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7 毫秒
1.
袁政  吴勇  鲍恩虎  张立栋  陈向阳 《西部医学》2023,35(8):1158-1162
探究氨甲环酸(TXA)多次静脉给药在后入路腰椎内固定融合术中对炎症和凝血-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 分析2019年3月—2021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行腰椎内固定融合手术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单次给药组和多次给药组,每组30例。对照组切皮前30 min静脉输入生理盐水250 mL一次;单次给药组手术切皮前30 min静脉输入TXA 15 mg/kg一次;多次给药组切皮前30 min静脉使用TXA 15 mg/kg,切皮后3、6和9 h再分别追加使用TXA 15 mg/kg一次。分析患者术前、 术后1、3和7 d炎症指标[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 和IL-6]和凝血-纤溶指标[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变化,以及手术时间、围手术期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和术后48 h引流量、自体血回输量、异体血红细胞输入量、术后血红蛋白水平。结果 单次与多次给药组术后1、3 d WBC、CRP和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且多次给药组WBC、CRP、IL-6水平低于单次给药组(P<0.05);术后7 d时3组患者WB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次与多次给药组CRP、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单次与多次给药组CRP、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次与多次给药组术后1、3 d DD和FDP水平都低于对照组(P<0.05),单次与多次给药组DD和FD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时3组患者DD和FD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1、3、7 d APTT和P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次与多次给药组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多次给药组隐性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单次给药组(P<0.05)。单次与多次给药组手术时间和异体血红细胞输入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单次和多次给药组手术时间和异体血红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次给药组自体血回输量小于对照组和单次给药组(P<0.05)。3组患者术后1、3、7 d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椎内固定融合术中多次静脉使用TXA可以进一步减少患者术后炎症反应,同时减少纤溶因子的释放,但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通常会导致围手术期大量失血,这也将严重影响患者术后康复及增加患者经济负担。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证实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 TXA)作为一种纤溶抑制剂,能有效减少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失血量并降低术后异体输血率。但氨甲环酸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安全性,最佳给药途径、给药时机及给药剂量观点尚不统一,本文就对以上问题的相关研究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3.
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一般会导致围手术期大量失血,相当一部分病人术后需要进行输血治疗,而这也增长患者术后恢复时间以及加大了输血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抗纤溶药物氨甲环酸(tranexmic acid,TXA)作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相对安全有效的止血剂,在诸多基础及临床研究中被证明能够相对安全、有效地减少TKA的失血量及降低输血率,但关于TXA治疗方案并没有一个统一的金标准。故本文拟对TKA围手术期使用TXA的使用机制、有效性、给药途径、给药剂量以及给药时机及安全性方面等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氨甲环酸联合控制性降压对脊柱手术出血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择期脊柱手术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S组)、氨甲环酸组(TXA组)、氨甲环酸联合控制性降压组(TXA+CH组),各40例。S组切皮即刻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2 mL/kg,术中以0.1 mL/(kg·h)的速率泵注至术毕。TXA组注射氨甲环酸20 mg/kg,术中以10 mg/(kg·h)的速率泵注至术毕。TXA+CH组在TXA组基础上,泵注硝普钠行控制性降压至主要手术完成。记录术前、术后1 d的各项指标及术后1周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等。  结果  与S组相比,TXA组和TXA+CH组术中出血量[(434.2±73.4) mL vs. (287.6±73.6) mL vs. (236.2±59.4) mL]、术后24小时引流量[110.0(91.3, 145.0) mL vs. 77.5(60.0, 95.0) mL vs. 60.0(50.0, 70.0) mL]、术中视野质量评分[(3.3±0.5)分vs. (2.4±0.5)分vs. (2.2±0.4)分]、住院时间[8.5(7.0, 15.0) d vs.6.5(5.0, 9.0) d vs. 6.0(5.0, 7.8)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TXA组相比,TXA+CH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视野质量评分降低(均P<0.05),术后24小时引流量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术前各生化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 d 3组患者RBC、Hb、H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3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  结论  氨甲环酸可以减少脊柱手术出血量,而且联合控制性降压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不同给药方式对椎体切除脊柱矫形手术出血量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回顾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经后路全脊椎切除术(posterior vertebral column resection,PVCR)患者的病例资料,共55例,按氨甲环酸给药方式不同又分为负荷量A组33例:切皮前30 min内给TXA负荷量100 mg/kg后持续10 mg/(kg·h)静脉泵注至术毕;无负荷量B组22例:术前不给负荷量,切皮同时予TXA10 mg/(kg·h)静脉泵注至术毕。记录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真实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中氨甲环酸用量、术中氨甲环酸用量与体重比、术后第1天引流量、输血比例及TXA继续使用情况,比较术前及术后第1天血小板、肌酐、D-二聚体、氧合指数(Pa O2/Fi O2)、SOFA评分等指标,观察相关并发症。结果 A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出血比率、真实出血量、术后第1天引流量分别为(1 413.9±995.3) mL、(48.7±32.6)%、(1 820.8±1... 更多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巴曲亭在鼻内镜手术中控制创面渗血的疗效。方法 :将慢性鼻窦炎鼻息肉 6 1例随机分为巴曲亭组 (32例 )和对照组 (2 9例 ) ,巴曲亭组术前 30min静脉滴入巴曲亭 2kU ,术后静注巴曲亭 1kU ,连续给药 2d ,对照组常规处理 ,比较术中出血、渗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结果 :巴曲亭组术中、术后平均出、渗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手术时间、住院平均天数也少于对照组 (P <0 .0 5 ) ,用药过程中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 :在鼻内窥镜手术中应用巴曲亭安全、可靠、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7.
《陕西医学杂志》2017,(12):1638-1639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氨甲环酸的使用不同方式对手术失血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62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并在术中使用氨甲环酸(TXA)的患者按照给药方式的不同分为3组,比较3组术后失血量及输血量、观察深静脉血栓(DVT)形成发生情况及例数、术后患膝屈伸活动范围,术后6周HSS评分。结果:C组在术后失血及输血方面均优于A组与B组(P<0.01)且术后无静脉血栓出现。在术后功能康复方面,各组随时间进展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术后3d后A组、B组与C组比较膝关节活动范围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周及术后2周各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间术后6周HSS评分对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全膝关节置换手术中使用氨甲环酸可明显减少患者的出血量,减少输血率。其中,TXA复合无引流技术在减少出血方面效果更佳,不但不会增加血肿及瘀斑形成,而且有利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与屈伸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氨甲环酸与抑肽酶对血液保护功能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比较氨甲环酸(TA)与抑肽酶(AP)对体外循环术中血液保护功能的影响,探讨其机制。方法 选取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病人 82例,随机分为氨甲环酸用药组、抑肽酶用药组和对照组。TA组总量 1. 5g,于麻醉诱导后切皮前及体外循环开始后两个时间点各给半量,一次性静脉推注;AP组 500万KIU同TA组两个时间点半量分次持续滴注给药,对照组不用药。于术前、后分别测定血小板数量与功能、平均血小板体积、凝血三项、D-二聚体,记录各组术中出血量、术后 12h、24h纵隔心包引流量及术后输血量。结果 AP组与TA组较空白对照组在术前后血小板数量功能变化、D-dimer值及术后引流量、输血量这些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5),而AP组与TA组在此方面的数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实验证明了氨甲环酸在体外循环中作用近似抑肽酶,除明显抑制术中体内纤溶系统激活外,在减少术后血小板数目和功能的减低方面发挥了作用。另外两药均可明显减少术后的引流量、全血及成分血的输入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不同时机应用氨甲环酸(TXA)在主动脉瓣置换术的围术期血液保护效果,并通过血栓弹力图(TEG)探讨其对凝血、纤溶以及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择经体外循环下主动脉瓣置换术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2组。A组在麻醉诱导后静脉给予负荷量TXA 15 mg/kg(10 min内输注),继以10 mg/(kg·h)维持泵注至手术结束。B组在体外循环转机结束鱼精蛋白中和后10 min,静脉注射TXA负荷剂量15 mg/kg(10 min内输注),继以10 mg/(kg·h)持续泵注至手术结束。记录两组患者于不同时点术前(T0)、术后即刻(T1)、术后24 h(T2)、术后3 d(T3)的血常规、凝血功能、TEG指标,统计围术期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异体输血率、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对以上指标统计分析。结果 T2时A组较B组的心包纵隔引流量显著减少(P0.05),但两组患者围术期总失血量、最大血红蛋白下降值及输血率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血栓发生率未见差异。B组在T1时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D-二聚体较A组显著增加(P0.05);T2时A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较B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在体外循环转机前应用TXA可更加有效的抑制纤溶,减少术后早期的引流量,且不增加术后血栓发生率。TEG是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围术期凝血功能监测的可靠指标,对实施血液保护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氨甲环酸(TXA)对室间隔缺损(VSD)患儿围术期的血液保护作用及对住院费用和死亡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本院于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接受VSD修补术的单纯VSD患儿1 236名。根据术中是否应用TXA被分为两组:对照组(n=648)和TXA组(n=588),年龄2个月~12岁,ASA分级Ⅱ~Ⅲ级。记录并统计分析患儿主要的围术期出血和输血以及住院费用和死亡率。结果一般线性回归显示两组患者间术中出血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TXA组术后出血量显著减少且有统计学意义(MD:13.52 ml,P0.001);TXA组的红细胞输注量显著降低且有统计学意义(MD:0.20 U,P0.001);TXA组的血浆输注量显著降低且有统计学意义(MD:10.21 ml,P0.001)。多元logistic回归显示TXA显著降低患者的红细胞输注率(OR:0.666,P0.001)和血浆输注率(OR:0.668,P=0.001),术中应用TXA为保护因素。两组患者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花费、出血而二次开胸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XA可降低VSD患儿围术期的出血和输血的风险,对住院费用和住院死亡率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血液保护作用.方法择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60~78岁,ASA分级Ⅱ~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随机分为2组(n=30):对照组(C组)和氨甲环酸组(T组).T组在麻醉诱导后给予氨甲环酸10mg/kg,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前(基础值,T0)、术毕(T1)和术后24h(T2)时,取中心静脉血样,测定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记录术中失血量、术后24h失血量和成分输血量;观察术后是否出现下肢深静脉栓塞的临床症状,并于术后14d行下肢血管多普勒检查.结果与C组比较,T组T1、T2时点PT和AP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IB浓度升高,FDP浓度降低(P <0.05).T组术中失血量、术后24h失血量和成分输血量均明显少于C组(P <0.05).两组术后14d未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氨甲环酸可明显降低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中、术后失血量和成分输血量,其机制与抑制纤溶系统过度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氨甲环酸不同给药方式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失血量、纤溶指标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17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氨甲环酸给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9例。对照组采取关节腔内局部注射给药;观察组采取静脉注射联合关节腔内局部注射给药。比较两组围术期失血量、纤溶指标[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观察组围术期总失血量、术中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显性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异体输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3 d,观察组FDP、D-D、CRP、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手术期间使用静脉注射联合关节腔内局部注射氨甲环酸的方式较局部注射单用可减少围术期失血,抑制纤溶及炎症反应,且不会增加静脉血栓形成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巴曲亭(国产注射甩血凝酶)不同给药途径对阴式子宫切除术中出血的止血效果.方法 选取接受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在手术开始前2 min将溶有2 u巴曲亭的生理盐水液40 mL注射至膀胱阴道间隙、膀胱宫颈间隙、宫颈直肠间隙及宫旁间隙(局部给药组);在手术开始前5 min将1 u/mL的巴曲亭生理盐水溶液2 mL于静脉输液管滴壶中加入(静脉给药组),比较术中两组术毕出血量及术前术毕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定量(FIB).结果 两组术毕出血量:局部给药组为(130±21) mL,静脉给药组为(150±19) 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给药方式均对凝血状态无影响.结论 局部应用巴曲亭可以显著减少阴式子宫切除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14.
王建祥  金宝城  孟繁杰 《河北医学》2016,(10):1679-1681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前静脉滴注氨甲环酸( Tranex-amic acid,TXA)减少围手术期失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66例单侧行THA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手术切皮前20min,观察组患者给予TXA按15mg/k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对照组未使用 TXA,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 静脉滴注。比较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失血量、血红蛋白( Hemoglobin,HB)、凝血酶原时间( Prothrombin time,PT)、纤维蛋白原(Human Fibrinogen,FIB)、输血量、输血例数和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对照组术后可见失血量、输血量、输血例数均高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术后HB低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FIB、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没有发生DVT。结论:THA术前静脉滴注TXA能够降低患者的术后可见失血量,减少输血量及输血例数,且不影响凝血功能,不增加DVT的发生率,因此THA术前小剂量使用TXA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氨甲环酸在开胸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弋  葛衡江  闫红 《四川医学》2006,27(2):162-164
目的评价氨甲环酸在开胸手术中的止血作用和对开胸手术围术期凝血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因罹患肺或食管肿瘤的开胸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氨甲环酸组(A组,n=20)在麻醉诱导后切皮前静脉滴注10mg/kg氨甲环酸,术中持续泵注1mg.kg-1.h-1至术毕;对照组(B组,n=20)持续泵注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前,术中3h,术后第1天和第3天抽取中心静脉血检测血栓弹力图(TEG),凝血常规,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及血浆D-二聚体含量,并记录术中出血量和术后24h胸腔引流量。结果T组术中、术后C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LY3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组术中和术后D-二聚体含量均明显低于C组(P<0.01);T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24h胸腔引流量明显少于C组(P<0.01)。结论氨甲环酸抑制了纤溶活性的增强,改善了开胸手术后早期的低凝状态,显著减少了开胸手术围术期的血液丢失。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静滴氨甲环酸 (TXA) 联合关节腔注入肾上腺素 (EPI) 对初次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TKA) 失血量及膝关节早期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122例初次行单侧TKA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按不同的给药方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TXA+EPI组 (n=31) :松止血带前10 min给予TXA静滴 (10 mg/kg) , 在缝合关节囊结束前向关节腔内注入EPI稀释液50 m L (1:200 000) , 注射后夹闭引流管2 h;TXA组 (n=31) :于松止血带前10 min给予TXA静滴 (10mg/kg) , 同时术后夹闭引流管2 h;EPI组 (n=30) :在缝合关节囊结束前向关节腔内注入EPI稀释液50 m L (1:200 000) , 注射后夹闭引流管2 h;对照组 (n=30) :仅术后夹闭引流管2 h.观察四组患者手术时间、总失血量、术后引流量、隐性失血量、术后输血率、术后35 d髌上及髌下10 cm周径平均变化值、术后7 d膝关节HSS评分, 术后7 d完善双下肢血管超声, 随访3月, 明确血栓发生情况.结果 TXA+EPI组、TXA组、EPI组较对照组在总失血量、术后引流量、隐性失血量、术后输血率、术后35 d髌上及髌下10 cm周径平均变化值上均显著降低 (P<0.05) , 但在术后引流量上, EPI组较TXA组减少更加明显, 差异显著 (P<0.05) , 其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术后7 d HSS评分TXA+EPI组要高于其余3组 (P<0.05) .结论 氨甲环酸联合肾上腺素明显减少了初次单侧TKA术后失血, 减轻了TKA术后膝关节肿胀, 促进了患者早期膝关节的功能锻炼, 加速了膝关节功能的康复, 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但有可能造成伤口延迟愈合等并发症, 临床应用需谨慎.  相似文献   

17.
朱丽云  段善娥  潘玉群 《广东医学》2012,33(14):2190-2193
目的探讨酮咯酸氨丁三醇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深静脉穿刺置管静脉血栓发生的预防作用和护理体会。方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别单纯行深静脉穿刺置管(对照组)和深静脉穿刺置管加用酮咯酸氨丁三醇(观察组),配合相关护理措施,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发射底物分析法测定在行深静脉穿刺前及深静脉穿刺后1h及1、2、3 d 5个不同时间段镇痛血浆β-内啡肽(β-EP)、血栓素A2(TXA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血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含量的变化。结果对照组置管前β-EP、TXA2和PAI随时间进展呈递增趋势,6-keto-PGF1α和tPA则呈递减趋势;观察组则与之相反。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通过减少疼痛应激,触发纤溶系统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稳定正常人体内凝血系统与抗凝血系统的动态平衡,同时配合优质的护理,可减少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凌耀光  李完行 《安徽医学》2021,42(11):1251-1254
目的 探讨氨甲环酸(TXA)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中围手术期失血及血液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20年1月在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因股骨颈骨折住院行髋关节置换的患者133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静脉注射组(n=67,于术前10分钟静脉输注1.0 g TXA)、局部应用组(n=35,在手术中局部应用2 g TXA)和对照组(n=31,未使用任何止血药物).比较3组患者围手术期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血小板(PLT)、红细胞压积(HCT)、凝血酶原时间(PT)、D-2聚体、钾离子、钠离子的变化以及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的差异.结果 静脉组患者围手术期Hb、RBC、HCT的下降值分别为(9.32±7.26)g/L、(0.31±0.24)×1012/L和(0.03±0.02)%,小于局部组和对照组,静脉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分别为(137.61±36.54)mL、(14.18±4.50)mL,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局部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围手术期PT时间、PLT、钾、钠、输血量的变化以及血栓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使用TXA能够有效减少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中围手术期的失血量,不增加深静脉血栓发生的风险,局部使用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将TXA近年来在TJA中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重点讨论和总结TJA加速康复(ERAS)围手术期应用TXA的给药途径,以期为TXA在关节置换术ERAS临床应用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于合并致静脉血栓栓塞事件(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形成高危并存疾病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设定致TKA术后VTE形成风险增加的8个术前并存疾病,据此回顾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2010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初次单侧TKA患者资料,并根据氨甲环酸使用方法分为对照组、静脉TXA组、局部TXA组。安全性指标为VTE发生率,有效性指标为输血率。  结果  共回顾7 836例TKA,其中合并致VTE形成高危并存疾病的共781例。对照组341例,静脉TXA组163例,局部TXA组277例。对照组29例(8.50%)、静脉组16例(9.82%)、局部组22例(7.94%)发生术后VTE,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静脉TXA组(18.40%)及局部TXA组(22.38%)输血率明显较对照组(31.67%)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  结论  静脉及局部TXA均不增加合并致VTE高危并存疾病TKA患者围术期VTE发生风险,且能有效降低输血率,TXA于此类TKA患者中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