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单纯性肥胖症治疗中,中医穴位埋线配合针灸治疗的效果比较。方法:选取单纯性肥胖症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32例,分别给予饮食、运动改善与中医穴位埋线配合针灸,观测3个疗程后患者体重指数(BMI)变化与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BM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1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P0.05)。结论:在单纯性肥胖症治疗中,中医穴位埋线配合针灸可有效控制BMI,且疗效确诊,满足广大患者需求。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疗法对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对照组40例以常规针刺疗法治疗,两组于治疗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7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体重及体重指数(BMI)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减肥对单纯性肥胖症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8):135-138
目的观察埋线配合中药热奄包治疗脾肾阳虚型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配合中药热奄包敷脐治疗,穴位埋线取穴中脘、气海、关元等穴。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重、体重指数(BMI)、体脂百分率(FAT%)、腰围、臀围及腰臀比(WHR)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3个疗程后,两组治疗后体重、BMI、FAT%、腰围、臀围及WHR均下降,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BMI和腰围较对照组疗效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P0.05)。结论穴位埋线配合中药热奄包治疗脾肾阳虚型单纯性肥胖症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针刺腰夹脊穴加走罐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疗效观察.方法 将70例慢性腰肌劳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夹脊穴配合走罐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疗效比较 P<0.05.结论 针刺腰夹脊穴加走罐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穴位埋线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穴位埋线对肥胖患者的影响。方法将临床纳入我院6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他们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穴位埋线疗法,对照组则使用普通针刺疗法。2组均配合适当饮食控制,比较2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0%,对照组为80%,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中医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有明显疗效,能降低体重、BMI值,减少患者食欲,降低感染风险,故此,值得进一步深研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痰湿内盛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该院收治的60例痰湿内盛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排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穴位埋线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指标[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臀围]水平、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29/30),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体质量、BMI、腰围和臀围均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C、TG、LDL-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HDL-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古书经典配方"肾俞五十七穴"穴位埋线治疗脾肾两虚型肥胖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6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分成两组,治疗组使用穴位埋线,对照组则使用伪埋线,每组各30例。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在体重、BMI、腰围、臂围、腰/臀比、身体脂肪率等方面的变化及中医症候积分的改变,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结束后,对照组的有效率仅为36. 67%,治疗组的有效率可达93. 33%,表明相对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有效率更高;在肥胖患者体重、腰围、臀围、WHR、BMI、F%指标下降方面和中医症候积分方面,治疗组相对于对照组下降的更为显著(P 0. 05)。结论"肾俞五十七穴"穴位埋线治疗脾肾两虚型肥胖症具有确切的疗效。应用古书经典配方"肾俞五十七穴",为治疗该疾病提供一种可供临床选择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小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电针颈夹脊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运用小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电针颈夹脊穴,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2周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醒脑针刺法配合电针颈夹脊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较好,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毫火针疗法在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66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电针治疗,治疗组给予毫火针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体脂百分比(F%)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的近远期疗效。【结果】(1)近期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82%,略优于对照组的75.7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远期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8.7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体质量、BMI和体脂百分比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2组治疗后体质量、BMI及体脂百分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3个月后随访,治疗组在改善体质量、BMI、体脂百分比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毫火针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患者疗效确切,可帮助患者降低体质量及BMI,减少身体脂肪含量,且远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例患者随机分为埋线治疗组和针刺对照组,每组16例,埋线治疗组在患侧翳风、风池、颈夹脊穴、双肝俞穴行埋线疗法,7天1次,4次为1个疗程,针刺对照组在上述穴位行普通针刺治疗,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埋线治疗组总有效率87.5%,针刺对照组总有效率56.3%,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在治疗后,穴位埋线组在睡眠质量和焦虑情绪的改善上都优于普通针刺组(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神经性耳鸣疗效确切,其方便、省时的特点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结合自血疗法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黄褐斑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先选取面部穴位、背俞穴及夹脊穴为主行穴位埋线,然后选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行自血疗法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内服维生素C、E。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0%,对照组总有效率40.00%,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穴位埋线疗法结合自血疗法对黄褐斑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穴位埋线辅助温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10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接收的80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可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温针灸治疗,实验组则采用穴位埋线辅助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连续治疗10周内的治疗前后体脂占比(FAT)、体质指数(BMI)以及治疗效果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FAT、BMI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FAT、BMI高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辅助温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效果较为明显,可有效降低患者的BMI、FAT,从而使患者获得自己满意的美观效果。  相似文献   

13.
穴位埋入中药浸泡羊肠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15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穴位埋入用何首乌等中药滤出液浸泡的医用羊肠线(简称药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辨证选穴后埋入药线,观察治疗前后肥胖指标(体重和腰围)的变化,进行疗效分析。结果埋线治疗两次后,显效率55.33%,总有效率97.33%。结论穴位埋入中药浸泡羊肠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效果显著,为一简单实用有效的减肥疗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薄氏腹针常用穴作为埋线取穴减肥疗法与常规取穴埋线减肥疗法治疗青年单纯性腹型肥胖的疗效差异。方法将符合单纯性腹型肥胖青年患者随机分为腹针埋线组与常规埋线组各30例,腹针埋线组根据薄氏腹针穴位分布进行埋线选穴取滑肉门(双)、外陵(双)、大横(双)、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常规埋线组取带脉(双)、丰隆(双)、足三里(双)、天枢(双)、水分,再加与腹针埋线组相同的穴位:中脘、滑肉门(双)、大横(双);治疗均2周一次,4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对比2组治疗前后简易体脂参数:体重BW、体重指数BMI、臀围HC、腰围WC、腰臀比WHR变化,并进行综合临床疗效比较。结果腹针埋线组总有效率为80.0%(24/30),常规埋线组总有效率为83.3%(25/3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W、BMI、HC、WC、WHR均降低(P0.05);且腹针埋线组HC、WC、WHR参数均小于常规埋线组(P0.05)。结论薄氏腹针常用穴作为埋线取穴减肥疗法与常规取穴埋线疗法均能有效改善青年单纯性腹型肥胖患者临床症状,但薄氏腹针常用穴作为埋线取穴能更加针对性减小腹型肥胖患者腰臀围,美化形体外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漆晓波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8):134-135
目的对比穴位埋线、针灸与针灸加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单纯性肥胖症患者87例,采取随机配对原则,分为针灸加穴位埋线治疗组30例,穴位埋线对照组29例,针灸对照组28例。2个疗程后,观察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同治疗方法对体质指数、腰臀比与脂肪百分比三种肥胖指标的影响。结果三种治疗方法均具有显著疗效,针灸加穴位埋线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穴位埋线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9%,针灸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9%,三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治疗后各项肥胖指标均明显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加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其治疗效果优于穴位埋线及针灸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速刺穴位埋线联合腹四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4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7例。治疗组采取相应节段夹脊穴穴位埋线配合腹四针的方法。对照组采取口服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18例,显效4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6%。对照组痊愈10例,显效7例,有效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1.5%。结论速刺穴位埋线结合腹四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总结用温针加穴位注射治疗颈椎病疗效.方法将符合颈椎病病诊断的20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各有患者100例.观察组用温针加穴位注射夹脊穴治疗.对照组用单纯电针夹脊穴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84.00%,总有效率为97.00%,对照组治愈率为64.00%,总有效率为86.00%两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之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在疗程方面,观察组经1-2疗程治愈者,其构成比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温针加穴位注射治疗颈椎病疗效优于电针组,具有疗效高,疗程短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王倩  戈伟 《中国现代医生》2022,60(2):168-172
目的 探讨辨证选穴治疗单纯性肥胖症临床效果及患者治疗依从性。 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杭州市中医院接收的120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饮食、运动基础治疗,观察组实施辨证选穴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依从性、总有效率、肥胖指标、脂代谢指标、不良情绪评分、压力评分、应对方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 观察组治疗依从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96.67%,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体质量指数、脂肪百分率、腰围、臀围、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而治疗后的体质量指数、脂肪百分率、腰围、臀围、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观察组中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压力评分、逃避幻想评分在治疗后均较治疗前下降,自我认知重组、寻求社会支持等应对方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明显升高,而治疗后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压力评分、逃避幻想评分在观察组中均低于对照组,自我认知重组、寻求社会支持等应对方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01)。 结论 辨证选穴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疗效显著,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回医腹部按摩点穴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72例患者分为普通针刺组和回医点穴组,治疗30d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腰围、臀围、体质量、BMI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腰围、臀围、体质量、BMI都降低(P<0.05);与普通针刺组比较治疗后回医点穴组腰围、臀围均减小(P<0.05);回医点穴总有效率88.89%高于普通针刺组(P<0.05).结论 回医腹部按摩点穴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疗效优于普通针刺,其痛苦少、安全性强、患者依从性高,适宜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巨刺与夹脊穴针法联合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我院中风偏瘫痉挛患者70例为观察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进行巨刺与夹脊穴针法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取穴法治疗。通过两组Ashuorth痉挛量表评定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观察组的痉挛状况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结果表现出显著性(P0.05)。结论巨刺与夹脊穴针法联合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