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儿童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远期预后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88例发病年龄为2~14岁,初发为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患儿为研究对象,随访5~10年,观察其远期预后,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13例患者正规药物治疗2年后症状完全缓解,占14.77%;59例患者仍为眼肌型重症肌无力(包括26例症状缓解停药后复发者),占67.05%;16例患者转化为全身型重症肌无力,占18.18%,其中多数(9/16,56.25%)于发病后1年内转化为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抗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及胸腺异常(包括胸腺瘤和胸腺增生)与远期预后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儿童重症肌无力的预后有其自身特点,由眼肌型转化为全身型的发生率较成人低,抗AchR抗体阳性和胸腺异常是转化为全身型重症肌无力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儿童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6 4例儿童重症肌无力 ,其中单纯眼肌型即OssemmnⅠ型 6 2例 ,均行扩大胸腺切除术 ,并随机抽取 18例术后患儿 ,术后病理均为胸腺增生 ,进行手术疗效的观察随访。随访时间至 2 0 0 2年 10月 5日。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 (2 5 39± 15 5 4 )个月。疗效的判断按Monden标准 :症状缓解 4例 (占 2 2 % ) ,改善 10例 (占 5 6 % ) ,无变化 2例 (占 11% ) ,恶化 2例 (占 11% ) ,随访中无死亡病例。结论 扩大胸腺切除术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有效方法 ,对儿童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手术治疗争议较多 ,但作者主张应采取积极的态度  相似文献   

3.
儿童重症肌无力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儿童重症肌无力的手术疗效和适应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182例行扩大胸腺切除术的儿童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3和5年的缓解率为18;6%、35.8%和42.7%,有效率为77.6%、82.9%和86.7%。单纯眼肌型在第3、5年的有效率分别为86.5%、92.0%,明显高于全身型的患儿(P〈0.05),其有效率分别为73.0%、76.0%。结论 胸腺切除术对治疗儿童重症肌无力是安全有效的,胸腺瘤和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儿应尽早手术,单纯眼肌型可先予保守治疗,如1年后药物控制不佳亦应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因效果良好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对于单纯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是否采用胸腺切除术,目前仍存在争议。本院胸外科1982年至2000年采用胸腺切除术治疗单纯眼肌型重症肌无力20例,现将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李习军 《中外医疗》2014,(16):129-130
目的对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眼肌型)进行探讨。方法将该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间的62例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者分为对照组31例,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31例,采用中医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0.9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眼肌型)有着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穴位注射治疗重症肌无力眼肌型58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穴位注射治疗重症肌无力眼肌型58例陈健文(扬州市中医院针灸科215000)近年来,笔者用穴位注射黄茂、柴胡注射液治疗重症肌无力眼肌型58例,并用强的松治疗46例作对照,现将资料整理如下:l临床资料互.且病例选择。所有病例治疗前均表现为一例或双们眼肌易...  相似文献   

7.
治疗儿童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细胞免疫依赖、补体系统参与、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AchR)的自身免疫疾病.根据临床特征分为眼肌型、全身型及脑干型.临床上大多为眼肌型,患者症状较轻,但易复发,有转化为全身型的风险,目前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给患者及家庭带来压力.本文追踪随访过去5年在本院儿科神经专科诊治的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者48例,现将其首次治疗后的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在治疗重症肌无力眼肌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补中益气汤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36例,每日一剂,10天为一个疗程.结果补中益气汤在治疗有效率和缩短病程中有非常显著地疗效,总有效率为98%.结论本方治疗本病能提升中气,促进眼肌力恢复,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60例伴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共6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分为ADMG组(30例)和不伴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重症肌无力组(30例),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症状、肌无力危象、胸腺的异常、治疗活动的开展以及肌无力的状态和术后的恢复等情况的分析来对检测结果进行明确:即,肌无力现象所带来的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是全身型的重症表现。其往往在一年内会因重症复发,而没有开展统计的价值。结果通过对整个因素的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差异值得关注。结论 ADMG组患者多见于青年女性,表现为眼肌型重症肌无力,并伴发胸腺增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重肌康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疗效。方法 :采用中药重肌康对 74例重症肌无力 (眼肌型 35例 ,全身型 39例 )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在 6个月观察期内 ,治愈 2 3例 (31 1% ) ,显效 2 8例 (37 8% ) ,有效 2 1例(2 8 4 % ) ,无效 2例 (2 7% ) ,总有效 72例 (97 3% )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治愈率优于全身型重症肌无力 (P <0 0 5 ) ,但显效率二者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临床观察表明 ,中药重肌康的疗效肯定 ,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胸腺清除术治疗少年型重症肌无力的疗效和适应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胸腺清除治疗52例少年型重症肌无力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症状缓解26.9%,有效率69.2%;全身型(78.6%)疗效好于眼肌型(58.3%)(P<0.05);病程≤1年疗效好于病程>1年(P<0.05).分别为85.7%、50.0%.结论 胸腺清除治疗少年型重症肌无力效果良好,宜尽早手术.  相似文献   

12.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劲频  刘竞丽  莫雪安 《医学综述》2006,12(18):1126-1127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引起上睑下垂和(或)复视等临床症状,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它被认为是一种轻型的疾病,但临床上约有一半的眼肌型患者肌电图表现为全身神经肌肉功能紊乱,且44%~53%的眼肌型患者有可能进展为全身型的重症肌无力。有资料证实应用免疫抑制疗法减少了眼肌型患者进展成全身型的频率。在权衡免疫抑制疗法的利弊后可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胸腺切除治疗儿童重症肌无力(MG)的远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胸腺切除治疗儿童MG 43例并长期随访评价疗效.结果无恶化和手术死亡.术后发生肌无力危象1例,术后半年肺部感染死亡1例.总缓解率与有效率分别为37.2%和81.4%.疗效与性别、病程、手术径路和病理类型均无关,P>0.05.10岁以上患儿有效率(94.74%)高于10岁以下组(70.83%),P<0.05;全身型有效率(94.74 %)高于单纯眼肌型(70.83%),P<0.05.结论胸腺切除治疗儿童MG疗效评价需长期随访.全身型MG应手术治疗,从严掌握单纯眼肌型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4.
何远知 《安徽医学》2014,(9):1241-1244
目的探讨影响儿童眼肌型重症肌无力(OMG)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37例使用溴吡斯的明联合激素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效果及随访的转归情况,分成有效组(A组)和无效组(B组),A组19例,B组18例,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特点、相关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并选择可能影响疗效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起始症状为眼睑下垂联合眼球运动障碍(P=0.011)、随访过程中出现全身表现(P=0.023)是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结论影响儿童OMG疗效的危险因素是起始症状表现为眼睑下垂联合眼球运动障碍、随访过程中出现全身表现。  相似文献   

15.
于波  魏路军 《齐鲁医学杂志》2010,25(5):437-438,441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年5月—2007年12月间行全胸腺切除加前纵隔脂肪组织清扫术21例重症肌无力病人临床资料。按改良OSEIMAN标准分为Ⅰ型9例,Ⅱa型5例,Ⅱb型5例,Ⅲ型2例。随访结果按完全缓解、改善、无效进行评价。结果手术后完全缓解6例,改善9例,无效4例,死亡2例。结论全胸腺切除加前纵隔脂肪组织清扫手术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有效方法,除无胸腺瘤的单纯眼肌型肌无力病人需慎重考虑是否手术外,对其他重症肌无力病人应及早手术治疗,并加强围手术期管理,积极防治肌无力危象。  相似文献   

16.
华佗夹脊穴治疗轻型重症肌无力1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笔者采用华佗夹脊穴配合温灸治疗15例轻型重症肌无力患者,效果明显,兹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 均来自2004-2008年本科住院及门诊明确诊断的重症肌无力患者,符合许贤豪主编的<神经免疫学>MG眼肌型及轻度全身型诊断标准[1],其中男6例,女9例,年龄在40~65岁之间,病程1个月~5 a.眼肌型5例,轻度全身型10例.2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益气托邪汤对眼肌型重症肌无力复发率的影响。方法:治疗组71例服用益气托邪汤,对照组36例服用补中益气汤,两组均配合低剂量泼尼松短期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的临床疗效,以及2年内复发率的情况。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87.32%,对照组有效率86.11%;治疗组复发率(例数)25.35%,对照组为55.56%;治疗组复发率(次数)32.39%,对照组97.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益气托邪汤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复发率明显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8.
重症肌无力是影响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 (ACHR)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认为胸腺中肉样细胞含有 ACHR,此受体可能为抗原的来源。胸腺切除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常用治疗方法 [1 ] 。本文将我院 38例重症肌无力患者行胸腺切除治疗围手术期护理的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 38例 ,其中男性 17例 ,女性 2 1例 ;年龄 11~ 5 8岁 ,平均 44 .5岁。临床分型按 Osserman标准 [2 ] :重症肌无力仅局限眼肌者为 型 ,本组 3例 ,同时合并胸腺瘤 ;轻度累及全身者为 a型 ,2 5例 ;严重累及全身者为 b型 ,8例 ;急性暴发者为 型 ,2…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不同方案治疗儿童眼肌型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的效果、复发影响因素及向全 身型MG转化的转化率。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4年3月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小儿神经专科就诊的104例儿童眼肌 型MG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研究。按治疗方案分为甲基强的松龙组(n=44)、强的松组(n=48)和单用溴吡斯的明组 (n=12)。采用美国MG基金会干预后状态评价系统评价治疗有效率、向全身型MG转化的转化率。结果:甲基强的 松龙组较强的松组短期内的治疗有效率提高,这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均高于单用溴吡斯的明组(均P<0.05)。联合使用 甲基强的松龙、强的松和溴吡斯的明治疗儿童眼肌型MG的远期疗效较好。早期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有效减少复发。 结论: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对于眼肌型MG患儿早期症状缓解起积极作用,而不同方案的糖皮质激素治疗远 期疗效相似,起病年龄大、感染、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儿童眼肌型MG患者复发率较高。  相似文献   

20.
刘福友教授善于从脾肾论治,运用补脾益肾法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配合瘫瘘胶囊取得满意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