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心理状况。[方法]使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20例肺结核患者进行测评,并与120名健康者对照。[结果]肺结核患者两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健康者,SAS总分均值病例组为53.79,对照组为35.25,SDS总分均值病例组为51.42,对照组为34.08。[结论]肺结核患者有肯定的焦虑和抑郁,在治疗躯体疾病的同时,也要注重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与分析某三甲肿瘤专科医院在职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对该医院1114名职工进行SAS、SDS问卷调查,并收集人口学特征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女性职工在焦虑和抑郁水平方面明显高于男性(P<0.05);护士的抑郁情况高于技师、药师、行政管理和研究人员(P<0.05)。焦虑情绪多发生在中青年阶段(20~39岁),而抑郁情绪呈现随年龄增长症状逐渐降低的趋势。[结论]医院须从管理、教育、医院文化多方面着手改善职工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中年知识分子组、老年知识分子组、工人组各50例的生活事件量表(LE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心身疾病的四项初步调查发现,中年知识分子组之一特定群体的社会心理压力较重,抑郁与焦虑成份不同程度地普遍存在,心身疾病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及维护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维护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策略.[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泸州医学院255名教师进行测查,测查时将评定时间跨度由最近1星期改为最近3个月,并对SDS量表标准分大于60分的教师进行面谈.[结果]SCL-90测验结果,90%以上的教师各因子分小于2;SDS、SAS测验,有近10%的教师有抑郁、焦虑情绪,但未检出符合抑郁症诊断的个体.[结论]高校教师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部分教师存在强迫、敌对、抑郁等心理问题.对高校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不孕症妇女与健康孕妇焦虑、抑郁状况的差异。方法该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不孕症妇女以及健康孕妇进行问卷调查。不孕症组137人,对照组(健康孕妇)150人。结果①不孕症组焦虑发生率为72.3%,对照组为26.0%,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342,P<0.001);不孕症组抑郁发生率为56.9%,对照组为16.7%,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233,P<0.001);②将年龄、职业、结婚时间作为协变量,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孕症组与对照组SAS、SDS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AS:F=35.245,P<0.001;SDS:F=6.533,P<0.05)。结论不孕症妇女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及得分均较健康孕妇高,不孕症妇女心理问题突出。  相似文献   

6.
孕产妇焦虑和抑郁与产后抑郁症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孕产妇焦虑和抑郁情绪与产后抑郁症的关系。方法用医院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调查59例孕妇,比较孕妇在孕期、产时的焦虑与抑郁评分,并以艾迪产后抑郁量表(EPDS)跟踪调查至产后42 d,EPDS≥13分为阳性,即可确诊为产后抑郁症。结果产时SAS评分(46.02±9.12)和SDS评分(53.24±9.45)明显高于孕期SAS评分(36.12±11.51)和SDS评分(45.00±12.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PDS≥13分(产后抑郁症)9例,阳性率为15.25%。9例产后抑郁症患者产时焦虑与抑郁评分较高。结论产时焦虑和抑郁情绪比孕期重;产时焦虑和抑郁情绪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某校学生工频磁场的暴露强度、来源和24h内的变化趋势,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暴露水平数据。[方法]采用EMDEX-LITE个体测量仪器检测研究对象24h的工频磁场暴露情况,并以调查问卷收集其个人基本信息及当天的活动情况。[结果]收集92份个体测量数据,其中男性44人,女性48人,年龄在21~34岁之间。该校学生24h累积暴露量的中位数为1.249μT/h,四分位数间距(IQR)为0.930μT/h;不同性别、不同学历之间(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平均累积暴露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暴露于工频磁场的途径主要是使用电脑(占49%),出现峰值的地点大致集中在学校的宿舍、图书馆、食堂。在24h的测量时间中,接触高于界点(〉0.4μT)工频磁场的人数因时间段不同而异,与个体的活动密切相关。[结论]该校学生在工频磁场暴露水平方面的数据显示,工频磁场的暴露强度与活动、地点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HIV感染者/AIDS病人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对来自参加上海市静安区爱之家关怀活动的HIV感染者/AIDS病人和部分来自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门诊部的136例HIV感染者/AIDS病人进行调查,采用基本信息表、SCL-90量表、SDS量表和SAS量表进行统一问卷调查,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比国内正常人群差,SCL-90总分、总均分及除人际关系因子分之外的各因子评分均高于全国常模(P<0.001),阳性症状总检出率超过40.0%;检出率较高的是抑郁、焦虑等症状,SDS总分为(53.73±12.93)分,高于国内常模(P<0.001),有60.3%的调查对象有抑郁症状;SAS总分为(48.79±8.76)分,高于国内常模(P<0.001),有41.9%的调查对象有焦虑症状.结论 针对HIV感染者/AIDS病人心理健康状况的现状,提出了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增加心理支持的内容,对HIV感染者/AIDS病人采用心理学量表进行筛查和评估,并根据其心理健康状况提供适宜的心理关爱和情感支持;加强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机构和专业心理咨询机构的合作,以便为HIV感染者/AIDS病人提供可及性更好更专业的心理健康支持服务.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江苏省农村人群心理卫生状况,为卫生部门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以总体幸福感量表(GWB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江苏省13个省辖市周边农村70周岁以下共计5420名农村人群进行自评调查。结果:苏南,苏北,苏中地区调查对象的总体幸福感,SAS,SDS有显著差别,性别之间的总体幸福和SDS无显著差别,而在SAS方面存在显著性别差异(P〈0.05)。结论:应采取措施,加大健康教育的力度等来提高农村人群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焦虑自评量表在中学生中的测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应用焦虑自评量表(简称SAS)对中学生进行了焦虑情绪的现况调查,并对其信度和效度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男女生SAS总分间的差异并不显著,但不同年级间的总分有随年级的增高而逐渐上升的趋势,SAS总分与抑郁自评量表(简称SDS)总分间的相关系数为0.697。SAS的分半信度为0.696,复测信度为0.777,表明SAS有较好的效度和信度。  相似文献   

11.
赵根壮 《职业与健康》2009,25(14):1457-1460
目的了解棉纺女工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宣传教育、心理疏导和心理咨询工作。方法选择某棉纺织股份有限公司176名女性职工,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自编基本情况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SCL-90调查显示,有15.3%的棉纺女工可能存在心理问题,在躯体化、人际敏感、敌对和恐怖4因子上与中国成人常模、中国女性常模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S、SDS调查显示棉纺女工的焦虑和抑郁水平均高于中国常模。35岁以上棉纺女工在SAS标准分、SDS标准分、SCL-90的总均分上与35岁以下棉纺女工相比,在人际敏感、抑郁和恐怖3因子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显示在已婚水平上,已生育的棉纺女工的焦虑和抑郁水平均高于未生育的棉纺女工。结论棉纺女工的心理健康状况比一般人群相对较差,且已婚已育的棉纺女工的焦虑和抑郁水平高于已婚未育的棉纺女工。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心理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2007年5月,在菏泽市选择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109例,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S)进行测试。[结果]调查109例,SCL-90量表中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和修订常模(P〈0.01),人际关系因子分高于修订常模(P〈0.01);SCL-90量表总分和各因子分之间均为高度正相关关系(P〈0.01);42例(占38.53%)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症状,67例(占61.47%)存在抑郁症状;SAS量表总分、SDS量表总分、SCL-90量表总分与主观支持分、支持利用度、社会支持分,SAS量表总分、SCL-90量表总分与客观支持分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或〈0.05)。[结论]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心理健康水平较差,与其社会支持相关。  相似文献   

13.
周学兰 《职业与健康》2013,(21):2891-2893,2896
目的研究认知行为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及营养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0月—2012年12月在西安市第九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患者39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99例,对照组199例,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患者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在血液透析患者常规护理方式上加用认知行为干预心理护理方法,记录两组患者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并对患者进行主观综合营养评估、体重指数、前白蛋白等进行检测。结果经过12周干预后,试验组患者SAS与SDS总分较对照组有明显的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焦虑抑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正常营养状态、轻中度营养不良、重度营养不良例数较对照组有一定的好转,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体重指数、前白蛋白较对照组具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以明显缓解焦虑抑郁不良情绪;认知行为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4.
王露莹 《职业与健康》2014,(13):1878-1879,1882
目的评估对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126例IB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3例,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而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综合护理干预的措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量表SF-36量表等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组干预后的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一般生存质量良好率达85.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结论IBS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可有效减少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王永刚  张丽君  舒彬  曹丽  刘莹 《职业与健康》2011,27(22):2516+2665-F0002,F0003
目的了解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调查15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调查方式为自填式。结果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焦虑自评分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抑郁自评分略高于国内常模,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3,P〉0.05)。SDS两组单项比较,其中绝望感、性兴趣减退、生活空虚感和易倦感与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抑郁的发生与疾病活动程度、病程及是否从业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存在一定焦虑、抑郁症状,在诊治中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6.
赵夏  况桂英 《现代保健》2014,(20):84-86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普外科围手术期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本院普外科住院的围手术期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每组90例。干预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科室常规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焦虑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抑郁评分,分别在干预前后对比两组焦虑及抑郁评分的差异。结果:护理干预前干预组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分别为(67.95±9.33)分、(59.37±9.94)分,对照组分别为(68.63±9.42)分、(61.63±8.75)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焦虑患者63例(70.0%),抑郁患者45例(50.0%),对照组分别为65例(72.2%)、48例(5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组焦虑及抑郁评分分别为(42.42±9.12)分、(40.53±9.4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6.29±9.84)分、(62.13±8.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焦虑41例(47.7%)、抑郁25例(29.1%),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4例(76.2%)、47例(5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普外科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焦虑及抑郁状况。  相似文献   

17.
刘军 《职业与健康》2014,(14):1967-1970
目的探讨高中生焦虑、抑郁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方法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349名高二学生进行测评,记录期中考试文化课成绩,根据成绩分为优秀组、良好组、及格组与不及格组。对有焦虑、抑郁的学生进行2个月的焦虑、抑郁咨询及心理指导后,再次对焦虑、抑郁与期末考试成绩进行测评。结果第1次抑郁测评有145人有抑郁症状,抑郁发生率占41.55%;141人有焦虑症状,发生率占40.40%。优秀组、良好组的中度焦虑、抑郁高于及格组及不及格组;轻度焦虑、抑郁和重度焦虑、抑郁在及格组及不及格组显著高于优秀组、良好组;经过心理指导后,46人不具有抑郁症状,49人不具有焦虑症状,心理辅导前后抑郁、焦虑测评分显著降低(P〈0.01),成绩显著增加(P〈0.01)。结论高中生的焦虑、抑郁症状较为普遍,焦虑、抑郁程度与学习成绩有关系,适当的心理指导可以减轻焦虑、抑郁程度,提高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生殖衰老阶段女性绝经症状与抑郁焦虑情绪的相关性。方法:对门诊妇女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自评抑郁量表(SDS)、自评焦虑量表(SAS)、改良Kupperman评分表。共372例患者入选。根据STRAW+10分期系统分为生育期晚期组(105例)、围绝经早期组(110例)、围绝经晚期组(84例)和绝经后早期组(73例)。结果:4组患者绝经相关症状严重程度、SDS、SAS、Kupperman评分和抑郁焦虑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潮热出汗、心悸症状与抑郁、焦虑情绪有关,性交痛、阴道干涩与焦虑情绪有关。Kupperman评分与SDS、SAS评分呈弱相关(r分别为0.465、0.421,P<0.001,r2分别为0.22和0.18)。SDS评分与SAS评分呈正相关(r=0.801,P<0.001,r2=0.64)。结论:40岁后育龄期晚期妇女可出现绝经症状及抑郁焦虑情绪,且随着生殖衰老进展有增加趋势,抑郁和焦虑互相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老年白内障患者,择期在局麻下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眼科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前后心理健康[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的变化。结果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和QOL各项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为(39.52±5.11)和(40.36±4.4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3.16±5.30)和(43.44±4.66)分(P〈0.05);QOL量表中的自理能力、活动能力、社交、心理状态和QOL总分分别为(83.48±4.88)、(61.88±7.18)、(45.96±7.46)、(80.48±5.94)和(266.20±26.50)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72±8.04)、(56.56±7.38)、(39.56±6.79)、(75.52±7.34)和(247.92±29.59)分(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显著能改善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的心理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