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三伏天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35例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三伏天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按Doll's临床病例随机表分为两组,每组35例;急性发作期,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缓解期治疗组在三伏天予穴位贴敷,对照组予安慰剂贴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且治疗组对AQL...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热哮宁汤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热哮宁汤治疗。疗程为2周,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92.5%、95.0%,对照组分别为77.5%、80.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2组各项主要症状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热哮宁汤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辽宁中医杂志》2016,(9):1880-1882
目的:观察三维止咳定喘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发作期(寒哮证)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80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舒利迭吸入剂50μg/250μg,1吸日2次吸入,茶碱缓释片0.2 g日2次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三维止咳定喘疗法治疗,疗程均为10 d。观察治疗前后肺功能FEV1、ACT评分、中医及西医疗效等指标。结果:在改善肺功能FEV1预计值及ACT评分方面,两组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及西医疗效上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维止咳定喘疗法联合西医基础治疗干预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患者(寒哮证)具有良好疗效,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配合自血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入选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用六味地黄汤联合自血疗法治疗,对照组口服茶碱缓释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哮喘发作次数及发作程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0%,对照组为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地黄汤合自血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俞锡君 《新中医》2016,48(4):237-239
目的:观察中医调护对老年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老年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2组均予支气管哮喘常规治疗,对照组予缓解期规范治疗并常规护理;观察组则予穴位贴敷、耳穴贴压压豆,并配合辨证施护等中医特色护理。治疗前后均测定患者肺功能、对患者进行哮喘生活质量评分(AQLQ)评分及哮喘控制测试量表(ACT)评分,所有患者随访1年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呼气峰流速(PEF)及一秒用力呼气容积(PEV1)均有所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观察组PEF及PEV1数值较对照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治疗期间哮喘急性发作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患者AQLQ与ACT得分均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上调更加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对老年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进行中医药综合调护,能延长发作间歇期,改善肺功能,减少复发次数,减轻发作症状,提高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结合西医疗法治疗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论治;两组均治疗10天,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第5天和疗程结束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1.2%、94.1%,对照组分别为71.9%和84.4%;组间第5天和疗程结束后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结合西医疗法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治疗中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较单纯西医常规疗法起效快、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缓解期中医药体质干预方案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0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伏九天"中药穴位敷贴,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根据体质加服相应的中药。两组疗程均为1年,随访1年后,观察临床疗效及ACT评分、血清免疫球蛋白E(Ig E)水平、1年内哮喘发作次数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5.0%和80.0%,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ACT评分明显增加(P0.05),Ig E水平明显降低(P0.05),1年内的哮喘发作次数明显减少(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伏九天"穴位敷贴结合中医药体质调理的支气管哮喘缓解期中医药体质干预方案,可明显改善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哮喘的发作次数。  相似文献   

8.
目的:依据中医冬病夏治理论,于三伏天对支气管哮喘发作期属于寒证者及缓解期患者采用天灸疗法,观察其对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将6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治疗组采用中医冬病夏治天灸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案。疗程3个月,随访3个月,比较其临床症状评分、肺功能及急性发作次数等,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时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9%,对照组为93.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随访,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2.2%,对照组为54.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在哮喘症状评分、症状缓解时间、ACT评分、总有效率、肺功能及急性发作次数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3个月后随访,治疗组在哮喘症状评分、ACT评分、总有效率、肺功能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灸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症状改善具有确切的疗效,且远期临床症状控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金芪固本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4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金芪固本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6例,治疗组予金芪固本汤口服;对照组给予肌注人胎盘脂多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26%,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金芪固本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平哮汤合防哮饼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 :将中重度支气管哮喘病人 80例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40例 ,发作期给予西药加平哮汤治疗 ,缓解期口服防哮饼 ,对照组发作期单用西药治疗 ,缓解期对症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但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临床控制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 .0 5 ) ;缓解期观察 2年 ,复发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 1)。结论 :平哮汤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疗效可靠 ,防哮饼在预防发作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凤宇  王艳蕾  李淑芳  李伟荣  李淑杰  郭文新 《河北中医》2012,34(8):1173-1174,1280
目的观察补肺益肾中药联合西药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肺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0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孟鲁斯特、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疗程为3个月;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补肺益肾中药治疗,14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2组治疗前、治疗后12周进行肺功能测定、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测定及细胞因子测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白细胞介素12(IL-12)较本组治疗前增加(P<0.05),呼气流量峰值(PEF)昼夜波动率、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白细胞介素4(IL-4)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补肺益肾中药联合西药能明显改善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肺功能,调整细胞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口服中药对咳嗽变异性哮喘( CVA)预后的影响。方法将90例CVA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6例予中药汤剂陈氏控变咳喘方口服,对照组44例予常规西药治疗。2组共治疗4周,疗程结束后观察2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支气管激发试验( BPT)转阴率,追踪随访3个月统计转为典型哮喘情况。结果治疗组CVA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BPT转阴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发展成典型哮喘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陈氏控变咳喘方有降低典型哮喘发生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的趋势,可以改善CVA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中医分期辨治结合西药治疗60例小儿哮喘临床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小儿哮喘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小儿哮喘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案,治疗组除重度患者结合西药外,其余患者均服用中药治疗。急性期观察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变,缓解期观察治疗1年期间肺功能指标和生命质量量表评分的变化,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改善急性发作期喘息、胸闷和哮鸣音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肺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6个月、1年3个时间段,治疗组哮喘患儿的生命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比单纯西医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期能更有效地改善哮喘患儿的症状和体征;哮喘非急性发作期,服中药可提高哮喘患儿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8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晓露  廖敏 《四川中医》2009,27(5):99-10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哮喘的优势。方法:按照随机对照的方法观察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80例的临床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疗效为98.75%,在显控率,改善咳嗽、咯痰、喘息症状优于西医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哮喘有其独特的优势,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哮平方防治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80例小儿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哮平方口服,对照组采用玉屏风颗粒口服,疗程3个月,观察2组临床疗效,并检测用药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并与正常组30例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前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低于正常组(P0.05),CD4/CD8比值低于正常组;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CD3、CD4、CD8均有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CD4、CD4/CD8有明显差异;治疗后治疗组与正常值比较,CD3、CD4、CD8均趋于正常。结论哮平方能改善小儿支气管哮喘缓解期临床症状,降低哮喘发作频率,防治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确切,且具有调节免疫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孔令新 《河北中医》2009,31(5):707-70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8例PNS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24例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12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当归合剂合当归芍药散加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2组均1个月为1个疗程,6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血脂、肾功能及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副作用和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胆固醇、肌酐及尿FDP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 治疗组副作用和并发症发生率(19.4%)低于对照组(61.3%)(P〈0.01) 治疗组复发率4.0%,完全缓解率64.5%,对照组复发率11.3%,完全缓解率23.4%,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益气活血利水法配合常规西医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丁邦盛 《河北中医》2013,(10):1461-1462
目的 观察乌贝散合黄芪建中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6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3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6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贝散合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2组均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胃镜积分、症状积分.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24%,对照组总有效率82.5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胃镜积分、症状积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降低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乌贝散合黄芪建中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采用中药进行小儿哮喘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40例小儿哮喘病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全部患儿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19例).对照组主要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主要给予中药辨证疗法治疗.结果 观察组分别针对哮喘急性发作、热性哮喘、寒性哮喘等诱发因素进行辩证施治,临床疗效理想,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中医药的辨证疗法,能更有针对性地治疗小儿哮喘,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9.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宇峰 《河北中医》2012,34(9):1307-1308,1384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采用西医治疗(秋水仙碱和美洛昔康),治疗组40例给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加味四妙散内服和四黄散外敷)。2组均7 d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2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血尿酸(UA)、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ESR、C-RP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四妙散内服和四黄散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顽固性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西医GINA方案指导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连续用药3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治愈+有效)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67%,在改善咳嗽、咯痰、喘息症状优于西医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顽固性支气管哮喘有其独特的优势,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