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7 毫秒
1.
诱导化疗序贯同期化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比较诱导化疗加同期化放疗(IC/CCRT)与单纯同期化放疗(CCRT)在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中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方法  2003年9月至2006年5月广西百色市人民医院肿瘤科接受治疗的20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诱导化疗加同期化放疗组(IC/CCRT)和单纯同期化放疗组(CCRT)。两组患者接受相同的同期化放疗方案: 在放疗的第7、28、49天接受卡铂(AUC=6)化疗, 诱导化疗加同期放化疗组在同期化放疗前接受了诱导化疗: 2个疗程5-FU(750 mg/m2)+卡铂(AUC=6)。  结果  IC/CCRT组与CCRT组Ⅲ、Ⅳ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24.5%和17.8%(P < 0.001), 两组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3.5%和79.4%(P=0.30), 两组方案的3年无瘤生存率、局部控制率和远处转移控制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与单纯同期化放疗相比, 诱导化疗加同期化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 患者的总生存率及无复发生存未明显提高, 但不良反应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诱导化疗+同期放化疗(ICRT)和诱导化疗+放疗(IRT)治疗Ⅲ、Ⅳa期鼻咽癌患者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70例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为Ⅲ、Ⅳa期鼻咽癌初诊患者随机分为ICRT组(n=34)和IRT组(n=36).IRT组接受诱导化疗+放疗,ICRT组接受诱导化疗+同期放化疗.[结果]ICRT组和IRT组患者5年总生存率(70.6%vs 77.8%,x2=0.581,P=0.446),无瘤生存率(67.6% vs 63.9%,x2=0.012,P=0.913),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91.2%vs 83.3%,x2=0.763,P=0.382),无远处转移生存率(76.5%vs 77.8%,x2=0.102,P=0.749)均无显著性差异.ICRT组外周血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呕吐和急性咽黏膜等反应重于IRT组(P<0.05).[结论]与诱导化疗+放疗相比,诱导化疗+同期放化疗无明显提高Ⅲ、Ⅳ期鼻咽癌的疗效,且毒副反应较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诱导化疗加放疗与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局部晚期鼻咽癌258例,其中采用顺铂+5-Fu诱导化疗加调强放疗(诱导组)128例,采用顺铂同期放化疗(同期组)130例.应用Kaplan-Meier和Log-rank方法计算和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应用COX风险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多因素分析.[结果]诱导组和同期组5年总生存率(83.1% vs 83.0%)、无瘤生存率(80.9% vs 79.1%)、无转移生存率(84.9% vs 83.6%)、无复发生存率(95.0% vs 92.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组3、4级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诱导组(10% vs 1.6%,P=0.004),体重下降的平均数也明显大于诱导组(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分期是影响局部晚期鼻咽癌总生存的独立因素.[结论]诱导化疗加调强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与同期放化疗相近,但同期放化疗的消化道反应较重.远处转移是局部晚期鼻咽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诱导化疗对Ⅱ期鼻咽癌远期疗效的影响。  方法  收集福建省肿瘤医院放疗科收治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初诊Ⅱ期鼻咽癌患者104例,按治疗方式分为诱导化疗联合放疗组(放化组)和单纯放疗组(单放组)。比较两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  结果  全组中位随访时间为61(14~74)个月。放化组62例,单放组42例。放化组和单放组的5年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LRRFS)、无远处转移生存率(DMFS)、总生存率(OS)分别为92.9%和86.9%(P=0.859)、91.9%和97.6%(P=0.253)、94.3%和82.9%(P=0.164)。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放化组中的T2N0、T1N1、T2N1期的DMFS分别为100.0%、100.0%、78.3%(P=0.010);OS分别为100.0%、100.0%、85.2%(P=0.079);LRRFS分别为83.3%、96.9%、89.9%(P=0.393)。  结论  诱导化疗联合放疗未能提高Ⅱ期鼻咽癌患者的生存率。但T2N1期患者有较高的远处转移风险,可能需要行系统化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不能手术胸段食管鳞癌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对比同期放化疗的疗效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2015年接受根治性放化疗的胸段食管鳞癌患者 267例,化疗均采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方案。以年龄、性别、PS评分、肿瘤部位、肿瘤长度、TNM分期作为配对因素,将 85例接受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的患者作为研究组与接受单纯同期放化疗的患者1∶1配对,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毒性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进行组内分析,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170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8(3~72)个月。放化疗后诱导组、同期组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74.1%、58.8%(P=0.035),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4.2%、 29.7%(P=0.028),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34.8%、 15.4%(P=0.015)。亚组分析显示诱导化疗有效组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和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高于诱导化疗无效组(P=0.002、0.001、0.002),两组无远处转移生存率相近(P=0.116)。诱导组≥3级白细胞下降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同期组(38.8%∶24.7%,P=0.048)。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是否采用诱导化疗是影响总生存的因素(P=0.003、0.016)。结论 与同期放化疗相比,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可获得较好的近期疗效并可延长食管鳞癌患者的生存。诱导组血液学毒性的发生率较高但可耐受,值得进一步开展前瞻性对照研究以确证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以IMRT为基础的不同治疗模式对Ⅱ期鼻咽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123例Ⅱ期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放疗81例,同期放化疗42例。Kaplan-Meier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检验。结果 全组5年OS、LRFS、DMFS、PFS分别为96.7%、94.7%、93.1%、87.8%。单纯放疗组与同期放化疗组相比,5年OS (98.7%:92.9%,P=0.569)、LRFS (94.8%:94.5%,P=0.770)、DMFS (94.5%:90.2%,P=0.408)、PFS (90.6%:82.2%,P=0.340)均无明显差异。T2N1期患者两组5年各项生存率仍无明显差异(P=0.929、0.967、0.917、0.492)。急性不良反应方面同期放化疗组中性粒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减少和放射性黏膜反应发生率明显升高(P=0.000、0.000、0.012、0.010),而两组晚期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P=0.823、0.622、0.113)。结论 对Ⅱ期患者同期化疗的加入并未改善患者预后,但急性不良反应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诱导化疗加同期放化疗治疗T3~4N2~3M0期鼻咽癌的疗效。[方法]2008年5月至2009年6月112例T3~4N2~3M0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放疗方案。试验组57例接受诱导化疗加同期放化疗,对照组55例接受单纯同期放化疗,诱导化疗方案为PF方案,即DDP30mg/m2,d1~3+5-Fu450mg/m2,d1~3,1次/3周,共2个周期。同期放化疗在诱导化疗结束后3周进行,方案为DDP40mg/m2,每周1次。[结果]中位随访42个月,随访率98.2%,全组3年总生存率为79.3%,试验组和对照组3年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0.5%vs76.2%(P=0.937);63.1%vs57.9%(P=0.653);68.2%vs62.6%(P=0.692);84.1%vs74.4%(P=0.345)。试验组3~4级白细胞减少、黏膜炎发生率分别是21.1%和31.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和9.1%(P<0.05)。[结论]诱导化疗加同期放化疗与单纯同期放化疗相比并不能提高T3~4N2~3M0期鼻咽癌3年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建议推行大样本随机临床对比研究,以进一步明确诱导化疗加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同期放化疗加辅助化疗治疗鼻咽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放化疗同期治疗及辅助化疗对Ⅲ~ⅣA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评价鼻咽癌放化疗同期治疗及辅助治疗的毒副反应.方法:96例Ⅲ~ⅣA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治疗组48例,采用常规放疗+同期化疗及辅助化疗;B组为对照组48例,单纯放疗.两组放疗方案相同,均采用6 MV X线外照射+6~12 MeV电子线,放疗技术为双面颈联合野DT 36 Gy后,改为双面颈联合小野避开脊髓加量放疗DT 34 Gy及下颈部切线野DT 50 Gy.鼻咽原发灶及阳性淋巴结区放疗DT 70~78 Gy,2 Gy/次,下颈部及锁骨上淋巴结预防区DT 50 Gy.A组同期及辅助化疗方案为DDP 30 mg/m2,静脉滴入,d1~d3,或CBP 60 mg/m2,静脉滴入,d1~d5;5-FU 600 mg/m2,静脉滴入,d1~d5.3~4周为1个周期,放疗同期化疗2个周期,放疗后辅助化疗1、2周期.结果:A组3年无瘤生存率(DFS)为79.2%,B组为52.1%,鳘2=7.804, P=0.005;A组3年总生存率(OS)为83.3%,B组为64.6%,鳘2=4.381, P=0.036.结论:同期放化疗加辅助化疗能提高中晚期鼻咽癌的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毒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9.
鼻咽癌诱导化疗加放疗与同期放化疗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诱导化疗加放射治疗和同期放化疗治疗鼻咽癌的疗效。[方法]从2003年3月至2003年9月,共有146例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Ⅲ ̄Ⅳa期鼻咽癌初治患者接受诱导化疗加放射治疗,其中诱导化疗82例(诱导组),同期化疗64例(同期组)。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用Log-rank法进行差异性检验。[结果]治疗结束时,诱导组残留率为11.0%(9/82),同期组残留率为34.4%(22/64),两组残留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1.805,P=0.008)。两组治疗结束后3个月肿瘤残留率、1~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诱导组体重平均下降4.64±2.18kg,同期组下降6.48±2.78kg,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4.367,P=0.000)。[结论]诱导化疗加放射治疗可提高中晚期鼻咽癌的即时疗效和减轻治疗的急性毒副反应,但未能改善近期疗效和3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N晚期鼻咽癌根治性调强放疗(IMRT)的远期疗效及IMRT联合不同化疗模式对N晚期鼻咽癌患者预后影响。
方法 回顾分析2001-2008年间收治的179例N晚期鼻咽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单纯IMRT 33例,放化疗146例(同期放化疗71例、诱导化疗加同期放化疗66例,同期放化疗加辅助化疗9例)。
结果 随访率96.5%,随访时间满5年者133例。全组5年总生存率为69.0%。单纯IMRT和放化疗的5年总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无复发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47.7%和73.7%(χ2=13.91,P=0.000)、49.2%和68.3%(χ2=4.97,P=0.026)、74.5%和92.4%(χ2=9.87,P=0.002)、37.5%和65.1%(χ2=11.65,P=0.001),放化疗中同期放化疗、诱导化疗加同期放化疗、同期放化疗加辅助化疗的生存率相似,但诱导化疗加同期放化疗的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比单纯IMRT的高(χ2=4.65,P=0.031)。
结论 N晚期鼻咽癌患者单纯IMRT后远处转移率仍较高,诱导化疗加IMRT联合同期化疗也许是较为合理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性配对分析以适形调强放疗为基础的不同治疗模式对非高发区T1~2N1M0期鼻咽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河南省肿瘤医院初治的行根治性放疗的T1~2N1M0期鼻咽癌患者,筛选出51对患者(单纯放疗组和同期放化疗组各51例)进行配对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各项生存率及急性不良反应。结果:全组5年总生存率、无局部复发生存率、无区域复发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94.1%、93.6%、96.7%、90.9%。单纯放疗组与同期放化疗组相比,5年总生存率(95.9%vs. 92.2%,P=0.894)、无局部复发生存率(94.1%vs. 93.3%,P=0.976)、无区域复发生存率(95.8%vs. 97.6%,P=0.572)、无远处转移生存率(91.4%vs. 90.2%,P=0.71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急性不良反应方面,与单纯放疗组相比,同期放化疗组呕吐、中性粒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减少和黏膜炎的发生率显著升高。结论:对于T1~2N1M0期鼻咽癌患者,同期化疗的加入并未明显改善患者预后,且急性不良反应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联合同步放化疗在淋巴结转移的局部晚期宫颈癌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20年4月至2022年3月59例于湖南省肿瘤医院就诊的FIGO分期(2009年)ⅡB~ⅣA期宫颈癌合并盆腔淋巴结伴或不伴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29例,对照组行适形调强放疗+三维后装放疗±同步顺铂化疗(30~40 mg/m2、1次/周),治疗组在放化疗期间联合PD-1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或信迪利单抗并行免疫维持。观察两组放疗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率、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ORR(96.6%vs.70.0%)和DCR(96.6%vs.73.3%)均高于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PD率低于对照组(3.4%vs.26.7%...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回顾性分析中国西北地区非高发区N2~3期鼻咽癌根治性放化疗后序贯卡培他滨维持化疗的疗效,以明确卡培他滨维持化疗在局部晚期鼻咽癌治疗中的价值。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初诊初治、经病理确诊为鼻咽癌N2~3期的患者,给予诱导化疗2~3个周期后联合同期放化疗,研究组(维持化疗组)在根治性放化疗后继续予以卡培他滨维持化疗4个周期,对照组(未维持化疗组)观察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差异,评价两种方案的不良反应及顺应性。  结果  共179例患者纳入本研究,研究组84例,对照组95例。两组病例一般临床资料均衡。全组中位随访时间44.4(5.97~70.26)个月,研究组与对照组3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distant metastasis-free survival,DMFS)分别为79.3%、68.1%(χ2=3.898,P=0.048),3年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分别为75.6%、64.2%(χ2=5.428,P=0.0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急性不良反应及晚期不良反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卡培他滨特异性药物不良反应均为2级以下。  结论  在中国西北地区非高发区N2~3期鼻咽癌患者中,根治性放化疗后序贯卡培他滨维持治疗后3年DMFS和3年DFS获益,患者治疗耐受性、依从性良好,未增加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晚期原发十二指肠癌的化疗疗效,探索十二指肠癌的有效化疗方案。  方法  选取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北京朝阳区三环肿瘤医院收治的晚期原发十二指肠癌患者56例,分析化疗的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对无进展生存及总生存率的影响。  结果  化疗总有效率19.04%,疾病控制率71.42%,其中氟尿嘧啶联合奥沙利铂方案(FOLFOX)有效率高于其他方案(35.29% vs. 7.69%,P=0.011);同未化疗患者相比,化疗延长晚期原发十二指肠癌患者的生存时间(13.35个月vs. 5.65个月,HR=0.20,95%CI:0.083~0.497,P=0.000 5);以氟尿嘧啶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优于其他化疗方案,可延长无进展生存(5.08个月vs. 1.08个月,HR=0.004,95%CI:0.000~0.315,P=0.013 2)。多因素分析表明,淋巴结转移及病理检测存在黏液腺癌组织是十二指肠癌的独立预后因素。  结论  姑息性化疗可能提高晚期十二指肠癌患者的总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Ⅱ期结肠癌根治术后接受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类药物辅助化疗疗效进行评价, 并对临床获益人群进行探索性分析。  方法  对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接受结肠癌根治术、术后分期为Ⅱ期患者回顾性分析, 比较单纯手术和术后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类药物辅助化疗的无瘤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e, DFS)和总生存率(Overall Sur vival, OS)差异。采用Kaplan-Merier进行生存分析, Log-rank检验进行组间差异比较, 亚组分析采用Cox风险比例模型。  结果  全组患者中位年龄62岁, 单纯手术患者111例, 术后采用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5-FU)或其衍生物的方案辅助治疗155例。全部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59(16~87)个月。单纯手术组和术后辅助治疗组5年无瘤生存率为86.5%和90.2%(HR=0.596, 95%CI: 0.295~1.208, P=0.152), 5年生存率分别为88.3%和92.9%(HR=0.576, 95%CI: 0.248~1.338, P=0.199), 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显示: T4、低分化(包括印戒细胞癌)腺癌、具有2个及以上高危因素(高危因素包括肠梗阻穿孔、淋巴结清扫少于12枚、脉管瘤栓、神经侵犯)、CEA > 5ng/mL患者术后辅助治疗能明显提高无瘤生存(P均 < 0.05)。  结论  部分Ⅱ期结肠癌患者, 包括肿瘤浸润程度为T4、低分化腺癌、具有2个及以上高危因素、术前CEA > 5 ng/mL可能从术后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治疗中获益。   相似文献   

16.
To report long-term results of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that compared cisplatin/fluorouracil/docetaxel (TPF) induction chemotherapy (IC) plus 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 (CCRT) with CCRT alone in locoregionally advanced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 Patients with stage III–IVB (except T3–4 N0) NPC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receive IC plus CCRT (n = 241) or CCRT alone (n = 239). IC included three cycles of docetaxel (60 mg/m2 d1), cisplatin (60 mg/m2 d1), and fluorouracil (600 mg/m2/d civ d1–5) every 3 weeks. Patients from both groups received 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 concurrently with three cycles of 100 mg/m2 cisplatin every 3 weeks. After a median follow-up of 71.5 months, the IC plus CCRT group showed significantly better 5-year failure-free survival (FFS, 77.4% vs. 66.4%, p = 0.019), overall survival (OS, 85.6% vs. 77.7%, p = 0.042), distant failure-free survival (88% vs. 79.8%, p = 0.030), and locoregional failure-free survival (90.7% vs. 83.8%, p = 0.044) compared to the CCRT alone group. Post hoc subgroup analyses revealed that beneficial effects on FFS were primarily observed in patients with N1, stage IVA, pretreatment lactate dehydrogenase ≥170 U/l, or pretreatment plasma Epstein–Barr virus DNA ≥6000 copies/mL. Two nomograms were further developed to predict the potential FFS and OS benefit of TPF IC. The incidence of grade 3 or 4 late toxicities was 8.8% (21/239) in the IC plus CCRT group and 9.2% (22/238) in the CCRT alone group. Long-term follow-up confirmed that TPF IC plus CCRT significantly improved survival in locoregionally advanced NPC with no marked increase in late toxicities and could be an option of treatment for these patients.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低级别滤泡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在各年龄段人群中的临床特征及预后。  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初治的82例低级别FL患者的病例资料,男女比为1:1.05,中位年龄52(19~84)岁。分类变量行Chi-square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Logistic单因素分析及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进行生存资料分析。  结果  82例患者分为年龄 < 40岁、40~59岁和≥60岁3个组。随着年龄段的上升,患者多见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增快、外周血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升高、Bcl-2表达呈阳性的患者比例升高、ECOG评分和FLIPI-2评分升高,且初治效果达到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的比例降低(P < 0.05)。随访的73例患者2、5年总生存率(overallsurvival,OS)分别为97.2%和74.1%,无进展生存率(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分别为91.5%和88.8%。73例患者在年龄 < 40岁、40~59岁和≥60岁3个组中,5年OS分别为100%、73.8%和46.5%(P=0.014)。比较各组P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0)。根据化疗方案分析,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与单用化疗组,5年OS分别为85.7%和69.3%(P=0.004),5年PFS分别为96.8%和56.3%(P < 0.001)。单用化疗组中3个年龄组3年OS分别为100%、75.0%和71.4%(P=0.048),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组中各年龄组的3年OS无显著性差异(P=0.050)。根据Ann Arbor分期分析,晚期组(Ⅲ+Ⅳ期)中3个年龄组的5年OS分别为100%、88.9%和47.7%(P=0.046),早期组(Ⅰ+Ⅱ期)各年龄组的5年OS无显著性差异(P=0.414)。  结论  低级别FL患者预后随年龄段的上升变差,男性为预后不良因素,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可以改善预后,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ⅠB2-ⅡB期局部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后根治性手术与同步放化疗的远期生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00年1月—2004年12月间ⅠB2-ⅡB期局部晚期宫颈癌共222例,将其分为二组:新辅助化疗+根治性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共155例;同步放化疗组67例。所有患者最长随访时间为114个月,最短随访时间为5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72.6个月。且对所有可能影响无瘤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的高危因素进行评估。结果本研究中位随访时间为72.6个月,新辅助化疗后根治性手术组和同步放化疗组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是88.39%和70.9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6);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8.52%和72.9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04)。在Cox风险回归模型中,调整宫颈癌患者的年龄、病理分型后,结果显示:接受新辅助化疗后根治性手术组和同步放化疗组治疗的宫颈癌患者5年无瘤生存时间有明显差异(HR:2.765,95%CI:1.446—5.288,P=0.0021);在5年总生存时间上也有显著性差异(HR=3.516,95%CI:1.822—6.784,P=0.0002)。结论本研究ⅠB2-ⅡB期局部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后根治性手术组在无瘤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方面显著优于同步放化疗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