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心血管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管理。方法:分析经麻醉进行非心脏手术的200例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其中高血压120例,心肌缺血68例(单纯指无高血压者的心肌缺血),其他风湿性心脏病及房颤12例,结果:120例高血压者术中因血压剧烈升高而应用降压药物者39例次,因血压过低,应用血管活性药42例次;术前应用抗高血压药物者和未用药者术中出现血压剧烈波动的例数分别为11例(11/61)和43例(43/59),出现心肌缺血18例,术后心肌梗死1例,术后死亡6例,结论:心血管病患者实施非心脏手术时充分的术前准备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2.
朱丽云  段善娥  潘玉群 《广东医学》2012,33(14):2190-2193
目的探讨酮咯酸氨丁三醇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深静脉穿刺置管静脉血栓发生的预防作用和护理体会。方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别单纯行深静脉穿刺置管(对照组)和深静脉穿刺置管加用酮咯酸氨丁三醇(观察组),配合相关护理措施,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发射底物分析法测定在行深静脉穿刺前及深静脉穿刺后1h及1、2、3 d 5个不同时间段镇痛血浆β-内啡肽(β-EP)、血栓素A2(TXA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血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含量的变化。结果对照组置管前β-EP、TXA2和PAI随时间进展呈递增趋势,6-keto-PGF1α和tPA则呈递减趋势;观察组则与之相反。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通过减少疼痛应激,触发纤溶系统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稳定正常人体内凝血系统与抗凝血系统的动态平衡,同时配合优质的护理,可减少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部分液体通气 (partialliquidventilation ,PLV)治疗肺灌洗诱导的急性肺损伤 (acutelungin jury ,ALI)家兔时 ,肺气体交换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12只成年健康新西兰兔 ,麻醉后气管切开生理盐水反复肺内灌洗 ,直至动脉氧分压 (PaO2 ) <10 0mmHg(13 33kPa)达 1h ,即为ALI。随机分为部分液体通气组及对照组 ,对照组以呼吸机行常规机械通气 ,PLV组动物于ALI后气管内灌入氟碳化合物 (FC32 80 ,3M) 15ml/kg ,补充剂量 4ml/(kg·h) ,每小时记录各参数 ,4h处死动物。结果 部分液体通气组PaO2 及动脉血氧饱和度 (SpO2 )显著改善 ,PaCO2 显著降低 ,而血流动力学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基本维持恒定。结论 以氟碳化合物为呼吸媒介的部分液体通气可明显改善肺灌洗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家兔的肺气体交换 ,对血液动力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围手术期机体内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ELISA)监测25例肾移植受者围手术期血浆TNF-α的浓度,根据手术后肾功能情况将25例肾移植患者分肾功能稳定组为A组18例、急性排斥组为B组7例,将A组和B组所测的TNF-α进行比较。结果:急性排斥反应组TNF-α显著高于术后稳定组(P<0.01),排斥组在应用甲基强的松龙/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冲击有效时TNF-α水平逐渐下降。结论:血浆TNF-α的测定可作为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免疫学指标,也是观察急性排斥反应治疗效果的指标之一。麻醉和手术、输血,对血浆TNF-α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研究全身麻醉(GA)与腰硬联合麻醉(SA)对脐带血乳酸、S100B、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水平以及胎盘体视学的影响,探讨全身麻醉下行剖宫产的安全性以及对新生儿影响。方法:选择50例行择期剖宫产术的单胎足月初产妇,分GA组和SA组,2组均为25例。记录术中产妇的血压、心率以及新生儿1 min及5 min的Apgar评分,比较2组脐动脉血乳酸、血清S100B浓度、SOD与MDA水平,并取胎盘组织对绒毛微血管进行体视学研究。结果:2组术中血流动力学参数、新生儿1 min及5 min的Apgar评分、脐动脉血p H、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浓度、脐带血血清S100B浓度和胎盘绒毛微血管的长度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A组脐血乳酸浓度和SOD活性较SA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A组脐带血MDA含量和胎盘绒毛微血管体积密度较SA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全身麻醉对剖宫产新生儿安全无明显影响;虽然脐血乳酸以及胎盘绒毛体视学观察结果显示,全身麻醉下行剖宫产对新生儿的氧供有利,但是氧化-抗氧化指标结果显示,全身麻醉有对新生儿产生氧自由基损伤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心肌梗塞(MI)患者行非心脏手术治疗时,患者围手术期心肌缺血及心脏事件发生的特点.方法分析3 0例MI患者行非心脏手术的围手术期临床资料.结果 (1)术后1 8例(6 0%)发生心肌缺血,其中16例(89%)发生在术后1~3天,1 0例(62.5%)无临床表现.(2)8例术前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及5例MI距手术时间间隔<3个月患者均发生术后心肌缺血.(3)发生术后心肌不良事件6例(2 0%).(4)MI距手术时间<3个月患者中,术后无再次MI及死亡发生.结论心肌梗塞患者行非心脏手术,术后早期易发生无症状心肌缺血,术后再次心梗的发生率较高.新近的心肌梗塞并不是手术的绝对禁忌症.  相似文献   
7.
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对气管插管患者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比较观察患者全麻气管插管前静脉给予利多卡因或异丙酚麻醉对心血管反应的不同影响。方法  6 0例患者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2 0例 ,A组为单次单纯异丙酚组 ,B组为双次单纯异丙酚组 ,C组为异丙酚 利多卡因组。A组 :异丙酚 2mg/kg。B组 :异丙酚 1 5mg/kg,插管前 1min再给 0 5mg/kg。C组 :异丙酚 1 5mg/kg ,插管前 2min静脉注射利多卡因 1 5mg/kg。结果  3组患者麻醉诱导后血压均下降 ,但心率无明显改变 ,A组严重低血压发生率较B ,C组高 ;在气管插管后血压重新升高 ,与基础值相比A组明显增高 ,B ,C组差异无显著性 ;插管后A组心率明显加快 ,高血压、窦性心动过速发生率亦较B ,C组高。结论 在插管前 2min静脉注射利多卡因 1 5mg/kg可以有效的抑制气管插管的心血管反应。其抑制心血管反应的作用可能和利多卡因增加了麻醉深度相关。  相似文献   
8.
李雅兰  彭雪梅  段善娥  邹鹏 《新医学》2004,35(4):218-219
目的:评价硬膜外-腰麻联合阻滞在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硬膜外-腰麻联合阻滞进行肾移植手术40例患者(A组)的临床资料,并就麻醉效果、麻醉药用量等方面与单纯应用连续硬膜外阻滞的40例患者(B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A组麻醉起效快,麻醉药用量少,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的阻滞深度及肌肉松弛效果优于B组,两组对循环系统的影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硬膜外-腰麻联合阻滞用于肾移植手术是疗效好、安全的麻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OX抑制剂凯纷对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三组,即A组(I/R组)、B组(I/R+凯纷10mg/kg)、C组(I/R+凯纷15mg/kg)。采用颈内动脉丝线栓塞大脑中动脉(MCAO)模型,再灌注后24、48、72h分别观察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评分),72h后处死实验大鼠,取大脑切片行10g/L2,3,5-氯化三苯四唑(TTC)染色,测量并计算脑梗死容积百分比。结果再灌注后24、48、72h各组NDS评分,B、C两组明显高于A组(P<0.05),B、C组间24、48、72hN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灌注后72h脑梗死容积百分比B、C两组均明显低于A组(P<0.01)。结论 COX-2抑制剂凯纷可明显减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0.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transcutaneous electroacupoint stimulation with a train-of-four (TOF) mode for the prevention of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PONV) in the patients undergoing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Methods: Ninety-six ASA Grade Ⅰ-Ⅱ patients scheduled for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were randomized into Neiguan (P6) electroacupoint stimulation group (treated group) and a placebo control group (placement of electrodes without electroacupoint stimulation). The anesthetic regimen was standardized by needling at Neiguan on the left side and connecting the TOF peripheral nerve stimulator. The incidence of nausea, vomiting, severity, antiemetic dosage and the degree of pain were assessed at 0, 60, 120 min, and 24 h after surgery.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nausea and vomiting, the dose of antiemetics and the occurrence of severe nausea were all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treated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score for pain was obviously reduced in patients of the treated group at 24 h post-operation (P〈0.05 or P〈0.01). Conclusion: Transcutaneous electroacupoint stimulation at P6 with the TOF mode could reduce the incidence and severity of nausea and vomiting with analgesic effec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