢囊肿剥除电凝缝合术,9例行卵巢囊肿穿刺缝合术,其中10例同时行粘连松解术。症状缓解有效率为85.7%,受孕率为42%,囊肿治疗率为93.3%。结论:电视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但不能提高症状缓解有效率及受孕率;镜下术式选择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直径大于3cm者以囊肿剥除电凝缝合整形术为主,异位囊肿直径小于3cm者以囊肿穿刺电凝术为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离中不同止血方式对卵巢功能影响。【方法】卵巢子宫内膜囊肿患者66例,均行腹腔镜下囊肿剥除术,并将其分成两组:镜下缝合组36例、电凝组30例,观察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性激素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 H )、黄体生成激素(L H )水平及窦状卵泡数、卵巢功能正常例数及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例数。【结果】术前两组卵巢功能正常率和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术后缝合组卵巢功能正常率83.33%(30/36)显著高于电凝组53.33%(16/30)( P <0.05),而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率16.67%(6/36)显著低于电凝组46.67%(14/30)( P<0.05)。缝合组E2、窦状卵泡数分别为(198.4±24.90)pmol/L、(7.13±2.25)个显著高于电凝组(153.40±16.8)pmo/L、(5.8±0.9)个( P<0.05),而FSH和FSH/LH分别为(10.56±4.56)U/L、2.35±1.26显著低于电凝组(13.72±2.81)U/L、(2.82±0.88)U/L ( P <0.05)。【结论】腹腔镜下卵巢保守性手术中,正确的镜下缝合止血与传统电凝术相比,对卵巢组织损伤更小,可更好地保留其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对女性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在本院妇产科诊治的84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资料中患者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囊肿切开放液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术后两组患者均给予促性腺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术前、术后6半年卵巢功能指标: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的水平、基础卵泡数量、卵巢体积变化.比较两组复发率和月经、术后1年成功再妊娠情况.[结果]术后半年,两组LH和E2指标较术前显著下降,观察组LH和E2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半年两组FSH指标无明显改变(P>0.05);两组基础卵泡数量和卵巢平均体积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年经期时间和月经周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年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患者术后短期内卵巢储备功能受到一定影响,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在患者妊娠率、术后恢复及复发率方面仍然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案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囊肿患者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以该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90例卵巢内膜异位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最终的手术方案,分为腹腔镜-电凝组(42例)、腹腔镜-缝合组(23例)和开腹手术组(25倒),比较3组患者术后内分泌激素指标、超声检查指标和卵巢功能预测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在内分泌指标的比较中,电凝组和缝合组在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和FSH/黄体生成素(LH)方面均优于开腹手术组,电凝组和缝合组之间未见明显差异。在超声检查中,缝合组在卵巢间质血流检查和卵巢形态学检查中,缝合组患者阻力指数、搏动指数、窦卵泡计数和卵巢直径均得到了比电凝组更积极的结果。而在新型卵巢功能评估指标的比较中,缝合组患者血清抑制素B及抗缪勒管激素水平高于电凝组。结论腹腔镜-缝合法比腹腔镜-电凝法和开腹手术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手术(LESS)治疗卵巢囊肿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本院拟实施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的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单孔组(采用LESS治疗)和三孔组(常规三孔腹腔镜手术)各75例;统计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后生殖激素及卵巢储备卵泡数量的变化、手术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单孔组术中的出血量显著低于三孔组(P<0.05);在术后2 h、6 h、12 h、24 h,单孔组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三孔组;两组手术前、后的血清雌激素(E2)、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及储备卵泡数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SS卵巢囊肿剔除术具有创伤更小、术后患者疼痛程度更轻,且对性激素水平无明显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Deep endometriosis is associated with severe painful symptoms that sometimes impair the quality of life in women of reproductive age. Medical therapy does not provide for adequate pain relief, and an effective management option to reduce pelvic pain appears to be complete laparoscopic removal of as many endometriotic lesions as possible.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usefulness and risks of radical laparoscopic removal of deep endometriosis for patients diagnosed as stage III/IV endometriosis during laparoscopic surgery. Forty-seven consecutive patients undergoing conservative laparoscopic surgery alone (adhesiotomy and cystectomy of ovarian endometriosis but not removal of deep endometriotic lesion; non-DEL removal group) and 151 consecutive patients undergoing radical laparoscopic removal of deep endometriotic lesions combined with conservative surgery (DEL removal group) were compared. As a result,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in pain were obtained in both groups, however, the degree of improvemen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and the rate of recurrenc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DEL removal group. The addition of radical removal of deep endometriotic lesions to conservative laparoscopic surgery markedly reduces the severity of dysmenorrhea and the rate of recurrent pelvic pain. Although the surgical procedure is technically demanding, the levels of peri-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morbidity are acceptable.  相似文献   

17.
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卵巢单纯性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在超声引导下经腹或经阴道对卵巢囊肿穿刺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25例(27个)卵巢囊性肿物(14个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和13个单纯性囊肿)在超声引导下经腹或经阴道穿刺抽液,注入无水乙醇治疗,观察2年。结果 27个囊肿,消失23个,1个明显养活减小,2个复发,1个巨大单纯性囊肿行穿刺术3天后手术。治疗总有效率24/27(88.89%)。结论 经腹或经阴道超声引导穿刺治疗卵巢囊性肿物是有效且相对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囊肿的安全性和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至2005年腹腔镜手术卵巢良性囊肿12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17例完成腹腔镜手术;全部患者术后未出现腹膜炎等并发症。102例行囊肿剔除病例中,镜下缝合组(65/102)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方面均优于电凝止血组(37/102)。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囊肿安全有效,肿瘤剔除后的创面建议缝合止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