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管生成与乳腺癌发展的关系,评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与甩腺肿瘤预后相关性与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对109例人乳腺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的VEGF基因表达和MVD进行检测。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VEGF阳性率(93.57%)明显高于癌旁组织(48.67%)的表达(P<0.05),并与组织学类型相关。MVD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P<0.01)。结论 VEGF是肿瘤血管生成的重要因素,VEGF和MVD表达的增高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肿瘤复发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细胞增殖和新生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106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EpoR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Ⅷ因子相关抗原多克隆抗体(FⅧ-RAg)标记血管内皮细胞法计数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106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均表达EpoR,表达于乳腺癌细胞的胞质和胞膜。与高、中分化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比较,低分化组和淋巴结转移组EpoR、PCNA、MVD表达强度较高;绝经前组比绝经后组的EpoR和MVD表达强度高;年龄≤45岁组比年龄45岁组的EpoR表达强度高;浸润性乳腺癌EpoR表达强度与PCNA和MVD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以上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普遍存在EpoR的表达,EpoR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细胞增殖、血管生成和病情进展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小板内波衍生因子(PDGF)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与肿瘤血管生成,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乳腺癌组织中DGF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分布。结果:乳腺癌中PDGF表达阳性率为65.0%,PDGF表达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早期死亡密切相关(P<0.05),与MVD有显著性相关(P<0.05)。与肿瘤大小,ER、PR无关(P>0.05)。结论:PDGF在乳腺癌血管生成中具有重要作用,PDGF阳性的乳腺癌易发生转移,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受体(SSTR)的5种亚型(SSTR1~SSTR5)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染色法(SP法)检测127例结直肠癌组织中SSTR1~SSTR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CD34的表达并计算微血管密度(MVD),分析SSTR各亚型的表达与VEGF表达及MVD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SSTR1、SSTR2、SSTR3、SSTR4及SSTR5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4.6%(82/127)、36.2%(46/127)、18.9%(24/127)、18.9%(24/127)及38.6%(49/127),VEGF表达阳性率为63.8%(81/127),MVD为(34.67±16.62)个/HP。SSTR2呈阳性表达的结直肠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阳性率(47.8%,22/46)及MVD〔(29.00±15.32)个/HP〕明显低于呈阴性表达者〔72.8%,59/81;(37.90±16.56)个/HP〕,P0.05;而其他4种亚型的表达与VEGF的表达及MVD无关(P0.05)。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SSTR2的阳性表达与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factor1alpha,HIF1α)的表达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MVD)等生物学指标及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乳腺纤维腺瘤、普通乳腺增生组织和乳腺癌中HIF1α、VEGF蛋白的表达,用CD34单克隆抗体标记血管内皮细胞并记数MVD。结果HIF1α蛋白在乳腺纤维腺瘤、普通乳腺增生组织中不表达;乳腺导管内原位癌中阳性率55%,浸润性乳腺癌中阴性率85%;乳腺癌中VEGF阳性率81.3%。乳腺癌中HIF1α表达与VEGF显著正相关(r=0.762,P<0.01),HIF1α表达与原位癌中MVD呈正相关(r=0.682,P<0.05),与浸润性癌中MVD无相关关系。结论HIF1α及其靶基因VEGF在乳腺癌组织中明显上调,与肿瘤新生血管密切相关;HIF1α表达与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状态及组织学分级相关,提示HIF1α对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骨巨细胞瘤中MMP-2的表达及与CD105标染的肿瘤内微血管密度(MVD)和肿瘤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MMP-2在38例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CD105标染的新生血管的密度,分析MMP-2表达与MVD值、临床病理特征及复发的关系。结果MMP-2在复发组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未复发组(P〈0.05)。MMP-2阳性组的MVD值高于MMP-2阴性组(P〈0.01)。Spearman相关分析提示MMP-2表达与MVD值呈正相关。结论MMP-2过表达可作为预测骨巨细胞瘤复发的客观依据,MMP-2可能通过促进骨巨细胞瘤内新生血管的形成而影响肿瘤预后。  相似文献   

7.
胰腺癌生长抑素受体99mTc-Sandostatin显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种肿瘤组织有生长抑素受体(somatostatin receptor,SSTR)的高表达。本实验通过SSTR的介导,以99m^Tc—Sandostatin(善得定)为标记物,对胰腺癌荷瘤裸鼠进行生长抑素受体显像(somatostatin receptor imaging,SRI)研究,探讨生长抑素受体99m^Tc—Sandostatin显像的特点、优越性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E-Ca、Ca-D在乳腺癌预后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对106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肿瘤组织石蜡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标记E-Ca、Ca-D。结果肿瘤间质内Ca-D表达强度与复发呈正相关。E-Ca表达在导管癌内表达强于小叶癌。乳腺癌组织中nm23-H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与生存期呈正相关,与复发期呈负相关(P〈0.05)。MVD在复发组高于对照组。结论①Ca-D、MVD、nm23-H1在乳腺癌组织内共同参与癌组织的浸润和转移,可作为预后的判断指标。②E-Ca作为预后判断不理想,但可以作为差分化小叶癌和导管癌的鉴别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和血管侵袭(BVI)作为Ⅰ~Ⅱ期直肠癌患者预后预测指标的可能性.方法 分别应用抗CD105和CD34抗体对380例Ⅰ~Ⅱ期直肠癌组织微血管进行标记,计数MVD和观察BVI,分析BVI及MVD与Ⅰ~Ⅱ期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CD105在直肠癌新生血管中特异性表达,在正常组织血管无表达;而CD34在肿瘤及正常组织的大小血管中均广泛表达.与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相比,CD34标记的BVI发现率明显升高(24.5%比5.3%).多因素分析显示,TMN分期、病理组织类型、CD34-BVI和CD105-MVD是影响本组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而苏木精-伊红染色-BVI和CD34-MVD则与直肠癌预后无关.CD34-MVD和CD105-BVI联合检测时,两者均阳性或单一阳性时,患者死亡的危险度是MVD(低表达)/BVI阴性组患者的4.483倍(95%CI 2.861~7.026).结论 CD105和CD34抗体标记的肿瘤MVD和BVI可作为预测Ⅰ~Ⅱ期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分子生物学指标,两者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对患者预后判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的表达,微血管密度(MVD)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链霉卵白素-过氧化物酶(SP)法技术,对47例乳腺癌组织VEGF mRNA、VEGF蛋白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进行研究。结果:乳腺癌组织VEGF mRNA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55.30%:17.02%)。VEGF mRNA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趋势。VEGF表达和MVD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癌组织MVD值明显高于癌旁组织MVD值。结论:VEGF与乳腺癌血管生成密切相关,VEGF和MVD表达增高对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癌中血管生成与血小板反应素-1(TSP-1)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和32例前列腺癌组织中TSP-1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结果:前列腺癌组织中TSP-1表达显著低于良性前列腺增生(P〈0.05),MVD则明显升高(P〈0.05);随着肿瘤分期的进展,浸润转移性癌中TSP-1的表达降低甚至缺失,而MVD却逐渐升高。结论:TSP-1在前列腺癌中呈低表达,与前列腺癌的血管新生相关;作为一种内源性血管新生抑制剂,它具有抑制肿瘤生长及血管新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大肠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表达与肿瘤血管生成及肿瘤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1例大肠癌VEGF-C、CD34和Ki-67的表达,并分析VEGF-C与微血管密度(MVD)、Ki-67增殖指数(Ki-67PI)的相关性。结果:81例大肠癌中,VEGF-C表达阳性45例(55.56%);VEGFC表达阳性的肿瘤其MVD和Ki-67PI高于VEGF-C者(P〈0.05)。VEGF-C表达与MVD、Ki-67PI呈正相关(P〈0.05)。有转移组(包括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的VEGF-C表达明显高于无转移组,表达随肿瘤分期的升高而增强。结论:VEGF-C通过诱导新生血管形成,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生长,影响着大肠癌的浸润和转移。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maspi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初步探讨maspin的抑癌机制。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57例乳腺癌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检测乳腺癌组织中maspin和MVD的表达水平;与各临床病理学因素作统计学检验,分析maspin与MV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组织中maspin基因的表达与TNM分期、组织学分级、肿瘤体积以及总体生存状况呈显著负相关,也与MVD水平呈显著负相关。结论:maspin作为一种较新的抑癌基因,可能是通过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来抑制乳腺癌的生长、浸润和转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胰腺癌组织生长抑素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KDR(kinase insert domain con-taining receptor)的表达与血管形成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2例人胰腺癌组织生长抑素(somatostatin SS)和KDR的表达,并对CD34+血管进行微血管密度(MVD)计数,对KDR及SS表达阳性血管进行半定量计数.结果:胰腺癌组织KDR高、中表达组的MVD明显高于KDR低表达组(P<0.01);而在SS低表达组的MVD明显高于高、中表达组(P<0.01).KDR的表达与肿瘤大小及远处转移相关(P<0.05),SS的表达与肿瘤大小及分化程度有关(P<0.05),并且KDR与SS的表达存在明显负相关(P<0.01).MVD与肿瘤大小相关(P<0.05).结论:KDR、SS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血管形成及调控密切相关,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可能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胰腺癌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中期因子和微血管密度在乳腺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中期因子 (MK)与微血管密度 (MVD)的表达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对预后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67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MK、MVD表达水平 ,并对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组 67例中 ,MK阳性表达者 3 7例 ,占 5 5 .2 %。MK表达水平及MVD值均与肿块大小 ,腋淋巴结状态及复发和转移有关。MK表达阳性者的MVD均值 (90 .75± 3 3 .0 5 )明显高于MK表达阴性组 (70 .48± 3 1.3 3 ,P <0 .0 1)。结论 MK在乳腺癌血管生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MK的阳性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 ,可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肿瘤标志和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ms-样酪氨酸激酶(Flt-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浸润转移和生存期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18例胃癌组织中VEGF和Flt-1 mRNA及CD34蛋白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VEGF和Flt-1 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24%和55.9%:浸润性生长的肿瘤组织中VEGF和Flt-1的阳性表达率和MVD值明显高于膨胀性生长者(P〈0.01),VEGF和Flt-1表达及MVD值与浸润深度、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显著相关(P〈0.05);MVD值与VEGF和Flt-1 mRNA的表达水平有关(均P〈0.01);VEGF和Flt-1 mRNA阳性表达及MVD值超过或等于54.9个/mm^2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和5年生存率均显著低于VEGF和Flt-1 mRNA阴性表达及MVD值少于54.9个/mm^2者。结论VEGF和Flt-1 mRNA可促进胃癌血管生成。并参与肿瘤浸润转移的过程,可作为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和判断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生长抑素受体(SSTR)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原发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SP)法检测SSTR和ER、PR在68例乳腺癌中的表达。结果 在68例乳腺癌中,SSTR阳性表达44例(64.70%),ER、PR阳性表达51例(75.70%),ER、PR和SSTR同时阳性表达阳性41例(60.29%)。ER、PR和SSTR两者表达呈正相关(r=0.651 6,P<0.05)。SSTR阳性患者复发率和死亡率低于SSTR阴性者(P<0.05);SSTR阳性且ER、PR阳性患者复发率和死亡率明显低于SSTR阴性ER、PR阴性患者(P<0.01)。病理分化低的有47例,SSTR阳性表达36例(P>0.05)。结论SSTR表达与ER、PR表达有明显相关性,有可能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原发性肝细胞癌(PHCC)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酶卵白素-辣根过氧化物酶(LSAB)法对30例PHCC和20例癌旁组织手术切除后的石蜡标本组织中的VEGF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进行检测.结果 VEGF表达,MVD在PHCC组织中比癌旁组织明显增高,在PHCC中,有转移者及包膜不完整者VEGF表达,MVD明显高于无转移者及包膜完整者,VEGF表达,MVD在大肿瘤(直径>5厘米)与小肿瘤(直径小于等于5厘米)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VEGF的表达与MVD相关,结论:PHCC组织中的VEGF表达,MVD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行为密切相关,可作为判定PHCC发生,转移及预后的指标,为监测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nm23基因表达与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nm23基因在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等预后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对107例原发性乳腺癌组织进行nm23蛋白表达研究。结果nm23基因在原发性乳腺癌的表达阳性率为505%,在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中阳性率为31%,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中阳性率为735%(P<0.01)。结论nm23基因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而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类、肿瘤大小无相关性。检测乳腺癌组织中nm23的表达是评估预后有价值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20.
乳腺癌中survivin的表达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survivin表达与乳腺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IHC)检测survivin在40例乳腺癌组织、10例癌旁正常腺体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FⅧ RA作为血管内皮标记物,计数乳腺癌组织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情况。结果:survivi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2.5%(25/40),而10例癌旁腺体组织中无表达,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例乳腺癌组织中的MVD为(43.73±10.07)个/HP,其中25例survivin阳性组中MVD的表达为(63.33±10.36)个/HP,显著高于15例阴性组的(20.12±8.47) 个/HP (P<0.05)。结论:survivin的高表达可能参与乳腺癌中微血管的新生,故可作为评价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