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道了954例急性期(发病后平均2.95天)住院病例的高血糖与急性脑卒中关系的分析结果。入院后空腹血糖水平和病情间明显的相关性,提示脑卒中急性期应激状态下反应性血糖增高存在的可能性。去除有糖尿病史的病例后,此种相关显著性进一步增加(u=2.06)。入院24小时内血糖水平和脑卒中近期预后间也存在着明显相关性,去除有糖尿病史的病例后,此种相关性进一步增加。此发现证实了高血糖对急性脑卒中的不利影响,但在血糖增高预后差的病例中,并不排除病情严重程度本身既导致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生,又对预后具有不利影响的可能性。入院血糖水平与急性期病情、急性期病情和近期预后之间的相关分析和显著性检验结果支持这一推测。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急性脑梗塞的早期血糖改变(附108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老年人急性脑梗塞存在着应激性高血糖和潜在性高血糖的可能,早期可出现血糖增高。本文对108例老年人急性脑梗塞早期血糖的观察。发现入院时空腹血糖水平与临床病情间有明显相关性(P<0.01)。血糖水平越高,出院时意识、肌力及日常自理能力恢复越差,死亡率越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入院血糖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短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连续性纳入2014年1月~2014年12月急性脑梗死患者560例,根据患者既往史、入院血糖水平及7 d OGTT结果,将其分为正常血糖组(206例)、应激性高血糖组(198例)及糖尿病组(156例),比较3组基线资料、发病30 d的NIHSS评分及发病90 d的Barthel指数。结果 3组患者在年龄、入院时血糖水平、入院时Hb A1C以及入院时NIHSS比较时,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糖尿病组入院时NIHSS评分明显高于正常血糖组(P<0.01)。在30 d随访时,3组患者的NIHSS评分较发病时均有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组患者30 d时NIHSS评分明显高于正常血糖组及应激性高血糖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90 d随访时,应激性高血糖组及糖尿病组的Barthel指数明显低于正常血糖组,应激性高血糖组及糖尿病组的死亡率明显高于正常血糖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糖水平升高与短期预后相关,影响神经功能恢复,增加死亡率,可作为评估病情的一项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4.
高血糖对急性脑卒中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163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三组:糖尿病组24例,非糖尿病高血糖组43例和非糖尿病正常血糖组96例。按照卒中病人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法和缺血性脑卒中CT扫描病灶范围评分法,对照分析了卒中后高血糖症与临床表现及脑缺血性损害程度与短期预后的关系。结果表明,急性脑卒中后高血糖不仅临床表现病情重(P<0.01)和脑缺血性损害范围大(P<0.05),而且对卒中短期预后也有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严重脑外伤患者预后与血糖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测定了59例成人严重脑外伤(GCS≤8分)入院时或术后24小时内血糖含量,结合临床病情及预后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脑外伤组血糖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值(P<0.05),入院时或术后血糖水平与GCS显著相关(P<0.01),入院时或术后血糖水平与病人的预后亦显著相关(P<0.01),入院时或术后血糖含量≥11.1mmol/L者,死亡率明显增高(P<0.01)。结合文献,讨论了严重脑外伤急性期高血糖及应的发生机理,对预后的影响及处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高血糖患者糖代谢异常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并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高血糖与糖代谢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前瞻性观察的办法,对发病72h以内、无糖尿病史、入院后第2天空腹血糖≥6.1mmol/L的6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住院后1周内及出院后3个月随访时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以判断糖代谢状况.结果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新诊断的糖调节受损患者28例(41.18%),糖尿病患者26例(35.29%),总的糖代谢异常54例(76.47%).若不进行OGTT试验,仅依靠检测空腹血糖,将有67.86%糖调节异常患者和58.33%糖尿病患者被漏诊.结论 OGTT与空腹血糖相比,OGTT明显提高糖代谢异常的检出率.大多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高血糖并不单是机体的一种应激反应,而是糖代谢异常的表现.  相似文献   

7.
急性脑梗死时糖代谢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时血糖升高的原因及其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分析 1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空腹血糖(FBG)、胰岛素 (Ins)、胰岛素敏感指数的变化 (ISI) ,并分析其与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和恢复的相关性。结果 :脑梗死急性期出现血糖水平升高者共 12 1例 ,85例为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 ,11例为漏诊的糖尿病和糖耐量减低者 ,2 5例为一过性血糖升高的非糖尿病患者 ;一过性高血糖组恢复期的血糖水平较急性期明显下降 ,胰岛素水平则上升 ;糖尿病组急性期的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一过性高血糖组和血糖正常组 ;一过性高血糖组急性期的神经功能缺损较血糖正常组、糖尿病组严重 ,且其急性期血糖水平与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呈正相关 ;结论 :急性脑梗死时血糖升高在非糖尿病患者和应激有关 ,其血糖升高程度与病变严重性相关。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患者入院初期血糖变化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病人入院时血糖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分析了285例急性脑卒中病人病后24小时后血糖水平,与入院时病情、预后及死亡率的关系。卒中分三型: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及脑出血,均经CT证实。结果 入院时血糖水平与病后1个月后神经功能改善程度间无相关性(r=0.103,P>0.05),仅对脑出血的病人生存有联系,而入院时病情与预后有相关性(r=0.186,P<0.01)。结论 高血糖可能系急性脑血管病应激性反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期血糖水平与部分前循环梗死严重程度及近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部分前循环梗死患者80例,根据有无糖尿病史、糖化血红蛋白及入院24h内的血糖水平分组,血糖正常组(n=20),应激性高血糖组(n=34),糖尿病组(n=26)。3组患者于入院即时及治疗12d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致残程度评估。结果 (1)应激性高血糖组和糖尿病组入院NIHSS评分更高(P0.05);(2)血糖正常组和应激性高血糖组治疗12d的NIHSS、MRS评分低于糖尿病组(P0.05);(3)血糖正常组的治疗效果较应激性高血糖组及糖尿病组好(P0.05)。结论合并高血糖状态的部分前循环梗死患者于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更重,糖尿病伴前循环梗死的近期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0.
高血糖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神经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观察了121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动态变化,其中含并有II型糖尿病者37例(I组)、应激性高血糖者19例(I组)、非糖尿病正常血糖者65例,结果发现I组和I组的初始神经损伤与II组间无明显差异,但入院后I,I组神经损伤明显恶化,至入院第8周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仍显著低于II组,I、II组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无显著差异。提示高血糖与急性脑梗塞神经损伤恶化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血糖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急性脑梗死血糖与预后的关系,分析早期血糖变化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50例病人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时的血糖水平对其预后的影响。结果入院时血糖越高,神经功能缺损越重,预后越差。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血糖的变化影响急性脑梗死的预后,及时控制高血糖.对脑梗死的治疗及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糖水平的变化与颅脑损伤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118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入院后检测血糖,并在第1周内隔天检测血糖,2~4周每周检测血糖一次,取入院时和1个月血糖水平,分析血糖水平与GCS评分、病死率、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GCS评分与预后存在相关性:入院时正常血糖组(3.6~6.4mmol/L)GCS评分较高,较高血糖水平组(〉6.4~11.0mmol/L)GCS评分较低,高血糖水平组(〉11.0mmol/L)GCS评分最低,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正常血糖组病死率为0(0/34),较高血糖水平组病死率3.5%(2/57),高血糖水平组病死率最高,为22.2%(6/27),三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控制血糖1个月后,大部分患者血糖水平均下降,正常血糖组病死率为0(0/80),较高血糖水平组病死率13.0%(3/23),高血糖水平组病死率最高,为33.3%(5/15),三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颅脑损伤后血糖水平可作为判断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一个指标,患者血糖水平越高,预后愈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血糖、胰岛素水平变化的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5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入院1 d及10 d检测空腹血糖(lnFPG)、胰岛素(lnINS),并于入院1 d及14 d行神经功能缺损(CSS)评分。按照入院1 d的lnFPG水平分为正常血糖组、高血糖组、糖尿病组。对照组30例,入院1 d送检lnFPG、lnINS。比较各组间指标差异。结果脑梗死组入院1 d的lnFPG、lnINS水平明显高于10 d及对照组(P<0.05)。比较1 d的lnFPG以糖尿病组最高,高血糖组次之,正常血糖组最低,有显著差异(P<0.05);10 d糖尿病组lnFPG高于另外3组(P<0.05)。比较1 d的lnINS以糖尿病组最高,其次为高血糖组,正常血糖组最低,有显著差异(P<0.05);10d的lnINS比较各脑梗死组及对照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1 d、14 d CSS评分比较以糖尿病组最高,其次为高血糖组,正常血糖组最低,其中糖尿病组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0.05)。结论脑梗死急性期血糖、胰岛素水平均升高,并且随病情好转,呈逐渐下降趋势。血糖升高者预后较差,而胰岛素抵抗可能是脑梗死急性期血糖升高的重要因素之一。两者对于病情评估、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存在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急性脑血管病(ACVD)患者多由于伴有糖尿病或应激性而血糖增高,临床上及时诊断并控制高血糖对脑卒中患者的预后有较重要的影响,但ACVD急性期对这两种憎况鉴别存在一定困难.本文目的是通过检测血液精化血红蛋白(GHb)鉴别ACVD血糖增高的原因是糖尿病还是应激性,并进一步观察血糖、Gffe与病灶大小及预后的关系。资料与方法一、对象选择1995年10月~1996忽4月在我科住院的ACrp$者51例.均经头颅CF扫描证实。男31例,女20例,年龄38~72岁,平均年龄59、6岁。以往确诊有糖尿病者6例.根据脑CT检查结果。脑梗塞患者以使塞直径的…  相似文献   

15.
32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3组:糖尿病组48例,非糖尿病高血糖组86例和非糖尿病正常血糖组192例。按照脑梗死病人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法和缺血性脑卒中CT扫描病灶范围评分法,对照分析了脑梗死后高血糖症与临床表现及脑缺血性损害程度与短期预后的关系。结果表明,急性脑梗死后高血糖不仅临床表现病情重(P<0.01)和脑缺血性损害范围大(P<0.05),而且对卒中短期预后也有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背景:入院时的高血糖增加卒中患者急性期的死亡风险。但尚不清楚住院后控制血糖能否改善生存情况。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急性卒中患者住院后血糖水平,即血糖控制与否与卒中死亡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临床工作中注意到脑梗塞急性期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血糖升高。血糖升高不仅使患者症状加重,而且对脑梗塞近期预后有一定影响,本文就我科近3年来213例脑梗塞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血糖对其近期预后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荣料95年3月至98年3月,我科共收住脑梗塞213例,其中男性132例,女性sl例,年龄34岁一84岁,平均年龄63.4岁。所有病例在起病后3天之内行头颅CT扫描确诊。根据病人入院时空腹血糖水平及是否有糖尿病(DM)史分为3组:①无DM高血糖组(高糖组)ot例;②DM组49例,③正常血糖组100冽。1.2方法213例病…  相似文献   

18.
脑卒中加重与高血糖的关系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探讨脑卒中加重与高血糖的关系。方法 检测 114例非糖尿病性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72小时内空腹血糖 ,并根据血糖值高低分为高血糖组和非高血糖组 ,观察两组间脑卒中加重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高血糖组脑卒中加重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高血糖组 ,两组有极显著差异 (P<0 .0 1)。脑卒中加重者高血糖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脑卒中加重者 ,两组有极显著差异 (P<0 .0 1)。结论 脑卒中加重与高血糖有明显关系 ;故应尽量避免引起血糖增高的因素 ,以减少脑卒中加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应激性高血糖与脑梗死分型及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 )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04—2013‐03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符合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的非糖尿病患者1400例,根据空腹血糖的高低分为高血糖组和血糖正常组,脑梗死类型根据牛津郡社区脑卒中项目分型,观察2组脑梗死类型及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脑梗死类型与脑梗死后应激性高血糖有关:完全前循环梗死组(TACI)高血糖发生率最高(58.2%),其次为腔隙性死组(LACI ,24.5%)和后循环梗死组(POCI ,22.5%),部分前循环梗死患者(PACI)高血糖发生率最低(17.3%)。LACI组与POCI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应激性高血糖患者较血糖水平正常者END发生率高。结论脑梗死后应激性高血糖在完全前循环梗死患者中发生率高,并且可增加END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血清酶谱水平波动的可能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急性期脑出血病例31例,分别在发病后3d天之内和14d两个时间点检测其血清酶谱和心电图。入选病例均除外有心、肝、肺、肾和脑的既往疾病史。同时选择年龄、性别和既往疾病史构成比相似的同期住院病例32例为对照组。结果:(1)脑出血发生后,在其急性期(3d内)除肌酸激酶(MB)外,其余8种血清酶的水平均明显较对照组升高(P<0.05);(2)脑出血组的9种血清酶的水平在急性期与恢复期之间除MB外其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至恢复期8种血清酶的水平均恢复至正常对照水平(P>0.05)。(4)脑出血后并发心电图阳性率22.6%,9种血清酶的水平在心电图阳性组与阴性组间的差别除GOT和GPT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后血清酶谱水平波动是脑出血后脑组织损伤的结果,与脑出血后的有无合并症不完全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