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分析小儿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内镜诊断的意义。方法 对象男22例,女18例,年龄6~14岁,均以呕血或黑便就诊于我院并于48h内行胃镜检查,操作方法同成人。结果 40例患儿均获明确诊断,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4例,胃溃疡2例,出血糜烂性胃炎10例,胃十二指肠复合性溃疡2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1例,食管溃疡1例。结论 小儿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依次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各种胃炎、胃溃疡、复合性溃疡、食管静脉曲张出血、食管溃疡。  相似文献   

2.
上消化道疾病幽门螺杆菌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调查分析上消化道疾病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方法经内镜胃窦活检粘膜用快速尿素酶测定法及细菌学涂片法对3318例受检者检测Hp,而后对各种上消化道疾病Hp阳性率进行临床分析.Hp感染评判标准:上述二项检测法中凡有一项阳性即为Hp阳性;二项均阴性则为Hp阴性.结果3318例受检者中慢性活动性胃炎847例,慢性非活动性胃炎1213例,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597例,愈合期十二指肠溃疡198例,活动性胃溃疡187例,愈合期胃溃疡44例,复合性溃疡77例,胃癌34例,残胃53例,正常胃粘膜68例.其Hp阳性率分别为81.7%,22.3%,76.7%,61.6%,68.5%,50%,74%,41.2%,32%,29%.统计结果显示,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的Hp阳性率明显高于慢性非活动性胃炎.X2检验P<0.05.差异有高度显著性.结论本文证实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与Hp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上消化道出血病因趋势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近10年来上消化道出血(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UGB)的病因构成、发病趋势及与几个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对1995~2004年期间在我院行胃镜检查并明确病因的l909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上消化道出血主要病因依次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溃疡、出血性胃炎、胃癌、复合性溃疡。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发病呈上升趋势,胃癌所致出血则有下降趋势。②发生上消化道出血以中年组最多,其次是青年组,老年组最少,且青年人发病呈上升趋势。③上消化道出血男性病人明显多于女性病人。④上消化道出血及常见病因的发病多见于春秋冬季,夏季最少,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是上消化道出血最主要病因,且有上升趋势,其次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溃疡,而胃癌的发病构成有下降。上消化道出血的分布与年代变化、年龄、性别、季节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探索幽门螺杆菌(Hp)及乙肝病毒(HBV)在非静脉曲张破裂上消化道出血中的作用.方法对71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内镜检查并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胃窦粘膜Hp感染.取静脉血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血清Hp-IgGAb及血清HBV标志物.所有出血者均使用止血剂.对Hp阳性患者采用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系抑制剂加两种抗生素进行根除治疗.对Hp阴性患者,使用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系抑制剂.胃癌患者行外科治疗.结果Hp感染率在出血性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炎、胃溃疡、胃炎、胃痛分别为82.9%,66.7%,50.0%,63.7%及100%,HBV感染率在上述疾病分别为:38.3%,36.7%,27.2%及33.3%.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占所有出血例数的66.2%(P<0.01).Hp阳性患者占所有出血患者的77.4%(P<0.01).采用根除Hp短程三联疗法,能促进止血,提高疾病治愈率.结论①十二指肠溃疡仍是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②Hp阳性胃肠炎及消化性溃疡具有更高的出血性,③HBV在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发生及发展中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④根除Hp对于迅速止血,促进疾病愈合及防止复发及再出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秀国 《山东医药》2005,45(32):65-65
2000年1月~2005年6月,我院共收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5例,均结合病史、体征、B超或CT及病理检查结果确诊。现回顾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105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男75例,女30例;年龄20~87岁,平均40.6岁。临床表现以呕血为主51例,以黑便为主27例,两者兼有27例。病因诊断为急性胃黏膜病变48例,消化性溃疡27例(食管溃疡3例,胃溃疡6例.十二指肠溃疡18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1例,贲门黏膜撕裂症6例(其中4例合并急性胃黏膜病变),胃癌出血3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复发并出血3例,胰腺炎引起的区域性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例。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1999年6月以来对15例顽固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白芨胶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 (一) 一般资料 15例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30~76岁,平均年龄56岁,其中胃溃疡3例、十二指肠溃疡2例、复合性溃疡1例、应激性溃疡2例、出血糜烂性胃炎2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4例、胃癌1例。  相似文献   

7.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以及胰胆管的出血。常见的出血原因包括: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胃粘膜病变、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综合征、胃癌等。世界上每年的发病率为100/10万。据对5191例上消化道出血调查分析,门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25.4%,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74.6%,其中溃疡病48.7%,胃炎和胃肿瘤分别占4.5%和3.1%。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包括内科保守治疗、内镜下治疗、放射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内科药物治疗的有效率一般在70%,并且主要…  相似文献   

8.
大黄悬液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1988年以来采用自制大黄悬液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效果满意,总结如下。临床资料病例选择临床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行急症内镜检查证实的活动性出血病人,根据就诊序号随机分为大黄悬液组和高渗盐水-肾上腺素溶液组(下称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男24例,女8例;平均年龄47岁;对照组32例,男27例,女5例,平均44岁。治疗组胃溃疡8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4例,出血性胃炎4例,十二指肠球炎2例,胃癌3例,食道静脉曲张破裂1例:对照组胃溃疡病9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1例,出血性胃炎6例,吻合口溃疡1例,食道静脉曲张2例,胃癌2例,胃息肉摘除1例.住院病人各为9例和7例,其余为门  相似文献   

9.
内镜检查幽门螺杆菌的检测943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在内镜检查中的感染率.方法对有消化道症状而做内镜检查的患者943例,男692例,女251例,年龄21岁~89岁,平均45.6岁.常规检查内镜,在胃窦部及病变处取材,分别进行快速尿素酶及组织学诊断.结果943例病例中Hp阳性563例占59.7%,慢性胃炎479例,Hp阳性241例占50.3%,轻度炎症Hp阳性率为14.7%,中、重度炎症Hp阳性率为69.9%,轻与中、重度炎症比较差异显著(P<0.01),说明炎症愈重,Hp感染率愈高.消化性溃疡336例,Hp阳性276例占82.1%.胃溃疡Hp阳性率为80.4%,十二指肠溃疡Hp阳性率为87.6%.溃疡部位及分期与Hp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胃窦部炎症,消化性溃疡伴胃粘膜中,重症炎症Hp阳性率为94.8%,说明Hp相关性胃炎与消化性溃疡有密切关系残胃27例,Hp阳性11例占40.7%,息肉26例,Hp阳性10例占38.5%,胃癌75例,Hp阳性25例占33.3%.结论Hp阳性率以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最高,其次是残胃和息肉,胃癌最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内镜了解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胃十二指肠粘膜特点.探讨老年人对内镜检查的适应能力.方法肺原性心脏病15例,高血压心脏病13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12例.男28例,女12例,60岁~70岁30例,70岁以上10例、入院生命体征稳定后即行内镜检查.个别精神紧张者术前肌注要定,不用解痉药物.在观察十二指肠球部、胃以后,在距幽门口2cm~3cm处活检2块,做快速尿素酶试验.均做病理活检.取同期住院相同年龄但无心衰患者的40例内镜检查对比.结果心衰组食管静脉曲张4例,食管癌1例,出血性胃炎10例,萎缩性胃类9例,急性胃溃疡7例,慢性胃溃疡2例,胃癌5例,十二指肠溃疡、复合性溃疡各回例.无正常胃粘膜相,无心衰组正常胃粘膜10例.心衰组Hp阳性26例,65%.无心衰组Hp阳性16例,40%.心衰组并发症10%,无心衰组并发症2.5%,作相应处理均未发生不良后果.结论慢性心衰患者胃粘膜屏障功能极差,易上消化道出血.正常胃粘膜少,发生胃癌的倾向较高.内镜检查准确,仍较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探讨内镜检查对小儿上消化道疾病症因诊断价值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OlympasGIF-Q10型纤维内缓、GIF-rQ230型电子内镜对61例有反复上腹痛、消化不良及黑便等症状的患儿行内镜检查,对其中30例慢性残表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患儿进行胃粘膜活检作病理学Hp检查及快速尿素酶试验.结果61例患儿内镜及清理检查结果:慢性浅表性胃炎33例.胃溃疡1例,复合性溃疡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9例,十二指肠球部息肉1例,慢性残表性胃炎伴食管下段炎、贲门炎2例,胃粘膜脱垂并胃炎3例,食管异物1例,球部蛔虫1例.11例消化性溃疡患儿病理切片查见Hp及尿素酶试验均为阳性,19例慢性残表性胃炎胃粘膜病理切片查见Hp及尿素酶试验均为阳性,19例慢性发表性胃炎胃粘膜病理切片查见Hp16例,快速尿素酶试验阳性17例,平均Hp感染率为90%,所有有Hp感染的患儿均经快速抗Hp等治愈.结论小儿内镜检查安全、方便,是小儿上消化道疾病病因诊断最准确的方法.有反复上腹痛、消化不良等上消化道症状者.提示Hp感染达90%,快速抗Hp治疗可收良效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们单用高渗盐水肾上腺素(下称HSE液)局部注射治疗上消化道出血218例,取得良好疗效。1.临床资料:本组男138例,女80例;年龄18~72岁。主要出血原因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溃疡、复合溃疡、糜烂出血性胃炎及食管静脉曲张破裂等。内镜检查时均见上述部位活动性出血,其中34例为动、静脉破裂呈喷泉样出血,余均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特点及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560例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的发病季节,出血病因,发患者群,诊断方法,治疗情况等进行分析认为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最多是溃疡病,具体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胃溃疡(GU)>胃炎及十二指肠球炎>肝硬变食管静脉曲张>胃癌等.本病有下列特点:①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3.9:1;②DU出血多于GU出血,为1.8:1;③冬春季发病高于夏秋季;④各种职业均可发病,青少年学生发病应引起重视.治疗体会有:①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安静;②严密观察血压、尿量、血红蛋白等变化;③对溃疡病及胃、十二指肠炎症伴发的上消化道大出血,用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有显著疗效;对肝硬变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用生长抑素施他宁等是目前最安全和有效的药物;④如经积极内科治疗仍不能控制出血者应及时转外科手术治疗.本组患者治愈率高达98.3%.死亡率为0.5%,明显低于新近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14.
上消化道出血322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和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年来322例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322例中通过检查有明确病因者293例,主要病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粘膜病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癌;男性明显高于女性;消化性溃疡占各年龄组上消化道出血的首位,中、青年组以十二指肠溃疡多见,老年组以胃溃疡多见;胃癌位于老年组上消化道出血的第二位,显著高于中、青年组(P<0.01)。结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以消化性溃疡、胃癌、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急性胃粘膜病变为最常见的病因,性别、年龄等均为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5.
102例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方法回顾性总结102例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与同期住院非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50例就出血病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老年组患者胃溃疡33例,占32.4%,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1例,占20.5%;急性胃黏膜病变32例,占31.4%;食管癌及胃癌11例,占10.8%;食管静脉曲张2例,占2.0%;原因不明3例,占2.9%。非老年组患者胃溃疡38例,占25.3%;十二指肠球部溃疡67例,占44.6%;急性胃黏膜病变25例,占16.7%;食管静脉曲张12例,占8.0%;食管癌及胃癌5例,占3.3%;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症2例,占1.3%;胃息肉1例,占0.7%。结论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主要病因为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糜烂、肿瘤。  相似文献   

16.
1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 根据我国临床资料统计,主要为溃疡病(占45%—90%),其中十二指肠溃疡占2/3以上;再次为肝硬化并发食管与胃底静脉曲张(占25%)、胃炎、胃粘膜脱垂和胃癌。自纤维胃肠镜问世后,病因诊断率达到87.2%,胃粘膜糜烂出血,急性溃疡、食管炎、贲门粘膜撕裂症出血增多;此外,药物如水杨酸制剂(特别是阿斯匹林)、保泰松及激素类,其它如咖啡因、吗啡、可待因、洋地黄、氨茶硷等,应激性溃疡也常并发。此外胆道出血、胰腺癌侵犯十二指肠、各种原因的门脉高压症、血液病、尿毒症、脑血管意外、急性传染病等均可并发上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17.
肝硬变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62例,出血后6小时~1周内行胃镜检查及硬化剂治疗。检查证实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2例;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明显糜烂14例(22.6%),胃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6例(9.7%)。9例(14.5%)为非静脉曲张性出血,7例(11.3%)为双因素性出血,表明将肝硬变上消化道大出血一概推断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片面的。作者强调早期内镜检查和治疗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肝源性溃疡的发病情况,提高对肝源性溃疡的临床诊断意识,鉴别肝硬化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是食管静脉曲张破裂,还是肝源性溃疡。方法215例肝硬化病人均行肝脾B超、化验肝功能、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和胃镜检查,根据临床表现及胃镜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215例肝硬化病人伴发胃及十二指肠溃疡44例(20.5%),其中十二指肠溃疡(DU)31例(70.5%)。胃镜检查时发现7例肝源性溃疡(HU)有活动性出血,占15.9%。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15例,占34.1%。结论肝源性溃疡发病率高,其中以DU为多,胃窦溃疡次之。溃疡的发生与肝功能减退及门脉高压明显相关。溃疡发生后易并发出血,临床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较难鉴别,早期胃镜检查是最可靠的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中国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构成、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探讨特殊人群的病因构成.方法 运用循证医学方法,检索中文数据库中有关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相关分析的文献并获取全文,根据严格的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然后进行数据提取、汇总及分析.结果 (1)此项研究共纳入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5733例;(2)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恶性肿瘤、食管静脉曲张是中国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分别占31.2%、15.2%、12.0%、11.7%、11.3%;(3)2000至2006年与2006至2011年相比,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食管静脉曲张、恶性肿瘤的构成比分别是32.3%、15.1%、12.1%、7.2%、12.5%及29.7%、15.4%、11.1%、15.3%、10.9%;(4)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比例为3.25:1;(5)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依次为胃溃疡、恶性肿瘤、急性胃黏膜病变、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食管静脉曲张,小儿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依次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结论 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恶性肿瘤、食管静脉曲张是中国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近5年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构成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0.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相关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有上消化道症状而作内镜检查的患者进行幽门螺杆菌(Hp)检测,以了解云南江川地区Hp感染与胃、十二指肠炎、溃疡及胃癌疾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在内镜直视下取材,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在胃窦部大弯侧幽门前1cm~3cm,胃溃疡、胃癌分别在溃疡及癌肿边缘取材标本1~2块.将活检取材标本置入福建三强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Hp感染快速诊断试剂盒(HpVT,SQ-H102)孔内,阳性病例5min内呈红色,简称(尿素酶试验).结果1022例中,Hp阳性者639例,占62.5%,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CSG)66.5%(381/573);慢性萎缩性胃炎(CAG)26%(18/69);胃溃疡(GU)51.9%(42/81);十二指肠溃疡(DU)68.4%(195/285);胃癌(GCa)33.3%.(3/9).病种不同,Hp阳性率亦略有差异.不同年龄组Hp阳性率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本组与国内其他报道相比较要比他们的阳性率低,可能与云贵高原气候;人群居住分散;人们常年吃生大蒜等因素有关.亦可能与本组仅作尿素酶检查有关要提高Hp感染阳性率的检测水平,现急需有简便、敏感性强,价廉的检测方法,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