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胆管结核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经验,以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胆管结核误诊为壶腹周围癌1例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因上腹部胀痛1个月,腹痛加重伴黄疸6 d入院。入院后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胰头部不规则实性占位性病变,胆囊增大并胆总管扩张;腹部CT示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增大。拟诊为壶腹周围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胆总管下段结核。术后予抗结核治疗,随访2年无复发。结论胆管结核临床少见,极易误诊,临床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学和微生物学检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在胰头部占位性病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9年间10例胰头部占位性病变患者接受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3 d,无手术死亡,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发现,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的实施基本不影响患者术后胰腺内外分泌功能。结论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是一种治疗胰头部占位性病变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3.
王欢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5):4065-4065
对全身系统化疗联合腹腔低渗热灌注治疗晚期胰腺癌1例分析如下. 1 病历摘要 女,63岁.2010-06因上腹部反复疼痛伴恶心、呕吐3个月在外院行腹部CT检查,结果示胰头部实质性肿物,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病理示:胰头部中分化腺癌2.5 cm×2.0 cm,侵及十二指肠切缘,胰头淋巴结内未见癌转移,免疫组化:TS(-),TOPO11(1级),GST-TT,ERCC1(++),MDM2(+++),C-ERB-2(-),EGFR(-),经CD31、D2-40染色,腺管内未见癌栓.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手术体会。方法 对9例Vater壶腹癌和7例胰头癌患者行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结果 术后无胆瘘、胰瘘、吻合口溃疡、出血等近期并发症发生。本组手术死亡1例,术后7~10天发生胃排空障碍2例,切口感染1例。3例患者于术后16、20、24个月非癌症死亡,3年内死亡10例,5年以上生存者2例。结论 对壶腹癌和胰头癌患者行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与增强CT在诊断胰腺占位性病变的对比研究。方法 36例胰腺占位性病变患者分别行超声造影和增强CT检查,并根据病理检查或随访观察结果,比较两者的诊断符合率。结果超声造影和增强CT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3.33%和86.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6例患者中,2例局灶性胰腺炎超声造影均准确诊断,增强CT检查误诊为胰头癌。结论超声造影与增强CT在确诊胰腺占位性病变方面的价值相当。  相似文献   

6.
1991年 1月~ 1999年 1月 ,我院施行保留幽门胰胃吻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14例 ,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9例 ,女 5例 ;年龄 5 8~ 6 7岁。其中壶腹癌 6例 ,十二指肠乳头癌 4例 ,胰头癌 3例 ,胆总管下段癌 1例。术前有黄疸 13例 ,胰头钩突囊腺癌致上腹囊实性占位压迫十二指肠梗阻 1例。 1.2 方法 手术切口及探查同传统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如探查肿瘤可切除 ,病变尚未侵及幽门及十二指肠球部 ,胃周围淋巴结没有转移者 ,则切断胆总管游离胰头 ,结扎胃十二指肠动脉、胃网膜右动脉 ,保留胃右动脉 ,幽门下 1.5~ 2 .0 cm离断…  相似文献   

7.
1 病例资料 [例1] 男,46岁.因反复发作右上腹疼痛,间断发热1年半入院.外院曾按"胆道感染"予抗感染治疗,症状仍反复发作.查体:体温38.5℃,慢性病容,皮肤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无异常,右上腹压痛,莫菲征阳性.B超示胆囊炎,胆总管扩张,胰头部有一6.4 cm×6.4 cm×5.0 cm低回声包块.CT示胰头占位性病变,伴腹膜后淋巴结大.疑为胰头癌,行手术治疗.术中见胰头肿块为6.6 cm×6.6 cm×4.9 cm大小,质硬,胆总管受压扩张,肠系膜根部及胃大弯见多枚肿大淋巴结.取淋巴结行冰冻切片,活检结果为结核,诊断为胰腺结核.行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术后给予抗结核治疗,病情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8.
张伦峰 《临床医学》2007,27(7):60-61
目的总结十二指肠癌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年我院经B超、CT平扫加增强及低张力十二指肠钡餐造影检查,术前诊为壶腹部肿瘤,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十二指肠乳头周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例,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2例,胆囊空肠吻合加胃空肠吻合术1例。随访7个月至2年,手术切除2例,1例于术后10个月发现肿瘤复发,术后15个月死亡。旁路转流手术1例于术后7个月死亡。结论十二指肠癌起病隐匿,多见于十二指肠乳头周围。B超有助于发现肿瘤,最具诊断价值。手术切除是最可靠的治疗方法,旁路转流术有助于改善症状,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9.
胰头肿块型胰腺炎误诊为胰头癌2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胰头部肿块型胰腺炎与胰头癌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3月~2009年6月收治的胰头部肿块型胰腺炎2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均无明显腹部体征,22例表现为上腹部疼痛不适,其中18例伴皮肤、巩膜黄染;1例出现脂肪泻;2例无明显症状因体检发现胰头占位,入院进一步诊治.术前均误诊为胰头癌而行手术治疗,术中发现胰头部肿块,常规行多点穿刺细胞学检查诊断为慢性胰腺炎,分别行胆道T管引流术、胆囊切除并胆总管或胆囊-空肠Roux-en-Y吻合术、改良Puestow术,术后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无围术期死亡病例.结论 胰头部肿块型胰腺炎与胰头癌鉴别诊断困难,多种方法联合检查有助于诊断,穿刺活检是最有效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0.
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的诊治探讨(附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的诊治方法。方法 :对近 7年的 8例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术前均不能排除胰头癌。 8例均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术后发生胰漏 1例 ,胆漏 1例 ,其余恢复顺利 ,效果良好。结论 :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早期诊断困难 ,应与胰头癌鉴别。对不能排除胰头癌或出现胆管、胰管及十二指肠梗阻 ,顽固性疼痛时 ,应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小胰腺癌CT误诊或漏诊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初次CT误诊或漏诊、后经病理或随访证实小胰腺癌病例,男性10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63岁。分别对病变的大小、形态、密度及强化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评估胰管和胆管扩张、胰腺萎缩和转移的情况。结果17例病变中胰头10例、胰体4例、胰尾3例。病变的平均直径为1.8cm(1.2~2cm)。平扫14例表现为等密度,3例为低密度;动脉期11例为低密度,6例为等密度;门脉期8例为低密度,9例为等密度。5例显示胆管扩张,6例胰管扩张。5例出现肝脏转移。结论单层螺旋CT对早期小胰腺癌的诊断有一定的难度,漏诊和误诊的原因主要包括病变较小,对比较差,扫描层厚太厚,扫描时机欠妥当,对病变的主观认识不足等。优化扫描技术,提高认识是提高诊断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pancreas,SPTP)CT征象及误诊原因。方法对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SPTP 3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CT检查误诊21例,误诊率53.8%。39例中23例无明确既往史,5例有胰腺炎病史,5例年龄较大均有“胃病史”,3例有酗酒史,3例有胰腺外伤史。21例经CT检查曾误诊为胰腺假性囊肿11例、胰腺癌5例、胰腺囊腺瘤2例;诊断不明确3例。误诊时间3~7 d。39例均行手术治疗,皆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SPTP。26例随访1.5~8.0年,均未见肿瘤复发或其他部位转移;7例就近在当地县级医院复诊,情况不详;6例失访。结论SPTP好发于年轻女性,胰管及胆管极少扩张是其CT检查最具特异性表现,确诊需依靠手术病理检查。部分患者临床及CT表现缺乏特异性,接诊医生对其CT表现认识不足、未认真进行鉴别诊断,以及早年CT检查技术低下是导致SPTP CT检查误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成人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与肺结核的临床鉴别要点,避免误诊误治。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8例误诊为肺结核的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9--2010年经血清学证实的MPP124例,其中58例误诊为肺结核,误诊率46.77%。本组17~50岁47例,有类结核感染中毒症状31例。胸部CT均表现为斑片状影和网织条索影的混合病灶,病变累及双肺21例,双叶29例,上叶尖后段25例,下叶14例,合并胸腔积液4例。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阴性41例,阳性17例。病程第1周行血MP-IgM检测21例,阳性6例;第2周及以后检测52例,均阳性。本院首诊误诊10例,外院误诊48例;误诊时间在2周内者占总数的63.79%。确诊后均治愈。结论成人MPP临床特点与肺结核相似,尤其病变累及肺结核好发部位时,易误诊为肺结核,成人及青少年PPD试验阴性时,临床诊断肺结核应慎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超声对胰腺癌的诊断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2005年10月我院收治的胰腺癌患者,比较分析术前超声诊断与术中所见、术后病理学结果,并与CT结果对照。结果63例经临床、术中所见或术后病理证实的胰腺癌患者中胰头癌45例(71.5%)、胰体尾癌12例(19.0%)、弥漫性胰腺癌6例(9.5%),术前行超声确诊或提示本病者54例(85.7%),误诊6例(9.5%),漏诊3例(4.7%)。结论超声对胰腺癌的检出率高。是一种无创、便捷的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典型肾脏占位性病变的误诊原因,以降低其误诊率。方法:总结分析38例不典型肾脏占位性病变误诊病例的影像学资料。结果与结论:38例的影像学表现均不典型,经手术及病理活组织检查(活检)证实肾癌误诊为肾错构瘤7例;肾脏良性占位性病变为误诊为肾癌31例,其中肾错构瘤合并出血14例,局灶型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8例,多房性囊性肾瘤4例,肾平滑肌瘤2例,肾脓肿2例,肾纤维脂肪瘤1例。误诊原因与肾脏占位性病变的影像学表现不典型、临床医师对有关疾病的认识不足、询问病史不仔细、术前未做穿刺活组织检查(活检)等有关。提示临床医师应加深对不典型肾脏占位性病变的认识。对于不典型肾脏占位性病变,术前进行穿刺活检或术中冰冻切片送病理检查可避免误治。  相似文献   

16.
21例捆绑式胰肠吻合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4年1月—2005年3月收治胰头癌8例,壶腹癌8例,胆总管下段癌5例,均采用捆绑式胰肠吻合。随访6~24个月。结果:本组无死亡病例,无一例术后发生胰漏与消化道出血,B超复查均未发现胰腺残端积液,均无腹泻等胰腺外分泌不足表现。结论:捆绑式胰肠吻合术操作简便,效果确切,可常规用于PD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结核误诊为支原体肺炎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曾误诊为支原体肺炎的肺结核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均曾误诊为支原体肺炎,误诊时间9 d~2个月。临床表现为发热4例(咳黄白色黏痰2例,伴畏寒、咳嗽、痰中带血1例,干咳、咽痛1例),干咳、气短1例,咳嗽、咳痰伴头痛、头晕、胸闷1例。胸部CT检查示病变位于右肺下叶3例,左肺下叶1例,双肺弥漫病变1例,右肺多发病变1例;表现为小斑片渗出和小叶中心结节影3例(合并实变1例),实变合并磨玻璃影2例(合并小叶中心结节及支气管气相各1例),实变、呈“树芽征”和小叶间隔增厚1例。经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液抗酸染色及痰涂片抗酸染色阳性确诊各3例,确诊后予抗结核治疗,电话随访6个月,4例已完全治愈,2例治疗中,胸部CT检查提示病灶已明显吸收。结论肺结核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多样,迷惑性极强,当遇到胸部CT多种表现同时存在及抗支原体治疗效果不佳的支原体肺炎患者时,应考虑到肺结核可能,若患者无痰或痰涂片抗酸染色多次阴性可行气管镜检查,以减少误漏诊。  相似文献   

18.
Metastatic lesions of the pancreas are uncommon. The incidence of pancreatic involvement with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is the lowest among the different histological subtypes of lung cancer. We present the clinical data, pathological findings, and imaging features of two cases of pancreatic metastasis from squamous cell lung cancer with a literature review. A 75-year-old man and a 67-year-old man were both diagnosed with metastatic pancreatic tumors from squamous cell lung cancer during a multidisciplinary team discussion. Both patients were misdiagnosed as having a neuroendocrine tumor of the pancreas by imaging examination before surgery. Squamous cell lung cancer metastasis to the pancreas is extremely rare, and the atypical clinical and radiological presentations make it difficult to distinguish metastatic tumors from primary pancreatic tumors.  相似文献   

19.
几种似胰腺囊腺瘤病变的CT误诊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分析8例CT误诊为胰腺囊腺瘤的原因,方法 8例作了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 经病理证实为胰腺结核,肾上腺嗜铬细胞瘤,非功能 性胰岛细胞瘤,胰腺囊实性肿瘤各1例,胰腺癌和胰腺假囊肿各2例,其中3例呈单发囊性病变,5例为囊实性病变,肿瘤实性部分及囊壁和分隔强化,仅1例囊壁和分隔钙化,结论 多数病例可根据CT表现再结合临床及其它影像检查,有助于与胰腺囊腺瘤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